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物的包装公开课教案

货物的包装公开课教案

货物的包装公开课教案
货物的包装公开课教案

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

经管教研组公开课教案

一、授课教师:钟洁莲

二、授课内容:第七章货物的包装

三、上课时间:2014年12月03日星期三第三节

四、上课地点:14春物流3班 2404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及约定包装条件

的意义。

2、能正确区分包装的种类以及运输包装上的标志。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输包装的标志;

2、难点:包装的种类。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导入法,讨论法。

八、教具:多媒体

九、教学时间:1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某外贸公司出口水果罐头一批,合同规定纸箱包装,每箱30听,共80箱。但业务员在发货时将其改为每箱24听,共计100箱,总听数没变。买方以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为由拒收整批货物,卖方则坚持买方应接受全部货物,理由是经买方所在地的公断人证实:不论是

24听装或30听装,其市场价格完全相同。于是双方引起争议,提起诉讼。请问:法官应如何判决?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包装的重要性及约定包装条件的意义

1、举例:案例导入。

按照国家的法律解释,如果一方违反了所约定的包装条件,另一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可以拒收货物。包装条件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交易条件。

2、包装的作用

(二)包装的种类

1、运输包装

1.1 运输包装的概念

1.2 运输包装的要求

1.3 运输包装的种类:单件运输包装,集合运输包装

2、销售包装

2.1 销售包装的要求

2.2 销售包装的分类

2.3 销售包装的标示和说明

(三)包装标志(Packing Mark)

又称包装标识,是为了方便货物运输、装卸、储存、识别、核查而在外包装上刷印的指示性记号

1、运输标志(Shipping Mark)

俗称唛头,是印刷在外包装明显部位的数字、字母及简单文字

的集合。

四要素:收货人名称缩写、参考号码、目的地、件数号码

2、指示性标志

3、警告性标志

4、其他标志

(四)中性包装:在货物和内外包装上均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1、定牌中性包装: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货物或包装上使

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的做法。

2、无牌中性包装:买方要求卖方在其出口货物或包装上免除任何

商标或牌名的做法。

【三】课堂思考(案例思考):

一挪威客户购买我塑料发夹,但要求改用买方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中国制造”字样,我方可否接受?一旦该货买方拒收,我方可否将该批货物直接售给同一地区的其它客户?为什么?

我方可以接受。因为这是一种中性包装的要求。可一旦该货物买方拒收,我方将不能把货物直接售给同一地区的其他客户。因为,我方使用的是买方的商标,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它被生产经营者注册后,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如果我方将货物转售其他客户,就必须得到原客户的书面同意,否则构成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为此,我方只有改换商标,虽然增加些费用,但是我方可以自由出售,不受限制。

【四】课堂小结

货物的包装是货物的盛载物、保护物、识别物与宣传物,包括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包装标志主要包括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及其他标志等。它是有关当事人识别货物、防止错发错运的重要标志。

【五】作业:

1、名词解释

包装运输包装销售包装中性包装定牌无牌

2、案例分析 P187 三、案例分析3

【六】板书:

货物的包装

一、包装的重要性及约定包装条件的意义

二、包装的种类

2.1 运输包装

2.2销售包装

三、包装标志及其种类

四、中性包装

五、小结

《巧包装》教案

《巧包装》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巧包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形式及其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各种材料巧妙设计制作盒式和结扎式包装作品。 3、通过变废为宝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对包装设计感兴趣,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 礼品包装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各种材料巧妙设计制作盒式和结扎式包装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提着一些礼品走进教室:老师最近因工作上的事情太多,把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给耽搁啦。邻居家的奶奶生病几天啦还没去探望一下……为了表达我的一份心意,礼品倒是都买好啦。可是,你们说,我就这么送给人家,感觉好不好呢? 2、揭示课题:巧包装 二、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形式和方法。 1、把提前制作的小礼品发给每个小组,然后提问:你收到礼物后的心情怎样? 2、你的礼品的包装有什么特色?会引起你怎样的联想等等。 3、让同学们猜一猜礼品的内容,再打开看一看。 提出问题:节日来临或在你的亲人、朋友生日的时候,你想送给朋友、亲人什么礼物呢想为他们设计一个精美的礼物吗为老年人送出的礼物包装应该怎样考虑为弟弟妹妹的礼物又该怎样设计 4、学生讨论。 (包装要考虑到材料、颜色、包装的形式、对方的年龄、爱好以及场合等因素。)

