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消费观 合理使用津贴费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违规报销问题自查报告严格支出控制,支出科目规范,报销凭据合规,以下为大家提供违规报销问题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违规报销问题自查报告范文(一)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正风肃纪工作,切实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我局按照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关于转发〈四川省监察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审计厅关于开展切实解决乱发钱物问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宜财预〔xx〕7号)文件精神,对xx年1月1日至xx年6月30日止是否存在乱发钱物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风肃纪切实解决乱发钱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切实解决乱发钱物问题工作的重要性,把该项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
及时成立乱发钱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本着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标,逐一查找问题,逐项逐条梳理,认真清理整改。
二、精心准备,检查到位我局结合部门实际,精心组织,迅速启动,对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乱发钱物问题进行全面的清理自查。
在清理自查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深入、突出重点,杜绝走形式,确保扎实有效。
(一)严禁巧立名目乱发钱物。
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发钱物现象,严格执行津贴补贴政策。
没有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没有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没有发放有价证券和实物。
(二)规范工资性支出发放方式。
加强工资发放管理,完善工资发放相关规定。
津贴补贴通过财政部门工资统发专户,以银行卡形式集中统一发放。
按要求设立津贴补贴专门科目,统一核算发放给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所有津贴补贴。
(三)严格经费预算约束。
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完善预算与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没有挤占或挪用公用经费、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其他专项经费,没有报销违规发放物品产生的费用。
论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摘要:我国的财政补贴,对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经济改革和社会安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也不能无视财政补贴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是: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管理乱,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严重束缚着支出结构的优化,并且越来越成为改革的拖累,因此,调整、整顿现行的财政补贴制度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经济效益1.引言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执行某项政策而给予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特定补助或津贴。
财政补贴是对财政资金的运用。
在财政实践中,财政补贴在预算账户的处理上,通常作为财政支出项目,直接在预算支出中列支,也有作为预算收入退库处理,在账户上以红字冲减收入的。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政府向微观主体无偿转移财政资金。
因此,财政补贴实质上是一种财政无偿转移支出形式,也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
它是政府将一部分纳税人的钱转移给另一部分人无偿使用,是对经济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因而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2.财政补贴概述财政补贴是政府根据政策需要,为达到特定的目的,由财政安排的针对指定事项的补助性支出。
2.1 财政补贴的性质2.2.1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看,该类支出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
从补贴领受者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以前有所改善。
从这一点来看,财政补贴支出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具有相似性。
然而,这两类转移性支出既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自然就有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财政补贴总是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密切联系,或者是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是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
因为有这种联系,很多人索性就把财政补贴称为价格补贴或财政价格补贴。
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固然人们获得保障收入后用于购买,可能使购买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但这种影响既是不确定又是间接的。
学校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共5篇)篇: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根据县纪委〔20xx〕53号文件精神,关于开展学习贯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适用〈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和开展自查自纠的要求,县文广新局党委对本系统学习贯彻执行《解释》和《规定》情况进行了认真落实,并安排进行专项自查自纠,据自查,至目前为止,我系统没有出现违规违纪问题。
现将贯彻学习《解释》和《规定》和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县文广新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专题会议研究,精心部署,明确责任,落实专人抓落实,确保学习贯彻执行《解释》和《规定》得到落实,确保按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局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并于9月2日召开了全系统干部职工会议,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解释》和《规定》,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掌握了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解释》和《规定》的自觉性。
提高了干部职工守纪意识、廉政意识、大局意识,全局干部职工牢记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县委“二十条规定”,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认真开财经管理专项治理等,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
