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2
- 格式:doc
- 大小:446.00 KB
- 文档页数:8
金属钠百科知识大全化学篇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地接触或获取信息。
如何获取信息呢?阅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据有人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0%以上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图书文献。
这就说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还在等什么,快来看看这篇金属钠百科知识大全化学篇吧~金属钠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43002CAS号7440-23-5中文名称金属钠英文名称sodium别名钠分子式Na外观与性状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常温下质软如蜡分子量22.99蒸汽压0.13kPa(440℃)熔点97.8℃ 沸点:892℃溶解性不溶于煤油密度相对密度(水=1)0.97稳定性不稳定危险标记10(遇湿易燃物品)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
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4000mg/kg(小鼠腑腔内)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
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
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钠。
这篇金属钠百科知识大全化学篇,你推荐给朋友了么?。
⾦属钠有关的知识点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的成熟度。
每⼀个⼈⽐别⼈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点知识,多⽤了⼀点⼼⽽已。
下⾯⼩编给⼤家分享⼀些⾦属钠有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属钠有关的知识11.钠(Na)(1)物理性质:银⽩⾊固体,熔沸点低(熔点约97℃),质软,硬度⼩(可以⽤⼩⼑切),ρ(煤油)<ρ(Na)<ρ(H2O),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有腐蚀性(化学性质,⽅便记忆)(2)化学性质:①与O2:在空⽓中:4Na + O2= 2Na2O ⽩⾊固体(现象:表⾯迅速变暗)点燃或者加热:2Na+O2= Na2O2淡黄⾊固体 S(现象:熔化成⼩球,发出黄⾊⽕焰,⽣成淡黄⾊固体)②与H2O:2Na+2H2O=2NaOH+H2↑现象:浮、熔、游、响、红浮:浮在⽔⾯,说明ρ(Na)<ρ(H2O)熔:熔化成⼩球,说明熔点低、反应放热;游:在⽔⾯四处游动,说明有⽓体⽣成;响: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剧烈、有⽓体⽣成;红:滴⼊得⽆⾊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NaOH⽣成。
③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与H+反应)与酸溶液:先酸后⽔;与碱溶液:先⽔后碱;与盐溶液:先⽔后盐。
④制备⼯业:(熔融)(实验室多制取⽓体。
不制取⾦属钠,主要买)⑤应⽤⾼压钠灯;钠钾合⾦常⽤做原⼦堆导热剂;冶炼⾦属:4Na+TiCl4=熔融=4NaCl+Ti⾦属钠有关的知识2钠的氧化物注意:(1)2Na2O2+2H2O=4NaOH+O2↑紫⾊⽯蕊试液先变红后退⾊原因: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2)⾦属钠的取⽤:镊⼦、滤纸、表⾯⽫/玻璃⽚、⼩⼑(⽤完放回试剂瓶中)(3)⾦属钠的保存:少量保存在煤油,多量保存在⽔中(不可⽤CCl4,不可⽤汽油)(4)⾦属钠着⽕:⽤⼲燥沙⼟掩埋(不可⽤⽔,不可⽤泡沫灭⽕器)(5)钠暴露在空⽓中:变暗→出汗→⽩⾊粉末4Na + O2= 2Na2ONa2O+H2O=2NaOH吸潮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风化⾦属钠有关的知识3钠单质及其化合物⼀、钠单质1.Na与⽔反应的离⼦⽅程式:命题⾓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原理一、引言金属钠和水的反应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反应,也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这一反应具有很高的热效应和剧烈的反应速度,因此在实验中需要谨慎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二、金属钠的性质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具有银白色的外观和柔软的质地。
它在常温下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因此需要在惰性气体(如氩气)中保存。
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三、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当金属钠与水接触时,会迅速发生剧烈的反应。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金属钠在水中迅速融化,产生氢气气泡。
2. 反应产生的氢气会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3. 反应溶液会变成碱性,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测。
四、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a + 2H2O → 2NaOH + H2↑五、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原理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活泼金属的性质:金属钠属于活泼金属,它的电子外层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离子。
在水中,金属钠的表面会迅速被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氧化,形成氧化钠。
2.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它可以将金属钠表面的氧化钠离子溶解,并进一步与金属钠发生化学反应。
3. 水的电离性:水具有一定的电离性,能够将一部分水分子自发地电离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金属钠和水反应中,水分子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六、金属钠和水反应的热效应金属钠和水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热能释放。
这是由于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热较高。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甚至引燃氢气。
七、安全注意事项金属钠和水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金属钠和水溅到皮肤或眼睛。
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1、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
2、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I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和加热时分别与氧气化合,和水剧烈反应,量大时发生爆炸。
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和低元醇反应产生氢气,和电离能力很弱的液氨也能反应。
4Na + O2= 2Na2O (常温)
2Na+O2= Na2O2(加热或点燃)
2Na+2H2O=2NaOH+H2↑
2Na+2CO2 = Na2CO3+CO
2Na+2ROH=2RONa+H2↑(ROH表示低元醇)
2Na + 2NH3(L)= 2NaNH2 + H2↑(此反应中“2NH3(L)”表示液氨)。
钠(2)【例1】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放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因此应保存在水面下B.钠是强还原剂,可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钠是冶金的强还原剂,可将钛、铌、钽等从熔融盐中置换出来D.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焰色黄,但钠跟硫化合时比较缓慢分析:本题考查金属钠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等知识。
要把握金属钠活动性很强,具有强还原性的特点。
钠在常温下氧化通常生成氧化钠而不是过氧化钠。
因钠与水剧烈反应,它不应接触水,需保存在煤油中。
A不正确;钠可置换出熔融盐(不含有水)中的很多金属(Ti、Nb、Ta等),但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一般不能将金属(Cu、Fe、Mg 等)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C正确,B不正确;钠与硫化合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D不正确。
答案:C【例2】下列有关Na+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强还原性 B.有强氧化性C.很难被还原 D.有碱性分析: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氧化还原性的差异和碱性的实质。
钠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表现强还原性。
因此,Na+不易结合电子,即很难被还原,其氧化性很弱。
