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场独立_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综述_李志雪
- 格式:pdf
- 大小:198.25 KB
- 文档页数:6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是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认知风格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法探讨了高职学生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特征差异、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以及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选择的相关性。
最后,本文对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学习策略训练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外语教学的研究重心从教学环节中的“教”转移到学习环节中的“学”,从研究“师者”转向“学者”。
因此语言学习者主体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性格、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相关特征随即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 )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t)和场依存(field-dependent)是其中重要的一组认知方式。
关于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国外学者(Hansen)汉森和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场独立学习者偏好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而场依存学习者则侧重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
相对来说,中国学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学习者的研究就更少。
因此,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定量分析法研究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对高职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做些有益的工作。
二、理论背景(一)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指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识别、处理、存储、提取信息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体偏好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也是一种在认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用来解读学习个体获取知识、与环境交际并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
认知风格美国心理学家Witkin把认知风格划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风格。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方式与外语教学的相关性作者:袁云博关丽娟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1期【摘要】本文首先对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认知方式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就如何看待外语教学中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方式之间的差异,并借助这种差异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其中,特别注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关键词】场独立场依存外语教学相关性场独立和场依存是学习者对事物的两种认知方式。
在外语学习中,大多数学习者表现为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外语学习。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别,根据这两种认知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方式的基本知识1.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方式的概念。
“场”事实上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它的意思就是指外部的环境。
场独立者,也称为内部定向者,它是指对外部的环境不敏感的一类人,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基本上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场依存者,也称为外部定向者,它是指对外部环境很敏感的一类人,这种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场独立和场依存是从主体本身出发,对客观物体产生的两种认识角度。
场独立的主体更习惯把外界环境的影响作为自己作出决定与实施行为的标准,突出表现为乐于与外界接触;场依存的主体更习惯从自己的内在参照出发,凭着自己的态度决定是否实施行为,突出表现为不喜欢与外界接触。
2.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方式的基本特征。
通过外部的环境对这两种人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来,场独立的人更善于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逻辑思维,对外表现出保守的态度,缺乏相应的交际能力,表现为更理性;场依存的人更善于人际交往,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表现为更感性。
并且根据观察,男性偏向于独立性,大多数为场独立者,女性偏向于依赖性,大多数为场依存者。
同时,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出的程度不一样,年龄越大,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越低,有着发展为场独立者的倾向。
场依存与场独立认知风格与高中英语教学一、引言高中生特有的认知风格影响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
在外语学习中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能够施展自己的长处,在另一些方面却表露出自己的弱处。
外语教师在面对这些具有多种认知风格的学习者的时候,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才能与例外学生的认知风格相一致,促进他们的学习这一问题,一直是当今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课题。
即如何以学生为主,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知识尽快转化成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于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吸收、处理新信息时采用的自然的、习惯性的方法,是具有个性化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受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学习风格具有相对的安定性,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美国学者凯夫把学习风格的要素划分为认知风格、情感风格和生理风格等三大类。
认知风格是学习风格的严重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风格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一直是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安定的态度和方式。
认知风格中“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功能与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
例外的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习有例外的影响,适合学生认知风格的教学更简易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许多学者对认知风格的诸要素做过研究。
在其所有的要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对于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风格的研究。
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是认知风格的主要维度或称为核心部分,前者亦称内部定向者,后者称外部定向者。
最早对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出名心理学家维特金。
他根据30余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场依存性人格维度构想理论,主要内容是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这一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比其他要素表现得更为明明、直接;和其他要素相比,它的测试手段较为完善;更严重的是,它构成了认知风格的理论框架,与认知风格的其他要素均有严紧的联系。
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学习倾向性影响分析场依存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于外界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倾向于根据周围环境的信息展开思考和决策,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则更加重视自身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种不同的认知风格不仅影响个体的思考方式和工作习惯,也影响着个体的学习倾向性和学习成绩。
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了解自身的场依存/独立型认知风格,可以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个人认知特点。
研究表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倾向于通过观察、模仿、与他人合作等方式获得知识,重视信息的整合与联想,更容易从环境中寻找规律和模式。