1.完善制度。
对照贯彻执行《解释》和《规定》及上级党委的要求,结全本系统行业特性,对机关效能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点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会议制度》规范化。
2.规范管理。
一是规范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及时清理本单位与发放津贴有关的规定,做到令行禁止,严格执行《龙游县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禁以任何形式、借口违规发放津贴补贴。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每年组织一次内部审计,杜绝“小金库”;并按要求公示“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党员干部职工监督。
公款消费情况自查报告第1篇:公款消费情况自查自纠报告寺湾镇二小公款消费情况自查自纠报告为坚决纠正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吃喝问题,寺湾镇二小高度重视,对公款消费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建立了长期有效工作机制,坚决杜绝不合理支出。
现将我校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学校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二、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召开了全校专项整治行动专题会及动员会,认真学习传达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校党员干部思想统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条规定要求,要按照省委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总体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对挥霍浪费公款、社会影响很坏、群众极为反感的违规消费和公款吃喝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真正做到从严从简勤俭办事,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务实节俭进行消费和公务接待工作,有效扭转过度职务消费和公款吃喝等奢侈浪费之风,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工作长效机制。
三、自查自纠情况根据《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
1、整治奢侈浪费问题。
通过自查自纠我校不存在利用职务消费、随意列支、盲目攀比、挥霍浪费等问题,重点自查了公务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等经费支出,不存在开支不合理规范。
2、整治公款大吃大喝问题。
通过自查自纠我校没有在高档酒店、宾馆、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的问题。
3、整治公务接待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我校严格落实接待清单制度,严禁公务接待活动中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严禁擅自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用公款接待甚至借各种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等问题。
四、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等制度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公务接待、会议费、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制度严格规范本单位职务消费和公务接待行为。
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报告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报告「篇一」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自文件下发后,我中心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关于“吃空饷”问题相关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工作自查领导小组,及时开展自查工作。
二、基本情况1、“吃空饷”问题经过认真核实,我中心不存在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虚报人数套取拨款等“吃空饷”情形的情况发生。
2、带薪年休假及相关津贴补贴发放情况结合本中心实际,20xx年根据各科室具体工作情况休假情况,对全中心干部职工(抽调在外人员除外)带薪休假时间做了具体安排,严格履行休假手续,确保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单位正式职工25人,应休假天数为325天,已休满假人数24人。
我中心按照相关规定正常发放津贴补贴,无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无自行提高其他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情况,无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发放有价证券、实物或报销相关费用等情况。
三、下一步打算1、根据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针对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办法。
设置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接收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
2、巩固现有带薪年休假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确保年休假和津贴补贴规范长效有序,确保规范工作继续顺利向前。
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报告「篇二」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防范泄密事件发生,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项检查的工作要求,组织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我镇领导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始终坚持把保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内容,纳入本部门工作整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
经济生活重要知识点1、商品:是正在或等待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物的关系。
②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社会承担者。
④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⑤“物美"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廉"指商品的价值。
“物美价廉"实际上是商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也便宜。
即体现了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⑥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即销售者获得价值,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让渡价值。
