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数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九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一、填空题9.1.1 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 时间 ,二是反映客观现象的 观察值 。
9.1.2 时间数列按其观察值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三种:绝对数时间数列、 相对数时间数列和 平均数时间 数列。
9.1.3 同一时间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 定基发展速度 。
9.1.4 绝对数时间数列中, 时期 数列中,各期的指标值直接相加有意义。
9.1.5 某公司2007年的利额比2003年增长25%,2006年比2003年增长20%,则2007年比2006年增长 4.17% ,2004年至2007年平均每年增长 5.74% 。
9.1.6 某地2006年1季度的GDP 为100亿元,2006年3季度的GDP 为115亿元,则其年度化增长率为 32.25% 。
9.1.7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 几何平均法 和 高次方程法 ,它们的数理依据、侧重点、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都不相同。
9.1.8 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它们是 长期趋势 、 季节变动 、 循环变动 和 不规则变动 。
9.1.9 时间数列变动的趋势有直线趋势和曲线趋势。
在建立模型之前,先要确定现象变动的形态。
判定趋势变动形态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即 画散点图的方法 和 指标判别法 。
9.1.10 若时间数列的 逐期增减量 大致相等,则该现象的发展趋势近似于一条直线,可拟合一条直线趋势方程。
9.1.11 如果时间数列中各期二次逐期增减量大致相等,则应拟合 二次曲线 方程;如果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则应拟合 指数曲线 方程。
9.1.12 某些社会经济现象,随着季节的更换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在年度内比较有规律性的变动称 季节变动 ,测定它的变动常用且最简便的方法是 同期平均法 。
9.1.13 客观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受某些基本因素的影响所呈现的一种基本发展趋势称 长期趋势 。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一) 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
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1 / 4
第五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时间数列有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2、 时间数列按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按指标值来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____________等于相对应的定基发展速度,各环比(逐
期)增长量____________等于定基(累计)增长量。
4、 年距增长量为____________。
5、 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点是从最后水平(报告期水平)出发研
究问题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_计算,若侧重点是从各年发展水平
累计总和出发来研究问题时,一般 采用____________计算。
6、 使用最小平方法的两个基本前提(两点要求)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7、 在趋势直线YC=a+bx中,b的含义是___________。
8、 年据发展速度的作用是消除____________的影响。
9、 如果时间数列____________大体相同,可拟合直线,如果时间数列
____________大体相同,可拟合二次曲线,如果时间数列____________
大体相同,可拟合指数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年粮食产量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2、下列资料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我国历年石油产量 B我国历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数
C某商店历年商品流通费用率 D我国历年煤炭产量
3、下列属于相对数时间数列的有( )。
A某企业第一季度产值 B某企业第一季度各月产值
C某企业第一季度人均产值 D某企业一季度各月人均产值
2 / 4
4、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该企业第一季度月平均人数为( )。
1月 2月 3月 4月
A 407 B 409 C 412 D 420
5、某企业产值80年---83年增长5%,83年---85年增长10%,85年---86年降低
2%,87年---88年增长15%,1983年到1988年该企业产值总发展速度为( )。
A 5%+10%+2%+15% B 105%+110%+102%+115%
C 105%×110%×98%×115% D 110%×98%×115%
6、某地区居民收入环比增长速度1986年为5%,1987年为6%,1985---1987年
间居民收入增长了( )。
A 1% B 11% C 11.3% D 20%
7、对一个时间数列通过三年移动进行修匀形成的新数列比原数列少( )。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8、趋势方程Yc=a+bx中,变量x的内容是( )。
A 指标数值 B 时间 C 趋势值 D 平均增长量
9、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对象的各期环比发展速度或环比增长速度大
致相等时,该现象应拟合( )。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 双曲线
10、某企业1980年产值为200万元,计划1980年至1985年间该企业产值以5%
的速度增长,这个时间该企业产值的趋势方程为( )。
A Yc=200+0.05x B Yc=200+1.05x
C Yc=200×0.05x D Yc=200×0.05x
11、如果每年增长量稳定,则各年环比发展速度( )。
A 增长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A 只能是绝对指标 B 只能是相对指标
C 只能是平均指标 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
13、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则对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3 / 4
A 8.12%×3.42%×2.91% B 8.12%×3.42%×2.91%-1
C1.0812×1.0342×1.0291-1
D 108.12%×103.42%×102.91%
14、若无季节变动季节比率应该( )。
A等于0 B 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15、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季节比率(季节指数)之和应等于
( )。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
三、多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变量数列
2、绝对数时间数列按其反映社会现象性质来看可以分为( )。
A 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E变量数列
3、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
C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 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E 数列中指标数值通过一次性登记取得的
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A 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 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
C 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不受时间长短的影响
D 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受时期长短的影响
E 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性登记取得的
5、下列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 历年旅客周转量 B 某地区各年工业总产值
4 / 4
C 某工厂各年未在册职工数 D 某农场粮食总产量
E 历年商品库存额
6、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 只相差一个基数 B 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
C 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E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增长度-100%
7、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项数能计算( )。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各期定期发展速度 D 逐期增长量
E 累计增长量
四、判断题
1、年距增长量不受季节变动的影响 ( )
2、平均增长量等于定基(累计)增长量除以数列的项数 ( )
3、每增长1%绝对值是个相对数 ( )
4、如果时间数列呈直线趋势,则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相同 ( )
5、算术平均法可用来计算时期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 )
6、发展速度也称为动态相对数 ( )
7、时间数列中的数量波动有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