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第五单元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2
金匮要略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 D )A.客气邪风侵袭B.七情C.房室竭乏D.五脏元真不足E.虫兽、金刃灾伤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去”是指(C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未得甲子,天因温和C.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D.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解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E )A.六种疾病B.六淫C.六经D.六气E.六腑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A )A.风邪B.寒邪C.湿邪D.雾露之邪E.热邪5.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D)A.风邪B.湿邪C.寒邪D.雾露之邪E.热邪6.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于经络之里的病邪是(B )A.风邪B.寒邪C.湿邪D.E.雾露之邪7.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C )A.虚劳B.肝病C.肾水反侮脾土D.瘀血E.痰饮8.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B )A.鼻头色白B.鼻头色青C.鼻头色黄D.鼻头色赤E.鼻头色黑9.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A )A.其吸而微数B.其吸远C.其吸促D.呼吸动而振振摇E.喘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B )A.其吸而微数B.其吸远C.呼吸动而振振摇D.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11.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B)A.头中病B.骨节间病C.心膈间病D.腹中痛E.肝胆病12.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D )A.语声喑喑然不彻B.语声寂然,喜惊呼C.语声洪亮D.语声啾啾然细长E.语声低微13.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何者病情最重(C )A.色青脉石B.色青脉毛C.色白脉毛D.色青脉弦E.色青脉洪14.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D )A.表卫不固B.阳气涣散C.阴阳离决D.气血通畅E.亡阴15.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D )A.肺气郁闭B.邪犯肺卫C.肺气虚D.金克木E.风邪恋肺16.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B )A.邪热消谷B.脏气为邪气所改变C.胃阳渐复D.邪气渐退E.虚阳浮越17.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C )A.血液郁滞,阳气闭阻B.气血逆乱C.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D.阳气虚衰,阴寒内盛E.气随血脱18.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E )A.寒邪B.雾露之邪C.热邪D.风邪E.湿邪19.对虚劳望诊,可见(B )A.色白B.色黑C.色黄D.色赤E.色青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单项选择题1.痉病的主脉是( B )A.浮紧脉B.紧而弦脉C.沉迟脉D.沉而细者E.浮数脉2.柔痉的治疗选方为( E )A.调胃承气汤B.葛根汤C.防己黄芪汤D.止痉散E.栝蒌桂枝汤3.痉病,高热.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证属( E )A.刚痉B.欲作刚痉C.柔痉D.表热致痉E.里热成痉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D )A.血痹B.历节C.痛痹D.湿痹E.风痹5.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 C )A.白虎加苍术汤B.白虎汤C.白虎加参汤D.竹叶石膏汤E.白虎加桂枝汤6.麻杏苡甘汤证属(E)A.风湿表虚B.风湿阳虚C.寒湿表虚D.风湿阳郁化热E.风湿在表.化热倾向7.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B)A.桂枝加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去芍药汤D.防己黄芪汤E.甘草附子汤8.下列病证禁用汗法者为(C)A.痉病B.湿病C.暍病D.历节病E.水气病9.麻黄加术汤证的病机是(E)A.风湿在表B.风湿兼气虚C.风湿兼阳虚D.风湿表里阳虚E.寒湿郁表10.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A)A.