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枣庄八中南校高二2月质检语文试卷

山东枣庄八中南校高二2月质检语文试卷

【精品】山东枣庄八中南校高二2月质检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竹海中有着太多的美,值得摄影家、画家去发现和(品味/品评)。株长达十余米的高肩叶藤竹,是摄影家的最爱。这种攀缘缠绵、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鸟落到竹梢上,竹竿便会很优美地倾伏下来,______,产生难以明状的奇妙美感。画家最痴迷的是马来甜龙竹。_______,犹如翠绿的底色上布满了花纹。它裸露出褐色的根茎,根茎上的须根排列有序地生长出来,极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线团。须根生长非常有(规律/规则),均匀地向下舒展开去,即使交织到一起也错落有致;根部的竹节长势有别,或长或短,使得竹节上的须根有了韵率般的疏密。次序井然的须根和纵横交错的枝叶把整个马来甜龙竹(装点/装扮)得风情万种。

1.依次选用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评规则装扮B.品评规律装点

C.品味规则装点D.品味规律装扮

2.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攀缘身材高挑(tiāo)

B.竹竿难以明状

C.裸露(lù)错落有致

D.韵率风情万种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

A.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

B.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

C.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

D.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

二、选择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信手拈来

....一根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件精致小巧的自行车,威武霸气的变形金刚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B.马英九提出的“和平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南海地区海空航行飞越自由与安全”的错

误主张与美国“航行自由”的论调不约而同

....。

C.在教师节前,国务院给全国中小学教师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之配套的方案呼之欲出

....。

D.在国内某航空企业与“去哪儿网”的纠纷中,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规违法。对此,

有关部门不能仅听一家之言

....,而应仔细调查,公正处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南财大知名教授大闹机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教授的行为,引发了师德何在的叩问。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C.广东省《融合行动计划》提出,到【精品】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D.治理雾霾,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还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庸”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和”。“和”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能适度,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

以此观中国传统绘画,“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迹俯拾皆是。从笔法看,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一幅画全用藏锋、中锋,则画面呆板;若全用露锋、侧锋,则不够含蓄。从线条看,过细过圆,则柔弱无骨;过粗过重,则显压抑。从用墨看,有浓、淡、干、湿。过浓画面沉闷,过淡画面苍白,过干则失气韵,过湿则失刚劲。因此,作画时要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并用,线条要刚柔并济、时轻时重,墨色要浓淡相间、干湿互补。当然,所有这些对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运用适度。这便是“和”,是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也处处讲求“和”,讲求“和而不同”。画树,不能画出完全平行的枝;画山石,要大小相间;画鸟,常是一栖一飞,或一只闭嘴一只鸣叫;画人物则要求有动有静,衣纹不能完全平行。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十分讲究,奇正、开合、主次、虚实都是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布局严整,但不是要求画得四平八稳,而是奇中求正,险中见稳。讲究对称开合就体现了对称,但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一模一样。注重主次,主要对象细细刻画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衬对象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虚实

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远山也是似有似无。虚实对照,既突出了主要对象,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画面上一叶扁舟,不画水波纹,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湖;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会想象到山脚的清溪。

中国传统绘画正是通过这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才具有了一种韵味独特的形式美。

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线条、水墨、造型、构图的种种对立要素和各种要求,但在一幅画中只要运用其中一部分要素,满足某些要求从而达到某一种统一的效果,即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有的画偏重于精细,有的画偏重于简约,有的雄浑,有的清奇,有的恬静,有的飘逸。为表现某种风格或特点,画家在笔墨运用、造型构图上就有所侧重。画家们常常采用夸张手法,以突出其特色,与这种特色不协调的东西就大胆舍弃。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我们有时看到一幅画的细节似乎很粗糙、很随意,可是当观看整幅画时,立时感受到它的确气韵不凡。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整体美。

和谐与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有机结合的。只有和谐,才能真正达到统一;而统一也不是毫无差别、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中国传统绘画由于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节选自颜锋《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初探》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上,可以看到“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印迹俯拾皆

是。

B.“统一”的观念常常支配着中国传统画家的创作,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韵味独特的形式美和气韵不凡的整体美。

D.如同“和”不是完全的同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统一”也不是毫无变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

7.下列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调和;而是通过绘画技法中的一些对立要素和对立概念的互补而达到的和谐。

B.在绘画的笔法、线条、用墨上,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和”的思想。

C.画山石大小相间,画鸟一栖一飞,画人物有动有静,这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方面的“和”的表现。

D.讲究布局,讲究对称,注重主次衬托,重视虚实对照,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方面的“和”的表现。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讲求“和”,但布局上并不要求画得四平八稳,对称上也不能把相对的两部分画得完全一样。

B.作画时,画一叶扁舟,而不画水波纹;画山上悬瀑,下面是一片空白。这种虚实对照的特点,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为显现某种独特风格,中国画家在一幅画中选用笔墨运用的种种对立要素时,会有所侧重,甚至只运用其中的一部分。

