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肿瘤
- 格式:ppt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39
心脏肿瘤护理常规(一)定义心脏肿瘤是指发生在心腔或心肌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良性以左房粘液瘤最为常见,恶性以肉瘤多见。
(二)临床表现1、心脏内血流阻塞2、心律失常3、栓塞及进行性加重的全身反应4、感染征象﹙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术前(1)焦虑与可能发生猝死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活动可致瘤体碎片脱落,瘤体碎片栓塞脑血管引起肢体瘫痪有关。
(3)有猝死的可能与粘液瘤瘤体阻塞房室瓣瓣口,变换体位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5)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6)血栓与粘液瘤质脆易碎,碎片随血流栓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关。
(7)潜在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2、术后(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脏手术、血容量不足、严重的心律失常、水电解质失衡等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手术、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等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呼吸不畅、伤口疼痛等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配合、康复知识。
﹙四﹚观察要点1、术前(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观察有无栓塞的情况:如有栓塞,四肢及末梢可出现麻木,甚至无脉症。
(4)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患者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无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降低患者猝死的可能性。
(5)观察心理情况,避免情绪激动,以防发生猝死和栓塞。
2、术后:(1)中枢神经系统监护,评估有无栓塞征象。
(2)心血管系统监护。
(3)呼吸系统监护。
(4)肾功能监护。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引流液的监测。
﹙五﹚护理措施1、术前(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营养。
(3)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急变换体位,以防发生猝死和栓塞。
(4)观察有无栓塞征象:如有栓塞,四肢及末梢可出现麻木,甚至无脉症。
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心脏肿瘤部分解读【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心脏肿瘤部分解读】一、Who胸部肿瘤分类概述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重要分类标准,旨在系统、全面地对胸部肿瘤进行分类和定义。
其中心脏肿瘤作为胸部肿瘤的一部分,也在该分类中有着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二、心脏肿瘤的分类和特征1. 良性心脏肿瘤良性心脏肿瘤是指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的肿瘤,大部分是良性的,例如心房黏液瘤、心房粘膜纤维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有时会影响心脏功能。
2. 恶性心脏肿瘤恶性心脏肿瘤是指具有侵袭性、可转移的肿瘤,如心肌肉瘤、间皮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较少见,但危害性较大,需要及时治疗和干预。
三、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痛等,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诊断心脏肿瘤通常需要通过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来进行。
四、心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治疗心脏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但由于心脏位置特殊,手术通常较为复杂,预后也不一致。
部分恶性心脏肿瘤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心脏肿瘤作为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但由于其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对心脏肿瘤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希望通过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心脏肿瘤部分的解读,能够使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关注并重视心脏肿瘤的问题。
总结回顾通过对Who胸部肿瘤分类(第5版)中心脏肿瘤部分的解读,我们了解到了心脏肿瘤的分类、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也意识到了心脏肿瘤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和治疗的复杂性。
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实际上,心脏肿瘤的发病率并不高,但一旦患上心脏肿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心脏肿瘤学《心脏肿瘤学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心脏肿瘤学。
你可能会想,哎呀,这听着好高深啊,但别怕,咱慢慢唠。
心脏,那可是咱身体里的大宝贝呀!就像咱家里的主心骨一样重要。
它一天到晚不停地跳动,给咱身体各个地方送“活力快递”呢。
可要是这心脏上长了肿瘤,那可就麻烦啦!就好比家里的主心骨生病了,全家都跟着揪心。
心脏肿瘤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良性的就好像是个偶尔调皮捣蛋一下的小家伙,虽然也会惹点小麻烦,但一般不会太要命。
可恶性的那就像个大坏蛋,能把心脏搅得天翻地覆。
咱先说良性肿瘤吧。
就拿心脏黏液瘤来说,这就像是心脏里住了个有点黏人的家伙。
它可能会让你觉得心慌慌啊,或者喘不上气。
但只要医生发现得早,把它给揪出来,一般就没啥大问题啦。
再说说恶性肿瘤,那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它们就像一群土匪,在心脏里肆意妄为。
比如说血管肉瘤,这玩意儿可凶啦,发展得特别快,让人措手不及。
那怎么才能知道心脏有没有长肿瘤呢?这就得靠医生的各种法宝啦!心电图就像是给心脏拍个照片,看看它跳动得正不正常。
心脏超声呢,就像个透视眼,能看清心脏里面的情况。
还有磁共振成像这些高科技手段,都能帮医生找到那些隐藏的小坏蛋。
要是真发现心脏长了肿瘤,那可咋办呢?别慌,医生们有办法!手术切除那是常用手段,就像把家里的坏东西扔出去一样。
有时候还得结合放疗、化疗这些厉害的武器,一起对抗肿瘤。
我记得有个朋友的亲戚,之前一直觉得心慌得厉害,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心脏里长了个瘤子。