C正确,A、B不正确;溶液的碱性是OH-的性质,Na+本身无碱性,与答案:C【例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 ]①钠浮于液面上;②熔化成小球;③发出咝咝的响声,放出气体;④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⑤有蓝色沉淀产生;⑥析出大量红色的铜;⑦小球在溶液中沉浮;⑧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C.①②③⑥⑧D.②⑥⑦分析:钠与水的反应,涉及金属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若干特点,是一个重点实验。
Na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跟H2O 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H2并放出热量。
又因钠熔点低,密度小,所以,存在①②③⑧诸现象。
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Na首先与H2O反应,也应有①②③⑧各现象。
化学实验金属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属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食盐中的氯化钠。
金属钠具有银白色的外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在电池、光伏电池、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钠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取。
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还原氢氧化钠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钠。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关于金属钠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氢氧化钠固体、铝箔、瓷坩埚、瓷导管、酒精灯、玻璃棒、试管等。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将氢氧化钠固体和铝箔放置在瓷坩埚中,然后用玻璃棒将二者混合均匀。
2. 将瓷坩埚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产生气泡为止。
氢氧化钠和铝箔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钠。
3. 将瓷导管的一端连接试管,另一端放在瓷坩埚上方,用于收集产生的氢气。
4. 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如果气泡中带有金属光泽,说明已经生成了金属钠。
5.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金属钠取出,用甘油浸泡保存,以免金属钠与空气发生反应。
通过上述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成功制备金属钠,并观察到金属钠的性质。
金属钠具有轻巧的特点,并且在空气中易氧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引起火灾或其他事故。
除了实验室制备金属钠外,金属钠在工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金属钠可用作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中的负极材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储能性能。
金属钠还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合成反应中的还原剂,以及催化剂等领域。
第二篇示例:金属钠是一种极具活性的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其他金属元素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化学实验中,金属钠常常被用作反应试剂或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金属钠的性质、实验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让我们来了解金属钠的性质。
金属钠的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属于I A族元素。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的现象和方程式金属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原料,它可以在空气中轻松放置,但是放置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今天我们将介绍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的现象及其相关方程式。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时,会产生一种外形与钢针象似的氯化钠晶核,称为“金属钠卤化钠器”。
当这种晶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时,空气中的氢气会形成氢氧化钠,使晶体发生熔融,让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粘稠的溶液。
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金属钠的放置现象,还可能进一步形成一种叫做“钠蒸汽现象”的晶体玻璃。
当金属钠被放置在空气中并被湿气湿润时,它会熔化,并发生空气中的水分子与氯化钠融合,形成金属氢氧化钠,从而产生钠蒸汽,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金属钠的放置现象可以通过一种叫做“烧嘴反应”的实验来观察。
烧嘴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用于检测金属钠是否放置在空气中。
实验中,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时,它会发生热反应,释放出喷泉气体,并将钠呈白色喷射出来,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Na。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的现象可以进一步用一种叫做“潜热反应”的实验来观察。
这种实验需要将金属钠放入温度较高的容器中,当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金属钠会发生热反应,释放出氢气和氧气,使温度更高,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O2。
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的现象和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其中涉及到的方程式分别为:2Na+2H2O=2NaOH+H2↑,2Na+2H2O=2NaOH+H2↑+Na和2Na+2H2O=2NaOH+H2↑+O2。
总结,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时,会发生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包括形成“金属钠卤化钠器”,“钠蒸汽现象”,通过“烧嘴反应”和“潜热反应”实验观察到的金属钠所产生的氧化反应。
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则为:2Na+2H2O=2NaOH+H2↑,2Na+2H2O=2NaOH+H2↑+Na和2Na+2H2O=2NaOH+H2↑+O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钠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2.实验室中对于少量金属钠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3.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Na O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2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常温和加热时与氧气反应,产物一样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仅①②B.仅①②③C.仅①④⑤D.仅④⑤5.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很活泼6.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Na2O2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D.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8.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备用,剩余的金属钠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多量的金属钠一般用石蜡油封存D.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Ca HCO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气体逸出B.金属钠与()32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中,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11.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B.白色固体是Na2OC.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D.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12.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少量金属钠,最终的产物是A.Na2O B.NaOH C.Na2CO3 D.Na2O213.一小块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生的反应是①4Na+O2=2Na2O②2Na+O2=Na2O2③Na2O+H2O=2NaOH④2NaOH+CO2=Na2CO3+H2OA.①B.②④C.①③D.①③④14.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二、实验题H的反应:①Zn+盐酸、15.某实验小组对中学教材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2H,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
