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树叶》
- 格式:docx
- 大小:6.88 KB
- 文档页数:2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树叶的认知:介绍不同种类的树叶,如枫叶、柳叶、银杏叶等,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树叶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树叶的有趣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参与故事情节。
3. 树叶的手工:教幼儿制作树叶贴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不同树叶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故事法:通过讲述有趣的树叶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动手操作法:指导幼儿制作树叶贴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种类的树叶标本或图片。
2. 准备树叶故事课件或图书。
3. 准备树叶贴画材料,如彩纸、胶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讲述:讲述一个有趣的树叶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情节。
3.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树叶贴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树叶贴画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观察树叶时的专注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幼儿对树叶特征的认知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制作树叶贴画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和互动,了解幼儿对树叶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采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树叶手工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3. 开展树叶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体验听故事的乐趣。
2.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通过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树叶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认识树叶。
2. 故事主要角色:小树叶、大树、风、雨、阳光等。
3. 故事大致内容:小树叶在风的带动下,开始了它的旅行。
它飘到了大树、雨、阳光等地方,体验了不同的环境。
小树叶回到了大树身边,与大树一起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树叶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树叶的特征和环境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树叶图片、树叶标本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或口头讲述《小树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树叶的旅行过程和环境的变化。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树叶的特征和环境的变化,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
4. 实践:教师分发树叶标本,让幼儿触摸、观察,进一步了解树叶的特征。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树叶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树叶,并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六、教学延伸1. 活动名称:手工制作树叶书签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树叶特征的认识。
准备:彩纸、树叶标本、剪刀、胶水等。
步骤:a. 教师展示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b. 幼儿按照步骤制作树叶书签,教师巡回指导。
c. 完成制作后,幼儿互相展示、交流树叶书签。
2. 活动名称:户外观察树叶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准备:树叶标本、观察记录表等。
步骤:a.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树叶。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小树叶”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知秋天的变化,理解小树叶的意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特点,知道小树叶是秋天的象征。
2. 学会描述小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用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秋天的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树叶与秋天的关系,学会描述小树叶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叶、多媒体课件、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小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树叶的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树叶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小树叶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树叶的颜色、形状。
(2)分组讨论:小树叶有哪些用途?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内容:秋天的象征颜色:黄色、红色、绿色形状:椭圆形、心形、针形用途:美化环境、造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小树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小树叶,并描述它的颜色、形状和用途。
2. 答案:示例:我画的小树叶是黄色的,形状像一个小手掌。
它可以在秋天飘落下来,给大地穿上一件金黄色的衣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描述小树叶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秋天的其他变化,如落叶、果实等,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小伙伴》,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小树叶》。
通过描述小树叶的生长、变化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树叶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树叶的观察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树叶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树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树叶的特征。
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图片、PPT课件、实物树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捡拾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树叶的特征。
如:“这是一片绿色的树叶,形状像小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片树叶,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树叶画。
4. 小组展示与讨论(10分钟)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树叶画,其他同学猜一猜画的是哪种树叶,并讨论树叶的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叶》2. 内容: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描述树叶的句子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关于树叶的观察日记。
2.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学校里捡到一片绿色的树叶,它形状像小手,边缘有锯齿。
树叶的表面很光滑,背面有叶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树叶的重要性,我们要保护树木,让大自然更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对树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树叶,了解不同季节树叶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树叶的观察活动。
【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小树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小伙伴》,详细内容为“小树叶”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知道树叶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树叶的喜爱,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叶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树叶的特点。
重点:了解树叶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标本、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树叶标本,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认识树叶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捡到的树叶特点。
(2)组织幼儿进行树叶贴画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2)讨论树叶对大自然的作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小树叶》,让幼儿在表演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叶2. 内容:树叶的形状:椭圆形、心形、针形等树叶的颜色:绿色、黄色、红色等树叶的纹理:光滑、粗糙等树叶的生长过程:发芽、长大、变色、落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小树叶朋友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捡到的树叶,并画一幅树叶画。
2. 答案示例:我的小树叶是椭圆形的,绿色的,表面光滑。
它在春天发芽,夏天长大,秋天变成了黄色,在冬天离开了树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树叶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情况。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树叶观察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小树叶》,主要内容有:认识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了解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学习儿歌《小树叶》,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特点的树叶,了解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特点的树叶,了解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标本、树叶图片、树叶贴纸、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片树叶,可以是他们自己捡到的或者家长帮忙准备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片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树叶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幼儿触摸、闻嗅树叶,感受树叶的质感和气息。
