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这种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英语文本翻译成中文文本,而需要考虑到文化适应性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并提供一些适合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商务英语翻译需要考虑到英语和中文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具体而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适应性问题。
1. 礼貌用语和称呼在英语中,礼貌用语往往比中文中丰富,而且称呼方式也不同。
在中文中,我们经常使用“先生”、“女士”等表示尊敬,但在英语中,这些称呼方式并不常见。
这就需要翻译者适当调整,让英语和中文的称呼方式更为贴切。
2. 情感表达方式英语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比中文更加直接,而且表达的方式也不同。
例如,英语中可以直接说“I love you”,但在中文中,通常比较含蓄,而不是那么直接。
因此,在翻译情感表达时,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以确保翻译方式符合文化背景的习惯。
3. 社交礼仪不同国家的社交礼仪也不同。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以免出现误解和尴尬的情况。
例如,在中国,拒绝别人的请求时常常比较委婉,而在美国,则常常更加直接。
因此,在翻译商务英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社交礼仪的差异,以确保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适宜度。
文化适应性策略为了确保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宜度,下面列出了一些文化适应性策略。
1. 确保了解文化差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确保翻译者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将有助于避免翻译出现文化上的错误或误解。
同时,翻译者还应该学会从信任、形式、社交礼仪等方面考虑文化差异。
2. 考虑到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的差异商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往往与文化和国家相关,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英文中的“disease”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疾病”或“病症”等。
因此,翻译者必须理解这些术语和词汇之间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摘要】商务口译不仅仅是传递语言信息的双语活动,也是一种沟通不同文化内涵的交际行为。
因此,商务英语口译员不仅要深刻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还要掌握熟练应对这些差异的技巧。
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中英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了应对这些差异的策略,即如何提高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文化差异;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一、引言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往来越趋频繁,商务口译人才在国际交往和交流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
只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商务知识还不足以成为合格的口译员,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
因此,口译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之间交流的顺利进行。
译员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还要排除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二、中英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每种语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汉语和英语是被具有不同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的社会成员所使用的,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冲突。
不了解不尊重这些差异,有时候可能会引起不快,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
口译员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需要了解各国不同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习惯。
1.称谓差异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在称谓上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
不少中国人认为西方人都很随意,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实际上,美国人也许如此,但欧洲人可能习惯更正式一些,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姓加头衔,日本人则更注重头衔,而且正式场合都使用敬语。
所以译员对待称谓应谨慎,最好先使用对方的性,如对方要求,再使用名。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商务英语作为商务交流的主要语言,其翻译的准确性、得体性和跨文化因素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翻译概述、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商务英语翻译是指在商务环境下将英语作为交流语言的双方,将源语言的信息通过译者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过程。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主要包括准确性、礼貌性、专业性和跨文化性。
其中,准确性是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原则,指翻译要忠实、准确、明确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避免歧义和误解。
礼貌性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职业,保持措辞得体、礼貌。
专业性要求译者具备商务专业知识,能够准确传达商务术语和概念。
而跨文化性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需要特别的一个方面。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在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邪恶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与“龙”相关的商标或产品名称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以避免引起负面联想。
文化认知是指个体或团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看法、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认知的差异可能导致对相同语言符号的不同理解。
例如,“dog”在西方文化中通常是忠诚、勇敢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则常常被赋予贬义含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以便准确传达信息。
文化情感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可能会触动目标市场的文化情感。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或提及对方的隐私信息。
否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反感,进而影响商务合作。
译者首先需要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接触与合作日益增强,中国更以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国际商务谈判在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应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些必要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外,文化差异也成为商业合作取得成功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参与者来自不同国家,受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教育环境等的影响不同,其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都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准确地转达给对方,甚至信息被曲解,发生文化冲突和障碍。
因此,研究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1章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概述1.1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文化,一般指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由不同社会或国家的文化围绕不同的因素或在不同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在价值观、信仰、态度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这就是文化差异。
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对相同事物的理解会存在差异,在相同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可能完全不同。
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个体差异上,而且也反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组织形式,即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上。
文化差异决定了价值观、语言、教育、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价值观的差异折射出人们对时间价值的理解、对变革的太度、财富观念、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文的欲望和行为,大部分人尊重他们的文化,并接受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遵循他们文化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且错综复杂,这也是世界多元化的根本原因。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