在学习中,这些学习者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和有意义的环境(例如教员的指导和支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定的反馈和确认,以确信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
相比之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试验、独立思考和探索来获得知识,他们更注重发现和探究新的、不同寻常的现象。
在学习中,这些学习者更看重逻辑性和因果关系,更倾向于通过个人经验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学习中,他们更加注重个体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追求更多的自主性和挑战性。
因此,对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教学者应该注重指导和支持,提供足够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而对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教学者应该更加注重启发,提供一些探究或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安排合适的小组活动或任务,以让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促进个体认知风格的多元发展。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认知方式与外语教学李
[收稿日期]2000-01-10[作者简介]李 (1959—),男,山东莘县人,现任聊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摘 要] 本文讨论了三对认知方式即场依存一场独立型,审慎型———冲动型,辐合———发散型。探讨了这三种方式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阐述了近期的研究发展。[关键词]认知方式;外语教学;发展[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301(2000)02—0117—(03)
一、引言认知方式(CognitiveStyle),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对认知方式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是Allport在1937年首先提出来的。自60年代后期以来,认知方式渐渐渗透到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去,研究者的重心已从教学法转向学习者特征及其在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认知方式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大量的文献看出认知方式家族中成员众多,Messick(1984)将认知方式列为19种,R.Riding等入(1991)认为认知方式有30多种,如场依存———场独立(Field-Dependence/Independence)、审慎———冲动型(Re2flectiveness/Implusivity)、归类宽度(CategoryWidth)、听觉———视觉型(Aural/Visual)、辅合———发散型(Converg2ing/Diverging),歧义容忍(AnbiguityTolerance)等等。 在如此众多的认知方式成员中,语言学家只对为数不多的认知方式,如场独立和场依存,审慎和冲动型等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的认知方式对外语教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即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外语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因而最终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认真探讨认知风格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二、认知家族与外语教学1.场依存———场独立型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是在认知领域研究较多、影响较大、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类认知方式,
理论研究T HEORY73OCCUPATION2014 04摘 要:尊重学生的场的定向,采用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对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场独立性学生提供无结构的材料,使用较多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
相反,由于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所以教师需要对他们做出明确指导与讲解。
对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各种认知风格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船舶类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风格,促进外语学习成为广大外语教师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 英语 教学场依存性和独立性的认知风格对船舶类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影响文/周 密一、研究背景心理学家把场定义为外界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 )认为有些人的知觉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独立与依存是一对反义词,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是二者的综合体。
大学生对英语并不陌生,但是,对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却不知所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就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作为认知风格中最主要的一组认知方式,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的认知风格,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协助教师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制定更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
然而外语教学中的认知风格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内在、外在元素并结合学习者类型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兼有的人。
因此了解场独立性和依存性学习者的各自特点尤为重要,教师围绕学生的认知风格,实行相应的符合他们所能接受并乐于合作的教学方式。
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发展、塑造学生个性。
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精读课堂教学的影响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精读课堂教学的影响摘要:场独立和场依存是认知风格中的两个主要维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很大。
本文通过镶嵌图形实验、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及其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对教学方法的接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场独立型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倾向于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而场依存风格的学生更倾向于自然真实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场依存;场独立;学习风格;精读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02一、引言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态度和方式。
场独立-场依存是认知风格中的两个重要维度。
国内外学者对该认知风格对于英语学习效果等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不是非常一致。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平台,本课程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在精读课堂中,老师往往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来处理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课文,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那么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精读课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呢?而这些方法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什么影响呢?二、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1977)在40年代研究垂直知觉时通过镶嵌图形测验发现场独立程度与一系列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首先提出的。
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
场独立型风格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收稿日期:2008-06-3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 Y Y 028)作者简介:1.李志雪(1968-),男,河北枣强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写作教学;2.李绍山(1957-),男,河南夏邑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测试。
国内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综述李志雪1,李绍山2(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471003;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 要:通过对过去20多年国内学者对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该领域研究在数量上呈逐渐上升趋势,从类型上大体可分为引介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类。
