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及超声诊断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431.25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心脏横纹肌瘤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价值陈俊;莫绪明;左维嵩;张婧;祁雪【摘要】Objective:To assess the value of echocardiograghy in diagnosing pediatric cardiac rhabdomyoma by detecting the tumor location, size, motion, morphometric, hemodynamic features and cardiac function changes. Methods: Case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the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records. The data of echocardiograghy information and diagnostic features of 13 children were reviewed. Results: Hyperecho or homogenous echo ( single in 5 or multiple in 8 ) in different cavity of the heart were found in all cases. Echocardiograghy showed the right ventricular( RV) masses in 7 cases,the left ventricular(LV) masses in 3 casses,both RV andLV masses in 2 cases,and 1 case involving LV,RV,left atrium. Among the cases, 1 case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3 cases with patent foramen ovale, 2 case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out troct obstruction and 1 case with right ventriculav inflow tract obstruction were detected. There were 3 case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other 3 cases with heart failure. Conclusions: Echocardiograghy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non-invasive, repetitive, high accuracy and its diagnosis sensitivity is higher than MRI. As thus, cardiac ultrasound is preferred for clinical diagnosing cardiac rhabdomyoma, especially for children patients, but echocardiograghy can not give the final diagnosis results, it must relay on pathological histology diagnosis.%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功能变化等特征,评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心脏横纹肌瘤的13例患儿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及诊断特点.结果 13例患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发现心室腔内不同部位单个或多个等回声或强回声光团,回声均匀,境界清晰.其中5例为单发,8例为多发;瘤体单独位于右心室面7例,单独位于左心室面3例,左、右心室均有2例,同时累及左右心室及左心房1例;2例引起右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引起右心室流入道梗阻;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卵圆孔未闭,3例伴心律失常,3例伴心功能不全.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因无创、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被公认为诊断心脏横纹肌瘤的首选工具,其敏感性大于核磁共振,尤其适用于小儿心脏肿瘤的诊断.【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7)003【总页数】3页(P335-337)【关键词】横纹肌瘤;超声心动图;小儿【作者】陈俊;莫绪明;左维嵩;张婧;祁雪【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功能检查科,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功能检查科,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功能检查科,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功能科,2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7心脏横纹肌瘤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1-3],约占婴幼儿心脏肿瘤的 58.3%。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彩超检查
闫瑞玲;张希平;王怀禄;程瑞萍;孙厚坦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01(012)002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中的价值。
方法:对21例病人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
结果:超声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灵敏度为100%,漏诊率为0%,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中以粘液瘤最多见,瘤体内均未记录到血流信号,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易侵及邻近组织及心包,瘤体内均记录到血流信号。
结论:彩色多普勒可做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并可鉴别良恶性和判断预后。
【总页数】3页(P101-102,108)
【作者】闫瑞玲;张希平;王怀禄;程瑞萍;孙厚坦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1;R445.1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刘浪;曹勇;陈凯明;赖锋华
2.原发性心脏肿瘤80例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特点分析 [J], 许颖;赵彩明
3.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J], 李萌萌
4.基于影像学的3D打印模型在原发性心脏肿瘤手术准备中的应用探究 [J], 陶天豪;崔曼曼;李艳宇;韩忍忍;陈泊辛;张解和
5.原发性心脏肿瘤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J], 樊扬名;杨冬妹;黄亮亮;张海洋;曹静;葛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超声诊断知识点总结一、心脏超声的基本知识(一)超声波的生成和传播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类可听到的20kHz的声波,可以通过超声发生器产生,其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在心脏超声诊断中常用的超声频率一般为2-18MHz,其分辨率高、穿透力弱,可用于心脏的表浅部分和细微结构的检查。
(二)超声探头的类型和特点心脏超声诊断常用的探头有线性探头和扫描探头。
线性探头适用于浅表器官如心脏,具有高频率、高分辨率的特点;扫描探头适用于深部组织如肝、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超声探头的种类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探头,甚至用多个探头进行联合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超声图像的生成和解释超声波与人体组织发生反射后,形成超声图像,图像的明暗和血管、心脏等组织的形态、结构有关,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结构及功能的信息,从而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和疾病进行诊断。
二、心脏超声诊断的技术要点(一)超声检查的常规方法超声检查心脏通常采用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技术。
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测量心脏各腔室和瓣膜的运动速度和流速,进而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观察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发现瓣膜病变、室间隔缺损、室壁瘤等疾病。
(二)超声图像的解释和诊断超声图像的解释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对于心脏解剖结构的观察要细致入微,尤其要对心腔、心壁、心包及瓣膜的运动情况、形态大小、腔隙宽窄等进行仔细观察,对疾病所引起的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三)超声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超声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超声图像的解释方法和超声技术的操作要领,才能够提高超声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心脏超声诊断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和评估心脏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地评估心脏瓣膜的形态、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重要的意义。
心脏肿瘤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初步探讨心脏肿瘤是指出现于心脏组织中的肿瘤,可发生于心脏外膜、心包、心肌、瓣膜和血管等部位,其中,良性肿瘤较常见,而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近年来,有关心脏肿瘤的诊治以及临床研究日渐活跃,其中,基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诊断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心脏肿瘤的常规诊断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这些手段对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都有一定帮助,但在进一步分析病变性质、组织类型及范围等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采用CT和MRI技术进行心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评估。
下面,我们就对心脏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进行初步探讨。
1.良性心脏肿瘤的影像表现良性心脏肿瘤是指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无侵犯性和远处转移倾向,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包括心脏黏液瘤、血管平滑肌瘤、脂肪瘤等。
通常可以通过影像技术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信息。
(1)心脏黏液瘤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类型之一,通常多发生于左心房和房间隔处。
在CT和MRI影像中,心脏黏液瘤常呈现为占位性病变,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而在MRI图像中呈等T1信号和高T2信号表现,信号强度与软组织相近,增强扫描则可呈现出胶样强化。
(2)血管平滑肌瘤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来源于肌肉和血管内中层的良性肿瘤,常引起心室肌肥厚、心脏功能受损和心律失常等问题,通常发生于心室中隔。
在CT和MRI影像中,血管平滑肌瘤常呈现为边缘规则的占位性病变,病灶密度和信号均匀,可以增强扫描显示强化表现。
(3)脂肪瘤恶性心脏肿瘤是指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且容易发生侵犯和远处转移,病情较严重。
常见的恶性心脏肿瘤种类包括原发性心肌肉瘤、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等。
(1)原发性心肌肉瘤原发性心肌肉瘤是较为罕见的恶性心脏肿瘤类型,常发生于年轻儿童或青少年身上。
在影像学上,原发性心肌肉瘤呈现为不规则形、边缘模糊的肿块,压迫心室或心房引起相应空腔扩张,而增强扫描时也常呈现出显著的强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