D.为追求统一性,突出自己画作的特色,画家们就将某些次要的、细小的情节,以及与风格或特色不协调的东西舍弃省略掉。

课外语段阅读

姑苏看水

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

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爿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

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9.姑苏的水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10.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

11.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5段中将岸边的石条喻为“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这一比喻有何妙处?(2)倒数第4段中“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一句,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12.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四、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

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为乡曲所称称:称赞

B.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隶:隶属

C.文帝甚嘉之嘉:赞赏

D.义恭举悫有胆勇举:选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制其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B.而悫独任气好武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方丈之膳,以待宾客他日汝当用之

D.以具装被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小题3】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③悫自奋请行④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⑤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⑥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小题5】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4.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小题。

诉衷情①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②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④风月,弹压⑤江山,别是功名。

[注]①作于诗人抗金失败后闲居山阴时。②蜡封:用蜡固封以利保密的文书。③幽并:幽州和并州,这里指金国占领地区。④平章:品评。⑤弹压:描绘。

16.简要分析“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的作用。

17.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六、句子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直接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3)《蝶恋花》中,女主人公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

(4)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

是:“,。”

(5)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七、材料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播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为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

2.C

3.B

【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最恰当的”。答案选择D项。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评:评论高下、优劣。第一空中,对象是“美”应该选择“品味”;规律:事物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一般是非人为规定的;规则:规律,法则,一般为人为规定的。第二空使用对象是“须根生长”这不是人力能决定的,应该使用“规律”;装扮:打扮,规模可大可小;装点:装饰点缀,一般规模不大。第三空中“整个马来甜龙竹”规模大,应该用“装扮”。根据上下文以及词语解释,可以确定答案选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装扮”规模可大可小;“装点”一般规模不大。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题中,规律:一般是非人为规定的;规则:一般为人为规定的。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试题分析:题干“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Atiǎo、B难以名状、D韵律,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例如:B项中“难以名状”中的“名”形容,题中错写的“明”就没有这个意思。2.字形辩识法汉字中有80%的字

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3.结构分析法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5.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来源结合法。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题关键词“最恰当”考生要在理解选项意思基础上,依据上下文,选择。据陈述对象前后一致的原则,承接上文陈述对象“竹竿”,选用“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更合理;据表述内容前后照应的原则,“翠绿的底色上布满了花纹”指的是“竹节长满了白斑”,故用“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更合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题中据陈述对象前后一致的原则,表述内容前后照应的原则即可得出答案。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使用正确”。答案选择C项。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丰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后面不能带宾语。B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用作状语。C呼之欲出: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D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也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用在句中不和语意。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中的A“信手拈来”后面不能带宾语;B“不约而同”用作状语。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

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题干问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答案选B。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不合逻辑,删除“和报纸”。C成分残缺,在“同等待遇”后加“等目标”。D句式杂糅,应删掉“来实现”。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比如题中C成分残缺;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D句式杂糅。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比如A项就是不合逻辑。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6.C

7.B

8.D

【分析】

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强调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C项表述合理。A项只是提及“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理解片面。B项只是关注到了“‘统一’的观念”,忽略了“和谐”的角度。“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主旨无关。D项表述仍然不够全面。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通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强调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融入了和谐与统一的哲学思想”,C项表述合理。A项只是提及“传统绘画的笔墨运用和造型构图”,理解片面。B项只是关注到了“‘统一’的观念”,忽略了“和谐”的角度。“这种观念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主旨无关。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

表述错误。这里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适度运用”更改为了“均等运用”,整句对“和”的理解表意就错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B“对其中要素的均等运用”表述错误。这里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适度运用”更改为了“均等运用”,整句对“和”的理解表意就错了。

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舍弃省略掉”的观点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不符。作者认为“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而不是选项中的“舍弃省略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舍弃省略掉”的观点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不符。作

者认为“为了追求这种统一性,画家常对次要的、细小的情节省略或简单概括”,而不是选项中的“舍弃省略掉”。

9.“惧怕”指北方人对南方湿漉漉生活环境的不适应。(1分)作用:欲扬先抑,与后文作者对姑苏之水的赞美形成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0.①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②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③浸润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④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执倔刚韧的的精神世界;⑤造化出了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灿烂的吴文化、吴文明(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共4分)11.(1)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动,暗示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分)(2)运用比喻(借喻)(1分),具体可见,说明姑苏水具有两种鲜明特点:“碧螺春”喻指姑苏水的温柔,“三白酒”喻指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1分)。

12.①欲扬先抑。文章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有些惧怕,是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③拟人。文章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④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文化。(答对3点即可得4分)

【小题5】同意这种说法,(1分)一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所需的生存条件,而且也滋养出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并且孕育着本地人的体形、心理、性格、气质和精神,以及特定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乃至于社会的风气、民俗和习惯。譬如:外形上,北方人身材高大,身体壮实;南方人身材矮小,身体瘦小;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口味重,南方人以米和薯类为主,口味淡;性格上,北方人爽朗耿直,爱憎分明,南方人则比较含蓄委婉;……生活方式、文化喜好……等等(2分)(道理说明和举例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9.不管城里城外,在苏州始终被水包围着;水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10.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来了富裕;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浸润人的气质,带来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造化了吴文化和吴文明。

