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查课堂小测

查课堂小测

查课堂小测

思想品德课堂小测

班级:学号:姓名:评分:

一、选择题

1、情绪是每个人不可小视不宜无视的心理活动。人的情绪()

A、是不可捉摸、变幻莫测的

B、是个人的情感

C、是需要调适的

D、不可调适,只有让时间消磨

2、妈妈每天总是交代小东做这做那,小东总觉得妈妈很烦。你觉得小东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是()

A、大哭一场

B、转换角度看问题

C、不理妈妈

D、摔东西

3、艺术家刘海粟先生,高龄九十岁时,仍然精神焕发,挥毫自如。人们从他书写的一副对联里找到了他健康的答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以上事例说明()

①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②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开朗豁达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③我们要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④情绪与个人的身心健康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谚语说明了()

A、情绪是多姿多彩的

B、情绪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C、情绪与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D、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简答题

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外研版英语九上试题课堂小测:M11②号卷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英语课堂小测M11②号卷 【语法归纳:定语从句】 1. 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先行词是______,在从句中可以做_______或_______ 2.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 先行词是______,在从句中可以做_______或_______ 3. 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 先行词是______,在从句中可以做_______或_______ 4. 只能用that的情况 只用that 的情况例句 I am sure she has something that you can borrow. 1 先行词是不定代词,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e read all the books that are not mine. 2 先行词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词 3 先行词前有_______或________ This is the first book that he has read. This is the very book that belongs to him. 4 先行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饰 5 先行词既有_______也有______ I won’t forget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that I visited last year. 一、单选题 ( ) 1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people _____ have helped me. A. who B. what C. what D. where ( ) 2 The two students ____ you taught three years ago have become drivers. A. when B. whose C. where D. who ( ) 3 The boy ____ was here a minute ago is my friend Ted. A. who B. which C. when D. whom ( ) 4 This is the novel _____ is written by Guo Jingming. A. which B. who C. what D. / ( ) 5 Sorry, we don’t have the coat ___ you need. A. what B. who C. which D. whom ( ) 6 It was my watch _____ you picked up on the ground just now. A. how B. which C. what D. whose ( ) 7 He told me everything ____ he had seen in the factory. 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o ( ) 8 All ____ I’m going to do is for you, not for me.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o ( ) 9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____ we should do now is to write a letter.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ose ( ) 10 Watch the old woman and her dog ____ are crossing the road. A. which B. that C. who D. whom

论语人生课堂小测答案2017春

《论语》人生课堂 2017春 1.孔子被称为百代不替的“素王”。孔子名丘,字仲尼。 2.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在自己的乡里与人闲谈时,谦恭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 正确 3.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不见孺悲,是因为孔子生病了。 错误 4.颜回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孔子主张以__直___报怨。 6.孔子的精神风貌可概括为ABC。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正道直行 C.无论穷富,皆安于道 7.“孔子行教像”出于唐朝画家_______的手笔。 吴道子 8.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该句意在说明孔子______。 劳累的样子 9.《论语·宪问》中,对于“报德”与“报怨”的问题,孔子主张“________”。 以直报怨

10.《论语·宪问》中,孔子斥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原壤_________。 粗鄙无礼 11.对于贫穷的人,孔子认为最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是_____。 贫而乐观 12.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_________(农历8月27)。 9月28日 13.据《孔子家语》记载,“_______避华氏之祸而奔鲁”。 防叔 14.孔父叔梁纥是_____有名的武士。 鲁国 15.“叔梁”是叔梁纥的______。 字 16.据《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的第一任妻子是鲁国的____氏。 施 17.叔梁纥为______“乃求婚于颜氏女徵在”。 求子 18.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贱",就是指__________。 社会身份低贱 不能列入贵族阶层 19.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________男女可自由