但是国内对该认知风格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以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国内外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引介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中图分类号:H 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 (2008)05-0065-06R e s e a r c ho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F i e l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D e p e n d e n c eC o g n i t i v e S t y l e a n dL 2T e a c h i n g a n d L e a r n i n g i n C h i n a :AR e v i e wL I Z h i -x u e 1,L I S h a o -s h a n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g l i s h ,P L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 ,L u o y a n g ,H e n a nP r o v .,471003,C h i n a ;2.P L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L u o y a n g ,H e n a n P r o v .,47100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v e rt h ep a s tt w od e c a d e sa n d m o r e ,r e s e a r c h h a sb e e n o n t h ei n c r e a s ei n t o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f i e l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d e p e n d e n c ea n d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 n dl e a r n i n g i nC h i n a .T h e s t u d i e s f a l l i n t o t w o c a t e g o r i e s :i n t r o d u c t o r y a n d e m p i r i c a l .Ar e v i e wo f t h e s t u d i e s r e v e a l s t h a t t h e y a r e i n a d e q u a t e i nb o t hb r e a d t ha n dd e p t h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r e m a d e a s t oh o wf u t u r e w o r kc a n b e i m p r o v e d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i nt h i s f i e l d c a nb e a p p l i e di nS e c o n d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l e a r n i n gi nt h i s c o u n t r y .K e yw o r d s :f i e l di n d e p e n d e n c e /d e p e n d e n c e ;c o g n i t i v e s t y l e ;i n t r o d u c t o r y r e s e a r c h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0.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语言(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也逐渐从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向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本身特点上转移,更多地从学习者角度去研究探索外语的教与学,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焦点,教育个性化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特点。
因此,个性、态度、动机、学能、认知风格等个体差异因素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曹世清,2001;肖武云,2006)而作为认知风格(c o g n i t i v e s t y l e )①重要类型之一的场独立/依存(f i e l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d e p e n d e n c e )②自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概念介绍层面,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还不多见,且得出的结论不太一致,因此,我们对场独立/依存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可能产生的影响了解还不充分。
本文拟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做一梳理,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1.场独立/依存的定义所谓“场”就是指周围的环境,它对人的知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W i t k i n &G o o d e n o u g h 等人(1981)根据30余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场依存性人格维度构想理论,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他们认为属于连续体一端的人往往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第31卷 第5期2008年9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P L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V o l .31 N o .5S e p t .2008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人称做场独立者;而另一端的人则往往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人称做场依存者。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场独立者善于从比较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独立的个体,能够把部分和整体分开,在分析某一因素的时候可以不受相关因素的影响。
而场依存者则把整个环境看作一个联合的整体框架轮廓,难以将个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排除干扰,能够区分主体与部分,抓住要害,对抽象的理论和原则感兴趣;知觉比较稳固,不易随着背景的变化而改变;比较自主,能独立对信息进行重组;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通常表现出善于分析、细心,句型模仿和操练能力强。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从生理上讲,儿童随着不断长大成熟,其场独立特征也不断增强;此外,男性要比女性显示出更多的场独立特征。
场依存型的学生通常以整体或全局的眼光去看问题,能够抓住问题或事物的普遍性,在学习中表现出喜爱集体学习的环境,比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
场依存型的人还表现出开朗合群、易受群体观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移情倾向。
(孙广治,2004)2.对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的测量 对认知风格的测量始终是困扰认知风格研究的一个问题。
为了测量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W i t k i n (1962)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相继设计了棒框测验(R o da n dF r a m eT e s t,R F T)、身体顺应测验(B o d yA d j u s t T e s t,B A T)、转屋测验(R o t a t i n g-R o o m T e s t,R R T)和镶嵌图形测验(E m b e d d e d F i g u r e s T e s t,E F T)等测量工具,研究垂直知觉和图形分离问题,从而发现了人们在知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外界参照依据的不同程度。
W i t k i n据此提出这样的理论构想:凡在知觉活动中依赖外在参照或受背景影响大者属场依存特征,反之属场独立特征。
W i t k i n的镶嵌图形测验通常成为人们用来区分场独立/依存的测量手段。
后来的心理学家还发展出了团体镶嵌图形测验(G E F T),这种理论又被逐渐扩展到涉及知觉差异的相关领域。
3.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场独立/依存是迄今在S L A领域中讨论得最多、最富有成果的认知风格。
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借用W i t k i n等人的测量工具研究它们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假设开展:1)场独立者更善于学习外语;2)场依存者才是优秀的外语学习者;3)二者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外语学习,场依存能促进自然环境中的外语学习,而场独立则使正规课堂学习更具成效。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支持了第一种假设,主要研究发现有:1)场独立能预示语言成绩;2)场独立与完形填空测试成绩高度相关;3)场独立与语言测试的整体成绩相关。
但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与以前稍有不同,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观点认为场独立的优势是有阶段性的。
例如,吴一安、刘润清等(1993)的调查结果表明,二语习得到了中上阶段,场独立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学习;另一种观点在肯定场独立的同时也主张吸取场依存有利的一面,如J a m i e s o n(1992)在分析其调查结果后,就提出了类似主张。
相对而言,支持后两种假设的研究较少。
B r o w n(1991)对外语成人学习者的试点研究发现,场依存与他们的语言水平测试成绩高度相关。
同时,他也遗憾地承认,虽然没有人否认第二种假设,但还没有多少证据来支持它。
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场依存的标准测试手段。
人们常把镶嵌图形测验的低分者认为是场依存者,但低分并不一定代表高度场依存。
C a r t e r(1988)也曾赞同第三种假设,但她的研究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场独立者无论在语言能力方面还是在交际能力方面都超过了场依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