⑦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货币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观念中的货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货币的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而且是金银铸币货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黄金饰品有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贬值,不能当作贮藏手段.②支付手段: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多用于还债、租金、工资和利息等。
③世界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多用于购买外国货物,国际收支等。
注意:①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
②信用卡消费,所花的钱由银行代为支付,故履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使用的。
①纸币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等)。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等)是由国家规定的。
③纸币的购买力在市场中形成的,而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6、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通货膨胀:①主要原因: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③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④解决办法: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供给;实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摘要:企业为某种产品制定出价格以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
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对现行价格予以适当的调整。
企业进行产品调价时要以消费者的反应为中心: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即使处在同一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也可能不同。
而消费者一般对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价格变动反应较敏感,而对不经常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动反应不太敏感。
所以,企业在进行产品调价时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把握合适的调价时机,这样才能取得消费者的好感,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价格价格调整调价时机消费心理降价提价目录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1)(一)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 (1)1.价格是消费者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直接标准 (1)2.价格是消费者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象征 (1)3.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2)(二)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 (2)1.习惯性 (2)2.敏感性 (2)3.感受性 (3)4.倾向性 (3)(三)影响消费者价格心理的因素及表现 (3)1.需求 (3)2.消费预期 (4)3.购买体验 (4)4.商店信誉 (4)5.消费者参与程度的高低 (5)二、价格调整的策略及技巧 (5)(一)商品降价的策略及技巧 (5)1.商品降价应具备的条件 (5)2.准确把握降价时机 (6)3.商品降价的技巧 (7)(二)商品提价的心理策略及技巧 (8)1.商品提价应具备的条件 (8)2.准确地把握提价时机 (9)3.商品提价的技巧 (10)三、价格调整在企业中的应用 (11)四、结论 (15)参考文献 (16)价格调整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价格调整简称调价,指对原订价格的提高或降低。
由于市场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企业必须对已制定的价格策略进行不断的调整。
这种调整措施可能是企业为达到某一经营目标而主动进行的,也可能是迫于经营环境的压力而被动采取的。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的价格调整都可能影响到企业乃致行业的命运。
所以企业在实施价格调整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来自消费者、竞争对手、企业自身实力及战略发展、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实施价格调整。
树立正确消费观 合理使用津贴费 目 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科学合理消费意识,有计划进行消费,从而杜绝随心所欲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或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导致的高消费,使我们每一位官兵切实树立、形成和打牢一种正确、健康、良好的消费理念,把自己培养锻造成为一名身在延安,就要真正的置身于延安这块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的革命沃土上,真正用心去领会、理解、继承和传承延安精神内涵的圣地合格武警战士。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都要用这种难能可贵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和品德指引我们的人生航向。 内 容:一、不合理消费的种种表现 二、不合理消费的原因及其危害 三、怎样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时 间:1个小时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树立正确消费观 合理使用津贴费》。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正发生着悄然变化,咱们当兵的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军队工资制度的调整改革之后,部队福利待遇也在逐渐的有所改善,官兵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工资涨了,待遇好了,个人钱多了,口袋慢慢也鼓起来了,卡上的存款数字也明显见涨了……与此同时,我们手头的钱该怎么用怎么花,如何花得更科学更合理,如何让自己花了钱而不感到后悔,这个摆在我们每一名官兵眼前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问题,我想是我们当前所最为关注的话题。在近一段时间,我就个别战士存在盲目追求“高档次”“高消费”的情况,搞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队67名战士中,有31名战友的月平消费支出超出本人的津贴费,占总数的46%;有33名战士曾伸手向家里要钱,占总数的49%;有26人借钱消费,占总数的39%。他们当中大多都是月初高兴,月中犯愁,月底勒紧裤腰带的“月光族”。据了解,他们的钱除了购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等正常的支出外,绝大多数都用在了吃、穿、玩、请客吃饭等一些不合理消费上。首先,我讲第一个问题: 一、不合理消费的种种表现 所谓的不合理消费是指支出大于收入,消费水平超出本人现有经济收入的消费。 目前,我们国家发给官兵的工资、津贴标准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志总在抱怨“生活无限好,只是钱太少”,总感到钱不够花呢?他们的钱都花到哪去了呢? 首先是“吃”。有些战士本已经吃饱了,但熄灯之前还要习惯的来上一桶“康师傅”,喝上一瓶雪碧可乐。再不就是吃一袋瓜子,嚼块口香糖,有的甚至刚放下饭碗就到营区周边的小卖部买些一见钟情、念念不忘的火腿肠、饼干、薯片等零食,解解馋,补一补。结果是花了不该花的钱。 其次是“穿”。看到社会上同龄人都在穿名牌,不是“稻草人”,就是“佐丹奴”,稍差一点的也是李宁牌。有些战士觉得自己更是标准的男子汉,不比别人差,为啥不能买名牌穿名牌?虽然在部队不让穿,也想等外出或探家时潇洒走一回,因此,该出手时就出手,好不吝啬的对自己“狠”一点。