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49.54 KB
- 文档页数:2
第4节细胞的癌变学习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重点)2.区别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难点)3.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识结构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发生变异而来的。
“致癌因子”是细胞发生癌变的诱发因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恶性增殖”是细胞发生癌变后的最终表现,所以对癌细胞的概念可以理解成癌细胞是致癌因子诱发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细胞无限增殖的一类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细胞来源细胞周期分裂次数存活时间正常人肝细胞22 h50~6045.8~55 d海拉宫颈癌细胞22 h∞1951年至今能无限增殖和恶性增殖这两种表述虽然不一样,但都体现了癌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这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恶性增殖主要指癌细胞在体内的表现,能无限增殖则主要是指癌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情况。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图641所示。
图641正常的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转变癌细胞(球形)。
(3)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如图642所示。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
癌细胞的三个特征,可以从“不死的细胞”“变态的细胞”“扩散的细胞”三方面来掌握理解。
(4)无接触抑制现象,如图643所示。
正常细胞相互接触后,就会停止运动和增殖,即有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无此现象,在培养条件下可生长成多层,易运动扩散。
肿瘤与癌(1)肿瘤:机体某些组织的细胞与其他组织生长不协调,表现为病理性异常增生的一个不正常的组织块,医学上称为肿瘤。
(2)肿瘤与癌的关系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6.4 细胞的癌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承接了《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以上内容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特别是与《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细胞恶性增殖、畸形分化即形成细胞的癌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将成为《选修三——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相关内容学习的基础。
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学习,突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对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 讨论恶性肿癌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
2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致癌因子。
解决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明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的种类。
(二)、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解决方法从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并讲述二者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探究性学习法。
六、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
七、教学程序。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知识教学点:一、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二、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一、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大体概念,培育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通过对癌症的预防办法的讨论,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讨的进程,领悟研究方式,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一、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踊跃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引导学生熟悉到抽烟的危害,和增强珍惜环境的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到生命的美,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
五、学科方式训练点:一、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二、致癌因子。
七、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具:多媒体平台十、教学设计:(一)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
(二)教学进程导言:〖提问〗在咱们身旁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况,就你所知,你听说过哪些癌症?〖学生回答〗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皮肤癌、血癌(白血病)、脑癌、前列腺癌、舌癌等等。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1)尽可能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址长时间进行日光浴。
不同的地域由于经纬度不同,因此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短不同。
可以引导学生调查本地的紫外线辐射的情况。
(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必然程度上减弱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
细胞的癌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说出致癌因子。
(3)明确细胞癌变的原因和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搜集恶性肿瘤方面的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生物科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2)领会收集、分析资料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态度。
(3)领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细胞癌变的原因,如何防治癌症。
二、难点:细胞癌变原因。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显示居里夫人、赵丽蓉、陈晓旭、文兴宇等名人图像,问同学们:“这些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再展现一张近几年癌症患发率趋势图,让同学们讨论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他们都死于癌症。
不论你是伟人,还是平民;不论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不论你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一旦患得出结论:他们都死于癌症。
近几年癌症的患发率逐年上升,讨论癌症的特点及症状。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同学们对健康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有了癌症,终将逃脱不了死亡的魔爪。
癌症患发这么多年来,人类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技术对癌症进行的控制,更可悲的是癌症的患发率逐年上升,在我们还不能有效控制癌症时,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预防癌症;作为老师,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够立志抗癌,给我们的医学界、给我们的人类带来健康的福音。
探讨癌细胞的特征癌细胞与普通细胞不同,到底它有什么特点决定它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演示:用图片比较(与正常细胞)、举例说明(海拉细胞特点、胃癌患者的肝细胞也能发现癌细胞、通过切除手术的患者恢复不久又复发了等)、简单动画及癌细胞图片等方式并提出:如果一个人手指上出现了癌细胞不去管会有生命危险吗?通过对比、分析,指出癌细胞主要特征:1.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变态细胞)。
2.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老不死细胞)。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4节细胞的癌变学习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紫外线可以穿透表皮,伤及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试分析皮肤癌的致病外因和内因。
探究新知探究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25~126“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癌细胞?(2)癌细胞有哪些主要特征?(3)癌细胞为什么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自主总结1]癌细胞的特征是。
探究二、致癌因子[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P126“致癌因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致癌因子有哪些类型?(2)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3)是否有一个与癌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癌变?[合作探究]分组合作,讨论如何预防癌症。
[自主总结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课时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A.紫外线 B.砷化物 C.亚硝胺 D.石棉2.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3.据有关资料统计,80%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的,这说明()A.乙肝病人的肝细胞中存在致癌基因B.乙肝病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C.乙肝病人长期误食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D.乙肝病毒使病变的肝组织癌变4.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A.发霉的、熏制的食品B.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D.香烟的烟雾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5.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恶性肿瘤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控制失调引起的疾病B.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影响C.显微镜观察恶性肿瘤的切片可见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D.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6.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
6.4 细胞的癌变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承接了《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以上承接内容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特别是与《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细胞恶性增殖、畸形分化即形成细胞的癌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将成为《选修三——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相关内容学习的基础。
