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了英语的体验。
因此,教师要尽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学生充分参与体验的空间。
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汉语,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充分利用和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情景化;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尽可能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更好地生活。
一、在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初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老师要凭借生活努力创造生动而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在动态而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如:初中英语7a u3“let us celebrate”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或某同学的生日,同学们可准备一下生日卡片,祝福语生日蛋糕、生日歌等。
上课时可把桌椅稍微移动一下,留出一大片空间,开个生日party,尽量用英语表达。
在这样真实的语境中,学生不仅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能将英语用于真实的生活中,不仅能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从而让英语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形成最完美的统一。
另外生活中的英语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go for it!”教学中,列举了很多平时所见的大写字母缩写(cctv,nba,cd,kfc,ufo,wto),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平时经常见到的。
然后让他们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
学生很积极,说出了近百个这样的缩略词。
在学完后,又让学生归纳出一些和中文发音相似的单词(cola,soda,sofa,coffee,tank,chocolate)。
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一下子拉近了他们跟英语的距离。
让初中英语教学回归生活摘要:英语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回归生活”,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营造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接近现实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
围绕文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发展规律,把英语的交际性融入语言的生活化过程中,不仅能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拓宽教学内容,从书本英语走向生活英语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实际为内容,以教室为舞台,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主体活动理解知识。
那么,如何从“书本英语”走向“生活英语”呢?例如:七年级(下)unit 3的教学内容finding your way,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标志:turn left ,turn right, traffic lights, zebra crossing, straight on,等等,将教室创设成一个城市的生活情境。
扮演游客的同学焦急地询问:“where is therailway station? ”其他同学耐心指路。
由于这是学生熟悉的事,他们很有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指路时常用的口语。
再如,七年级(上)unit 3中制作pumpkin lanterns时,我就特地带来了南瓜、刀、蜡烛等制作材料,在课堂上当场示范,学生热情高涨,很快就记住了制作南瓜灯的有关句型。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知识,更是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
教材中呈现出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和用语,以及色彩鲜艳和内容丰富的插图,我们可根据这些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较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是指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来描述和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观点和感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优化对策来改进。
问题一: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而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和情境。
这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优化对策: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英语角、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英语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资源来展示不同场景下的英语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强调单纯的语法知识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语法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语法知识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口语表达、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
优化对策:将语法知识与实际交际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重视听力和阅读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问题三:对生活化内容的选择不合理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选择的生活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不符,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对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选择生活化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相关的生活化内容。
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事例和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题四: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和指导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目前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而初中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成为了当下教师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为了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校园生活、家庭活动、假期旅行等等。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亲身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因素来确定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宠。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等,来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
打造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 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打造一个“生活化课堂”是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情境的模拟和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音乐会、餐厅或是旅游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和运用英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演讲或是小组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在讨论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角、辩论赛或演讲比赛。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英语,并且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语原版书籍、杂志和英文报纸。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且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英语书籍,并指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和分析文本。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英语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展示和演示课堂内容,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通过打造一个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各种课堂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也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初中英语教学新理念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新的理念、方法、手段等都将决定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一:“生活化”教学法英语不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还需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英文菜单、地图、海报等,让他们通过不断实践、实践而掌握英语语言。
学习文化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与本地人交流,必须了解对方所讲的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增加英语语言的亲和力。
教学理念三: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时间、地点和内容。
比如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差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补习时间,提供更多的复习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好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理念四:多元化评估体系评估是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水平。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估体系,让学生不仅通过测验、考试等形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以小组形式展示、教师观察、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打造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 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如何打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是每个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生活化课堂是指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和实际运用能力。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打造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生活化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饶有趣味的内容,例如通过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英语游戏、有趣的故事、英语歌曲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绘本分享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生活化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真实情境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设置购物对话、餐厅点餐对话等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英语角色扮演游戏、英语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生活化课堂要注重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例如通过英语课上的英语报告、英语作文等作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英语学习唐诗宋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
生活化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浅谈如何使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
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
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他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
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也着重强调了英语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
即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行的新目标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依据。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
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在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而然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二、营造生活化英语言语环境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停止表达、交流和交往。
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只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