恶心B.身重C.恶风D.汗出重E.脉浮1.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D)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C.朝百脉的肺脏D.包括心肺两脏E.宗气2.百合病的病机是(B)A.心脾两虚B.心肺阴虚C.心肝血虚D.心肾不交E.肝肾阴虚3.百合病的主要治法是(B)A.清养肺胃B.润养心肺C.滋养心肾D.调补脾胃E.滋养心脾4.百合病的治疗主方是(D)A.百合滑石散B.百合鸡子汤C.百合知母汤D.百合地黄汤E.滑石代赭汤5.《金匮》治百合病诸方,皆为下列哪种治法而设?(B)A.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B.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C.见阳攻阴D.见阴攻阳E.汗、吐、下6.百合病的内服诸方,多用下列哪种水煎煮?(D)A.浆水B.甘澜水C.米泔水D.泉水E.河水7.下列哪项不是百合地黄汤中百合的炮制方法?(C)A.水洗B.水渍去沫C.炙D.以泉水煎E.擘8.服用百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是指(D)A.干血B.近血 C.远血D.地黄本色E.蓄血9.下列哪味药物须“浸,令芽出,曝干”后,方可使用?(C)A.百合B.当归 C.赤小豆D.瓜子E.薏苡仁10.据《金匮》原文,赤豆当归散主治狐惑病何症?(C)A.前阴蚀烂B.后阴蚀烂C.眼部化脓D.咽喉蚀烂E.面部变色11.狐惑病的主症是(C)A.状如伤寒B.默默欲眠C.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D.目四眥黑E.恶闻食臭12.狐惑病的成因是(B)A.感染疫毒B.湿热虫毒C.阴虚内热D.情志化火E.感受风热13.狐惑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
《金匮要略》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D)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中医主治医师考试题库痉湿喝病篇1. 麻黄须"汤泡"后再煎的方剂是A. 射干麻黄汤B. 麻杏苡甘汤C. 厚朴麻黄汤D. 麻黄汤E. 麻黄加术汤2. 太阳病,发汗太多而致痉的原因是A. 伤阳B. 伤气C. 伤血D. 伤津液E. 伤阴3. 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A. 白虎加苍术汤B. 白虎汤C. 白虎加参汤D. 竹叶石膏汤E. 白虎加桂枝汤4. 柔痉的治疗选方为A. 调胃承气汤B. 葛根汤C. 防己黄芪汤D. 止痉散E. 栝蒌桂枝汤5. 痉病的主脉为A. 脉沉B. 脉细C. 脉浮D. 脉弦E. 脉迟6. 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A. 恶风B. 脉浮C. 恶心D. 身重E. 汗出重7. 麻杏苡甘汤证属A. 风湿阳郁化热B. 风湿表虚C. 风湿阳虚D. 风湿在表,有化热倾向E. 寒湿表虚8. 下列病证禁用汗法者为A. 痉病B. 湿病C. 暍病D. 历节病E. 水气病9.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A. 血痹B. 历节C. 痛痹D. 湿痹E. 风痹10. 患者症见"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又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此为A. 伤寒B. 历节C. 湿痹D. 太阳中风E. 血痹11. 痉病的主脉是A. 浮紧脉B. 紧而弦脉C. 沉迟脉D. 沉而细者E. 浮数脉12. 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A. 桂枝加附子汤B. 桂枝附子汤C. 桂枝去芍药汤D. 防己黄芪汤E. 甘草附子汤13. 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A. 抽搐有力与无力B. 恶寒与恶风C. 发热与不发热D. 口渴与口不渴E. 无汗与有汗14. 痉病,高热,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证属A. 刚痉B. 欲作刚痉C. 柔痉D. 表热致痉E. 里热成痉B1 型题患者,男,39 岁,发现两下肢水肿半月,呈凹陷性,直至膝下,血压正常,小便频数,大便软,纳可,舌边稍红,苔薄白,脉细滑。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四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的治疗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第三节,胸痹的治疗不要谈到胸痹,就只想到冠心病,想到冠心病,就只想到心机缺血,然后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不认为有什么联系。
张仲景把各种原因导致的胸痹讲得非常全面。
一、心源性无痛胸痹证治(一)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原文】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
温服-升,日三服。
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心源性无痛胸痹,首先是心脏本身的病变,这一类病人又找不出其他的病,“胸痹,胸中气塞,短气”,除了胸闷,就是胸中憋闷,觉得气不够用,这就是短气不足以息。