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学习,突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对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癌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⑵致癌因子。
解决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汇报意见,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明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的种类。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解决方法]从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讲述二者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探究性学习法。
教具准备:有关癌症的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癌症,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图片。
2、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
七、教学程序本节内容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呈现下列问题:1、什么是癌细胞?2、癌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什么区别?3、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问题探讨]⑴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⑵如何正确处理日光浴与预防紫外线过度辐射之间的关系?⑶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4、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5、怎样预防癌症?6、预防癌症与健康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教材P127讨论题。
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初步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常见的致癌因子和恶性肿瘤的防治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预习内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⑴.癌细胞是指。
⑵.癌细胞的主要特征a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
2、致癌因子a致癌因子的种类(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如、。
(2)化学致癌因子:①无机化合物:如、、等。
②有机化合物:如、、、等。
③病毒致癌因子:如等。
b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和。
(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
(2)抑癌基因主要是。
(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导致正常细胞的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c癌症在诊断方面,已经有、、以及等先进手段;在治疗方面,已经有、和等手段。
三、提出疑惑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珍爱生命。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因子的区别。
二、学习过程(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癌细胞的概念是什么?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
(二)致癌因子1.致癌因子的种类有几种?代表例子有哪些?(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如、。
(2)化学致癌因子:①无机化合物:如、、等。
②有机化合物:如、、、等。
③病毒致癌因子:如等。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是什么?两种基因分别有什么作用?原癌基因主要负责。
309教育资源库 《细胞的癌变》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四节。
本节课首先从明星出发,导出癌症很可怕,然后进行介绍,什么是癌细胞,然后介绍癌细胞在形态、结构及增殖等方面与正常细胞的相异之处,即癌细胞的特征;再列举三类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并介绍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入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的资料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用武之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说出致癌因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讨论癌症防治,体会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3)提问:“是否认识图片上的人,是否知道他们是患了什么癌症去世的”分析:由什么因素导致细胞癌变,引出细胞的癌变;板书课题:细胞的癌变。
结合生活实践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细胞的癌变(展示课件4)介绍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描述细胞生活的控制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癌细胞的概念和癌症。
2、癌细胞的特征(展示课件5)探讨癌细胞的特征,组织学生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增殖方面的异同,引导和归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阅读、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并总结。
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癌细胞的特征总结:(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2、能力目标:学生亲历收集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会分析误差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3、情感目标: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课件2.家族癌症发病情况调查表四、教学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像知识目标,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来达到,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
这是以往教学中的弱项,必须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来实现,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本着以评促改的思想,在学期的评价体系中设计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供同学选择,经过一学期的自主研究,到本节课时,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并将评议结果记入期末成绩。
题目为: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研究。
2.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或致癌因子的研究)。
3.吸烟与肺癌是否相关的研究。
课前进行不同家族癌症发病情况的调查。
五、教学过程程序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本模块学习开始的适当时候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把本模块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计划下发给学生。
其中含与本节课有关的课题: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研究。
2.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或致癌因子的研究)。
3.吸烟与肺癌是否相关的研究。
(二)组织学生自选研究课题,选同一题目的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人数3~6人。
(三)指导小组填写开题报告。
并督促按期公布研究结果(时间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进度一致)。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行性,自主选题,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二)进行分工合作,自主进行研究,最后以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三)准备在《细胞的癌变》一节交流研究结果。
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学习目标】1.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学习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 说出什么是癌细胞
自主学习
活动1 阅读课本P125,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什么是癌细胞。通过概念,尝试说出引起细胞
癌变的外因,内因及癌细胞的最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自学检测
1.观察肿瘤切片,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到染色单体
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2.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学习任务二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活动1 阅读课本P125-126所示内容,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自学检测
3.人体中某一体细胞,如果连续分裂60次以上还在继续分裂,则此细胞很可能发生
( )
A.分化能力很强 B.全能性增强 C.衰老 D.癌变
4.导致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
( )
A.癌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 B.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
C.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 D.细胞能无限增殖
学习任务三 致癌因子
自主学习
活动1 阅读课本P126,说出致癌因子的种类,并能对常见的致癌因子进行分类。
活动2 说出细胞癌变的原因,重点区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
活动3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学检测
5.某人长期吸烟成瘾,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了哪种因子的作用 (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物理和化学致癌因子
6.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只有少数人患癌
2
症,其原因是 ( )
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不发生基因突变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7.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B.和抑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周期
C.主要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D.可被内外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
【总结提升】建立本节课知识网络
【巩固达标】
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
B.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细胞不分化意味着细胞可能发生癌变,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2.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的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5.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 )
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 核仁被破坏 B.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C.染色体被破坏 D.细胞膜被破
坏
答案
自学检测
1C 2D 3D 4B 5B 6B 7A
【巩固达标】
1A 2D 3B 4C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