5、老师张贴包装基本步骤图,师生共同讨论学习。 三、学生创作: 1、选择一种基本的包装形式演示给大家。 例如:包装纸大小的选择,如何做丝带花,如何用透明胶带或双面胶粘贴包装纸等。老师对于盒式和结扎式包装做具体的示范。 2、在装饰美化方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3、学生创作,将自己知道的包装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欣赏展评,小结。 1、各组作品展示在前台,供大家一起欣赏评述,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2、采用同学间互赠礼品、谈感想,说一说收到礼物的心情。如你喜欢送给你的礼品包装吗为什么 说说自己设计包装的感受,如:自己亲手做和买成品感觉一样吗感觉辛苦吗有成就感吗对自己设计的包装满意吗为什么 五、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出示一些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卡通人物等形状的礼盒:请大家看看,这些礼物的外套与我们刚才设计的有什么不同?

盐类的水解市级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能正确分析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和规律,正确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⑵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盐类水解的实质; ⑶初步了解盐类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能力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不同的酸碱性,继而分析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⑵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⑴体验科学探究方法,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CH3COOH、H2CO3、H2S、H2SO3、HF、HClO等弱碱:NH3.H2O等 盐:少数盐水 2、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Br等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等 盐:大多数盐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闻链接:被蜂蛰伤莫大意——大妈差点送了命!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物质的PH 实验仪器:PH试纸、点滴板、玻璃棒 实验药品: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 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最新优质课教案

《光和影》教学设计 毛益绒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光和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 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b5E2RGbCAP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指导学生认识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图片和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光源.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手电筒、长方体的小木块。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体的小木块、记录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表演。不过, 同学们要一边看,一边思考:这是什么表演?(播放课件:手影表演视频)
p1EanqFDPw
学生观看。 结束观看,师: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表演? (生答:手影表演。) 师: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猜测。 师:影子的形成需要光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光和影的关系。(板书:光和影) 二、新知探究。 (一)、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

1、师:请同学利用桌上的材料,分小组设计一个能看见影子的实验,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完成的小组请以正确的坐姿告 诉老师,开始。DXDiTa9E3d 2、学生分组实验。师行间辅导。 3、汇报实验情况。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演示一下你们的实验。 让一个小组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看见影子了吗?(看见了) 师问上台演示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手电筒呢? 生:手电筒能发光,有了光才能形成影子。 师:为什么选择小木块呢? 生:小木块可以遮挡一部分光线,木块遮挡了一部分光线,就可以行成影子。 师:像这种可以遮挡光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遮挡物。如果没有遮挡物能行成影子吗?你们给大家试一试。 学生演示撤离遮挡物。 师:没有遮挡物可以形成影子吗?(不能) 师:那你们选择书本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把影子挡住。 师:书本可以把影子呈现出来,像这种可以呈现影子的物体,我们叫做屏。 师:同学们,现在能否告诉老师,影子的形成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光、遮挡物、屏。 (出示课件:光、遮挡物、屏) (二)、认识光源。 1、师(出示课件:光照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看谁最细心。 生:这些物体都在发光。 师:(板书:正在发光)还有什么发现呢? 此时学生如果不能作答,教师加以引导:这些物体的光是自己发出的,还是别的光照射到他们身上的? 生:自己发出的光。 师:像这种正在发光,而且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出示课件:像这种正在发光,而且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同时板书: 自己发光) 2、例举光源。 师:除了老师例举的这些光源以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光源呢? 多个学生说。老师重点引导月亮不是光源。(出示课件:月亮图) 师:同学们月亮是光源吗? 学生猜测。此时有可能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月亮是光源,一种认为月亮不是光源。 师小结:月亮不是光源。 师: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说:月亮不是光源,那我们为什么会看见月光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说出了同学们心中的疑虑。月球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 月球发射的光。RTCrpUDGiT