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
使异国文化在译人语中再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
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
例如,汉语里有许多用数字开头的词语,如“三心二意”译为neither off nor on,“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ow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这些词语通常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
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
例如,英语中的armchair指任何有扶手的、硬的或软的椅子,但在汉语中我们却分别有“扶手椅”和“单人沙发”。
和译人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
例如,英语的black tea,翻译成汉语是“红茶”,而不是“黑茶”。
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而英国人重点放在茶叶的颜色上。
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
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
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
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
传说中的Nike身上长有双翅。
拿着橄榄枝。
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
Nike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
“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
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
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
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
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
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
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
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人语中得以再现。
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人们在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使用其词汇和语法规则去构成句子,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场合选择相应的文体形式:前者涉及语言的准确性,而后者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二者相互补充,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商务英语是商务文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功能性变体。
因此,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在目的和意义、词语用法、句子组成以及篇章构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
商务翻译的标准在人类的商务交往史上,翻译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商务交往更加频繁,翻译作为商务交流和发展的有效工具,其地位更加突出。
由于商务文本一般都涉及到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对商务文本翻译的要求很高。
近几年来,译界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士开始有意识地对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以便能够切实指导商务活动的翻译实践。
然而,纵观目前翻译界所提出的商务翻译标准,发现大多数标准脱胎于传统翻译理论“信、达、雅”,过于单一和笼统,不适合商务翻译的实际情况。
商务文本涉及的领域广,语言特点的跨度大,如果用“信、达、雅”这么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涵盖各类商务文体,在翻译实践中似乎缺乏可操作性。
所以,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标准必然是多元化的,即不同的商务文体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的翻译标准。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商务英语文本的不同类型、语言特点以及实际用途,在翻译中应该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和尺度。
译者要有专业的商务知识,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商务函电的翻译虽然不是要求字字忠实,但是对于正文部分写信人强调的具体事实却要准确翻译,不能疏漏任何细节,否则会给双方带来误解,影响贸易关系。
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术语翻译规范:具体事实细节要准确传译:注意信函中的缩写和简称。
The buyers ask for credit and have given the Sumitomo Bank,Tokyo,as a reference,买方要求记账交易并提出东京住友银行作为资信证明人。
We shall appreciate your giving us particulars as to their standing and reliability for our reference,恳请贵方提供他们的资历及信用情况以便参考。
第一句中的“reference”表示“资信证明人”,而不是“涉及”、“参考”的意思:而第二句的“reference”则是“参考”之意。
同样,第二句中的“standing”表示“财务状况、资信情况”,而不是“站立”的意思。
As soon as you tell us the number of pans you will need,we will schedule their production immediately,译文一: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数,当即安排生产。
译文二:一俟收到你方所需零件号,当即安排生产。
我们不难发现,该例的“译文一”并没有准确传达原文中的某处细节信息,这势必会影响交易双方的有效交流。
D/A=doeument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T/T=telegraphic transfer or cable transfer电汇C.O.D.=cash on delivery交货付款D/P=doe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这些缩写和简称在商务函电中经常出现,所以,译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
若不熟悉可查阅相关工具书,切不可粗枝大叶。
把握商务文本的语气风格,贴切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商务信函属于公函语体,措词严谨,语气委婉,注重礼节,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
例如,汉语商务信函有一整套公函礼貌套语,往往使用“贵(处,公司)”、“谨”、“承蒙”、“烦请”、“敬请”、“乞谅/见谅”等字眼,还使用“兹”、“欣闻”、“获悉”、“为盼”等套语。
在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运用也相当频繁。
只要有必要,就使用“please,thank you,It would beappreciated if…”“,We should be obliged/pleased if…”等等。
因此,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恰当、得体地再现原信函的礼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商务文本的句法特点,措辞要符合公函文体的语言特征商务信函的翻译不仅要事实准确,遣辞用句还要符合公函文体的特征,以体现商务信函的特点和专业水准。
对信函中某些约定俗成的、固定化的行业套语可以遵循译人语的习惯,直接套用相应的习惯表达方式:译文还应尽量使用简洁的书面语,避免使用广告体和口语体。
There are quantities of this item here,in different weights and sizes,with varied colors and shapes,The price is very reasonable and the quotations will be given upon request,译文一:现有各种不同重量、尺寸、颜色和形状的大理石供君选择。
价格绝对公道,按需报价。
译文二:我方现有各种不同重量、不同体积、颜色丰富、形状各异的大理石,数量甚巨。
价格合理,受函报价。
Our prices already make full allowance for large orders and,as I am sure you know,we operate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ing which we have been forced to cut our prices to the minimum,译文一:我们的价格已经是大量批发的价格。
另外,你也知道,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逼得我们将价格压至最底。
译文二:我方报价已考虑到大批量订货的因素。
相信你公司了解我们是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经营销售业务,因而已经不得不把利润减到最低限度。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译文一”在遣词造句上都不符合原文的文体特点,缺乏商务信函的特点和专业水准,第一例中“译文一”有点像广告,而第二例的“译文一”口语色彩太浓。
结论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文体风格决定着其翻译标准的特殊性,一般的翻译标准可能无法有效地指导商务英语翻译实践。
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
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把握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根据具体商务文本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总的来说,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标准和尺度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准确性、语气得体性以及句法严谨性。
最后,要想正确掌握和熟练的运用好商务英语,除了学好基本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训练,还须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中外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网络信息等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避免翻译不清或翻译失误,形成矛盾或不伦不类的尴尬情况,减少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