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前小测

课前小测

课前小测

课前小测

1、①太阳、②月亮、③电灯、④反光的镜子,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_________传播。

3、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________的_______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叫做________ 。

4、 2018年 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时隔 152年人们又见到了超级蓝色红月亮。发生月全食是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将饮料罐的前端开了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后端开口,并蒙上半透明的纸.他把小孔对着烛焰,则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A.圆形光斑

B.蜡烛的正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蜡烛的倒立像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结题报告

初三化学组微型课题: 2013-2014年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的 研究 (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做中学,练习教案既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初中化学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在常规教案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课题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的原因,提出了“初中化学常规教案中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准备从课前小测这一层面,探讨出“有效学习活动的途径”,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通过研究活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常规教案课前基础性小测”的思路。 二、研究的依据及内容

(一)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认识论: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知识经由学生自己的科学方法检验后获得。 2.有效教案的理念:有效教案理念指出教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案的效益。 3.《国家教案课程标准》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案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研究的内容 常规教案除了课堂上进行引导分析外,还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及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1、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设计的研究; 2、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活动中,对学生测试过程有效性的研究; 3、提高“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设计的有效性、实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 四、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组的成员及任务分工 主持人:邰梅冬 承担任务:课题申报、组织、编辑小测内容,指导开展研究及结

英语课前5分钟

谈谈“英语课前5分钟” 摘要:“英语课前5分钟”常常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好这5分钟,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合理安排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前5分钟”常常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它的合理安排是创设教学良好情境的有力手段,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作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把它纳入到备课的环节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下面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安排这宝贵的“课前5分钟”的。 一、News Report (时事新闻报导)。 阅读能力不但对语言本身技能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在发展思维,增强语言的敏锐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有益的阅读材料,如《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初中版)21st Century Teens。这是一份周刊,学生们从这里知道了“President Putin wasn’t always so clever.”(普京曾经很普通),Those fun-loving girl S.H.E. are coming!(S.H.E.将放歌上海),Celebrating beer in Munich(慕尼黑啤酒节),World’s best pair of feet(齐达内三度折桂“世界足球先生”), US catches Saddam, Disney’s story of brotherly love…等等。他们追踪自己喜爱的明星,他们感受到了伊拉战场的硝烟,而且体会到了英语就在他们身边。这个“时事新闻报导”我一般安排在周一,由轮到的小组(每个班我都把学生按好、中、差搭配编好学习小组)上台报道2~3篇新闻,简洁、流利、清晰的给予加分奖励,鼓励没有轮到的组“自告奋勇”上台,他们将会得到加倍的加分奖励。中学生表现欲强,大部分同学都会事先精心准备,而我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是“重在过程”、“重在参与”。 二、Enjoy Music (英文歌曲欣赏)。 课前播放音乐片断,可使学生减轻学习疲劳,减少学习压力,使学生思维集中,较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个节目一般安排在下午的英语课,由同学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英文歌曲,(3)班的汤涛同学特别喜欢Michael Jackson的歌曲,也喜欢模仿他的舞姿,每次播放歌曲他都跃跃欲试,而他的表演也总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另外每逢节日也可播放一些相关的歌曲,如:“Jingle Bell”“Silent Night”等,同时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 三、Tell stories (讲讲故事) 同学们可摘抄课外幽默、笑话、故事、谜语等,这些内容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故事不宜太长,讲完之后要求学生提问1~2个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同样也给予加分奖励。可按学生的座位轮流操作,对于那些程度稍差的学生可降低要求,只要求他们背或读课文,只要他们肯开口。开口是中学生学英语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最关键的一关。 四、Free Talk (自由会话)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话题自由交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只提供围绕某一话题讨论时用到的单词和短语,不规定,也不提供具体的表达方式,因为语言学习虽然要模仿,但不仅仅是模仿,语言的使用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说的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的兴趣。在初三阶段,我经常采用这种课前5分钟的free talk。 五、Play Show (“戏剧”表演) 教材New Way(深港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材料源于生活实践,且每课都突出一个情节,完全可以把“戏剧”带进课堂,每学完一课,我都让同学们对所学课文进行缩写、改写、扩写、仿写等。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配好角色,成绩差的同学也要登台亮相(一句台词也行),每次由1~2个组进行课前表演,由台下的同学来评分。例如Book II How do you feel?在医生、护士和病人的对话中,课本内容的掌握也是“水到渠成”。这极大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堂小测 第十四章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含解析)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能量是不守恒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可能发生能源危机 C.能量转化过程中,数量虽然没有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 D.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 2.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人类社会不存在能源危机 B.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C.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会自发地转化为酒精的化学能 D.高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来越快,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能制成的 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照射到宇宙的能量就消失了 C.“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想法是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 D.有种“全自动”手表,不上发条,也不用任何形式的电源,却能一直走动,说明能量也可以无条件的产生 4.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机发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热水器给水加热时,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酒精燃烧放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关于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D.主要目的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6.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B.光能→机械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D.机械能→电能→光能 7.芬兰奥卢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钙钛矿材料,该材料可在光照、温度、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电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材料不能直接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A.光能→电能 B.内能→电能 C.机械能→电能 D.化学能→电能 8.小强制作了一个实验装置,自称为“永动机”,如图所示,它由转轮(5根轻杆组成)和转轴构成,在轻杆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弯曲的叶片进入热水后,因吸热而伸展,起到“划水”的作用,从而推动转轮转动。叶片离开热水后,因冷却形状迅速恢复成弯曲,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请你回答: (1)进入热水的叶片会伸展,它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能。 (2)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片对水做的功。 (3)实验证明这个“永动机”并不能一直工作,“永动机”的设想违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210m处自由下落的雨滴,如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它做功的40%用来增加雨滴的内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八章《力 运动和力》课堂小测(Word版附答案)