外研版英语九上试题课堂小测:M11⑤号卷

初中英语学习材料 madeofjingetieji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英语课堂小测M11 ⑤号卷周末作业试卷 一、单词默写(1*18=18) 1 打赌_____________; 2 整体的_____________; 3 标准_____________; 4 感觉_____________; 5 困难_____________; 6 主题_____________; 7 添加_____________; 8 最近_____________; 9 菜单_____________; 10 今晚_____________; 11 获胜者_____________; 12 冲去_____________; 13 女衬衫_____________; 14 裙子_____________; 15 歌手_____________; 16 祝贺(复数)_____________; 17 男校长_____________; 18 授予_____________; 二、短语默写(1*17=17) 1 参加摄影比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的确,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 问题是,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的总体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 6 拍…的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有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 9 宣读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一个有风的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保护…免遭…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设法做成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 16 祝贺某人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把…授予…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 ) 1. I’m in with a chance ___________. A. win B. to win C. wins D. winning ( ) 2. —I’m having some difficulties in ______ English. —Don’t worr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 learn B. learns C. learning D. learned ( ) 3. The girl is protecting her new books _______ the heavy rain. A. to B. for C. against D. in ( ) 4. Mike arrived in Hangzhou _____ a cold winter morning. A. on B. in C. at D. by ( ) 5. The man ______ is interviewing our head teacher is Jim’s uncle. A. which C. what C. who D. whom ( ) 6. —This dress was last year’s style. —I think it still looks perfect _____ it has out of time this year. A. so that B. even though C. because D. but ( ) 7. Peter _____ great progress in math recently. A. has made B. made C. to make D. makes

课堂小测好处多

课堂小测是我十几年来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课前或课后,针对前一节或当堂所学内容,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对教与学所作的一种检测反馈行为。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受益匪浅,我认为课堂小测好处多多,现将我的一点心得与大家交流: (一)“小测试”的运用原理 “小测试”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识记遗忘曲线,运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而设计,作用是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以及检验学生当堂或者近期的学习效果,学生之所以不得不专心听课认真学习,就是因为有“小测试”监视他们,如果上课不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小测试成绩会一塌糊涂,于是时时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能松懈,持之以恒。 (二)小测试的应用: (1)小测试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昨天我在上课时布置的作业是《中考攻略》第五页的(经典真题例析),并告诉学生明天上课小测,今天上课铃一响,学生就进入紧张的测试中,这样可以杜绝学生上课初期的精神不集中、爱讲闲话等坏习惯,由于当堂完成有老师监考并且试卷只有一至二道题,试卷易于批改,得出成绩较快,通过小测知道了 他们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3┃怎样去掉绝对值符号,有的同学做的不太好,因此在课堂中进一步引申,这样学生

把二次根式这一部分会掌握的很好。这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为课堂的“日日清”打下基础。 (2)小测试可以消除学生在考试中的紧张现象并增强时间观念: 限时练习,首先就是让学生明确课堂内要争分夺秒,全神贯注,稍一松懈就容易出错或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肯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时间观念、解题速度等等。例如我在复习分式方程时,已经利用《中考攻略》第十五页的(经典真题例析)示范讲解了例三,并提醒学生注意检验,然 后进行练习 21x -+21x x +-=3 在课堂30分钟时小测要求学生五分钟之内做完3x x -=2-33x -,结果有十几名学生虽然进行了检验,但最后答案是原方程的解是x=3,而不是原方程无解。这时强调分母不为零,必须做到真正的检验。课下我问学生为什么做不对,学生答:“老师,时间紧,太紧张。”因此要适当进行小测,消除紧张情绪,发挥出最佳水平,也为以后人生的大考中做好心理准备,能够处乱不惊,镇定自如。 (3)小测可以让学困生更努力: 刚复习完不等式组的计算,课堂结束前进行小测,结果有十几个学生不合格,课下我找到他们,亲自讲解一个例题,耐心辅导,同时让他们每人额外做5个不等式组的运算,使他们掌握,并亲自批改,这也是教师工作的极致,这样的小测效果是提高了学困生的自信,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希望下一次

课堂测试题

课堂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函数(()ln f x x =的定义域为 . 2.由函数1, sin , 21x y u u v v =-==+复合而成的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 3.()tan 5x dx '+=?_________ . 4.1lim 2→∞+??= ?-?? x x x x ____________. 5.已知函数2cos ,0()=2 , 0x x e x f x a x π?+<

