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的优缺点及适应症禁忌症
- 格式:ppt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7
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基本特点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也称为一次性通气管,是一种可以用于辅助气道通气的医疗装置。
与传统气管插管不同的是,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无需插入气管,而是通过直接将气道导管放置在口腔和喉部之间,使气流进入肺部。
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优点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气道导管来说,有以下优点:1.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可以保证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2.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使用简单,无需过多的训练。
3.减少接触时间:与传统气管插管相比,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操作时间更短,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4.降低组织损伤:使用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不需要插入气管,可以降低组织损伤和呼吸道刺激。
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缺点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也有以下缺点:1.操作受限: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只适用于短时间的气道通气,无法用于长时间通气和维持呼吸,操作受限。
2.适应症较窄:适用于气道通畅且预计通气时间短(小于两小时)的成人和儿童,适应症较窄。
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与适合的尺寸:选择适合患者的喉罩尺寸,避免选择过大或过小的喉罩导致操作困难和气道障碍。
2.仔细检查:在使用前,仔细检查气道通路,并清除口腔和喉部的异物或分泌物。
3.观察气流:在使用后,观察气流情况,确保气道通畅。
4.气压监测:定期监测气压,以避免气压过高或过低。
5.检查导管是否完好:需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完好,并避免导管被重压或损坏。
结论总之,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是一种有一定优缺点的气道导管装置。
在使用前,需要做好仔细的检查,选择合适的喉罩尺寸,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完好,并注意观察患者气道通畅情况。
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保护患者安全。
可视喉罩的宣传
喉罩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由最初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逐渐扩展到临床麻醉与重症医学的困难气道的处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喉罩通气道的特点。
1.携带方便,操作方法易学。
2.对喉头的刺激小,经适当的镇静的患者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前下,即可置入。
3.患者呛咳,喉痉挛的发生率低。
4.误插食管的可能性极低。
5.能较好的避免和减轻声带及气道损伤。
6.不需要特殊的辅助器械和设备,一般都以盲探法置入。
7.气道阻力往往低于气管内插管。
但是与此同时喉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的通气技术,其本身并不能完全控制气道,在使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1.难以完全避免反流误吸的发生。
2.在气道压过高或者置管位置不佳时,有致胃扩张或者漏气的风险。
3.气道梗阻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喉罩推挤会厌致其变形或卷曲所致。
4.长时间使用可导致咽部压迫性损伤,甚至会出现会厌水肿或气道梗阻。
5.术后部分患者出现短暂性的构音障碍。
喉罩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点
1.无反流误吸风险的手术,尤其是非预见性气管内插管的患者。
2.颈椎不稳定患者,行气管内插管是需要移动头部而又较大顾虑者。
3.短小手术需要人工通气或者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
4.紧急气道处理或心肺复苏时及时建立人工通气。
临床上喉罩的使用喉罩在短小手术,或困难气道替代气管插管的应用。
随着我院小儿疝气腹腔镜的开展,喉罩插管全麻开始不断使用,经过数月的喉罩使用中,个人对于喉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现在将其总结归纳如下,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出:1.喉罩的优点:喉罩的使用给临床麻醉医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临床上喉罩已经广泛用于急救通气、也用于短小手术代替气管插管全麻,还借助喉罩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等。
2.喉罩的缺点:有了优点,自然有缺点。
比如喉罩为不稳定气道、容易发生移位、不能吸痰或很难吸痰等。
而且不宜固定(头部转动可能导致喉罩偏移),饱胃患者喉罩插管可能导致反流误吸风险。
3.喉罩的临床应用喉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最适用于急救通气。
比如说有些困难插管的患者,特别是极度肥胖的患者,在用通常的方法托下颌经面罩加压给氧时,患者难以有效通气,此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麻醉医生必须当机立断,使用喉罩通气通常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喉罩用于短小手术代替气管导管机械通气,最好是保留自主呼吸,必要时也可以用麻醉机机械通气。
一般2小时内可完成的手术可用喉罩完成,手术时间如果太长则难以保证,可能分泌物增多而引起误吸。
也可能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变浅、肌松作用消退等因素的影响下,不自主活动,导致喉罩移位,出现通气障碍。
另外,手术时间太长也不利于吸痰。
长时回手术还是气管插管比较安全。
4.个人对喉罩的操作方法体会,插喉插管的方法,在教科书和许多文献上均有谈到,总结相关知识内容和个人体会如下:①先在喉罩的背面涂上润滑油(碘伏也可以,但是不可太过湿润),抽干喉罩内的空气,②插管前诱导如气管插管,平时气管插管需要一定肌松,而喉罩不需要,肌肉松弛药物可下可不下,主要看手术需要。
③诱导后一手拨开患者下颌,暴露口腔,有利于喉罩置入,不必在喉镜暴露下就可直接插人喉貿。
应该尽量把喉罩插在口腔的正中,顺着舌根往下送入,直到卡住无法继续送入为主。
新手往往觉得难以送入喉罩,此时可以让患者头部后仰,顺势插入喉罩。
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通气中应用的对比分析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通气中,是两种常用的气道管理手段。
它们各有特点和优缺点,采用不同的插入方式和操作技巧,对于急救人员和患者都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对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进行对比分析。