力运动和力 (时间:4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接近40 N() A.一个中学生 B.一袋大米 C.一匹马 D.一辆卡车 2.(2020·呼伦贝尔中考)下列运动场景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3.(2020·铜仁模拟)今年2月11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因为今天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使扫帚站立的日子”的信息刷屏,其实扫帚立起来跟地球的引力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找到某个角度使扫帚受力平衡就能使扫帚立起来。如图所示,扫帚立在地面上,下列关于扫帚和地面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扫帚受到的重力与扫帚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扫帚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扫帚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扫帚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D.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0·咸宁中考)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6.(2020·黔南州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刚手拿矿泉水的情境图,此时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水瓶盖上印有条形花纹,这是为了增加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B.透过瓶子可以观察到后方的手指变粗,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瓶子没掉下去,是因为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重力 D.小刚将空瓶扔入距离他1米远的垃圾箱,利用了物体有惯性 7.(2020·广州中考)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1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一、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道德品质 D.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B会记录实验数据 C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C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D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B) A机械能B电和磁C电磁能D能量守恒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有: a 机械运动和力 b 内能 c 声和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e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f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 机械能h 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 (B) A e、f 、g、 h B b、 d、 f 、g、 h C a、 b、c、 d D a、 c、 e、 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 ) 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D ) 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B) A. 作业评价 B. 实验评价 C. 作品评价 D.成长记录 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 的是(C)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态度 D教学效果 13.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A)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姓名:分数: 1.一个多月后,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上海张开双臂喜迎各国嘉宾。《<论语>十则》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2.《<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 3.《<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 是:,。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名句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热闹景象,真让人觉得鸟儿们也在忙着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呢。(2007年福州市中考题)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姓名:分数: 1.《<论语>十则》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 是:,。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在《<论语>十则》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过故人庄》中“,”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4.《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姓名:分数: 1.《<论语>十则》中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是:, ,。

2.曹操的《观沧海》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是: ,;,。 3.晏殊《浣溪沙》中“,”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佳句。 4.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5.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姓名:分数: 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2.成语“扑朔迷离”就是由《木兰诗》中的诗句 “ ,”演变而成。 3.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 4.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对偶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的诗句 是:,。 5.《滁州西涧》“ ,”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前五分钟小测 姓名:分数: 1.赵翼的《论诗》中,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不因循守旧,定会后浪推新浪的诗句是:,。 2.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暗示将士生活艰苦的诗句 是:,。 3.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 ,”两句移情于物,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

