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摘要:“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因此,我们教师应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的重要思想。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
教育前辈们都提出来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但是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就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一、教师应转变教育意识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意点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
因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教师的转变,做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正确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灌输语言的人。
教师应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
如果教师不注意转变观念,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就难以进行生活化的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和运用语言,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习得有两个心理学前提:一个是主体的亲历性,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一个是环境的“真实性”,即为主体“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
因此,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应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
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初探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变革,新教材的使用成为了当前教学的重点之一。
新教材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们带来新的知识,更在于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那么,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出台,其教学目标自然也随之而来。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更加注重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情境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更加多样化,引入游戏、竞赛、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决定了教学的成效。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引入听力、口语练习,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又能够加强他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情感交流能力。
四、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英语文化和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课堂,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与全球学生互动,开阔视野,增强国际交流意识。
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简介:陈爱琴(1982-),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教师。
研究方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林立(1978-),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建德市安仁中心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2010学年度浙江省桐庐县中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课型为英语阅读课,授课内容是一篇来自报刊的课外阅读材料,题为:USwomaneatsbig。
授课对象随机抽选,上课班级为桐庐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8)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3人,他们的英语水平略高于笔者所在的江南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在此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获得初中英语组一等奖。
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该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列举各个教学环节生活化处理的具体设计,探讨如何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进行生活化处理,分为读前、读中、读后等活动的设计,还探讨了生活化处理的原则。
一、教师课堂教学生活化处理的具体授课步骤(一)读前活动(用时10分钟)1.热身(5分钟)。
本节课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关于美国刚举行的吃鸡翅大赛。
由于是借班上课,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本节课的话题,减少学生在公开课时的紧张感,故用生活化的简单话题“What'syourfavoritefood”开始。
这个话题学生们非常熟悉,七年级时已经学习过大量相关食物的词汇,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很感兴趣。
于是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笔者让学生猜猜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显然,这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把所学过的食物词汇都尽量用出来。
最后,笔者一边利用图片,一边用英语告诉学生“Myfavoritefoodischickenwings.”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入要学的内容。
2.谈论图片,引出话题(5分钟)。
为了让学生掌握对比赛的英文表达,笔者在屏幕上呈现吃鸡翅大赛。
接着,又有序地呈现了唱歌比赛、舞蹈比赛等,这些比赛是学生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很快他们就学会了比赛的表达方法。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摘要: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要求初中英语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充分发挥出英语的交流作用。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生活化”教学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教学舞台。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穿“生活化”教学思想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是与传统课堂教学十分迥异的教学模式,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
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还学生以快乐。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改革;措施
新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课程教学思想就是生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而其中的最为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生活化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结合“生活化”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英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在教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课堂教学,这一过程包括了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活动。
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把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过程。
在当今世界上,英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际语言。
要想把这
门跨文化的语言课程学习好,就必须把它当做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
但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规划往往是侧重于“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学过程缺乏生活感和现实感,对于学生对英语知识是否感兴趣一点也不关心。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厌倦,很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长期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的就是,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头。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把实际生活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各种现实生活场景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去获取。
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英语学习就在生活中,体验到英语课的魅力。
二、英语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策略
(1)深挖教材,拓展教学深度。
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内涵和认识体系,学习过程中都有其独立的层次和系统性。
虽然初中英语课讲的知识都是简单的英语知识,但学生由于之前从没接触过,加之英语知识本来就十分生涩难懂,所以学习起来就很困难。
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首先就必须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根据教材中的不同教学内容,有效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并应该尽量把书上的道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
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在书上画画,课后背背的层次上。
例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要是过生日时,都会干哪些事情,父母和朋友会如何给你庆祝。
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主人公生日聚会是怎么过的。
让学生去分析下列问题:①how was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②did ben sing a song? did jane recite a chinese poem at the party?③what did sally do?④what did tom do?⑤how was kangkang at the party?这样,就能有效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生活体验。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生活的经历,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带给学生深刻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可以体会到各种英语应用。
但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意教材中各种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知识点的教学,加之教材中知识的乏味,很多教师在教学上又不进行创新,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对各种英语知识的掌握都非常机械。
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添加新的时代性内容,注意结合社会形势的发展,使理论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对书上的知识有着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有着亲身的经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与补充,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添新的内容,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和所关注的典型事例与事件。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有关于“good morning 早晨好”用法的学
习,它一般用于熟人、朋友或家人之间,比hello和hi要正式一些。
good morning后可以带称呼语(如某人、某先生、某女士等),对方应答是good morning或morning。
其中morning指早上或上午(中午12点之前)。
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good morning,class!同学们,你们好!good morning,teacher!老师,早上好!morning,mum!早上好,妈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练习。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快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学。
英语课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想要学习好很难。
如果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学习,自己去体验生活场景。
教师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时,教师可以叫几个学生表演在不同地点的动作,如学习、睡觉、洗澡、用餐、煮饭、看电视,让其他学生逐一猜这些动作和地点,进行这样的对话练习example:
t:what’s he/she doing?
s1:he/she is watching tv……
sn:he/she is studying.
t:you are right.
t:where’s he/she?
s:he/she is in the study.
t:good.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会、辩论会、学生表演以及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因为新课程改革,“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便有了一个实施的舞台。
在英语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还有利于学以致用,使学生的个性、自主、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所以,英语教学必须源于生活,体验生活,与生活密切结合。
生活化教学让英语课堂熠熠生辉,使英语课堂更加精彩,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也必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和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2009
(15).
[2]王玉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0(33).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