1、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的教案

班级12预科1 教师杨文俊授课时间9.2 [课题]绪论、、商品的品名和品质 [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商品的品名、品质的表示方法,掌握品质条款的内容,并能订立合理的品名、品质条款。 [教材分析] 重点:各种表示品质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品质条款的法律意义 难点:凭样品买卖;品质机动幅度 [教学方法]案例导课,分析引出内容,课堂精讲,讨论与案例教学法 [教学内容] 一、课堂纪律要求:手机、睡觉、作业 二、课程讲解: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高职考试专业课,每星期12节,高强度,会进行选择性的讲解,而不是从头到尾把教材的内容讲下来。 绪论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 5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基本内容 联系生活学生在淘宝网上买东西会牵涉到的内容?买月饼 1.货物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 2.货物的价格 3. 卖方的义务 4. 买方的义务 5. 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三、进出口贸易合同适用的法律 1. 国内法 2. 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 3. 国际条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四、进出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 结合淘宝网上卖月饼这一例子来讲述进出口业务的流程,特别是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理解。 五、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一)角色思考

将自己定位为进出口双方某一角色,对待实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怎么办? (二)联系实际 要多方面多渠道地收集业务案例,联系实际。 (三)广泛阅读 要多阅读和接触贸易实务方面的内容,拓展视野。 五、网上资源 第一节商品的品名和品质 导读案例:我国某公司同日本公司签订出口羊绒衫合同,共计10000件,价值100万美元。合同规定羊绒含量为100%,商标上也标明“100%羊绒”。当对方检验后,发现羊绒含量不符合合同规定而提出索赔,要求赔偿200万美元。最后我方公司赔偿数十万美元结案。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买卖双方必须根据货物的特征、生产加工条件、运输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正确选择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将科学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尤其是卖方,一定要有生产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避免交货品质与合同稍有不符而造成违约和赔偿。以上案例就是由于在订立质量指标时,合同与商标标明“100%”很不科学,也缺乏灵活性,因而导致卖方交货质量违约,买方提出索赔,最终卖方赔偿数十万美元。 一、商品的品名 (一)什么是商品的品名? 是指能使某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种称呼或概念。商品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以及主要的性能特征。 举例:美白养颜胶囊;遮阳伞;衣服—保暖;大米—满足吃 (二)商品品名命名方法 1.以其主要用途命名,如消毒液、电风扇、旅游鞋、灭虫剂、保温瓶、洗衣机等 2.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命名,如羊毛衫、皮鞋、铁锅、玻璃杯 3.以其主要成分命名,如人参珍珠霜、巧克力奶糖、糯米酒 4.以其外观造型命名,如喇叭裤、绿豆、红豆、蝙蝠衫、高跟鞋、带鱼 5.以其制作工艺命名,如酿造酱油、精制油、蒸馏水 6.以人物命名,王致和豆腐乳、李宁牌运动鞋、杜康酒 7.以商品产地命名,四川榨菜、东北大豆 (三)规定品名条款的注意事项 1.品名条款应具体明确,切实反映交易标的物的特性;(雅戈尔西服——服装) 2.实事求是:凡是做不到,或没有必要的语句不要加入;(“优质”绿茶、还魂丹) 3.尽可能使用国际通用名称—《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英文皆备;(病毒唑——利巴韦林) 4.选用合适的品名:为降低关税、方便进出口和节省运费开支,应选用于我方有利的品名。(轿车——轿车模型) 如:一家公司出口苹果酒,品名写为“CIDER”,结果遭到拒付。原因是这个词除了苹果酒的意思之外,还有苹果汁的意思,海关无从收税。正确的写法应为“APPLE WINE”。 二、商品的品质 (一)商品品质的含义 货物的品质是指货物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反映。前者包括货物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生物特征、化学成分等自然属性;后者包括货物的外形、色泽、款式、味觉和嗅觉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交货必须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如卖方交货不符合约定的品质条件,买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要求修理或交付替代货物,甚至拒收货物和撤销合同。若交货品质低于合同要求显然是违约行为;而若交货品质高于合同要求也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二(1)班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本节课将用到 黑板,粉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Na+ + H2O H++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在酸溶液中, [H+]>[OH-],使溶液呈酸性;在碱溶液中,[H+]<[OH-],使溶液呈碱性;那么在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的水溶液中,是否一定是[H+]=[OH-],使溶液呈中性呢? 【评价】同学们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检验思考回答: 部分学生:是中性 部分学生:不一定是中性, 也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