一、喉罩置管喉罩置管又称气管喉罩,是喉咙上部可压缩的筒状袋子,可以通过口腔插入气道。
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置管插入简单、快速,不需要直视插入,因此更适合在野外急救、安静或非紧急情形下使用。
1.适用范围适用于无意识、不呼吸或呼吸不足的病人,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气道保护和较长时间的呼吸支持的情况下。
2.优点①无需直视操作,插入容易,适用性广;②对于呼吸道外伤(如头颈部、口腔内部)或颜面或颌部骨折的患者,喉罩置管是更好的选择。
③提供相对较好的呼吸支持。
3.缺点①不如气管插管能有效地防止肺部吸入,因此不能应用于病人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情形;②容易触及胃肠道,引起误吸和误吐等副作用;③不能用于口咽部清创、手术和意识不清患者。
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将一条有机玻璃管或塑料管通过口腔、鼻腔或切开口到达气管,使气体进入肺部,起到通气作用的一种方法。
在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通常是对病人的最终处理方法,在服务人群中比较常见。
适用于呼吸道受限的患者,包括肺部感染、重型肺水肿、支气管哮喘、严重肺挫伤等,也适用于神经系统失调、心功能不全、麻醉剂中毒等情况。
①较高的成功通气率和治疗效果;②能够更好地完成气道的保护;③一旦插入气管,能够长时间和稳定地维持通气,即使患者气腔爆破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衰竭。
①插入困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②过长时间的插管容易导致气管损伤和感染;③插入时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口咽、胃肠道穿孔等。
三、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的比较1.插入难度气管插管比喉罩置管插入难度大,需要技术高超的急救人员才能操作。
而喉罩置管则只需要口腔张口和后置运动,不需要直视便可以操作,容易掌握。
2.防止误吸能力气管插管通过气管直接进入肺部,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误吸和误食。
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通气中应用的对比分析引言在院前急救中,通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病人出现窒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进行通气可以有效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而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是两种常见的院前急救通气方式,本文将从使用方法、适用人群、并发症等方面对这两种通气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使用方法对比1. 喉罩置管喉罩置管是一种没有视窗,直接放在患者喉咙前部的通气方式。
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正确放置喉罩并连接呼吸袋即可实现通气操作。
由于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操作,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将一根管子插入患者气管内,通过吸痰管等方式清理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气管插管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进行操作,因此相对来说操作较为复杂。
二、适用人群对比1. 喉罩置管喉罩置管适用于需要临时通气支持的患者,如窒息、呼吸困难等急性疾病。
对于一些无法维持正常呼吸的患者,尤其是心肺复苏和外伤患者,喉罩置管可以快速进行通气支持,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方式。
2.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适用于需要长期通气支持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手术后患者等。
气管插管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
三、并发症对比1. 喉罩置管喉罩置管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但是由于置管的位置较为靠近口腔,容易受到分泌物的干扰,需要及时清理以保证通气效果。
2.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相对较多,主要包括误吸、支气管痉挛、气管损伤等。
由于插管需要通过口腔进入患者气管,对患者口腔和咽部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局部炎症和溃疡。
四、总结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是两种院前急救通气方式,各有优劣。
喉罩置管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临时通气支持,但是并发症相对较少;气管插管需要操作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通气效果更加稳定,适用于长期通气支持的患者。
新通气法“喉罩”(LMA)在临床中的应用喉罩通气道LMA简称喉罩,是安置于上呼吸道的一种人工气道。
喉罩的气羹可封闭喉腔,气体通过喉腔进人气管内。
喉罩是由助Brain于1983年发明研制并首先使用,在这之前面罩与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手术患着,危重患者,以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控制呼吸道约有效方法,自喉罩应用于临床,为建立人工呼吸道增添了另一条呼吸道控制的途径。
喉罩属介于气管导管与面罩之间的上呼吸道通气装置,自1991年美国药物管理局认可迸人临床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目前已成为可靠的上呼吸道处理方法之一。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助已经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即上呼吸道控制与管理困难(困难气道 )的急救方法之一。
某些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若插管失败,除可安置喉罩代替气管插管通气外,还可以借助喉罩引导使气管插管得以成功。
临床上时常遇到其外表正常,但末能预知的气管插管困难患着,常使操作者措手不及,深感棘手。
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反复插管失败,不应继续尝试,以避兔引起咽喉刺激性水肿,造成严重呼吸困难和呼吸道难以控制。
喉罩虽然不是一种最可靠的人工呼吸道器具,但是许多紧急情况下是一种有效且很重要的过渡性人工呼吸道,尤其人手少,插管器具不全情况下遭遇常规气道插管困难的危急患着,采用喉罩则能作为一种救命的临时通气措施。
1喉罩的使用麻醉诱导和维持:喉罩置人和维持阶段需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防止呼吸道保护性反射的发生,是否需要给予肌松剂应根据手术的需要来定。
2 喉罩的置入采用Brain推荐的标准置人方法的对位好,对患者刺激小和并发症少。
L MA拔出的时机麻醉结束病人自主呼吸好,呼吸道反射恢复,睁开眼和开口配合时方可撤出喉罩。
拔出LMA前不给予吸痰刺激。
3 喉罩插入后正确位置的判断插入后应立即判断通气是否是有效的和有无漏气,一般通过胸廓运动、腹部听诊来判断喉罩的位置。
一般在全麻中使用普通喉罩应保持自主呼吸,避兔长时间使用正压通气,特别是对肺顺应性差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