遇到这种病人,应该怎么治疗呢?张仲景告诉我们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来治疗,或者是用橘枳姜汤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碰到冠心病这样病人,会少会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来治疗的,但是,张仲景恰恰就是用了这样的方子,而且是绝对有效,还有一个方子橘枳姜汤也是绝对有效的。
所以,张仲景用了“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一共就三味药,茯苓45g,杏仁50个,甘草15g,我们前面说过,茯苓是一个很好的改善微循环,治疗心律失常的药。
既然能改善微循环,就能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就能减轻疼痛。
茯苓在《神农本草经》里说:“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甘草在《神农本草经》里说是解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所以,茯苓和甘草配在一起,治疗心律失常,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不会想到用这么简单的三味药来治冠心病。
橘枳姜汤里的橘皮用了一斤,这一斤是多少呢?古代的一斤大约是现代的250克,枳实大约45克,但是,我们现在临床上很少会用这么大量的枳实,其实要按张仲景的这么用,就是这样。
《金匮要略》考试样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 ( E)。
A 卫气营血辨证B 经络辨证C 六经辨证D 三焦辨证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2.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 E)。
A 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 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C 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D 未得甲子,天未温和E 未得甲子,天因温和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 白术附子汤B 桂枝附子汤C 甘草附子汤D 防己黄芪汤E 麻杏苡甘汤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 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B 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C 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D 在里之津液已伤E 邪闭三焦,津不四布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 B)。
A 先天之本肾脏B 主血脉的心脏C 朝百脉的肺脏D 心肺两脏E 血脉的原动力宗气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 B )。
A 病形如处者B 发汗后者C 下之后者D 吐之后者E 变发热者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 前阴腐蚀B 后阴蚀烂C 眼部化脓D 咽喉腐蚀E 面部变色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 A)。
A 驱邪为主B 扶正为主C 截疟为主D 杀虫为主E 调和寒热为主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 ( C)。
A 桂枝芍药知母汤B 麻黄加术汤C 乌头汤D 大乌头煎E 麻杏苡甘汤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
金匮要略讲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主治“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虚者宜用A、栝蒌薤白白酒汤B、桂枝生姜枳实汤C、灸甘草汤D、人参汤E、生脉散正确答案:D2、疮痈酿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发热脉数B、洒淅恶寒,脉数C、寒热往来D、局部红肿E、恶风脉浮正确答案:B3、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临床症见A、身体疼烦,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B、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C、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D、身体烦疼,发热,恶寒,无汗E、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正确答案:C4、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石膏的病机为A、寒饮内停,肺气失宜B、寒饮郁肺,气机不降C、寒饮郁肺,邪郁化火D、外寒内饮,热重于饮E、外寒内饮,饮郁化热正确答案:E5、下面关于小建中汤的论述错误的是A、该方所治主症为虚劳里急B、