11.(1)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掌握,以古书喻石条,既形象具体,写出了苏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谓形神兼备。

(2)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用苏州特产茶和美酒来说明姑苏水亲切自然,形象鲜明具体,富有趣味具有灵性。

12.本题考查学生与主题表达有关,表达出姑苏人与姑苏水有着共同的性格;水原是碧波荡漾,虽经坎坷,曾经干涸,现在却又恢复了原貌;人虽经磨难,却没能销蚀掉精神的光芒。深化了主题。

13.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⑴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人打败。(2)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义恭举悫有胆勇”中的“举”解释为“选举”错误。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后文有“除振武将军”,是授予官职,可以推测,“举”应该是举荐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采取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后文有“除振武将军”,是授予官职,可以推测,“举”应该是举荐的意思。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答题关键词“意义和用法”。考生依据自己掌握的虚词用法,依据句意、位置、语法来判断实词意义和用法。B表转折,都是“但是”的

意思。A前一个代狮子,后一个代林邑;C前一个“之”无实义,后一个为代词,指“庾业”;D前一个是“用”,后一个是“因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题中考察的“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小题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关键词“宗悫勇武”,浏览句子,①是说志向远大,④有谋略,⑤廉洁,都不选,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回到原文中理解文意,筛选句子,运用排除法。例如题干中关键词为“勇武”,运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中“举荐他任长史”有误,原文第三节“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并没有提到举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是犯曲解文意的错误。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遣”派、“拒”抵挡、“为”被;(2)“乘”骑着、“舆”车驾。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例如本题中的名词“林邑”“悫”。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人。叔父宗炳,性格孤傲清高不愿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没能进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向来有高尚的节操,他的儿子侄儿们都喜欢读书,独有宗悫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得不到家乡人的称赞。

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作为安西参军萧景宪的副将,随同胶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人打败。又派宗悫前往,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无声息的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讨伐刘劭,以宗悫为南中郎咨议参军,兼领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进封洮阳侯。孝建年间,不断长官为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早先,同乡人庚业,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肴招待宾客,而宗悫到来就摆上酸咸菜和小米饭,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于吃粗糙的饮食。”宗悫吃饱后就离去。这时庾业为宗悫的长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悫对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14.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趣。(4分)(答出“思”、“信”两字的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15.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4分)(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解析】

1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在考查诗歌意象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答其他的描写角度和作用,也应该适当给分;这一题设问的角度不太明确,因此学生答案应该可以是多样性的。

15.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查诗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16.写出了诗人当年不分昼夜奋力抗金的情形,透露出无比振奋的心情。与下阙中的闲居生活形成对比以助抒情。

17.这是作者的激愤(自嘲)之语,“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本是闲人闲事,在作者眼中却成了另一种“功名”,表达了作者对当局错失收复时机的不满和自己闲居田园、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解析】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的作用”,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诗句翻译为“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与下阙中的闲居生活形成对比以助抒情。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1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考生要从意向、意境、手法角度去分析。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

山东省邹城市辖区概况

邹城市辖区概况 邹城市(Zoucheng),位于山东省南部,北依孔子故里曲阜市、南望滕州市。全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3个镇,人口115万。春秋战国时期为邹国国都,同鲁国并称为“邹鲁圣地”,为文化兴盛之地。秦朝始置邹县,三国时期属魏国,明、清先后隶属于济宁府、兖州府。邹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东省省辖县(市)之一,行政区划属济宁。 邹城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东方君子之国,邹鲁圣贤之乡”的称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中国经济百强县(市)第31位(2015年)。 邹城市交通便利,京沪高铁穿过城区东部,民国元年通车的津浦铁路(今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京台高速公路等10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江浙沪一带。 1、【钢山街道】 概况——钢山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境西北部,城区东部,北与中心店镇交界,东与大束镇相邻,辖区总面积36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市政府驻地。104国道和342省道公路过境。先后被济宁市委命名为“五好街道党工委”、“邹城市镇街经济发展一等奖”、“党政机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钢山街道办事处还被授予“省级安全社区”荣誉称号。 境内古迹——重兴塔位于钢山街道邹县旧城北门内,为北宋初年始建的砖塔。塔顶冠以铜铸镀金覆体莲纹宝刹。造型浑厚拙朴,气势雄伟,“禅塔祥云”为古邹八景之一。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钢山街道境内有全国著名的“四山”摩崖石刻的三处,即:铁山摩崖石刻、岗山摩崖石刻和尖山摩崖石刻。铁山摩崖刻经亦称“小铁山摩崖刻经”“匡结刻经”。位于城区北铁山之阳一倾斜约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以颂文词句分析,作者当系安道壹弟子。 岗山刻经位于铁山北岗山之阴山峪(俗称狼沟)中。刻经以中部俗称“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顺“狼沟”两侧,分散地刻在摩崖石壁或岩石之上。 尖山刻经位于城区东6公里处的尖山(亦称朱雀山,俗称“大佛岭”)东约1公里,坡度约为25度左右的花岗岩石坪上。