课堂小测试

五、完形填空:(共15小题,计15分) 得分: 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I’ve got to stop doing this!” You tell 31 . You try. You fail. You try again. You fail again. “I give up!”You finally say. “I never 32 this habit!” Bad habits. We all have them, and it is hard for us to give them up. As the saying 33 , “Old habits die hard” But they can die. Don’t let your bad habits control(控制) you. Learn to control them! You will feel much 34 . Put it in writing. First, you should know the habit you want to change. Then write down your 35 . For example, “ I want to stop oversleeping.” Make sure your goal is realistic. And work 36 only one habit at a time. Make a plan, Don’t think you can quit cold turkey(stop doing sth at once). For example, you could decide to eat less sugar each week than you did the week 37 . Write down your plan. Then put it 38 you can see it every day. Make your bad habit hard to do. If your bad habit is oversleeping, put your alarm clock across the room. Then you’ll need to get 39 to turn it off. Reward(奖赏) yourself. Set small goals and reward yourself for 40 them! For example, buy yourself a new book each week when you meet your TV-avoiding(keeping TV away from) goal. Replace your habit. Often, the best way to break a habit is to take the place of it with 41 one. Do you spend too much money 42 with your friends?Invite your friends to take a walk instead. Forgive(原谅)youself. Breaking habits is 43 . If you can’t stop your bad habits, don’t get angry with yourself. Think about why you gave in. Then try again. Studies show that making 44 breaking a habit usually takes three to six weeks. So hang in there. You can break those habits.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45 31. A. himself B. herself C. yourself D. yourselves 32. A. have B. break C. get D. fail 33. A. goes B. writes C. tells D. talks 34. A. more difficult B. more relaxed C. worse D. better 35. A. goal B. habit C. story D. plan 36. A. out B. in C. on D. at 37. A. before B. ago C. after D. later 38. A. when B. while C. where D. which 39. A. on B. up C. out D. off 40. A. breaking B. getting C. having D. meeting 41.A. a bad B.an old C. a good D. a new 42. A. shopping B.meeting C. working D. talking 43. A. easy B. hard C. scary D. happy 44. A. and B. but C. or D. then 45. A. road B. street C. highway D. way 七、词语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得分: 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通顺、正确、连贯(每个单词限用一次)

怀疑与学问 课堂小测及答案

《怀疑与学问》小测 一、音形(45分) 国难()程颐() 大儒()停滞() 步骤() pì()如 biàn()论虞()舜() 启迪()腐草为萤() biàn()伪去wàng() 颛顼()( ) 二、词语(21分) 1、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2、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3、多形容观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 4、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5、墨守:

6、大儒: 7、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判断题(6分) 1、标题是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论点。() 2、文章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做为中心论点,又可以做为论据。() 3、文章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三、指出论证方法(12分) 1、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2、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3、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

四、简析题(6+6+4分) 1、“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作用: 关系: 2、一切学问家……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一切”和四个“常常”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是: 3、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术”“文化”为什么不可互换位置? 《怀疑与学问》小测

课堂测试题

单选 1、可以用于快速制作海报的第三方平台是? A:SOOGIF B:创可贴 C:GifCam D:站酷 答案:B 2、以下有关新媒体的描述中,那一项是不正确的? A:新媒体营销的核心是内容,即内容输出 B:新媒体是移动+社交的产物 C:新媒体玩的是参与感 D:新媒体就是指微博与微信 答案:D 3、以下有关个人新媒体定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新媒体运营定位,要确定运营目的,也就是你要做什么,比如你要用微信公众号做什么,实现什么目的。 b:个人新媒体运营定位,要确定内容方向,也就是你要写哪个领域的内容,比如娱乐八卦类,还是情感类内容。 c:个人新媒体运营定位,要做目标用户定位,也就是你要服务哪些人,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生,还是老年人。 d:个人新媒体运营定位,确定内容方向时要多方面,越宽泛越好,比如既可以写娱乐八卦类内容,也可以写职场技巧的内容,这样可以满足更多人。 答案:D 4、下列有关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与服务号的区别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订阅号主要偏于做传播,通过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化、理念而树立品牌形象 b:服务号主要偏于服务交互(类似银行,114,提供服务查询) c:如果想进行商品销售,进行商品售卖,建议申请订阅号,因为订阅号可以开通微商城、多客服、在线支付功能等 d:如果想进行商品销售,进行商品售卖,建议申请服务号,因为服务号可以开通微商城、多客服、在线支付功能等 答案:C 5、以下有关微信公众号名称设置的要求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牌一致 b:加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字符 c:便于认知 d:名称也要seo 答案:B

6、“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 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上述这句话是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的功能介绍,请问“央视新闻”应用了哪种功能介绍类型? a:内容说明 b:利益阐述 c:slogan d:人生格言 答案:A 7、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中,不包含下列那一项? a:被添关注回复 b:收到消息回复 c:文章留言回复 d:关键词回复 答案:C 8、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微信图文编辑器? a:秀米 b:微播易 c:i排版 d:135 答案:B 9、微信图文消息正文配图的建议宽度是: a:340—620px b:640—960px c:320—640px d:160—320px 答案:C 10、以下有关微信公众号人格化实施办法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运营者发生变化,人格化也要改变 B:加运营者昵称 C::给粉丝取昵称 D:做人设,并在文章中体现 答案:A 11、下列有关调查问卷问题排列方法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从简到难 B:先选择后开放式 C:先态度后事实 D:开头引起兴趣 答案:C

