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区占位的影像诊断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707.50 KB
- 文档页数:15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1-摘要肾上腺疾病是一组以肾上腺器官为主要受累部位的疾病,包括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囊肿等。
影像学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2-肾上腺解剖学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角形状,有内、外两层组织。
内层为髓质,外层为皮质。
肾上腺的血供主要来自肾上腺动脉和肾上腺静脉,神经供应来自交感神经系统。
了解肾上腺解剖学对影像学诊断非常重要。
3-影像学检查方法3-1 X线摄影3-2 超声影像3-3 CT扫描3-4 MRI扫描3-5 PET-CT扫描4-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4-1 肾上腺腺瘤4-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3 肾上腺皮质腺瘤4-4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4-5 肾上腺转移瘤5-肾上腺增生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5-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2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6-肾上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6-1 单纯性囊肿6-2 复杂性囊肿6-3 出血性囊肿7-其他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7-1 肾上腺炎症7-2 肾上腺结核7-3 肾上腺出血7-4 肾上腺血肿7-5 肾上腺动脉瘤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影像学检查报告示例、影像学图像示例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肾上腺:位于人体肾脏上方,是一对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体。
2-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为基础,通过对人体各部位进行特殊检查和研究,以明确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3-肿瘤:指细胞增生异常,不能受控制并具有恶性潜能的病变。
4-皮质增生:指肾上腺皮质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5-囊肿:由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充填的腔内结构,常见于肾上腺等器官。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肾上腺肿物可作1.5-3mm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500,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关于肾上腺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及T2WI,层厚3-10mm。
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快速梯度回波(TR/RE:60/30ms,翻转角:15º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T2WI序列。
此项技术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肾上腺及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及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及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及水自旋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及水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及水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及水含量比例。
及不含脂肪组织相比,含脂肪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Tsushima等人建议用FLASH(快速小角度激发)进行呼吸抑制扫描,TR 为100ms,在相位相反成像中,TE为11ms,在相位一致成像中,TE为13ms,翻转角度为20º。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CT 和磁共振成像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都能够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成像是通过X射线经过人体组织的吸收程度来形成影像的,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肾上腺的CT表现因肿瘤类型、大小、部位和病理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异。
肾上腺皮质腺瘤多表现为单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其CT值一般在5-20 Hu之间。
而肾上腺髓质肿瘤通常呈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融合的混合密度影像,甚至可见到钙化、坏死、出血等形态学特征。
此外,CT扫描还可以通过分析血管影像中肿瘤血管的数目、分支情况、分布区域等指标来对肿瘤进行判断,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依靠核磁共振原理实现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具有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点,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MRI对肾上腺的软组织结构及局部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比CT更好,特别是对肾上腺周围及深部组织有更好的显示和鉴别诊断能力。
使用MR技术可以根据T1/T2信号来判断肿瘤的类型,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T1信号强、T2信号弱,而肾上腺髓质肿瘤则相反。
此外,MRI对肝、脾、肾等器官的病灶监测优于CT,有助于判断肾上腺肿瘤的转移情况。
总之,在肾上腺常见肿瘤的诊断方面,CT和MRI各有特点,可以互补地采用。
临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案,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诊断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肾上腺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类型,其发生在人体内的肾上腺,通常是造成内分泌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有着肾上腺肿瘤的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健康状况,防止肿瘤转移到其他器官。
因此,了解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1.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位置接近肾脏的肾上腺受到血流的影响,因此这里成为肿瘤发生的主要区域。
当患者出现肿胀、高血压等症状时,常常可以怀疑肾上腺肿瘤的发生。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检查,同时也会进行相关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性质和大小等方面的信息。
1.1 血液检查血路检查是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于许多患有肾上腺肿瘤的患者来说,肿瘤会导致激素水平的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患者血液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激素水平的改变,以诊断肾上腺肿瘤的存在。
1.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更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其中,常用的包括CT、MRI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服用造影剂,以帮助检查人员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信息。
2.肾上腺肿瘤的治疗在进行肾上腺肿瘤的治疗时,医生通常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基于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尽可能减少操作的创伤,保护患者的健康。
2.1 手术治疗对于较小型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治疗通常是最为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肿瘤,同时也可以避免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保护患者的健康。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治疗也是治疗的首选。
2.2 放疗治疗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放疗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在进行放疗治疗时,医生会使用辐射治疗的方法来减小肿瘤的大小和破坏其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化疗治疗化疗治疗是一种针对转移性肿瘤进行的常用治疗方式。
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通过输注药物的方式,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