课前五分钟演讲法及效果

课前五分钟演讲法及效果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的训练。目前不论是中学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甚至包括少数硕士研究生,在面临双向选择的挑战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少数人是胆小,不敢说。总之,在目前的人才走向市场的形势下,“说”这种能力,应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我在语文课讲授的过程中,也时时感觉到学生们在说的能力方面的欠缺。比如课堂提问,很少有同学能主动发言,即使发言,不是不敢大声讲出来,就是表达的不准确,实在令人头疼。课下询问其原因,不是不会,主要是胆小,另外是怕出风头,惹人耻笑,宁肯不回答,也不让自己当众出丑。这种情况在同学中普遍存在。我对此也曾经尝试用其他方法改变过,但都无济于事。去年我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时至今日,已一年有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先抽出五分钟时间,让五个同学依次登上讲台,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时间是每人一分钟,内容范围不限制,当然要健康,达到这个要求的算合格。但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好,除了班干部之外,班上很少有同学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大部分同学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象蜜峰嗡嗡般咕哝两句。但是,教师和同学们并不就此恢心丧气,教师除了鼓劲,并加以启发、诱导,学生下决心,同心协力,决心把此项活动搞好,于是就有了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比一次理想,不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还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学期结束时,我们在班上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而且希望这个活动继续搞下去。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感到很欣慰,想把此项活动推广开来,因此,我想就此谈谈我班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好处。 其一,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开始,大部分同学都很感兴趣,只是太缺乏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此活动不理解,认为纯粹是走形式,消磨时间,持不大情愿的态度。但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一再启发和鼓励,阐明其意义和作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自身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首先采取了启发、诱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之前,我先出了几道智力思考题:“4的平方在什么情况下等于8?”(在错误的情况下);“汽车在向左转弯时哪个轮胎不转?”(备用轮胎不转);“一个人能吃两个馒头,那么半个人能吃几个馒头?”(没有半个人);“贝贝的妈妈说贝贝不是她亲生的儿子,那么贝贝和她的妈妈是什么关系?”(母女关系)“哪个月有28天?” (每个月都有28天)等等,要求同学们在我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不容半分思考,这样一来,调动起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我提出的问题,除了“哪个月有28天”回答错外其他全正确,同学们到此时兴趣就上来了,我顺势找一两个人登台即兴演讲,效果很好,以后的课前五分钟我不时地启发、引导。比如有时我让同学们和名人比口才,如我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富商去见大作家肖伯纳,见面后富翁第一句话就说:‘ 一见你这样瘦,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假若你是肖伯纳,该怎样反驳?”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的结果也很正确。肖伯纳这样反驳富翁:“我一看见你这样胖,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根源了。”再如,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性情温顺,为人和善,可他的妻子却十分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有一次他的妻子要他去做一件事,结果苏格拉底忘记了,便去给学生上课,正当他讲到高兴之处,他的妻子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大发雷霆,顺势将一

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前小测

一、课前小测 运动鞋 thin(比较级) they(宾格) . 数学 印度 上网 . 我去上学 . 读音: weak, cold, work, walk they(宾格) 你怎么了? ? good(比较级) 早餐 水果 . 早的;早地 肚子疼 呆 . hardly 和 hard 的区别: . 二、听力训练 课堂表现: 三、Unit 5单词 四、Unit 5词组 健康 事情 病的 肚子疼 吃(原/过去式) 听到(原/过去式) 小时 给(原/过去式) 检查 服(药) 药 次 牙疼 糖果 刷 两次 断了的 生病的(另一个单词) 肚子痛 . 头痛 . 牙痛 . 感冒 . 发烧 . 看起来好 . 感到生病 . 看医生 . 去医院 . 小心 .