修改病句专题课堂小测

修改病句专题课堂小测 姓名成绩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D.未来,必将是陆、海、空、电、网一体化的作战,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大白杨,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杨树林,一亩亩银花盛开的棉田,一垛垛刚刚收割的玉米和高梁堆得像小山。 B.在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带头学政治,讲正气,树新风、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 C.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 D.北京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各级各类教育要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的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 B.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C.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 D.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4.下列各句,没有表意不明的一句是() A.孟姜女的“贞”是忠于丈夫一心不二之贞,是中国老百姓历来信奉的高度道德标准。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用在这方面。 C.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来也怪,她似乎很听这位女人的话,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瞒过其他看守照着去办。 D.司令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厂长严肃地说:“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B.他设计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C.观察员们关于可以提前结束这一地区的战争状态的《报告》是有根据的。 D.这一仗最重要的是时间,谁能抢在前面,是决定我军胜利的关键。 6.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第十课课堂小测

第10课“冷战”与”热战” 课堂小测 姓名班级座号得分 选一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时的合作也不再持续,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美国历史距今为止也不过二百多年,但它的经济却一直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最终成为 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请问: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是在() A、二次科技革命后 B、二战后 C、一战后 D、工业革命后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势力大增,成为与北约相抗衡的政治军事集团是() A、欧共体 B、三国同盟 C、三国协约 D、华沙条约组织 4、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 它狂热对坚信,它和美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金元外交 5、二战后,为防止西欧发生社会动荡,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美国政府采用了()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扶植建立民主德国 D、发动了朝鲜战争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 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进行经济援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为美国对外扩张服务 B、抑制社会主义国家 C、进行冷战 D、使新兴产业得到发展 8、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 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 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 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论语》人生课堂小测答案(2017春)

《论语》人生课堂2017春 1.孔子被称为百代不替的“素王”。孔子名丘,字仲尼。 2.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在自己的乡里与人闲谈时,谦恭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 正确 3.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不见孺悲,是因为孔子生病了。 错误 4.xxxxxx: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xx主张以__直___报怨。 6.xx的精神风貌可概括为ABC。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正道直行 C.无论穷富,皆安于道 7.“孔子行教像”出于唐朝画家____的手笔。 xx 8.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该句意在说明孔子___。 劳累的样子 9.《论语·宪问》中,对于“报德”与“报怨”的问题,孔子主张“____”。 以直报怨

10.《论语·宪问》中,孔子斥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原壤_____。 粗鄙无礼 11.对于贫穷的人,孔子认为最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是___。 贫而乐观 12.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_____(农历8月27)。 9月28日 13.据《孔子家语》记载,“____避华氏之祸而奔鲁”。 防叔 14.xxxx是___有名的武士。 xx 15.“叔梁”是叔xx的___。 字 16.据《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的第一任妻子是鲁国的__氏。施 17.叔梁纥为___“乃求婚于颜氏女徵在”。 求子 18.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贱",就是指_____。 社会身份低贱 不能列入贵族阶层 19.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____男女可自由交往,“奔者不禁”。

春日 秋日 20.颜徵在不愿谈及与孔子父亲的关系,即《礼记?檀弓》中所谓的“孔母讳墓”。 正确 21.孔子在防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将父母遗骨合葬。 正确 22.《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叔梁纥与颜徵在在_____祷告而生下孔子。 xx 23.xx,名____,字xx。 xx 24.孔子的曾祖父防叔为躲避“____”而举家迁往鲁国。 xx之乱 25.“士”在商、西周、春秋属于______阶层。 贵族阶层 26.在《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_______。” 故多能鄙事 27.“xx奉亲”讲的是__。 郯子 28.xx就是掌管____的官职。 历法

1-3章课堂测试题

1-3章课堂测试题

注:要求填空题和计算题,只给出计算过程,数值代入即可,不必算出结果。 第一章 质点运动 二、填空题: 1、一物体作如图所示的斜抛运动,测得在轨道A 点处速度v 的大小为v ,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成30°.则 物体在A 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______________, 轨道的曲率半径 =____________。 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有如 下关系:t A x t cos e (SI) ( 、A 皆为常数) (1) 任意时刻t质点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质点通过原点的时刻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辆车A 和B ,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它们从同一起始线上同时出发,并且由出发点开始计时,行驶的距离 x 与行驶时间t 的函数关 v 30° A

