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培训4-AWE作业ds-ws05-2答辩
- 格式:ppt
- 大小:717.50 KB
- 文档页数:12
CAE培训课件六(ansys workbench DS模块)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第一章 Design Simulation基础 1.1. 运行Design Simulation 进入DS 有两种方法:(1)从ANSYS Workbench中进入…(2)或者直接从CAD系统中进入1.Design Simulation 界面用户界面是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2.GUI –Workbench 标签1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Workbench 标签允许用户在DS和Workbench项目页面及别的模块之间在同一个环境下切换3.GUI –菜单菜单给出了DS 中的很多功能,对每一项都进行介绍将显的太冗长,下面只介绍常用的几个菜单项:–“File > Save”用来保存DS数据库文件:.dsdb–“File > Clean”用来删除数据库中的网格或结果–“Edit > Select All”用来选取窗口中当前的所有实体–“Units”用来改变单位–“Tools > Control Panel”用来定制或设置选项–“Help > Help Topics”用来激活在线文档4.GUI –工具条共有四个系列的工具条,给用户提供了快速进入的功能(这些功能在菜单中都能找到)。
2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工具条可以被拖到DS 窗口的任意位置Context”工具条(后面会介绍)会随着结构树中激活分支的不同而改变当光标移到工具条上的按钮上时,提示会出现一个“Unit Conversion”也可以使用(图上未显示)标准的工具条如下所示:“Graphics”工具条会经常地用到:鼠标左键可以是“选取”模式或“图形控制”模式,上面工具条按钮的图案画出了拾取或“图形控制”时鼠标左键的动作。
CAD模型的选取可以是单个选取,也可以是框选,这取决于“选取模式”按钮5.GUI –结构树结构树为模型、材料、载荷和分析结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组织方式结构树和一些CAD系统中的树很相似,但除了几何模型的信息,这棵“树”还包含了和分析相关的一些项“Model”分支包含了和分析有关的输入数据,“Engineer data”分支包含了常用材料属性和对流数据“Model”分支包括的四个部分是“Geometry,” “Contact”, “Mesh,”和“Environment.”“Environment”分支下又有两个分支:载荷和“solution”分支,其中包3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含了后处理的结果别的分支尽管这里没有提到,也是可以使用的结构树中每一个分支都有一个按钮和图标,下面是对一些图标的解释:–说明分支全部被定义–说明还有没有输入的数据–说明需要求解–说明还存在问题–“X”说明被抑制(不能被求解)–说明体或零件被隐藏–说明当前项待求解–说明映射网格划分失败用户应该对这些图标很熟悉,那么他将会很容易地判断模型是否可以进行正确地求解了6. GUI –Details ViewDetails View 提供了输入数据的列表,会根据选取分支的不同自动改变1.白色区域: 显示当前输入的数据•在白色文本区域内的数据可以通过点击改变•有些数据的输入要求用户在屏幕上选取实体模型,然后点击“Apply”,还有的数据需要通过键盘或从下拉菜单中选取2.灰色区域: 显示信息数据4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这个区域的数据不能被编辑,显示的是结果数据,如最大应力或网格划分产生的节点数3.黄色区域: 未完成的信息输入•黄色区域的数据信息不完整,用户需要输入完整的数据信息才能求解7. GUI –图形窗口图形界面显示的是几何形状和结果,它还可以显示工作表,HTML报告及打印预览选项5东光集团ANSYS WORKBENCH DS模块培训8. GUI –Simulation WizardSimulation Wizard 是一个可选的功能项,它可以提醒用户完成一个求解步骤,很有用。
ANSYS Workbench结构动力学工程实例专题培训结构动力学专题培训QQ群:205298804 验证:wb动力学培训时间初步定于10月8日;培训费用为600.培训方式:网络培训,基于qq群视频在线平台。
课程优势:课程内容,都是全新,让你重新认识动力学,尤其是对模态计算的结果使用更是全新认识。
1.结构动力学综述1.1动力学分析的定义和目的1.2动力学分析的不同类型1.3通用结构动力学方程1.4 基本概念和术语1.5结构动力学不同分析类型的关系2.阻尼2.1阻尼的概念2.2阻尼的类型2.3结构通用动力学方程2.4单自由度系统的粘性阻尼2.5阻尼矩阵2.6数值阻尼2.7结构阻尼测试方法2.8工程实例-弹簧振子系统振动分析3.模态分析3.1 模态分析简介3.2 模态分析理论和术语3.3 特征值和振型3.4 参与系数,有效质量3.5 模态的提取方法3.6 模态计算中接触设置3.7 模态计算设置3.8 预应力模态分析3.9 非线性模态3.10工程实例1-考虑轴承支撑的电机主轴的模态计算2-超弹材料支撑结构的预应力非线性模态计算4.谐响应分析4.1 谐响应分析简介4.2 谐响应分析理论与术语4.3 谐响应分析中接触设置4.4 完全法谐响应分析4.5 完全法谐响应分析中的阻尼4.6 载荷和边界条件4.7 完全法的分析设置4.8 模态叠加法4.9 谐响应的后处理4.10工程实例1-预应力结构的谐响应计算2-发动机连杆的谐响应计算5瞬态动力学分析5.1瞬态动力学简介5.2瞬态动力学理论5.3积分时间步长选取准则5.4完全法的基本设置5.5完全法的初始条件5.6完全法的支持的载荷和支撑条件5.7模态叠加法(振型叠加法)5.8工程实例1-高速碰撞模型的瞬态动力学计算2-连杆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计算3-薄壁支撑结构的瞬态动力学计算6响应谱分析6.1响应谱分析简介6.2生成响应谱的方法6.3响应谱分析的类型6.4单点响应谱分析6.5多点响应谱分析6.6响应谱计算的设置6.7工程实例1-传感器采集数据转换为响应谱的方法2-电路板支撑架的动强度计算7 随机振动分析7.1 随机振动分析简介7.2 功率谱密度(PSD)7.3 随机振动理论简介7.4 PSD曲线拟合7.5 PSD分析设置7.6 随机振动疲劳7.7工程实例1-PCB板的随机振动分析2-支架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8结构振动试验台有限元计算8.1工程背景8.2正弦扫频振动有限元计算8.3测试部件的响应转换8.4基于大质量法施加强迫振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