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加饴糖而成C、煎煮时,应该先将其他药煎好后再兑入饴糖D、该方可治疗阴阳两虚而脾虚为主的证候E、该方临床可广泛运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偏脾虚者正确答案:B6、下列《金匮要略》疲饮咳嗽病篇方证中,哪一方证不具有“眩”症A、小半夏汤B、泽泻汤C、苓桂术甘汤D、小半夏加茯苓汤E、五苓散正确答案:A7、柔痉的主方是A、防己黄芪汤B、栝蒌桂枝汤C、桂枝加葛根汤D、葛根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B8、《金匮要略》以何种辨证方法为主A、八纲辨证B、三焦辨证C、病因辩证D、六经辨证E、脏腑经络辨证正确答案:E9、张仲景用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其方剂组成是A、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B、大黄、黄柏、黄连C、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D、大黄、黄芩、黄连、附子E、大黄、黄芩、黄连正确答案:E10、女劳疸见何症知其预后不良A、腹如水状B、额上黑C、尺脉浮D、膀胱急E、小便不利正确答案:A11、历节病的成因,应除外A、肝肾亏虚B、内有蕴热,外感风湿C、外感湿邪疫毒D、外感风寒湿邪E、气血不足正确答案:C12、厚朴七物汤证在饮食方面的表现是A、饮而不欲食B、呕不能饮食C、饮食如故D、意欲食复不能食E、消谷引食正确答案:C13、治疗热利下重当选用A、葛根苓连汤B、黄苓汤C、诃梨勒散D、白头翁汤E、桃花汤正确答案:D14、下列哪种情况符合《金匮要略》首篇所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的精神A、肺病苦气上逆而得苦泄B、肾病苦燥而得温燥C、心病苦缓而得辛散D、脾病苦湿而得滋润E、肝病苦急而得温燥正确答案:A15、胸痹心痛篇中以心痛彻背为主症者,除乌头赤石脂丸证外还有A、栝蒌薤白白酒汤证B、栝蒌薤白桂枝汤证C、人参汤证D、栝蒌薙白半夏汤证E、薏苡附子散证正确答案:D16、《金匮要略》首篇根据五邪中人以阴从阴、以阳从阳的特点提出“极热”多A、伤关节B、伤络C、伤经D、伤脏腑E、伤皮腠正确答案:B17、《幸匮要略》血搏虚劳病篇言:“脉大为劳”,其机理是A、阴虚火旺B、阴竭阳脱C、阴虚阳浮D、精气内损E、饮盛格阳正确答案:C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痹症状A、舌质淡红,苔薄白B、寸口关上微C、肢体游走性疼痛D、身体不仁E、尺中小紧正确答案:C19、腹部包块,发作有时,推之可移,疼痛,病属A、积B、聚C、谷气D、肝着E、宿食正确答案:B20、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A、白虎加桂枝B、白虎加人参汤C、竹叶石膏汤D、白虎汤E、白虎加苍术汤正确答案:B21、栝蒌桂枝汤的组成是A、栝蒌皮合桂枝汤B、栝蒌根合桂枝汤C、栝蒌皮与桂枝D、栝蒌实合桂枝汤E、栝蒌与桂枝正确答案:B22、当归芍药散所治病证的病机是A、肝脾不调,气郁血滞湿阻B、肝血不足C、肝血不足,湿热内生D、肝气郁滞E、肝郁化火正确答案:A23、体虚而寒饮在肺之人出现形肿时,下列哪味药不宜使用A、麻黄B、干姜C、细辛D、茯苓E、杏仁正确答案:A24、甘遂半夏汤的组成是A、甘遂、半夏、甘草、白蜜、苟药B、甘遂、半夏、甘草、白蜜、白术C、甘遂、半夏、甘草D、甘遂、半夏、甘草、白蜜E、甘遂、半夏正确答案:A25、服用下列何方后,可呈现“口中有津液”这一向愈之征A、五苓散B、泽泻汤C、己椒苈黄丸D、小半夏汤E、小半夏加茯苓汤正确答案:C26、下列不属于乌头汤证的症状是A、不可屈伸B、脚肿如脱C、舌质淡D、关节疼痛E、脉弦迟正确答案:B27、防己茯苓汤中没有哪一种药物A、猪苓B、茯苓C、黄芪D、防己E、桂枝正确答案:A28、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属实者,治宜A、栝蒌薤白白酒汤B、栝蒌薤白半夏汤C、茯苓杏仁甘草汤D、枳实薤白桂枝汤E、人参汤正确答案:D29、越婢加半夏汤证的病机为A、痰气相结,气道不利B、内外合邪,饮热郁肺C、寒饮郁肺,肺气失宜D、虚火迫肺E、寒饮夹热,上迫肺气正确答案:B30、患者腹痛如刀割,雷鸣不已,胸胁逆满,呕吐,舌淡苔白滑,治宜A、小建中汤B、大乌头煎C、附子粳米汤D、赤丸E、大建中汤正确答案:C31、下列哪项不是寒实内结腹满痛证必见的A、胁下偏痛B、脉紧弦C、大便不通D、发热E、痛处拒按正确答案:D32、适逢夏季诊得脉沉、色黑,其机理是A、水气内停B、瘀血阻滞C、心火亢盛D、心火耗伤肾水E、劳伤肾精正确答案:D33、望诊见面色白,多为阴血亡失,设亡血者面色反现微赤之象,而此时又非炎热之夏季,预示A、预后极差B、预后较差C、病将愈D、预后较好E、病己愈正确答案:A34、土虚不制,肾水反侮,常见鼻头呈现A、青色B、白色C、微黑色D、黄色E、赤色正确答案:C35、《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有A、寸口与跌阳诊法并存B、寸口与跌阳、少阴诊法并存C、寸关尺合诊D、寸口、跌阳、少阴及少阳合诊E、跌阳诊法正确答案:D36、支饮饮停的部位在A、胸膈B、胸胁C、头面D、四肢E、胃肠正确答案:A37、下列各方证中,何者与谷疸无关A、大黄硝石汤B、茵陈五苓散C、茵陈蒿汤D、栀子大黄汤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8、水与血俱结在血室的证候特点是A、少腹满,唇痿青,小便利B、少腹满而小便自利C、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D、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E、少腹满而小便不利,口渴正确答案:C39、假