休闲就选金利来,运动只认耐克的,牛仔必须是杰克琼斯,鞋子只认乔丹的,认为穿上这些,才赶潮流,才够有派。 第三是“用”。洗澡、护肤等日用品越来越高档,洗发膏只选“飘柔”、“潘婷”、“海飞丝”,而且不选最好,但求最贵。护肤用品也一改“大宝”天天见,认为只有用欧莱雅、妮维雅,才对得起咱这张脸。 第四是“抽”。都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但抽烟有害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有不少同志认为吸烟可以兴奋神经,帮助大脑思考,提高工作效率,无聊时抽支烟“解解闷”,上厕所时抽支烟“熏熏臭气”,尤其是训练、劳动之余,借抽烟来“提提神”,所以整天吞云吐雾,烟不离手。就拿6元一盒的金卡延安来说吧,就算两天一盒,一个月就得近百,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追求的还是不低于10元高档烟,这样算下来,义务兵一个月的津贴也仅能供买烟了。 第五是“感情投资”。当前部队上的请客送礼名目繁多,什么“生日派对”、“老乡聚会”、“贺一贺”、“压压惊”等等,举不胜举。随便撮一顿至少也得百八十块。就算给亲朋好友寄特产、送礼物,聊表心意,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者现在科技发达了,通信方便了,我们有些战士懒得写信,有事没事总想打个电话,通常抱着电话唠家常,拉感情,一唠上就没完没了,日积月累的电话费也很难应付。 作为消费者,任何消费都有支配其行为的心理动因。从以上五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有的是合情于理,不可避免的,而有些却是我们一厢情愿,自己一手造成的。下面,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危害 剖析上述不合理消费行为,我认为不健康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享乐心理。由于受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一些战士把人生价值的坐标定在吃、喝、玩、乐上。认为人生一世不过“享乐”二字,趁年轻该享受的就要多享受些,认为父母挣钱儿子花理所应当。加之,有的战士家长溺爱我们的战士,不管要求正当于否都大力资助,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某中队战士李刚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在外事单位上班,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他从小便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比较阔。入伍时,父母怕他在部队吃苦,便给了他3000元以备应急之用。李刚每天都买许多零食和营养品,还经常下馆子打打牙祭,改善改善。3000元花完后,他又向父母“求助支援”,他的父母便隔三岔五的给他寄个千儿八百的。仅入伍第一年,他便花掉了15000多元。结果,贪图享受,讲究吃喝的李刚复员回家时是一身赘肉,两百多斤,三围偏大,四体不勤,在部队两年时间连个嘉奖都没有得到,自己后悔不已。 2、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集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集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而青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成熟的高峰期,自我把握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从众现象”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地更为突出些。简单的说,就是看到别人的什么东西很好,自己很羡慕,也很想拥有。军人过的是集体生活,集中的消费导向对战士的消费心理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一些战友怕被别人说自己“不合群”、“小气抠门”,因而在消费上产生了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抽烟,自己不会抽也要学着抽,看到别人下饭馆、吃零食,自己也照着办,看到别人买高档日用品,自己也跟着买。稀里糊涂的随大流,昏昏沉沉的过日子,结果是学了他人,害了自己。就拿我们中队来说,有一半的战士抽烟是入伍后跟着战友学会的。有一个战士这样说到:“开始也是看大家都抽,还给自己发,自己不抽也不好,慢慢的就抽上了,戒也戒不掉。” 3、攀比心理。一些战友为了炫耀家庭的富有,显示自己的派头,盲目地追求社会时尚。有些家庭不富裕的战士也“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装阔,有的甚至不惜重金买面子,生怕被别人看扁。还美其名曰: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看到别人用好的日用品,我就买名牌衣服,看到别人抽好烟,我出门就打的。久而久之,个人的虚荣心越来越强。 以上3种不健康消费心理不管是对部队,对家庭,还是对我们自身都有诸多危害:贪图享受的心理容易腐蚀大家的思想灵魂,淡化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观念;施惠图报的消费现象极易导致纯洁的战友关系变得庸俗化;盲目攀比的消费行为必然家庭带来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了满足畸形消费心理需求,有些战友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部队发生的违纪违法事件,有80%同当事人消费心理不健康有关。 以上我们讲了不健康消费心理及其危害,那么什么是健康的消费心理呢? 我认为健康的消费心理应是:面对社会上高消费行为,我们不羡慕,不盲从;面对收入上的贫富差距,我们不抱怨,不浮躁;面对有限的津贴费,我们不挥霍,而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益。健康的消费心理则会另我们受益无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起健康的消费心理呢?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 三、怎样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一是保持勤俭的作风。 春秋时代大哲学家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俭”;战国时期的墨子也说过:“俭节则昌,淫逸则亡”。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出许多古训,说的都是节俭的种种好处:什么能使人有远大的前途,有安定的生活,有长久的昌盛等等。如此看来,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而且还很具“实惠性”。所以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勤俭的作风,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当然也离不开它。 “一箪食,一瓢饮”是一则成语,说的是春秋时代一个不觉穷的人。故事里的颜回,是当时大教育家孔子最喜爱的门生。颜回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贫困,而他却并不因此而改变乐观的态度。孔子对颜回评价很高,称他是难得的贤人。 颜回生活确实俭朴,对物质要求得很少,少到了只要一小筐米,一瓢饮水的程度,但他在治学上却要求很高,很有学问,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假若我们能有颜回这种精神,我想,大家就不会再频频购买方便面、火腿肠,也不再会无节制光顾小卖部、小饭店了吧。 二是要禁得住诱惑,始终保持淡泊的心境。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且不说那些春风得意的大款们上演的诸如“腰缠万贯的个体户住进总统豪华套房,一夜花掉上千美金的房费;快乐的款爷们走进射击场,一次就射掉了数万元巨款;富得起腻的歌星亲来无事,信手将一团钞票当成蜡烛来点;一心要斗富的暴发户们餐桌当战场,一下子甩上几十万元,就是为了一桌酒宴”等等英雄壮举,单是那满街的美酒、咖啡、霓红灯就足以令我们心驰神往、浮想万千。平心而论,所有这些对我们确实是一种无言的诱惑。然而,这既同我们消费水平相悖,又同我们军人身份不符。对于我们,是万万不可为之的。那么,怎么办?有句话说得好:“淡泊给予人们的或许不多,但是所能给予的东西都给予了;奢侈给予人们的可能很多很多,但是必须的东西却丢掉了。”因此,我们必须抵住诱惑,守住清贫,保持淡泊的心境,让自己的心灵远离尘嚣,以平和之心去对待社会上个别高消费、贫富差距、和军人生活艰苦等现象,以平和之心去消费。否则,我们不仅会成为人们不耻的“败家子”,还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是不一味节制,应适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