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分化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8
植物细胞分化过程顺序
植物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
以下是植物细胞分化的主要步骤:
1.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植物细胞分化的起始点。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这个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它产生两个基因组相同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而减数分裂则发生在植物进行生殖时,产生配子(精子和卵细胞)。
2. 细胞生长
在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子细胞会经历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增多,同时合成各种代谢所需的酶和其他蛋白质。
细胞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各部分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这决定了植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3. 细胞分化
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开始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类型。
植物体内的各种组织,如根、茎、叶、花、果实等都是由一种原始的胚胎细胞分化而来。
分化过程中,细胞逐渐失去其全能性,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这些功能可能包括运输、代谢、支持和保护等。
4. 细胞特化
在细胞分化的基础上,有些细胞会进一步特化以适应特定的生理或环境需求。
特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分化前的细胞相比发生了显
著变化。
例如,导管细胞和纤维细胞的特化有助于植物支撑自身重量;而表皮细胞的特化则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环境因素的侵害。
总之,植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特化等阶段。
这些阶段相互协调,最终形成了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化与发育知识点总结细胞分化与发育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涉及到生物体从单一细胞发展成功能复杂的多细胞体的过程。
本文将对细胞分化与发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分化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不同生物体中的表现。
一、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细胞根据其功能特化程度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在发育过程中,一个细胞会逐渐产生特定的功能,并表达相应的基因。
细胞分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细胞命运决定、细胞型分化以及细胞功能特异性的发展。
1. 细胞命运决定: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外部信号和内部信号共同作用,决定细胞的命运。
外部信号包括细胞外基质、邻近细胞的信号等,内部信号则涉及到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2. 细胞型分化:在细胞命运决定后,细胞开始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
这一过程包括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的改变,如形态结构的变化、细胞器的发育和功能蛋白的合成。
3. 细胞功能特异性的发展:一旦细胞分化为特定类型,它将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发展其功能。
这意味着特定细胞类型将表达特定的功能蛋白,从而实现其特异性的生物学功能。
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细胞分化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调控的过程,包括遗传因素、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环境等。
1. 遗传因素: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每个细胞携带有一系列基因,它们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决定细胞分化发展的方向。
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将导致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化。
2. 细胞外环境:细胞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对细胞的分化起到重要影响。
外部环境中的信号分子、细胞外基质和邻近细胞的相互作用都可以改变细胞分化的方向和速度。
3. 细胞内环境:细胞内的调控网络也在细胞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将决定细胞的命运和发育进程。
三、细胞分化与发育表现细胞分化与发育在不同生物体中表现出多样性。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植物发育:植物细胞分化与发育过程中,整个植物体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器官形成等。
植物的细胞分化与组织构造植物是自然界中极为重要的生物群体,它们通过细胞分化和组织构造来完成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植物细胞分化的过程以及不同组织构造的功能和特点。
一、植物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分化是指在分子水平上,细胞通过特定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实现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化。
细胞分化是植物体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不同植物组织的前提。
1.1 韧皮部细胞分化韧皮部是植物的维管束组织之一,主要起到保护和传导的作用。
韧皮部由导管细胞和伴细胞构成。
导管细胞具有连续的空心,在植物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伴细胞则是导管细胞的辅助细胞,协助导管细胞完成养分运输。
1.2 导管细胞的分化导管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经历细胞壁的改造和质子泵的形成。
细胞壁不断增厚,形成纤维素等有机物质,从而在水分传导中起到支持的作用。
而质子泵的形成则与植物天然激素的调节密切相关,质子泵的活性会影响导管细胞内部的渗透压,进而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
1.3 伴细胞的分化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细胞质增多和染色质改善。
伴细胞的丰富细胞质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物质,以便与导管细胞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养分的运输。
染色质的改善则有助于伴细胞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二、植物的组织构造植物体是由不同的组织构造组成的,不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相互协调,确保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1 表皮组织表皮组织是植物体外部的保护层,主要由上皮细胞和气孔组成。
上皮细胞犹如植物的外衣,能够抵御外界有害物质和保护内部组织。
而气孔则是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控制植物的水分和气体的流动。
