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2)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23 最后一头战象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老百晓注:正确应为口+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破篾(miè)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2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 会写11 个生字.2 〄能力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3 〄情感目标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教学重难点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 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 〄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2 〄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 评读.3 〄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4 〄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 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三. 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1 〄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2 〄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第二课时一. 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二.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1 〄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 寻找象鞍. 绕寨三圈. 怀念战友. 自掘象冢)2 〄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3 〄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4 〄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三. 深入分析课文. (集体讨论)1 〄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2 〄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3 〄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四. 作业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 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24金色的脚印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梗概最后一头战象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梗概最后一头战象篇1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
他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二十年前的战争仿佛又现眼前。
鲜血洒满江滩上,八十多头战象排山倒海的冲向敌人,势不可当。
那个时候,虽然站在血腥的战场上,但是能和战友们在一起,那种快乐是平常感觉不到的。
看着那些侵略者丢下武器,飞快的逃跑;听见那些侵略者的惨叫声,战象和象兵的心里是多么欢悦呀!一起驮着象兵冲锋陷阵,在硝烟弥漫中勇猛杀敌。
枪林弹雨中,战象和象兵也纷纷倒地,鲜血的味道传遍整个打洛江畔。
虽然倒在了地上,但是他们一点儿也不悲哀。
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倒在地上的;因为他们是为了人民的生活而倒在地上的;因为他们是为了自由的到来而倒在地上的!那一场战争,战友们都倒下了,只有它被挽救回来了。
没有战友的陪伴,它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一直一直,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有时它真的会想,要是能回到那战场浴血搏杀有多好呀!可是太阳终究要落山,能和战友们一起掩埋在这曾经的战场上,也是一种幸福。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梗概最后一头战象篇2嘎羧要走了,寨子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每个人都来和嘎羧道别。
太阳落到了槟榔树梢,金黄的余辉洒满了西双版纳,让人感到非常悲壮。
嘎羧就这样上路了。
我们和嘎羧走到了寨子的大门口,前来送别的人群自行让到了两边,为嘎羧让出了一条路。
村长站在门口。
显然等候多时了。
他手拿一条洁白的纱巾,向嘎羧走来,想系在它的脖子上。
嘎羧配合地俯下那沉重的身子。
村长站在嘎羧面前,系上纱巾。
突然哭了起来,抽泣着说,“你就走了吗?你可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二十六前的那场大战,记得你曾经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记得我们从血淋淋的尸体堆中发现你,并把你抬上来的景象啊!你是个英雄!”见状,旁边不少村民也哭了起来,许多人低头拭泪。
又赶上来一群老人和孩子。
他们手捧着各种嘎羧平时爱吃的食物。
显然嘎羧此时已经不再留恋这些食物了,但面对大家的盛情,它还是喝了一点水。
小学六年级上《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老百晓注:正确应为口+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破篾(miè)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最后一头战象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学会11个生字,积聚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进程与方法经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嘎羧高尚的情感,感受村民与嘎羧之间的真诚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言语,体会战象嘎羧残酷、忠实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经过朗诵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意图。
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植物——大象)哪位同窗能结合你课前的搜集引见大象的相关知识。
2、出示资料,欣赏图片。
3、那么请同窗们跟随教员一同走进一篇表达大象嘎羧悲壮感人,振聋发聩的植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4、简介战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感知1、经过课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猜一猜。
〔1〕这头大象上过战场。
〔2〕这头大象一定很英勇。
〔3〕其他大象都牺牲了……2、简介沈石溪〔1〕先生依据课前预习时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
〔2〕出示资料并总结。
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植物小说大王〞。
1952年10月生于上海,1980年末尾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1985年考入束缚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战争奖。
代表作品:«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等。
3、快速默读课文,〔1〕圈出本课生字,思索记忆方法。
〔2〕画出生词,结合上下文及工具书了解意思。
〔3〕思索: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上去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离开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掩埋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4、认读词语:日寇掩埋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威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5、了解词语: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浴血搏杀A、教员领读。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28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
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
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
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第二课时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
寻找象鞍。
绕寨三圈。
怀念战友。
自掘象冢)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4.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
(集体讨论)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
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册全册课文重要知识点汇总1.《草原》《草原》一文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___”)。
礁石(qiáo jiāo)气概(ɡài kài)饲养(sìsí)瞌睡(kékē)甘蔗(zhézhè)竹篾(mièmì)中弹(zhònɡzhōnɡ)混合(hún hùn)镌刻(juān jùn)剥落(bōbāo)三、判断“√”。
1.排山倒海中的“倒”读dào。
( )2.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
( )3.“扑喇喇”的读音是pū lālā。
( )4.“革”字的第4笔是竖,最后一笔是横。
( )5.“搏”字的第10笔是点。
( )6.“日寇”和“冠军”“势不可当”几个词语,书写都正确。
( )7.沈一鸣被誉为“中国植物小说大王”。
( )四、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漫不精心()血迹班班()英武毫迈()天色苍芒()浴血博杀()五、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_________ ()遭不幸:_________恍然大():_________ ()毙荒野:_________体力不():_________ ()不成声:_________六、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嘎羧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23最后一头战象》赛课教案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 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以小标题形式进行分段概括。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生读2、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勇猛、八面威风……)3、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
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4、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书写,齐读二、速读、了解主要内容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故事。
23 最后一头战象
新安街道上合小学王珣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品读印象深刻的句子,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的丰富情感。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对比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文字导入。
2、这群特殊的士兵是谁?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学习词语。
2、学“寇”:学字意,写字形。
3、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件事。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件事。
2、小结学习方法。
四、品读语段,体会本色
1、品读“披挂象鞍”。
(1)找出最能体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情感的句子。
(2)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
(3)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它会想起什么?
(4)小结学习方法。
2、品读“重回战场”。
(1)按自学提示自学。
(2)反馈。
(3)小结学习方法。
五、拓展延伸,促升华
1、你想对嘎羧或它的同伴们说些什么?
2、致颁奖辞。
3、拓展阅读,推荐阅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