4.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捡到的树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和感受。
6. 学习儿歌《小树叶》:教师教唱儿歌,让幼儿跟唱,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儿歌《小树叶》的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找家里或者附近的树叶,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观察树叶,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特点的树叶,了解树叶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适用于小班幼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小树叶》和相关的生字词。
故事讲述了一片小树叶在秋天被风吹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终找到了新家的过程。
生字词包括“小树叶”、“风”、“树”、“家”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的认读。
难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生字词卡片、树叶图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故事《小树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逐页讲解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幼儿认读,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随堂练习。
4. 想象与创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象小树叶在秋天的冒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5. 动手操作(5分钟)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树叶手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树叶、风、树、家板书形式:将生字词分别写在树叶形状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小树叶》的情节。
2. 答案:故事《小树叶》讲述了一片小树叶在秋天被风吹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终找到了新家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生字词的认读掌握较好。
在想象与创造环节,部分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但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材料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了完成程度的不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里的朋友》,详细内容为“小树叶”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知道树叶的生长过程。
2. 学会用语言描述树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树叶,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标本、树叶生长过程的图片、PPT课件、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树叶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树叶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通过PPT课件,讲解树叶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树叶,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树叶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将树叶模具和对应的树木图片配对,巩固对树叶的认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树叶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树叶生长过程的图片。
3. 幼儿画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并用语言描述其特征。
答案示例:我画的树叶是绿色的,形状像小手,它叫枫叶。
2. 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了解它们的名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不同季节的树叶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大自然里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小树叶”一节。
通过讲述小树叶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树叶的奥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学会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倾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学会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倾听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叶生长过程的图片、小树叶挂图、树叶形状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让幼儿触摸、闻一闻树叶,引导他们说出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树叶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述小树叶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关注树叶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小树叶挂图,讲解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树叶形状卡片,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样子,用语言描述卡片上的树叶。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树叶画。
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树叶画,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叶》2. 内容:树叶的生长过程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描述树叶的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树叶画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树叶画,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树叶是绿色的,形状像小手,它长在树枝上,很漂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述、制作树叶画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树叶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树叶》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材,以《小树叶》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小树叶在秋天的成长历程。
故事内容涉及小树叶与大树妈妈的告别、飘落、被小鸟带走、落在屋顶上,最终落在大地上的情节。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了解到秋天的特点,感受季节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
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认知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小树叶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分享良好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认知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小树叶的生长过程。
难点: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小树叶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以及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树叶图片、大树图片、屋顶图片、大地图片、四季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小树叶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
3. 随堂练习: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树叶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
4. 小组讨论: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帮助小树叶找到新家。
5.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孩子们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小树叶卡片。
6. 展示与分享: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树叶的生长过程1. 小树叶与大树妈妈告别2. 小树叶飘落3. 小树叶被小鸟带走4. 小树叶落在屋顶上5. 小树叶落在大地上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找出秋天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家长协助孩子们拍摄一张关于小树叶的照片,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故事《小树叶》了解了秋天的特点,感受到了季节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树叶》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其内容。
2、感受秋天落叶飘落自然景色,丰富幼儿想象力。
活动准备:课件、树叶头饰、磁带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教过一首歌曲《秋天》吗?让我们
一起来唱一下吧!咦,秋天到了什么东西会从树上掉下来?
2、幼儿自由发言。
(二)学习儿歌内容,理解其内容。
1、观看课件(1)树叶自然飘落。
2、提问幼儿:树叶飘落的时候像什么呢?(课件2)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学习儿【小班语言教案/xiaoban/yuyan/】歌:
①教师介绍儿歌名称
②教师完整朗诵一遍,幼儿欣赏。
③提问: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儿歌中的树叶像什么?小树叶飘
到了哪里?它是怎么飘得。(课件3.4)
④让幼儿学念儿歌。(课件5)
⑤让幼儿配戴头饰,边朗读边表演。
(三)运用音乐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1、把《小燕子》的韵律带到儿歌《小树叶》当中,用演唱的方式
来演示。
2、教师完整唱一遍。
3、师幼一起唱。
附:小树叶,飘呀飘。飘来飘去像小鸟。小树叶,飘呀飘。飘到
地上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