最新-(2019)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320193号 精品

(2019)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3173号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9沪一中民二民终字第3173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追风健身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毓敏。 委托代理人何志法、黄泽雁。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中宁建筑安装高级装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赖世忠。 委托代理人魏俊国。 委托代理人刘英。 上诉人上海追风健身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追风公司因装饰装修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19徐民三民初字第224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19年9月27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认定,2019年3月6日,上海中宁建筑安装高级装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宁公司、追风公司签订装修施工合同,由中宁公司承接追风公司位于本市虹梅路2019号4号楼3-5楼室内练习场的装饰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开工日期为2019年3月12日,竣工日期为2019年4月10日;工程价款暂定478,000元人民币,下同;本工程装修固定单价不因工程量增减、有关政策调整而调整,结算工程量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调整,若现场有变更,以追风公司现场签证单为准,在工程报价单中有价格的按报价单价格执行,没有价格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工程款支付方法按中宁公司承诺的施工人员进场及施工机械进场并开工后3天内,预付合同约定价的15%;在工程合格的前提下,开工10天支付工程合同约定价的25%,20天支付工程合同约定价的30%;工程完工3天内,工程款付至合格工程的80%;竣工决算后30天内付至决算总造价95%,余5%作保修押金,保修期满一年后,退还保修押金60%,保修期满2年退还剩余保修押金;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中宁公司按国家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向追风公司提供完整竣工资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 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全集U R =,集合{} |21x A x =>,{}|41 B x x =-<<,则A B 等于( ) A .(0,1) B .(1,)+∞ C .(4,1)- D .(,4)-∞- 2.已知i i a 2)(2=-,其中i 是虚数单位,那么实数a 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 3.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A .1 233 b c + B .5233 c b - C . 21 33 b c - D . 21 33 b c + 4.已知数列{}n a 中,1,273==a a ,且数列? ?? ?? ?+11n a 是等差数列,则11a 等于 A .5 2- B .21 C .5 D .32 5.在ABC ?中,已知 30,4,34=∠==B AC AB ,则ABC ?的面积是 A .34 B .38 C .34或38 D .3 6.命题:p 函数)3lg(-+ =x a x y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命题:q )4lg(2+-=ax x y 函数的定义域为R .则p 是q 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向量()()()4,3,0,1,2,1===,若λ为实数,() λ+∥c ,则λ= A . 4 1 B . 2 1 C .1 D .2 8.已知函数x x x f cos sin )(λ+=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点)0,3 (π ,则函数()g x = x x x 2sin cos sin +λ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 .A 6 5π = x .B 3 4π = x .C 3 π = x .D 3 π - =x

山东省枣庄市公交线路一览表

山东省枣庄市公交线路一览表 2019-11-29 14:52:40 1路公交线路:枣庄东站—吴林 停靠站点:枣庄东站、矿务局医院、惠工小区、邮政局、安培中心、中坚1878北、中坚1878、中央广场东、文化市场、市府名苑、亚细亚、立交桥、印染小区、公交四公司、一棉厂、各塔埠、十里泉电厂、橡胶厂、贵泉明珠、茂源商贸城、侯桥、峄城立交桥、榴园小区、岳庄、峄城中医院、桃花、供电局、大桥、区医院、坛山办事处、天马宾馆、吴林。 服务时间:枣庄东站(5月1日-9月30日)5:50—19:10 (10月1日至4月30日)5:50—18:50 吴林(5月1日-9月30日)5:50—19:10 (10月1日至4月30日)5:50—18:50 2路公交线路:公交总站—枣庄西站 停靠站点:中央广场、君山商城、交通医院、檀西小区、枣庄东站、建材市场、南园立交桥、王沟、小屯、曾店、汤庄、南陈郝、甘霖、邹坞火车站、群鑫金属、邹坞、徐村、山家林、山家林火车站、复元三路、石沟营、长白山路、西石沟、东曲柏、西曲柏、匡山头、泰山路、八一轮胎厂、洪洼、凤凰台、海河路、薛国大酒店、新村、区政府、邮政局、汽车站、枣庄西站。 服务时间:中央广场5:20—18:50 枣庄西站5:30—19:30 2路复线公交线路:公交总站—枣庄西站