五、Unit5句型 根据中文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1. You look . (你看起来不好) 2. (/wrong) you? (你怎么了?) 3. I some food. (可能我吃了一些不好的食物。) 4. to that. (听到这事我很难过。) 5 I there two . (我在那呆了2个小时。) 6. He a and asked me this medicine three a day one week. (他给我做了检查和叫我一天吃三次药,连续一周。) 7. You should , your health very . (你应该小心些,你的健康非常重要。) 8. I think soon. (我想你会很快好起来。) 六、知识考点 1. 常见的病痛所用英文 肚子痛___ ___ 头痛___ ___ 感冒___ ___ 发烧___ ___手指骨折___ ___牙痛__ _ ___ 拓展一:有关以ache 为后缀的病痛。 headache 头痛 backache 背痛 heartache 心痛 stomachache 胃疼 toothache 牙疼 earache 耳痛 拓展二:ache 、sore 和hurt 的区别:ache 是一个名词后缀, 如:toothache , headache ,stomachache ; sore 是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指的是身体某一部位的酸痛。 如:sore back, sore throat ; hurt 是一个动词,指“刺痛,使受伤痛”。 如:He hurts his leg.他伤了腿。 还可以说“His leg hurts.”他腿疼。 2. 询问及回答关于生病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what’s wrong with you?) B.I have a stomachache. 叫某人做某事 . 一个手指断了 .

中考物理小测验

中考必考知识点1.(5分)(?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夏天烈日下,小雨同学光着脚在海边玩.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因 此在相同情况下,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的.所以,小雨踩在沙滩上感到烫脚.(2)请在如图中画出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3)100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了J的热量. 2.(6分)(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的,所以水给人一个向的力,使人前进. (2)请在如图甲中画出汽车匀速上坡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3)小雨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12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N. 3.(6分)(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电铃电路,闭合开关,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鼓槌下移敲击铃碗发声,但同时A和B分离,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B与接触,又将电路接通.如此反复,电铃持续发声. (2)请你根据如图甲电路图,帮助小雨同学连接如图乙实物电路. (3)将R1=4Ω的电阻和R2=12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极上,测得总电流为2A.则:①电源电压为V;②通过R1的电流为A. 2、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 过程该物质在BC段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 方法物质吸收的热量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 短来说明,这里运用的是法.

(2)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将空气压燃仪(如图)的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 燃烧. 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通过对物体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3.(8分)(2013?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 变 ,再做几次实验 方法 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 相同,这里运用了 法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过程方法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里运用了 法.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 竖直放在玻璃板前10cm 处,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再 取一支与a 等大的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面,使之与蜡烛a 的像 ,该位置 就是蜡烛a 的 的位置.这里运用了 法 3.(10分)(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现象 在如图装置中,闭合开关,让导体不动,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让 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电流表指针 ;让导体向前或 向后运动,电流表指针 . 应用 此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制成了 . (2)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装置 请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方法 步骤 ①连好如图电路后,移动滑片P ,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表1; ②在ab 间分别接入10Ω、15Ω、20Ω的电阻,移动滑片P ,使ab 间 保 持不变,记下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2。 表格 表1 R 1=10Ω U / V 3 6 9 I / A 0.3 0.6 0.9 表2 U = 6V R / Ω 10 15 20 I / A 0.6 0.3 结论 根据表1得出:在电阻 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 过程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相同,发现电磁铁乙吸引大头针 的数目比甲 . 结论 上述实验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有关. C B b A a S R D + - A V - 3 15 - 0.6 3 P S P A V R a b

课前检测

初三课前基础检测 1.如图1 所示,重物A 和B 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G A>G B),重物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重物竖直向上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1(a)、(b)所示,其对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A、F B,忽略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 则F A 和F B 的大小关系是() 2.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将变阻器滑片P由中点位置向右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之差变小。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大。 3.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仅电键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路中电阻R1、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故障可能发生在______;(选填“R1”或“R2”) ②接着,向右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故障的种类是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于电阻R1、R2 出现 了故障,在电键S 闭合前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 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当把R1 与R2 的位置互换后,闭合电键,____________ (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出现只有一只电表的 示数为零。