公开课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公开课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和 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光和影》。主要通过手影游戏明白影子形成的三个条件,再通过几个探究实验,获得影子的相关特点:影子的长短、方向随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形状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 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2.过程与方法: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探索光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源的意义;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三、教学准备: 课件

手电筒、橡皮、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手影表演,激趣引入 1、手影视频引入,初步感受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问引题:今天的教室有没有什么不同?对了,这是为了学习光和影特别布置的。 2)说到影子,同学们玩过影子的游戏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好看的手影表演,想看吗?不过大家要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影子是怎么产生的?课件出示视频。 2、好看吗?你们能玩的这么好吗?那降低要求,同学 们能制造一个影子吗? 影子游戏,探究影子产生条件 1、同学们认为只要有光源和遮光物就会产生影子,真的是这样吗?

2、引出另外一个条件:屏 3、课件出示: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这三个条件。 4、改变屏的位置,请学生指出光源、遮挡物、屏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认识光源,奠定基础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 图片(电灯、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它们会发光吗? 2、都是自己发光吗?为什么? 3、总结梳理,揭示“光源”概念: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没有通电的电灯和没有点燃的火柴,算不算光源呢?也不算,因为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但是处在没有发光的状态,所以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土特产包装设计教案1浙美版

土特产包装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土特产包装的收集,了解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设计的兴趣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教材从一些常见的土特产包装切入,列举茶叶包装,土鸡蛋包装,粽子包装等情况,引导学生对家乡一些土特产关注,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家乡土特产很好的包装并将其地域文化特征凸显出来,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并提高他们对设计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设计并制作土特产包装。 4教学过程 4.1 4.1.1导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欣赏屏幕上出现的一张图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图片上的人为什么这么吃惊?他们看到了什么? 老师手上分别有两个一样的东西,你觉得哪个好?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人和事物都需要包装,从而达到一定的美观,被人接受认可,所以物的包装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土特产包装。 4.1.2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二、深入教学,加强体验 ? 简述土特产包装的概念,土特产是代表了地方特色的产品,它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我们出去旅游除了带些纪念品,还会带些当地的土特产回来送给亲戚朋友, 那么土特产为什么要包装呢?除了好看它还有其他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美化商品、保护商品、提高商品价值、方便携带、便于储存、传递商品信息。 活动2【讲授】欣赏包装设计,介入设计元素 我们学校过段时间会有一些外国友人来参观,作为东道主我们是不是应该送些礼物让他们带回国去,老师觉得最合适不过的就是我们当地的土特产了,说说看长兴有什么土特产呀? 学生回答:。。。。。。 可是如果是自己吃呢,就随意套个塑料袋就可以了,送人是不是应该包装一下呢?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包装设计许多是非常普通的,又有些是包装过渡,过分华丽,那么怎么样才能设计出既合适又有创意的土特产包装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老师找了些有个性的包装,请大家来看看,你们能给自己组的实物包装找朋友么?找找有没有和图片里面相似风格的包装。 先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一下,引导学生回答:再说一说,包装上面必不可少的有哪些? (以视觉欣赏入手,打开学生的视野,释放学生的视觉,以对比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包装设计的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稿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包装的学问 授课人:深圳市翠茵学校 ***说明:我的数学教研月公开课教案,制作于2015年3月19日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 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索最节省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盒子若干,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包装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PPT,内容为商品包装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这些包装怎样? 生:好看,精美,…… 师:包装除了美观、便于携带之外,还有别的值得研究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活动1:包装一个牛奶盒子 1.出示问题。 师:老师想包装这盒牛奶,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接口处不计) 2.理解包装的含义。 (1)包装它,就是要包它的哪些部分(露在外面的面) (2)在实际包装时会产生接口,看看题目中对接口是怎么规定的(接口处不计) (3)那么,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求什么(求包装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1)出示数据: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2)学生口头汇报算式及结果: (10×6+10×4+6×4)×2=124(2 cm) 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2——包装两个盒子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