停靠站点:中央广场、君山商城、交通医院、檀西小区、枣庄东站、建材市场、南园立交桥、王沟、小屯、曾店、汤庄、南陈郝、甘霖、邹坞火车站、群鑫金属、邹坞、徐村、山家林、山家林火车站、复元三路、石沟营、长白山路、西石沟、东曲柏、西曲柏、八中东校、学院、经济学校、枣矿集团总医院、松花江路、安侨公寓、天衢商贸城、鲁沪汽车城、四里石、高新区管委会、宏源大酒店、区人民医院、奚仲中学、薛国大酒店、新村、区政府、邮政局、汽车站、枣庄西站。 服务时间:中央广场5:20—18:20 枣庄西站6:15—19:20 3路公交线路:中央广场—陶庄汽车站 停靠站点:中央广场、君山商城、交通医院、檀西小区、枣庄东站、建材市场、南园立交桥、王沟、小屯、曾店、汤庄、南陈郝、甘霖、邹坞火车站、群鑫金属、邹坞、徐村、山家林、山家林矿、后院山、加油站、上武穴、陶庄卫校、陶庄汽车站。 服务时间:中央广场(5月1日-9月30日)5:20—18:20 (10月1日至4月30日)5:50—17:50 陶庄(5月1日-9月30日)6:00—19:10 (10月1日至4月30日)6:40—18:40 5路公交线路:大运河物流—高铁站 停靠站点:大运河物流、中坚1878、三角花园、文化市场、市府名苑、亚细亚、立交桥、印染小区、公交四公司、一棉厂、各塔埠、十里泉电厂、橡胶厂、贵泉明珠、茂源商贸城、侯桥、峄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一、填空并不难,全对不简单,可要细心哟!(每空1分,共21分) 1.(3分)日=时,时=分;千克=克. 2.(4分)0.6=÷20=6:==. 3.(1分)甲数的与乙数的20%相等,乙数是100,甲数是. 4.(2分)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米,第二份占全长的.5.(2分)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6.(1分)一批零件有160个,检测后发现有8个零件不合格,合格率是%.7.(1分)填上一个合适的数:<<. 8.(2分)甲仓库的货物比乙仓库多,甲仓库的货物是乙仓库的,乙仓库的货物是甲仓库的. 9.(5分)图是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1)六年级共有学生人. (2)参加科技组的有人,歌咏组的有人,美术组的有人. (3)参加歌咏组的人数比参加科技组的人数多%.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5分,对的打“√”,错的打“×”) 10.(1分)所有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都相称..(判断对错) 11.(1分)如果a×b=1,则a、b互为倒数.(判断对错) 12.(1分)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判断对错) 13.(1分)在图中,可以画无数条对称轴.(判断对错)

14.(1分)如果A:B=7:5,那么A比B多.(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5.(1分)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1:19B.1:21C.1:20D.1:15 16.(1分)如果A:B=,那么(A×9):(B×9)=() A.1B.C.1:1D.无法确定17.(1分)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A.圆的半径B.圆的直径 C.圆的周长D.圆周长的一半 18.(1分)对于a×=b×=c×,a、b、c中最大的数是(a、b、c均不为0)()A.b B.a C.c 19.(1分)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这三个数的比是4:3:2,这三个数分别是()A.8,6,4B.24,18,12C.4,3,2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20.(5分)直接写得数. ÷2=10÷=8×=×16﹣= ×9+=12÷=÷=2﹣﹣= 1÷×1÷=×﹣20%= 21.(18分)脱式计算. ×58+×41+(﹣)×(+)÷+ 64÷﹣0.6÷(3﹣﹣)÷[(﹣)÷]. 22.(6分)解方程. 5x﹣3×= +x=

上海第一中学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复数》检测(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复平面内与复数21i z i =+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的点为A ,则A 对应的复数为(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2.已知复数122 z =--,则z z +=( ) A .12- - B .12- + C . 12+ D . 12- 3.设复数z 满足()13i z i +=+,则z =( ) A B .2 C . D 4.已知z 是纯虚数,2 1z i +-是实数,那么z 等于 ( ). A .2i B .i C .-i D .-2i 5.若复数z 满足(1)|1|z i i i -=-+,则z 的实部为( ) A . 1 2 B 1 C .1 D . 1 2 6.已知集合,( )( ){} 2 2 1,3156M m m m m i =--+--,{}1,3N =,{}1,3M N ?=, 则实数m 的值为 ( ) A .4 B .-1 C .4或-1 D .1或6 7.设313i z i +=-,则232020z z z z ++++=( ) A .1 B .0 C .1i -- D .1i + 8.复数252i +i z =的共轭复数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已知复数z 满足()15i z i -+=,则z =( ) A .23i + B .23i - C .32i + D .32i - 10.在复平面内,复数20181 2z i i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1.已知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 ) A . 32 i + B . 132 i + C . 332 i + D . 12 i + 12.若 (),a bi a b i +∈R 与()21i +互为共轭复数,则+a b 的值为( )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02月07日—0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回答l—2题。 1.第22届冬奥会闭幕时,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大致为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3~4题。 3.该岛甲、乙两地() A.1月降水量增大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7月份气温最低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4.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背风地带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D.距海较远 地理实验是帮助我们掌握地理规律、原理的有效方法,有人利用铝盘、海绵、蜡烛、水