5.如图5所示,均匀圆柱体甲与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甲并从容器中抽出乙,且切去甲和抽出乙的高度相同,则比较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 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乙以及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F 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 甲<△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 C.△p 甲<△p 乙 ,△F 甲 <△F 乙 D.△p 甲 >△p 乙 ,△F 甲 <△F 乙 5.在图12(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 伏保持不变,电阻R1 的阻值为10 欧,滑 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字样,所用电表的表盘如图(b)所示。闭合电键S 后, 求:闭合电键S 后,在电路各元件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 6.在图13(a)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 的阻值为10 欧,滑动变阻器R2 上标有“50Ω1A”字样,所用电流表如图13(b)所示,若电源电压可变,范围在6~12 伏之间,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求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

怎样上好课前五分钟

怎样上好课前五分钟 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会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几年来,我借鉴名师的先进经验,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在课前五分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开心五分钟 夏季午后,学生恹恹欲睡,我班的“开心五分钟”活动开始了。它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幽默故事、谜语,也可以是奇闻轶事。它形式自由,由学生自由提问,其余学生限时竞答。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谜底:缺衣少食)。“一字生得稀奇,内唱四台大戏,一台晁盖举鼎,一台王婆骂鸡,一台武松打虎,一台吴汉杀妻”(谜底:捌)。学生思维很快活跃起来,并在笑声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效果。 2.脑筋急转弯

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一堂45分钟的课时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分为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的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的逐渐下降阶段。而“脑筋急转弯”则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思维达到最佳水平。同时,对学 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也有十分有益的效用。如一生曾出了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一对夫妇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来到某地租房子,当他们和房东太太谈好价钱,准备办手续时,年老的房东太太突然发现了坐在一旁的孩子,于是她变卦了,说:“我不会把房子租给带着孩子的人,因为我怕吵。”年青的夫妇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这时,他们的儿子过来说了一句话,既没有违反房东太太的规定,又赢得了她的欢心,从而租到了房子。请问,这个男孩是怎么说的?学生经过激烈的竞答,终于找出了答案,男孩说的是:“奶奶,我没有带小孩,请把房子租给我吧。”这时,我在一旁适时点拨,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个故事的感想。学生发言十分踊跃:有的说,在解题时,有些问题想不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的说,与别人闹矛盾时,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矛盾就容易解决了;还有的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但多从几个角度考虑问题,许多

整式课前小测

整式课前小测 1.计算 (1)a2·a5+a·a3·a3;(2)(-x2)3·x5; (2)(3a2)3+(a2)2·a2;(4)(-2a2)·(3ab2-5ab3) (5)x(x-6)-(x-2)(x+1) (6)(x4y+6x3y2-x2y3)÷3x2y. (7)(x-1)(x+1)(x2+1).(8)(2a+3b)2-(2a-3b)2; 2.填空题:a-b+c-d=(a-d)-(________); 3.因式分解: (1)3x(x+y)-(x+y)2. (2)5m2a4-5m2b4. (3)(x+y)2-4(x+y)+4. (4)2a3-4a2b+2ab2;4.先分解因式,再求值:x3y+2x2y2+xy3,其中x=1,y=2.

分式课前小测 1.下列各式不是分式的是( ) A.x y B.y π+y C.x 2 D.1+x a 2.若分式x +1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3.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x -13x -3 B.3(x 2-y 2)x -y C.x -12x +1 D.2x 4-2x 4.分式x 5y 与3x 2y 2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10xy B .10y 2 C .5y 2 D .y 2 5计算(1)a 2+ab a -b ÷ab a -b =________; (2)2x +2y 5a 2b ·10ab 2x 2-y 2=________. (3)a 2b ·b 2a =________; (4)1a -1-1a (a -1) =________. 6.当x =________时,分式x 2-9x -3 的值为零. 7.约分:(1)-4x 2y 6xy 2=________; (2)a 2+2a a 2+4a +4 =________. 8.通分: (1)x ac ,y bc ; (2)24-x 2,x x +2; (3)1x 2-6x +9,13x -9. 9.计算: (1)a 2-16a +64a -8÷????1-8a ; (2)? ????x 2-1x 2-2x +1+x +1x -1·1-x 1+x ; (3)????x -1x ÷????2x -1+x 2x ; (4)????b 2a 2 ÷????b a -14a ·23b .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如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3、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4、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5、评价的方法有作业评价、测验,作品评价、成长记录 6、根据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物理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课外实验等类型 7、实验报告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8、基础数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根据这一要求,可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他评、自评两类 9、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可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教学基本功、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媒体应用、教学效果、目标达成、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 10.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包含的步骤有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工具;收集资料,实施评价:给出评价结论 11.即时评价的方式包括直语式评价和非言语式评价,言语式评价包括赏识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 1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1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14、物理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15、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1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17、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到,学习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18.“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初中课标对此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能丛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表述这些问题。(3)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19、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 20、“STS”是科学、技术、社会 2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从生活到物理,社会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2.物理学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课堂小测试