系式:A 为 2 4t t X A , , B 为3 222t t X B (1) 它们刚离开出发点时,行驶在前面的一辆车是______________; (2) 出发后,两辆车行驶距离相同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出发后,B 车相对A 车速度为零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 8、以初速率0v 、抛射角0 抛出一物体,则其抛物 线轨道最高点处的曲率半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速率与时间关系为2 ct v (式中c 为常量),则从t = 0到t 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S (t ) =________________;t 时刻质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____________;t 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两条直路交叉成 角,两辆汽车分别以速率1 v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小测题目及答案整理

1)计算机网络: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2)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3)列举3 基本的网络拓扑: 星形、 环形、 总线形、 树形与网状形 星形拓扑: ? 在星形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 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 ? 星形拓扑构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 ? 缺点:网络的中心结点是全网性能与可靠性的瓶颈 环形拓扑: ? 在环形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 ? 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 ? 环形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 ? 但是环中每个结点与连接结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 ? 环网需要设计复杂的环维护协议。 树形拓扑 ? 树形拓扑结构中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通常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比较小; ? 树形拓扑可以看成星形拓扑的扩展; ? 树形拓扑网络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网状拓扑 ?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 ? 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 ? 网状拓扑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方法; ? 广域网一般都采用网状拓扑。 总线形拓扑 ? 在总线形拓扑结构中,所有结点连接在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 ? 当一个结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其它结点只能接收数据; ? 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结点同时利用公共总线发送数据时,就会出现冲突,造成传输失败; ? 总线形拓扑特点是结构简单; (a)星形拓扑(b)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e)网状拓扑 (c )总线形拓扑

课堂小测试

初三地 理小测试 课堂10分钟(满分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等高线图(图中数据单位均为米),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为400米 B . A 地与B 地的高差为250米 C .在C 地和 D 地中可能有河流的是D 地 D . E 坡的坡度比B 坡陡 2.读西亚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岛A 是中南半岛 B .海域B 是红海 C .海峡C 是土耳其海峡 D .国家D 是伊朗 3.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水稻 B .②是甜菜 C .③是油菜 D .④是甘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4.(5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B 图是地球公转到 时(甲乙丙丁)的光照情况。 (2)在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 (3)B 图中,B点在五带中的 带。C点在D点的 方向。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的是( )(双项选择) A .资阳夏天热冬天冷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我们每天经历了白天和黑夜 D .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5.(4分)读 “巴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水能资源丰富,A 是著名的 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2)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地区,其中B 地属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 (3)C 城市是 ,它是巴西的首都。 6.(5分)读“台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岛屿A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是 岛。 (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 省相望。 (3)台湾西部地形主要是 。 (4)C 是位于台湾岛东北的火烧寮,在气候方面是我国 最多的地方。 (5)D 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它位于台湾岛中央,是一个高山湖泊。

课堂小测验

PART 2: 计算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在多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预测的条件下作出的决策。这时决策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倾向进行决策。在不确定性决策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就有不同的决策结果。 以下用例子来介绍。 例1 某经营空调器的的公司为下一年度作为广告宣传的投资考虑了三个方案:A 1(维持今年的水平);A 2(增加5万元);A 3(增加20万元)。未来的空调器市场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s 1(上升),s 2(持平),s 3(下降)。在三种广告投资策略下估计增加的收益(单位:万元)如下表所示 表3-1 (1)悲观准则 为了保险起见,决策者对任一备选方案,按最不利的状态来考虑,然后从中选取具有最大损益者的行动为最优的决策原则,称为悲观准则,也称为最大最小准则。 具体方法是:先找出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再从中选取最大收益所对应的方案即为决策方案,即: {}*max min ij j i r r = 其中,r ij 是收益矩阵R 的元素,表示在状态s j 下方案A i 对应的收益值。 用悲观准则对例1进行决策,选出最优方案? (2)乐观准则 当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持最乐观态度,对任一行动方案都认为将是最好的状态发生,然后选取具有最大损益值的方案为最优的决策方案,称为乐观准则,也成称为最大最大准则