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使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如下图,回答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渭河平原的形成B.汶川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背斜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8.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砂岩D.砾岩 9.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读下图,完成10~11题。

1504-山东省枣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枣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枣庄日报2011-5-25 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普查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372.93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54.66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8.27万人,受外出打工、经商、就学、参军等因素影响,与普查户籍人口391.92万人相比,净流出18.99万人。人口净流出城市特征明显。 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0.94万人,占16. 34%;15-64岁的人口为276.86万人,占74.2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12万人,占9.4 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6.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3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5个百分点。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24.89万人,占6.67%;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52.51万人,占14.08%;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53.66万人,占41.20%;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92.36万人,占24. 77%(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551人上升为6673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9700人上升为14081人,高于全省173人,高于全国49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5905人上升为41203人,高于全省1045人,高于全国2 415;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5563人下降为24765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9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8.57万人,文盲率由8.32%下降为5.61%,下降了2. 71个百分点。 受历年大学毕业生市外就业、市内大专院校数量少、市内大专院校市外在校生人数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每10万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少于全省2021人,少于全国2257人。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无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wor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正五边形 (★) 2 . 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 A.某射击运动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C.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 3 .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 4 . 如图,电线杆的高度为,两根拉线与相互垂直,,则拉线 的长度为(、、在同一条直线上)() A.B.C.D. (★) 5 . 已知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当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 6 . 将二次函数化成的形式为() A.B. C.D. (★) 7 . 如图,是的直径,,是圆周上的点,且,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B.C.D. (★★) 8 .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A.B.C.D. (★★) 9 . 已知抛物线y=ax 2+bx+c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其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可能是() A.B.C.D.

(★) 10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正 方形的边长是() A.B.C.D. 二、填空题 (★) 11 . 已知为锐角,且,那么等于_____________. (★) 12 . 把抛物线y=2x 2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 . (★) 13 .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一点A作AB⊥x轴于点B,连接AO,若 S △AOB=2,则k的值为 ___________ (★★) 14 . 小明向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投掷飞镖,阴影部分时的内切圆,已知,,,如果小明投掷飞镖一次,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 . (★★) 15 .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AD>DC)的一角沿着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与BC边 上的点E重合,折痕交AB于点 A.若BE:EC=m:n,则AF:FB=

上海第一中学物理电功率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上海第一中学物理电功率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功率易错压轴题(难) 1.电路中的电流I==,小灯光的额定功率P=U L I=2.5V×.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在图中改正(导线不许交叉)。 (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两电表无示数。为判断故障、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V。 (4)根据实验记录绘制Ⅰ﹣U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敏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方案如下:(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1)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_____,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开关_____,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④保持_____滑片位置不动,将另一个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将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⑤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用I额、I1、I2、R1表示)

【答案】滑动变阻器断路 2.2 0.5 S1 S2 R2 I 额 2?21 12 I R I I 【解析】 【分析】 (1)本实验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由此分析图甲的错误修改; (2)通过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判断出电路中出现断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断路处; (3)由图乙明确电压表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4)由图象读出额定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P=UI计算额定电功率; (5)已知灯泡的额定电流,可通过R2等效替代正常发光灯泡,再根据电路特点,利用电源不变计算出R2的阻值,由P=I2R计算额定功率。 【详解】 (1)由图甲知,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应将其与灯泡并联,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有断路发生,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是通路,则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2V;(4)当U=2.5V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象知此时灯泡中的电流I=0.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V×0.2A=0.5W; (5)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与R1串联; ③闭合开关S2,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70、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3分)(2018?枣庄)?1 2的倒数是() A.﹣2 B.﹣1 2 C.2 D. 1 2 2.(3分)(2018?枣庄)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5+a5=a10B.a3÷a﹣1=a2C.a?2a2=2a4D.(﹣a2)3=﹣a6 3.(3分)(2018?枣庄)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 A.20°B.30°C.45°D.50° 4.(3分)(2018?枣庄)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a|>|b|B.|ac|=ac C.b<d D.c+d>0 5.(3分)(2018?枣庄)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若点A(3,m)在直线l上,则m的值是() A.﹣5 B.3 2 C. 5 2 D.7 6.(3分)(2018?枣庄)如图,将边长为3a的正方形沿虚线剪成两块正方形和