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时效性初中英语课堂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英语课堂往往缺乏时效性,缺少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情境,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时效性,我们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知识讲解环节1. 创设情境: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课堂内容,用一段描述学生日常生活的对话引入课堂主题,或者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介绍课堂内容。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实际用途,激发学习兴趣。
2. 实际例子:在讲解英语知识点时,可以使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在讲解时态的用法时,可以用学生们最近的活动或者周末计划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3. 练习与应用:在讲解完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和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让学生根据一段描述日常活动的短文填写正确的时态,或者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判断说话者的情绪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二、语言实践环节1. 角色扮演:在语言实践环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一段描述去超市购物的对话,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实践练习。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讨论与分享:在语言实践环节,可以设立一些小组或小班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某个话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书籍,并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实际任务:在语言实践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实际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打造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 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育是学生建立英语语言基础、了解英语文化和建立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实际应用,导致难以坚持学习。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打造一个“生活化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学习动力。
首先,要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学生做家务、旅游、看电影、听音乐等日常生活活动,并使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英语学习。
例如,为学生播放英语配音的电影,让他们模仿和学习角色的发音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一边享受电影,一边提高英语水平。
还可以组织集体出游,让学生学习各地的英语使用情况,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英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其次,要开展有趣而生活化的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采用更为自主的学习方式,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和竞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制作英文报告、电子邮件、演讲和广播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应用。
此外,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Role-play,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真实场景下的英语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要通过多种形式,丰富生活化课堂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准备适当的享受英语歌曲、英语绘本、生活化英语小游戏等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例如,在音乐课上唱英文歌曲,可以让孩子在听、唱中领悟英文歌曲的感情、独白、文学性等;在英语课上读绘本,让学生在生动有趣而实用的故事中掌握词汇、语法、发音等英文基础知识。
总之,打造“生活化课堂”,可以在初中英语教育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并且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更有效地掌握和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对生活化理念的有效融入有效融入生活化理念,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家庭、学校、朋友、假期旅行等,通过这些话题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情感和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设计一些与家庭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家人间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英语写一些与学校生活或者假期生活相关的日记或者小故事,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生活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还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以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语言运用。
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在生活中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语言的魅力和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
初中英语教学对生活化理念的有效融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和体验,使生活化理念真正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让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拓展
1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英语教学的产生背景
1.1 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我国初中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甚至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教育部,2003 年)。
出现“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岚清,中南海外语教学座谈会)等明显问题;许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年八年,到头来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
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对英语学习兴趣低,收效当然是甚微。
1.2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此,笔者尝试开展“走向生活化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运用、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真实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2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内涵特征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英语教学,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
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
3 走向生活化初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和原则
“课堂教学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课堂教学不同与生活,课堂教学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
课堂教学必须高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有这样一幅生活化教学的画面:在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言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汉语拼音。
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女教师讲解时的神情与一举一动吸引着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每人手举着能代表各个音素的物品,念着、唱着、跳着、听着音乐的旋律、排队组合;他们画一幅很大的图画,画中藏着学习的所有音素,他们玩起抓迷藏的游戏,念着有韵律的诗歌,听着美妙的故事。
虽然他们不知道每个字如何写,但是他们知道语言很美,很动听。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有想象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激情源于有兴致。
我们还可以看出:教学在于激发一种兴趣,教学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教学在于提供一种条件,教学在于唤起一种感情。
英语生活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将会为师生的交往互动提供舞台,为教师展现智慧,引导学生发展提供场所,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供机会。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语言的实践性与活动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为了使听、说、读、写的活动更加具体化,教法的选择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做到:眼到、脑到、口到、手到,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即遵循情感性的原则;为促成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倡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学法指导遵循自主性原则(八个“给”):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2、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3、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4、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5、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6、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7、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8、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4 走向生活化初中英语教学的设计方法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
灵活驾驭课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课堂设计中,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与学生交流合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英语生活化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主动构建提供学习资料,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群体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
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任务型、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英语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从时代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来认识职高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采取各种办法努力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水
平。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下面我们对初中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一些认识和设想,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4.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就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他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我们目前使用的仁爱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非常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我们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的生活内容包括自身生活和学校生活,如:姓名年龄、个人爱好、性格特长、家庭成员、理想中的职业、最喜欢的朋友等许多方面。
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在新学期开始,结合教材第一单元 making friends 内容,可以让学生这样做自我介绍:“my name is …, i am a 15-year-old boy. 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 too. so we have the same interest. we
may be good friends.”“i major in accounting. i like making friends. i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honest……”等等。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学习、生活、运动,交友、谈心。
校园的许多设施: 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library, classroom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材料,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r. li is our head teacher. every morning, he runs on the playground with us.”,“i enjoy my new school life. i ca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and i can play piano in the music roo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