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 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书本远离投影机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小了。 师:通过刚刚小小的实验,我们发现影子是可以变化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下发学习单(即课本上25页) 1、实验器材的准备:手电筒、A4纸、木块 2、说明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商品包装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2分钟) 同学们,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那么同样一件商品从出产到消费者手中也需要包装来包裹,同学们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吗?说明古代人就知道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来取悦买者,精美的包装能起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五章内容商品的包装。 第二环节新授课 提问:同学们,商品为何需要包装呢?有什么作用? 一、商品包装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 保护商品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 每一件商品,从企业生产出来后,到最后被消费者购买需要经过多次的装卸、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储运过程中容易受到冲击、挤压、震动、碰撞,都会对商品的安全构成威胁,使商品受到损害。 1、保护商品不受机械伤害 2、保护商品不受环境损害 3、保护商品不受人为损害 如泡沫、气泡垫、防震包装——呈现实物 (二)容纳的功能 [举例] 我们在购买牛奶和奶粉等商品时,它一定会有包装的,这是因为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依靠包装的容纳才能进行运输和销售。 1、容纳使商品形成一定的商品形态 2、容纳能保证商品卫生 3、容纳能节省贮运空间 例:气态、液态、粉未及零散物品没有包装是无法运输和销售的,像大米都用编织袋,如冰激凌的盒装或者甜筒一样。 (三)便利的功能 [讲解] 产品生来就是要流通的,一种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要经历无数次的运输、搬运、仓储等环节,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适应这一过程。所以包装还要给装卸或者顾客带来方便。 1、方便装卸运输 2、方便贮存保管 3、方便商品经营 一鸣真鲜奶包装改良用袋装,并且袋口直接有吸管便于消费者引用 (四)促销的功能 提问:同学们平时购买东西会不会受包装的诱惑而购买的呢?因此,我们说包装是产品的“无声的推销员”。 促销在消费领悟中起着引导和刺激消费者购买的作用。这是商品包装的主要功能。 提问:我们了解了包装的功能,请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见过包装有哪些类型的?哪里见过呢?可以根据形状也可以根据材料来说 教师总结:木箱、纸箱、麻袋、塑料袋、瓶罐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户外做操时,我忽然发现站在第二排的张煜程小朋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胸前来回摆动,根本就不是在做操。我刚要提醒他,只见他又停了下来,一会儿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小手,原来他在玩影子。我没有制止他,他一直专注地玩到做操结束。做完操,我把原来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为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影子变大变小、日晷等经验),通过猜测、记录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问,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太阳、人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2、能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商品包装设计》教案

《商品包装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装潢的作用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让学生将已学的装潢美术知识作一次应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装潢美术的兴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2.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解决造型符合陈设环境统一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每位学生须在课前准备小剪刀、铅笔、直尺,橡皮等工具,40cm×30cm白卡纸两张。 (二)讲解新课 1.出示包装盒,导入新课。说明每一面的平面设计图案,总结学习装饰画的目的在于应用。现在问题是怎样把平面设计应用到包装盒上。 2.商品包装的定义与作用商品包装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3.怎样的商品包装能使消费者满意,怎样达到商品包装装潢的目的?提问,然后总结:(有以下特点)(1)介绍商品的名称,用途、性能和用法。 (2)形式新颖,具有视觉吸引力,同时方便消费者与同类商品进行直观比较。 (3)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包括携带、储存、使用以至保护、维修等。 (4)富有装饰艺术性,能为消费者增添美的享受。 4.简介三大类包装的特点和作用。 (1)运输包装(又称“外包装”),是以运输和保护商品为目的,一般采用木箱、瓦椤纸箱、箩筐、塑料袋等,将商品装入,其装潢可以从简。例:电视机的外包装,整箱的苹果等。