两块长方形.若拿掉边长2b的小正方形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块矩形,则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为() A.3a+2b B.3a+4b C.6a+2b D.6a+4b 7.(3分)(2018?枣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 A.(﹣3,﹣2)B.(2,2) C.(﹣2,2)D.(2,﹣2) 8.(3分)(2018?枣庄)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P,AP=2,BP=6,∠APC=30°,则CD的长为() A.15 B.25 C.215D.8 9.(3分)(2018?枣庄)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且过点A(3,0),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2<4ac B.ac>0 C.2a﹣b=0 D.a﹣b+c=0 10.(3分)(2018?枣庄)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正五边形 2. 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 ( ) A. 某射击运动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B. 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C. 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6点 D. 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k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k > B. 12k >- C. 18k > D. 12k < 4.如图,电线杆CD 高度为h ,两根拉线AC 与BC 相互垂直,CAB θ∠=,则拉线BC 的长度为(A 、D 、 B 在同一条直线上) ( ) A. sin h θ B. cos h θ C. tan h θ D. cos h θ? 5.已知点1122(,),(,)A x y B x y 为反比例函数6y x = 图象上的两点,当120x x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20y y << B. 210y y << C. 120y y << D. 210y y << 6.将二次函数21252 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为( ) A. 21(4)32y x =-+ B. 21(4)12 y x =-+ C. 21(2)32y x =-+ D. 21(2)12 y x =-+ 7.如图,AB 是O e 的直径, 1BC =,,C D 是圆周上的点,且30CD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的的

上海临港第一中学完形填空汇编中考英语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上海临港第一中学完形填空汇编中考英语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英语完形填空汇编 1.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Nobody is perfect.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in life. Sometimes even wise people make some foolish 1 . It doesn't mean they're foolish. It means they're improving. Sometimes making mistakes means that you are trying 2 things. It's good to try new things. 3 you are trying new things, you are growing. If you never have a try, you will never make progress. Look around you, and 4 you see is the result of someone trying new things. I remember 5 what my life was like in 2012. I was 17 years old and in a really bad place. In a chemistry lab, I was doing an experiment. I tried twenty times, but I couldn't 6 . So I decided to stop doing the experiment. I felt a little 7 . Mr. Smith seemed to know my 8 . He touched my head with a smile, "Young man, you have done a lot and you've got a lot. 9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wenty ways you can't use to do this experiment." After 10 the words, I became excited again. I kept doing the experiment and at last I succeeded. 1. A. noise B. meals C. choices D. faces 2. A. old B. new C. common D. brave 3. A. Before B. Unless C. Though D. While 4. 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somebody D. anybody 5. A. hardly B. clearly C. quickly D. slowly 6. A. fail B. appear C. succeed D. jump 7. A. surprised B. proud C. full D. unhappy 8. A. hobby B. feeling C. dream D. answer 9. A. At least B. At once C. At most D. At times 10. A. telling B. saying C. reading D. hearing 【答案】(1)C;(2)B;(3)D;(4)A;(5)B;(6)C;(7)D;(8)B;(9)A;(10)D; 【解析】【分析】短文大意;犯错很正常,正因为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使得社会进步,作者结合自己亲身经历,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1)句意:有时候明智的人做出愚蠢的选择。A.noise噪音,B.meals饭,C.choices选择,D.faces脸。根据上文提到Everyone makes mistakes in life可知,空缺的意义为选择,填入choices,故选C。 (2)句意:有时候犯错误意味着你尝试新的事物。A.old老的,B.new新的,https://www.doczj.com/doc/9a16278450.html,mon公共的,D.brave勇敢的。根据后文提到It's good to try new things,可知此处填入new,故选B。 (3)句意:当你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你在成长。A.Before在……之前,B.Unless除非,C.Though尽管,D.While当……时。根据此处描述的是当你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可知空

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计零分. 1.(3分)﹣的绝对值是() A.﹣B.﹣2C.D.2 2.(3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A.10°B.15°C.18°D.30° 3.(3分)计算﹣﹣(﹣)的结果为() A.﹣B.C.﹣D. 4.(3分)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1B.ab>0C.a+b>0D.1﹣a>1 5.(3分)不透明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的1个红球和2个白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A.B.C.D. 6.(3分)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若BC=6,AC=5,则△ACE的周长为() A.8B.11C.16D.17

7.(3分)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余的部分的面积是() A.ab B.(a+b)2C.(a﹣b)2D.a2﹣b2 8.(3分)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A.B. C.D. 9.(3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1的解是() A.x=4B.x=5C.x=6D.x=7 10.(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 =∠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请把答案填在下表相应的位置上) 1.(3分)在﹣3,﹣1,0,1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 A.﹣3 B.﹣1 C.0 D.1 2.(3分)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A.3a﹣2a=1 B.x2+x2=x4 C.2a2b﹣3ab2=﹣ab D.2x3+3x3=5x3 3.(3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440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108 B.4.4×108C.4.4×109D.0.44×1010 4.(3分)已知x﹣4与2﹣3x互为相反数,则x=() A.1 B.﹣1 C.D.﹣ 5.(3分)若一个角的余角是50°,则它的补角是() A.140°B.40°C.130° D.160° 6.(3分)在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3(x﹣1)﹣2(2x+3)=6 B.3(x﹣1)﹣2(2x+3)=1 C.2(x﹣1)﹣2(2x+3)=6 D.3(x﹣1)﹣2(2x+3)=3 7.(3分)如图,两轮船同时从O点出发,一艘沿北偏西50°方向直线行驶,另一艘沿南偏东25°方向直线行驶,2小时后分别到达A,B点,则此时两轮船行进路线的夹角∠AOB的度数是()