具体方法是:先找出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再从中选择最大收益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即: {}*max max ij i j r r = 用乐观准则对例1进行决策,选出最优方案? (3)等可能性准则 可能性准则是19世纪数学家Laplace 提出的。他认为,当一人面临着某事件集合,在没有什么确切理由来说明这一事件比那一事件有更多发生机会时,只能认为各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均等的,称为等可能性准则,也称为Laplace 准则。具体方法是: (Ⅰ)令P (s j )=1/n,j=1,2,…,n (Ⅱ)计算个方案A i 的收益期望值 1 11()(,)()ij n n i i j j r j j E A A s P s n ====∑∑ (Ⅲ)比较选优 {}11*max ()max ij i n i r A A i j r E A n ∈=?? ==???? ∑ 所对应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用等可能性准则对例1进行决策,选出最优方案? (4)折中准则 决策者对客观条件的估计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主张一张平衡,这就是准则也成为乐观系数准则,通常用一个表示乐观程度的系数α(0≤α≤1)来进行平衡。用下式进行计算: {}{}max (1)min i ij ij j j H r r αα=+- 然后比较Hi 得: {}*max i i r H = 显然,当α=0时,为悲观准则;当α=1时,为乐观准则。 用折中准则对例1进行决策,并取α=0.6,则1-α=0.4.,选出最优方案?

视频后小测试题

视频后小测试题 1 如果你在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都做过注册,那么你就会有两个账号,即使两个账号的注册邮箱(用户名)是一样的,系统也会把你当作 ? A. 两个人看待,分别记录学习成绩,且不能自动合并学习成绩单。所以请务必始终用一个账号从一个入口登陆课程,切切! ? B. 同一个人看待。 ? C. 不知道会怎样。 ? D. 小心啊,小心!有人吃过亏的 正确答案: A、 两个人看待,分别记录学习成绩,且不能自动合并学习成绩单。所以请务必始终用一个账号从一个入口登陆课程,切切! 。 2 个人信息为什么要实名?个人信息为什么要完整? ?

A. 无论是电子证书还是纸质证书,都会要出现您的真实名字。 ? B. 纸质证书需要做网上身份认证,还需要身份证、照片等信息。 ? C. 纸质证书还需要通讯地址,以便邮寄证书。 ? D. 请一次完整填写相关信息,避免以后麻烦。有人吃过亏啊。 正确答案: A、 无论是电子证书还是纸质证书,都会要出现您的真实名字。 。 B、 纸质证书需要做网上身份认证,还需要身份证、照片等信息。 。 C、 纸质证书还需要通讯地址,以便邮寄证书。 。 D、 请一次完整填写相关信息,避免以后麻烦。有人吃过亏啊。 。 3 “随时有问题,随时提出来能解决,有个在线功能最好”。这个功能有吗?

? A. 在看视频的时候,标题下有一个“向老师提问”,点击就可以提问了。这些问题会在讨论区的第一个论坛(老师答疑区)中呈现。但是老师不会马上回答,有时候同学们互相解答,教学效果更好。 ? B. 有问题的时候去讨论区,找到对应的论坛发帖,会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不要随便找个论坛就发帖,更不要把一个帖子在所有论坛上发布。 ? C. 有时候帖子没有回应,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被多人提出,也已经被多人回答了。所以发帖前应该先看看问题是否已经有人提出。 ? D. 帖子的题目要能够展示所问的问题,或者概括帖子的核心内容。不要把自己的姓名当帖子标题。 正确答案: A、 在看视频的时候,标题下有一个“向老师提问”,点击就可以提问了。这些问题会在讨论区的第一个论坛(老师答疑区)中呈现。但是老师不会马上回答,有时候同学们互相解答,教学效果更好。 。 B、 有问题的时候去讨论区,找到对应的论坛发帖,会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不要随便找个论坛就发帖,更不要把一个帖子在所有论坛上发布。 。 C、

课堂小测

6和7的应用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早上好!我是西南十小的陆翠冰。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应用》。下面我将从“说研究”和“说教学”两个大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说我对本课的研究分析。 一、说研究 (一)说联系 《6和7的应用》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教学问题,同时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需要经历的步骤,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而且在前面学生也初步接触了情境图。课前我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解,发现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1-7的认识和加减法,也学会了一图列四式、三式、二式,还会简单地表述主题图的内容。但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由于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迈进小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 (三)说目标 经过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以及对教学内容、学情的研究,结合对学生当前状态、潜在能力、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的解读。我把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为: (四)说重难点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