可把他们一家给吓坏了。
不过好在医生厉害呀,经过详细的检查和精心的治疗,最后瘤子被成功切除了,现在那个人又能活蹦乱跳啦!咱可得好好爱护咱的心脏呀!别让它太累了,该休息就休息。
平时也别乱吃东西,那些油腻的、刺激性的食物,就少往嘴里塞。
多运动运动,让心脏也跟着强壮起来。
总之呢,心脏肿瘤学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咱也别怕。
只要咱平时多注意身体,有问题及时看医生,就一定能和心脏肿瘤这个小坏蛋斗智斗勇,保护好咱的心脏!让咱的心脏继续有力地跳动,为咱的生活加油助力!。
心脏肿瘤的偏方
心脏肿瘤无论良性、恶性临床均比较少见,其中原发性肿瘤更为罕见,转移性肿瘤为原发性肿瘤的20~40倍。
但症状繁多,极易与其他心脏器质性疾病相混淆。
原发性心脏肿瘤大多为良性,其中又以心房黏膜瘤居多数。
心脏肿瘤亦可分为黏膜瘤、横纹肌瘤、纤维瘤等。
★偏方一
★八宝粥
材料:党参、白术各15克,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
苡米各5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莲子去心,诸药加水适量,煮30分钟,滤去党参、白术药渣,加糯米、白糖煲粥。
★偏方二
★参茸炖龟
材料:龟肉500克,人参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调料适量。
制法:将龟宰杀,去头、爪及内脏,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同放入锅中,加生姜、清水等,开水后去浮沫,加料酒大油等,文火煮至肉熟,调入食盐,味精适量。
★偏方三
★枸杞甲鱼汤
材料:甲鱼300克,枸杞子30克,熟地黄15克,北黄芪10克,调料适量。
制法:甲鱼宰杀,去甲壳、头、爪,洗净、切块,放砂锅内,加清水及布包诸药,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至甲鱼肉熟透,去药包,调入食盐、味精适量。
★偏方四
★八珍鸡汤
材料:母鸡1000克,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白术、甘草各6克,党参、茯苓各10克,生姜3片,调料适量。
制法:将鸡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生姜,诸药(布包)及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鸡肉烂熟,去药包,调入食盐、胡椒粉、味精即成。
如遇瘤体大,波及范围广,只能部分切除,以改善阻塞,缓解症状。
术后辅以化疗或放射治疗,延长寿命。
心脏肿瘤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初步探讨心脏肿瘤是指出现于心脏组织中的肿瘤,可发生于心脏外膜、心包、心肌、瓣膜和血管等部位,其中,良性肿瘤较常见,而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近年来,有关心脏肿瘤的诊治以及临床研究日渐活跃,其中,基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诊断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心脏肿瘤的常规诊断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这些手段对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都有一定帮助,但在进一步分析病变性质、组织类型及范围等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采用CT和MRI技术进行心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评估。
下面,我们就对心脏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进行初步探讨。
1.良性心脏肿瘤的影像表现良性心脏肿瘤是指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无侵犯性和远处转移倾向,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包括心脏黏液瘤、血管平滑肌瘤、脂肪瘤等。
通常可以通过影像技术来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信息。
(1)心脏黏液瘤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类型之一,通常多发生于左心房和房间隔处。
在CT和MRI影像中,心脏黏液瘤常呈现为占位性病变,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而在MRI图像中呈等T1信号和高T2信号表现,信号强度与软组织相近,增强扫描则可呈现出胶样强化。
(2)血管平滑肌瘤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来源于肌肉和血管内中层的良性肿瘤,常引起心室肌肥厚、心脏功能受损和心律失常等问题,通常发生于心室中隔。
在CT和MRI影像中,血管平滑肌瘤常呈现为边缘规则的占位性病变,病灶密度和信号均匀,可以增强扫描显示强化表现。
(3)脂肪瘤恶性心脏肿瘤是指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且容易发生侵犯和远处转移,病情较严重。
常见的恶性心脏肿瘤种类包括原发性心肌肉瘤、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等。
(1)原发性心肌肉瘤原发性心肌肉瘤是较为罕见的恶性心脏肿瘤类型,常发生于年轻儿童或青少年身上。
在影像学上,原发性心肌肉瘤呈现为不规则形、边缘模糊的肿块,压迫心室或心房引起相应空腔扩张,而增强扫描时也常呈现出显著的强化表现。
心脏转移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异位搏动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累及室间隔和传导系统则出现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心脏转移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心脏转移肿瘤的发病年龄为2.5~58岁,21~40岁占77.7%,男女发病比为2.7∶1。
本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依原发肿瘤的部位、类型及心脏转移的部位、范围而异。
常见的表现有:
1.充血性心力衰竭只有肿瘤在心脏广泛浸润时才出现,且呈顽固性和难治性。
2.心律失常肿瘤侵犯心肌,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异位搏动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累及室间隔和传导系统则出现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严重的可发生猝死。
3.心包填塞多见于心包转移瘤,亦可见于心肌转移瘤。
4.转移肿瘤若发生在房室瓣口或心室流出道,则可出现相应部位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此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顽固的心绞痛,少数可出现心肌梗死和心脏破裂。
该病生前诊断率较低。
已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肿瘤心脏转移的可能:
1.迅速发展的心包积液。
2.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
3.突发心衰或顽固性心衰。
4.心脏X线检查示心影巨大或局限性突出。
5.既往无冠心病,出现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用扩血管药疗效不佳。
6.不明原因的“心肌炎”。
疑有肿瘤心脏转移者可借助心电图、心脏X片、超声心动图、心脏CT、磁共振、心脏造影(心室造影)等技术辅助诊断。
另外,心包积液细胞学和心肌活检对诊断转移性心脏肿瘤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