A.165°B.155°C.115° D.105° 8.(3分)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A.+3(100﹣x)=100 B.﹣3(100﹣x)=100 C.3x+=100 D.3x﹣=100 9.(3分)延长线AB到C,使得BC=AB,若线段AC=8,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的长为() A.2 B.3 C.4 D.5 10.(3分)如图所示,每个小立方体的棱长为1,按如图所示的视线方向看,图1中共有1个1立方体,其中1个看得见,0个看不见;图2中共有8个立方体,其中7个看得见,1个看不见;图3中共有27个小立方体,其中19个看得见,8个看不见;…,则第11个图形中,其中看得见的小立方体个数是() A.271 B.272 C.331 D.332 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分)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钉在墙上,其依据是. 12.(3分)若a是绝对值最小的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则a﹣b=.13.(3分)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点C在点B的右侧,如图,若BC=2AB,则点C表示的数是. 14.(3分)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

最新-(2019)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3843号 精品

(2019)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3843号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9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3843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袁明池。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 上诉人袁明池因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19徐民一民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于2019年8月27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定,2019年8月27日袁明池因右眼不适至中山医院眼科就诊,经中山医院诊断后,于9月3日下午进行胬肉切除手术。 9月10日,袁明池至中山医院眼科门诊拆线,检查右眼结膜伤口好,右眼扩瞳检查眼底稍糊,后极部黄斑区网膜色发灰,可见轻度水肿。 右眼超黄斑区增厚,网膜未见明显脱离。 据当日视力检查记载视力右眼指数30,左眼06。 诊断右黄斑水肿,湿性。 建议进行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9月11日袁明池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进行眼科超检查右眼玻璃体前中段少十量光点,后脱离光带细,后运动中等。 后极眼底前光带,其下浑浊——网膜水肿低脱可能,伴网膜下出血渗出。 10月4日在该院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眼老年黄斑变性渗出型。 建议检查。 视力检查右眼指数,左眼06。 由于袁明池认为中山医院对其右眼手术后,致其视力受损,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各类损失共计35,000元。 原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委托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袁明池与中山医院医疗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 袁明池对上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申请再次鉴定,故原审法院委托

上海市医学会再次鉴定。 该会经鉴定后,分析认为 1、患者因右眼经常发红、发糊不适至中山医院眼科就诊。 据目前送鉴材料当时患者系右眼胬肉,视力检查右眼003,左眼04,诊断右眼胬肉,行胬肉手术有手术指证,术后患者就诊时发现右眼黄斑变性,湿性。 2、术前医方对于右眼视力003,达到单眼盲的患者,未能进一步查明视力低下的原因,对于患者尽早明确诊断有一定的影响。 3、胬肉手术不会导致黄斑变性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日后视力变化无因果关系。 患者目前视力差系眼底疾病自然转归所致,中山医院较短时间内未能明确诊断不至于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明显影响。 结论为,袁明池与中山医院医疗争议构成四级医疗事故,中山医院承担轻微责任。 原审法院另查明,袁明池在中山医院处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截至2019年9月10日袁明池拆线,共计医疗费50846元现金支付及账户支付部分。 2019年9月11日起,袁明池因眼底疾病至医院门诊治疗,共计发生医疗费5,77533元现金支付及账户支付部分。 原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市医学会就双方医疗争议的分析意见,并综合本案实际情况,确定中山医院赔偿的比例为20,在确定了赔偿范围后判决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袁明池医疗费1,155元。 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袁明池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三、驳回袁明池的其余诉讼请求。 负有金钱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382元已由袁明池预交691元,由双方各半负担;医疗事故鉴定费7,000元,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负担。 判决后,袁明池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坚持原审诉请。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英语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I卷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请从A,B,C,D四个选顶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1.Do you have ________ Smith here? I’d like to have ________word with him. A.a; the B.the; a C.the; the D.a; a 2.I hate ________ when someone makes a mess of my learning materials on my desk. A.it B.that C.this D.one 3.As a physics teacher, Mr. Chen devoted himself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hich earned him a good ______ in his field. A.reputation B.expectation C.impression D.knowledge 4.---- What do you think of Thomas? ---- Well, he is good, warm-hearted, hard-working and intelligent; ______, I can’t speak too highly of him. A.in a word B.as a result C.by the way D.on the contrary 5.―People should stop using their cars and start using public transport. ―______. The roads are too crowded as it is. A.All right B.Exactly C.Go ahead D.Fine 6.It was in the canteen of the school____ I first met Heather, the course director. A.when B.where C.that D.which 7.It is a wise father ________ knows his child. A.that B.which C.what D.whom 8.Knowing ________ you’re good at and doing even more of it creates excellence. A.where B.which C.what D.that 9.Don’t you think the world would be an easier place to live in, if we all ________ the same language? A.speak B.had spoken C.spoke D.would speak 10.His wife was busy cooking while he watched TV ________ comfortably in the sof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