(2)销售包装(又称“内包装”或“原包装”),是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外貌,其包装装潢要力求精美。目的是为了销售,除了保护商品外,还要起美化、宣传商品,方便商品陈列展销,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等作用。例:洗衣粉、牙膏、茶叶等。 (3)陈列包装(又称“展销包装”),是在销售包装的基础上外加宣传广告,或设置的包装盖能撑起来露出商品部分陈列,以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的包装形式。例:名酒包装,咖啡包装等。 5.包装设计的思路和要求: (1)思想性:符合经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2)商品包装的造型及视觉设计; (3)是选择简便、省时、省料的包装方法。 (4)是选择适合包装档次的包装材料。 6.包装盒的设计形成(分包装盒和包装袋)请同学回答所知道的几种盒的形式,然后总结: (1)折叠纸盒——是用厚纸制成的盒状容器。厚纸先按盒展开的图形裁切,并在折叠处作压痕(可用小刀背刻划),再折叠成可启口的纸盒(见课本第18页中的“曹素功墨汁”、“永生两用彩色笔”的包装盒)。 (2)扣盖式折叠纸盒——这是盒身和盒盖分离的折叠纸盒。在不盛装产品时,纸盒可折叠成片状,使用时拉开成盒,盖扣在盒子上。 (3)抽屉式折叠纸盒——又称屉匣盒,由盒身与抽匣两部分组成。抽匣像抽屉状要能塞进盒身(外壳),所以设计时盒身要比抽匣稍大一点,折叠后用粘合剂粘在折叠处的边角即成。 (4)手提式折叠纸盒——在包装盒体上装有提手,便于携带。(见课本第18页下图中的“宝宝桔味饼干”)。 (5)固定纸盒——形体比较固定的包装纸盒,一般用纸较厚,刚性比折叠纸盒强。 7.制作步骤: (1)构思立意:首先想好是为什么目的而设计;设计时,先要考虑放什么物品,决定它的高、宽、长;采用哪种盒子的形式,然后用铅笔画出折叠纸盒示意图。 (2)折盒:把示意图中的实线用剪力剪掉,把虚线用小刀背刻一痕迹,然后折叠盒。 (三)布置作业 要求同学设计并制作一只放置美术用品的专用盒,可在课后完成。 (四)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盐类的水解公开课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在一个多个平衡共存的体系中,主要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来揭示其实质,同时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所以本节内容安排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之后,是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离子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补充,在新旧知识融合和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渗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的规律; 2、掌握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2、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 动态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分析书写 四、实验用品 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棒、表面皿 NaCl KNO3 NH4Cl (NH4)2SO4 CH3COONa Na2CO3 (均为溶液)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四个模块进行: 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 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找出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 2、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指导学生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并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3、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指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炼,明确盐类水 解的实质与规律,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4、教学效果强化与反馈:给出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户外做操时,我忽然发现站在第二排的张煜程小朋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胸前来回摆动,根本就不是在做操。我刚要提醒他,只见他又停了下来,一会儿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小手,原来他在玩影子。我没有制止他,他一直专注地玩到做操结束。做完操,我把原来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为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影子变大变小、日晷等经验),通过猜测、记录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问,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太阳、人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能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

产品包装设计教案

产品包装设计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产品包装设计》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和手工制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三)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光和影公开课教案精修订

光和影公开课教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光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手影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2分钟) 师:夜晚的星空美吗此刻想看吗能看到吗 师:老师有一小发明,能帮大家实现愿望。(展示四季星空投影灯并投影,ppt展示投影灯的构造。)能说说,它是如何帮我们见到夜空与繁星的? 揭示课题:光和影 二、讨论影子产生的条件(5分钟) 1.提出问题:夜空与之前游戏见到的小动物都是影子,它们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2.根据学生回答,整理主要问题:

