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学生实际和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挖掘英语教材的生活化因素,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面向生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之中,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逐步体现出来。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挖掘英语教材的生活化因素,激发学生兴趣1.加强诵读教学。
引导学生养成熟练背诵英语课文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本有许多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特别是初一年级教材安排了日常生活使用的口语,同时涉及相关的单词和词汇。
例如,要求学生从背诵英语单词开始,一步一步训练,把英语的功能句型分类,然后进行整句的朗读,甚至背诵。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经常进行英语课文的示范朗读,和学生同堂朗读英语单词,背诵英语单词。
为了让学生养成习惯,要加强英语背诵的检查,训练学生的语感。
英语教学生活化,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情景氛围中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内容,加强英语的口语表达训练,就像使用汉语一样自然流畅。
构建生活化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必须采用不同途径训练学生的口语。
2.加强英语诵读指导,强化英语词汇记忆。
英语是学习语言,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读书,应该是刻意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初中英语的对话教学,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角色朗读。
学生朗读英语课文内容涉及的词汇,熟练地掌握英语语法特点和运用规律。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嘹亮多情的声音悦耳动听,高亢激昂的诵读声震瓦屋。
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有时振臂高呼,有时点头微笑,有时摇头叹息……教师用自己真诚的态度感染学生,不是英语教学追求的一种优美的教学意境么?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活跃,英语学习中乐于创造的契机可以在读书的气氛中激发出来。
3.面向生活,指导学生的英语书写。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英语的习惯。
比如在写英文句子的时候,学生的英文字母组合总是疏密不一致,歪歪扭扭,一塌糊涂,体现不出单词的词距。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是指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来描述和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观点和感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优化对策来改进。
问题一: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而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和情境。
这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优化对策: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英语角、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英语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资源来展示不同场景下的英语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强调单纯的语法知识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语法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语法知识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口语表达、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
优化对策:将语法知识与实际交际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重视听力和阅读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问题三:对生活化内容的选择不合理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选择的生活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不符,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对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选择生活化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相关的生活化内容。
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事例和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题四: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和指导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目前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而初中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成为了当下教师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为了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校园生活、家庭活动、假期旅行等等。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亲身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因素来确定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宠。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视频、音频、图片等,来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及差异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接受外界事物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形成新的意义建构,即学习者所理解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经验是相关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要做那个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要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并在课堂上将其还原成“生活画面”,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学习认知停靠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我曾于2019年3月去武汉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名师课堂教学风格与特色观摩展示现场会,当时赛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一单元复习课。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很多接地气的生活元素,如我的英文名字Susan的故事、家乡通河的风景及特色、学校艺体活动以及我的兴趣爱好等等,配合图片在英文介绍中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中。
然后在复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校园达人秀展示,通过视频播放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的故事,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巩固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同时让学生明白,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唯有不放弃才有成功的可能,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课堂学习生活化让孩子们兴趣浓厚,效果良好。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达到真正地融会贯通。
我们教师平时在给学生讲解完新知识后,经常会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会回答“听懂了!”但是他的“听懂”和我们所认为的“学会”往往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如何缩短直至消除这段距离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地深度学习和领悟。
根据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的特点,可将故事、歌曲、表演、游戏、动手实践、当小老师等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真正地融会贯通。
初中英语教学新理念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新的理念、方法、手段等都将决定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一:“生活化”教学法英语不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还需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英文菜单、地图、海报等,让他们通过不断实践、实践而掌握英语语言。
学习文化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与本地人交流,必须了解对方所讲的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增加英语语言的亲和力。
教学理念三: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时间、地点和内容。
比如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差或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补习时间,提供更多的复习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好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理念四:多元化评估体系评估是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水平。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估体系,让学生不仅通过测验、考试等形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以小组形式展示、教师观察、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
英语教师应该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谈体验,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英语学习成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
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生活
“教学做合一”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
教学论。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即将“教”与“学”同“做”
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把“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转到培养
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一门学科若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那便是无意义的。
课堂教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
联系,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学生感到确实是“学有价值的知识”。
英语
学科亦是如此。
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英语学习改变学生的生活,通过学习英语提高
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
那么英语教师如何才能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与动力呢?
一、与实际生活联系,学习英语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
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课堂教学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
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培养
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教师还应
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学案例:学生学习关于shopping,教师便可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文具、衣物等当“货物”,用‘open’/‘ close’的招牌挂在“商
店”门口,同时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
客,用各种学过的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进行购物情景对话: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 Can you show me another one? Here is your change. 等等。
在这宽松愉悦的听、说、看、演的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
了课堂气氛;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二) 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化内容来训
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使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贴近生活,贴
近真实的语言交际,有目的地组织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中
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地以生活中的英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营造轻松愉快积极
健康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气
氛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比如,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谈论生活中的话题或与所
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来导入新课,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用英文歌曲、英文
DVD来进行新课的导入。
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时,可以把机场的英语语音播音
作为学生听力材料。
从国外收集的各种真实的语言素材,如:图片,路标,地图,
旅行手册,报刊杂志,说明书,教材,各类宣传小册子等原汁原味的材料分门别
类,变成生活实用英语校本教材,作为“杂食”让学生“品尝”。
(三) 教学语言生活化语言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
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的生活化言语,例子教学,化解难点。
教学语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易于学生理解、吸收。
语言课堂教学的价值远远超越于语言之上,它是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比如,一大早走进课堂,看到某位学生面带笑容很开心的样子,‘You look so happy. Any good news?’在提问学生时,‘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在学生答对了题目时,‘Wonderful. I am so proud of you.’在学生回答错误时,‘Come on.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do it.’‘I a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这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很严格的要求和考验,“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英语教师应精通英语语言、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技能,熟练流利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平时要经常阅读英文报刊和书籍,关心时事,使自己的语言与社会生活不脱节,真正实现语言的使用价值。
二、将英语融入生活
(一) 将英语用于生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环境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那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说氛围和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就至关重要。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英语在生活中运用起来,营造出一个开口学英语的良好氛围。
从最简单的问候语开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所学英语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起来,使知识,技能真正地转化成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乐意“开口”学英语。
(二) 把课堂搬进生活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和创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把课堂搬进生活,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
比如在晴好的天气,带着学生去公园踏青游玩,孩子们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在一片绿色的大自然中学习“植物”“动物”等英语知识。
假如看到有人随地乱扔垃圾,教师更可以借此机会用英语与学生展开讨论:Do you think his behavior is right? Why? 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渗透了环境教育,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一举两得。
(三)开设英语活动课中学英语活动课的开设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暂时忘记母语的。
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周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驱使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
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部分学生必然由消极地学习英语转变到积极地学习英语。
英语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广泛。
课堂内的活动形式有:接龙、猜谜、猜人和物、绕口令、改编课本、话剧表演等,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活动融入教学环节的设计。
课外的活动形式有:教学生唱英文歌曲、办英语板报、英语朗读、演讲、辩论赛、社会实践等。
从课内活动到课外活动,活动课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培养和教学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创设逼真的语境语言环境是否真实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实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首要前提。
然而课堂条件又不可能允许教师去创设一个绝对真实的语言环境。
教师所能提供的只可能是一个相对真实的语境。
如在学习“自我介绍
话题时。
语言环境的相对真实会使学生在训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会随着语境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积极地反应。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学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语言,学生才能爱学,乐学,英语才能以它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
当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