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六年级上语文 (教案)最后一头战象 (1)
- 格式:docx
- 大小:19.01 KB
- 文档页数:3
23 最后一头战象主备人:王先密潍坊市实验小学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等词语。
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4.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情分析: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并且通过上学期的课文《与象共舞》学生也知道了大象是人类的朋友,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因此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对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很有帮助。
导学案:朗读:1、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文章,共()个自然段,我读了()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概括:本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写:埋葬、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震耳欲聋理解:1、练习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威风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炯炯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3、嘎羧为什么“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年级 六年级 执教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候雪琴 课题: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讲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间的情谊。 法治目标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 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与战象及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1.回忆《与象共舞》。 2.齐读课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再读课题,课题质疑。 引导学生弄清“战象”的意思,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湖南省刘亚雄教师《最后一头战象》参赛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动人,发人深醒的动物小说。
作者以时刻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重归去”四个动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重,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贵情怀。
依照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要紧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述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情感的朗诵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硕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贵的情怀。
琢磨作者是如何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讨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文句、情感朗诵、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高贵的情感,感受它高贵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述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硕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贵的情怀。
教学预备:相关课件教学进程:一、激情导入,揭露课题。
(背景课件)1.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3.这也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
P121二、速读课文,了解要紧内容1.这篇课文很长,有XX来字,请同窗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试探,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讲清楚。
4.小结:咱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能够采纳抓要紧事件的方法,专门快把握文章的要紧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篇让人感动的小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头象的故事。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战象的艰辛与奋斗,也可以体会到主人公的友谊和坚持。
教学目标1.了解战象的形象;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3.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4.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故事,强化内心的正能量,提升自信心,并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奋斗向上。
教学重点1.故事的主要情节;2.故事中的人物形象;3.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哲理;2.帮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并加以体会。
教学策略1.全课活动:通过讨论来了解并深入探讨战象的故事;2.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梳理故事中的道理;3.听写:巩固生词和短语,增强学生对故事的记忆;4.阅读笔记:学生对故事进行记录总结,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故事并记录要点:1.故事中的人物角色;2.故事中的情节以及主要事件;3.学生个人对故事的感悟和思考。
Step 2 听读老师给整个班级读故事。
每个学生都可以跟着老师朗读。
Step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并找到故事中的启示。
Step 4 听写生词和生语老师根据故事内容听写生词和生语,指导学生掌握生词和生语的正确发音以及词义。
Step 5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记录整个故事的要点,并对故事背后的意义进行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或给出自己的思考。
总结通过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这一篇让人感动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友谊之美,也启示了我们生命的宝贵,使学生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要不断努力,践行奋斗向上的理念,成为有担当、有追求的人。
23 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
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
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
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
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
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
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
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
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
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
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
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
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
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
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
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
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
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
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
迈?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
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
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
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
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
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