初三地 理小测试 课堂10分钟(满分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等高线图(图中数据单位均为米),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为400米 B . A 地与B 地的高差为250米 C .在C 地和 D 地中可能有河流的是D 地 D . E 坡的坡度比B 坡陡 2.读西亚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岛A 是中南半岛 B .海域B 是红海 C .海峡C 是土耳其海峡 D .国家D 是伊朗 3.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水稻 B .②是甜菜 C .③是油菜 D .④是甘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4.(5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B 图是地球公转到 时(甲乙丙丁)的光照情况。 (2)在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 (3)B 图中,B点在五带中的 带。C点在D点的 方向。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的是( )(双项选择) A .资阳夏天热冬天冷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我们每天经历了白天和黑夜 D .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5.(4分)读 “巴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水能资源丰富,A 是著名的 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2)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地区,其中B 地属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 (3)C 城市是 ,它是巴西的首都。 6.(5分)读“台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岛屿A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是 岛。 (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 省相望。 (3)台湾西部地形主要是 。 (4)C 是位于台湾岛东北的火烧寮,在气候方面是我国 最多的地方。 (5)D 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它位于台湾岛中央,是一个高山湖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 第 4章第 1节 光的直线传播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第4章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D.电灯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小枫同学所在的物理小组,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4.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A.树叶的影子B.太阳的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间的空隙的像 5.从地球想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A.3.84×108Km B.3.84×105Km C.7.68×105Km D.7.68×108Km

6.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发现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行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现象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 7.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这一单位,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光年是( ) A.时间单位 B.长度单位 C.速度单位 D.质量单位 8.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上戳了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 A.出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倒像 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倒像 C.出现四个跟小孔形状相同清晰光斑 D.出现四个模糊的光斑 二,填空题 9.日食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遮挡住射向地球的光线所形成的。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则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区时会看到日全食。

最新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的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的有效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前五分钟小测试的必要性 九年级化学虽说是理科,但也有很多需要学生背会的内容,比如一些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些物质的反应及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都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所以,课前小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2.课前小测试对上节课的复习起到明显的作用。每节课的小测试内容都是对上节课重点内容的复习,包括基础性的文字知识和表达式,以及符号。比如第五单元的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定义是要求学生严格掌握的,因为是定义性的东西,所以不容半点含糊。该强调的地方,一点都不能出错。对这个定义的小测试一直进行了3-4节课,直到所有的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2.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每个单元都会出现需要学生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在中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默写,所占分值也比较大,去年中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占了12分,是化学总分数的六分之一,可见,方程式的默写是多么重要。我们每节课都坚持默写化学方程式。中考中要求的,从学习之后,就开始默写,像这样重要的方程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小测试一次,以免学生会忘记。 3.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及时小测试能把上下两节或两章以致整册书的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比如我们在第五单元之前,所学的都是表达式,有文字和符号表达式,在进行了第五单元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符号表达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如果没有及时的小测试复习,学生可能都会想起去改写前面的表达式,这样能复习前面的内容,也能联系及时学习的内容,把配平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改写中去,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联系了现在的新知识。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 1、测试对象 被测试的学生为九年级(1)、(2)、(4)、(5)四个教学班,根据学校第一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