钠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中文名称2:金属钠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
2.危险性概述2.1危险性类别:遇湿易燃物品、易制爆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
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接触空气易自燃。
遇水剧烈反应,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3.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RN含量(%)钠7440-23-598.04.急救措施4.1皮肤接触:A03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
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
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100°C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5.2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钠。
5.3灭火方法:采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严禁用水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高二化学复习学案 使用时间:2013.08.01 编制:王利娜 备课组长: 审核: 班级: 小组: 层次 姓名: 教师评价: 钠的氧化物 2号(A班)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氧元素化合价 -2 -1 色、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是 不是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
4NaCl+2H2O+O2↑ 1、Na2O2结构和强氧化性的常考点
(1)Na2O2的电子式为Na+[··O··O··]2-Na+,O2-2是个原子团。 (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3)在研究Na2O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Na2O2的强氧化性和溶液的强碱性。 2.Na2O2与CO2、H2O反应的四个角度探究 (1)从氧化还原角度 Na2O2与H2O、CO2反应均有O2生成,在反应中Na2O2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还原性,H2O、CO2在此反应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从物质的量的角度 ①2 mol的Na2O2不论与水还是与CO2反应均生成1 mol的O2,消耗2 mol的H2O或2 mol的CO2,转移2 mol的电子。 ②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气体体积减少的量等于
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2,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3)从先后顺序的角度 不足量的Na2O2与水蒸气、CO2混合气体反应时,Na2O2应视为首先与CO2反应生成Na2CO3,CO2反应完后,剩余的Na2O2再与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 (4)从质量的角度 每摩尔Na2O2与足量CO2、H2O分别完全反应时相当于吸收了28gCO、2gH2。 3.增重量等于可燃物质量的规律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n的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
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该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 (1)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2)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练 习 1.烧杯中加入水和CCl4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试管中.观察到的象可能是 ( ) A.钠在水层内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CCl4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水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CCl4与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B.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2NA个电子 C.1 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 D.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2-3、CO2-3、CH3COO-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 A.CH3COO- B.SO2-3 C.CO2-3 D.HCO-3 4.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5.物质的量相同的N2、O2、CO2混合后,通过Na2O2颗粒一段时间,测得体积变为原混合
气体体积的89(同温同压下),此时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0 B.6∶9∶0 C.3∶4∶1 D.3∶3∶2 6.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7.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2 (足量)中充分燃烧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再恢复到原状态得到气体仍是 aL,下列组合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 C2 H4 B.CH3CH2OH CH3COOH C.C2H6 HCHO D.HCOOH CH3COOCH3
8.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
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9. 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则最后得到固体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 ) A.1~2mol之间 B.1~4mol之间 C.2~4mol之间 D.大于4mol 10.4.6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8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 ( ) A.只有Na2O2 B.只有Na2O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11.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形成氧化产物0.7 g,溶于水后,可被0.25 mol/L的盐酸80 mL恰好中和,则钠的氧化产物成分是 ( ) A.Na2O B.Na2O与Na2O2 C.Na2O2 D.无法确定 高二化学复习学案 使用时间:2013.08.01 编制:王利娜 备课组长: 审核: 班级: 小组: 层次 姓名: 教师评价: 12.200℃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1.6 B.21.6 C.23.2 D.36.6 13.现有K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6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 ) A.Li B.Na C.Rb D.Cs 14. 将3.7gNa2O2 和Na2O 、Na2CO3 的混合物与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溶液,所得固体质量为 g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Na2O2的有关性质探究如下: 向滴有酚酞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对上述实验中溶液变红,过一会儿又褪色的原因,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同学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氧气有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溶液褪色; 乙同学则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时产生了H2O2,H2O2的强氧化性使酚酞褪色。 (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3%的H2O2溶液并振荡。 ①若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针对乙同学的上述验证实验提出还应增做实验才能更直接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O2,甲同学提出要增加的实验是什么?
(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甲同学的解释是否正确(画出简易装置图,说明简要步骤)。
16.(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①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盛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无法断定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