设问诊知“病人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提示病者A、必将发热B、胃气来复C、胃热消谷D、病已痊愈E、病邪已去正确答案:A40、“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此指哪种水气病A、石水B、皮水C、风水D、正水E、黄汗正确答案:D41、甘姜苓术汤中没有下列哪味药物A、甘草B、白术C、干姜D、茯苓E、生姜正确答案:E42、妇人转胞不得溺,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宜A、五苓散B、栝楼瞿麦丸C、葵子茯苓散D、肾气丸E、猪苓散正确答案:D43、湿热发黄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黄的鉴别诊断要点是A、口渴与否B、小便利否C、心烦与否D、腹胀与否E、发热与否正确答案:B4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久治不愈者,治A、葶苈大枣泻肺汤B、厚朴大黄汤C、木防己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E、小青龙汤正确答案:C45、原书在治疗慢性衰弱性疾病时,重视下列哪两脏A、脾肾B、心脾C、肝脾D、心肾E、肺肾正确答案:A46、新产妇人症见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眩晕头昏者,此属A、产后下利B、痉病C、大便难D、郁冒E、产后中风正确答案:D47、新产妇人有三病,其病因均为A、瘀血内阻B、津枯肠燥C、感受外邪D、外感风邪E、亡血伤津正确答案:E48、肺胀产生的原因是A、重感寒邪,肺气郁闭B、寒饮逆阻,肺气失降C、痰浊黏塞,肺气不利D、风寒外袭E、素有伏饮,复加外感,内外合邪正确答案:E49、因中焦邪实而影响呼吸时,可见A、呼吸动摇振振B、吸远C、吸而微数D、吸促E、息张口短气正确答案:C50、体虚支饮者服小青龙汤后,发生冲气上逆时,治宜选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B、桂枝加桂汤C、苓桂术甘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E、桂苓五味甘草汤正确答案:E51、病在下焦而影响呼吸时,常见A、吸而微数B、肩息C、吸远D、吸微E、吸促正确答案:C52、血痹病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重痛B、半身不遂C、关节疼痛D、周身或局部肌肤麻木不仁E、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正确答案:D53、下列哪项符合《金匮要略》“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的精神A、心病火盛而得辛温之品B、肝病阴血虚而得酸甘之品C、脾病湿困而进滋补D、肾病阴虚而用苦燥剂E、肺病痰喘而得阴柔之品正确答案:B54、大建中汤由下列哪组药物组成A、吴茱萸、附子、生姜、大枣B、附子、粳米、半夏、大枣、甘草C、大黄、附子、细辛D、蜀椒、干姜、人参、饴糖E、茯苓、半夏、乌头、细辛正确答案:D55、望诊见鼻头色微黑,当考虑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劳伤精气B、内有寒邪C、内有瘀血D、内有水气E、血少不荣正确答案:D56、厚朴七物汤的组成是A、桂枝汤去芍药合大承气汤B、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C、桂枝汤合小承气汤D、桂枝汤去芍药合小承气汤E、桂枝汤合厚朴三物汤正确答案:B57、寒湿历节的主方是A、乌头汤B、麻黄加术汤C、麻杏苡甘汤D、大乌头煎E、桂枝芍药知母汤正确答案:A58、“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五单元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练习题
一、A1
1、《金匮要略》中,乌头赤石脂丸证的药物组成不包括的是
A、蜀椒
B、乌头
C、附子
D、生姜
E、赤石脂
2、《金匮要略》中,乌头赤石脂丸证的治则为
A、温阳散寒,峻逐阴邪
B、化痰散结,宣痹通阳
C、清热化痰,散结止痛
D、温阳散结,化痰止咳
E、温阳化湿,开痹以缓急痛
3、原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宜
A、半夏厚朴汤
B、瓜蒌桂枝汤
C、薏苡附子散
D、附子粳米汤
E、乌头赤石脂丸
4、《金匮要略》方中,具有缓解血脉拘急和扶阳抑阴之功的方剂是
A、薏苡附子散
B、半夏厚朴汤
C、瓜蒌桂枝汤
D、附子粳米汤
E、瓜蒌薤白白酒汤
5、《金匮要略》中,下列不属于薏苡附子散证脉象特点的是
A、脉涩
B、脉沉伏
C、脉滑数
D、脉紧细而急
E、脉微细而迟
6、原文“胸痹缓急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薏苡附子散
B、半夏厚朴汤
C、瓜蒌桂枝汤
D、附子粳米汤
E、瓜蒌薤白白酒汤
7、《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证中瓜蒌的用意为
A、涤痰宽胸
B、通阳散结
C、辛温通阳
D、调达气血
E、以上都不是
8、《金匮要略》方中,瓜蒌薤白白酒汤证的治则为
A、温阳散寒,峻逐阴邪
B、化痰散结,宣痹通阳
C、清热化痰,散结止痛
D、温阳散结,化痰止咳
E、温阳化湿,开痹以缓急痛
9、原文“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治宜
A、薏苡附子散
B、半夏厚朴汤
C、瓜蒌桂枝汤
D、瓜蒌薤白白酒汤
E、葶苈大枣泻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