⑴需要光。 ⑵需要灯罩或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能遮挡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遮挡物。 ⑶还需要什么?天花板与屏幕,称之为屏。 (4)光从哪来呢?电灯。像电灯这样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 边提问,边板书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影子 三、认识和判断光源(5分钟) 生活中有许多发光的物体,他们都是光源吗?(图片展示烛光、日出、萤火虫、荧光棒、月亮、灯泡)谁能准确找出其中的光影并说说你的依据。 根据学生回答(电灯,萤火虫,烛光等),整理提炼重要词语:自己发光。 师再次出示通电的星空投影灯,这盏灯是光源吗断电后,再询问,现在它是光源吗再次提炼词语:正在发光。 给出光源概念:像电灯一样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过渡】在光源的照射下,往往可以看到影子,那影子有什么特点,能根据平时的经验说一说吗( 光源与影子方向相反;中午影子短;光源离遮挡物远,影子大等) 学生答,教师适时将可研究的板书在黑板:角度方向,长短 距离大小 侧面形状 四、探究影子的特点(20-25分钟) (一)探究影子的长短与光源角度的关系 如果我们要研究光源的角度与影子方向与长短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呢(学生讨论几分钟) 一组学生上来说说你们的方法,并演示。 生说完后,师强调实验的相同条件与不同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实验一:实验员由小木块的左右和上方分别照射小木块,记录员在实验记录单画下影子,观察员负责核对检查是否属实,组长总结。 实验一记录单

包装盒制作教案01

课题:包装盒制作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 授课对象:初中 教材分析:本课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包装盒的造型开始,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为切入点,把包装盒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方式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产品设计艺术的探究欲望与动力,通过观察包装盒的功能、结构、材质、样式、比例、色彩,了解现代设计艺术,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美规律。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包装盒造型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不同风格造型的包装盒的观察、了解、绘画、制作、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包装盒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掌握包装盒的制作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了解美术设计和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在包装盒中体现它的使用功能和主人的审美个性。 教学难点:在设计中把握造型、比例关系,运用学到的色彩知识。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示范法、 2、学法:参观法、练习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自制各种示范包装盒,4开彩色卡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直尺等。学具准备:4开彩色卡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包装盒(4分钟) 1、包装盒是在商业活动、商品生产、商品出售等 都具有重大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是一个企业名 片、一个商品的代表,让人们熟悉和了解产品生产 厂家和商品。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基 础知识,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包装盒, 将礼物包装好送给亲人和朋友,那么,不但能够提 高自己对美的制作,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 义。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 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木盒,纸盒,布盒,皮盒,铁盒,亚 克力盒,瓦楞包装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 类比如礼品盒,酒盒,巧克力盒,笔盒,食品包装盒, 茶叶包装盒等.现在演变成有木,纸还有其他的材料 混合一起生产的.包装盒功能: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 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 主要材料:荷兰板,灰板, 密度板,亚克力,金属,瓦楞等。 (二):包装盒按材质分有哪些种类 (7 分 钟) 1、包装盒的内容广泛:包括日用品包装盒, 食品包装盒,衣服包装盒、电器包装盒等。贺年 的形式很多:有立体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 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按材料来分类比如: 木盒,纸盒,布盒,皮盒,铁盒,亚克力盒,瓦 楞包装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 礼品盒,酒盒,巧克力盒,笔盒,食品包装盒 讲 15-2 1、讲 给一个 述、解 解说, 说、 是学生 2在示 们对此 范 深入的 3、再一 理解 次的设 2从包 置悬念 装盒的 4、每一 基础慢 步都做 慢的深 示范, 入,先 同时加 了解包 解说 装盒的 基本构 成,并 同时了 解 是怎 么来分 出 这些 关系的 3、引导 出包装 盒的分 类标 准 5、学习 包装盒 的制 作,方 便自己 U kfl 1、“额,原来 是这样啊…… 恩,理解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