2.2 维管束组织维管束组织是植物体中水分和养分输送的重要通道,主要由导管细胞和木质部细胞组成。
导管细胞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上下输送,木质部细胞则提供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2.3 茎叶组织茎和叶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茎主要用于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叶则参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茎的组织构造由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和栅栏组织组成,而叶的组织构造由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和栅栏组织以及叶肉组织构成。
植物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植物是多细胞生物,它的生长和发育是细胞分化和组织发生的结果。
植物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是一种高度复杂而又精密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植物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
植物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由一种原始型细胞发育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细胞。
在植物中,分化一般发生在幼叶、幼根、芽等部位。
这些细胞在分化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细胞。
植物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原初分生组织(meristem)植物形成原初分生组织这一阶段发生在胚苗期。
在这个阶段,小孢子开始发芽,形成原初茎尖。
这个茎尖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旺盛,快速增长,形成原初分生组织。
原初分生组织简单地说就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活跃的细胞组织,它能够不断分裂并形成新的细胞。
原初分生组织的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足够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它能发展成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细胞。
第二阶段:分化成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在原初分生组织形成的基础上,植物体开始发生几何式的增长和分化,形成了基本的组织系统。
这些组织包括根、茎、叶、花等部分。
根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主要组织。
根发育分为初生根和次生根两种,初生根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而次生根是由茎和叶柄发育而来的。
茎是植物生长的主要组织,它是支撑和输送水分养分的重要部分。
茎的生长分为主茎和分枝两种,主茎是最初的部分,而分枝是在主茎之后发展出来的。
茎的生长是由茎尖处原初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化和增殖后形成的。
叶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
它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
叶柄连接叶片和茎,它的生长是由原初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化和增殖形成的。
花是植物的繁殖结构,它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形成是由茎尖处原初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化和增殖形成的。
第三阶段:形成分化组织在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基本组织之后,细胞开始不断分化形成分化组织。
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自然界中,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过程。
正是由于这些过程的存在,植物才能从微小的种子或幼苗茁壮成长,最终变成一棵巨大的树或植物。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探究它们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或更多个细胞的过程。
这是细胞自我繁殖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生命的标志之一。
植物细胞的分裂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在分裂前进行复制,从而形成两份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排成线状,称为纺锤体,帮助将物质分给每个新细胞。
最终,纺锤体把染色体分给两个新的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核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成两半,每半含有一份完整的染色体。
这种分裂通常发生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性生殖中。
无丝分裂则是指一种非传统的分裂方式。
这种分裂过程对于有些植物的无性繁殖和生长非常重要。
在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并不完全分裂成两个,而是通过一系列内部变化分裂成数十个、数百个细胞,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就像葫芦中的种子一样。
无丝分裂可以让植物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量新的细胞,从而快速生长和繁殖。
细胞的分化分化是指一个细胞逐渐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在植物中,如何分化能够使幼苗细胞逐渐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如根、茎、叶、花朵和果实等。
某些分化方式可能会产生新的、未知的细胞类型,而一些更为普遍的形式则是创造植物最基本的细胞类型,使它们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新的植物。
植物细胞的分化从一个单一的叶子开始。
幼苗细胞最初包含着与普通分裂的细胞相似的细胞资料。
这些细胞资料使细胞能够进行常规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细胞特异性因子,才能促进细胞分化成各种必要的细胞类型。
这些特异性因子可以来自于植物生长中的各种刺激,如天气、土壤和光线。
它们还可以与其他因素,如蛋白质和激素,一起促进植物细胞的分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植物细胞逐渐成为各种新的细胞类型,并且开始合作产生新的植物器官。
植物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的分化植物体的个体发育,是植物细胞不断分裂、⽣长和分化的结果。
植物在受精卵发育成成年植株的过程中,最初,受精卵重复分裂,产⽣⼀团⽐较⼀致的分⽣细胞,以后,细胞分裂逐渐局限于植物幼体的某些特定部位,⽽⼤部分的细胞停⽌分裂,进⾏⽣长和分化。
在种⼦植物的胚胎中,细胞在形态上已显出了初步的分化,在光学显微镜中可看到细胞的⼤⼩、形状、原⽣质的稀稠及细胞的排列⽅式等随细胞所处部位⽽不同。
进⽽,在胚胎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分化更为明显,⾏使不同功能的细胞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特有的形态,即在植物体中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群,从⽽使植物体的成熟部分具有了复杂的内部结构。
在系统发育上,植物越进化,细胞分⼯越细致,细胞的分化就越剧烈,植物体的内部结构也就越复杂。
单细胞和群体类型的植物,细胞⼀般没有不分化或分化不明显,植物体只由⼀种类型的细胞组成。
多细胞植物,细胞或多或少分化,细胞类型增加,植物体的结构趋向复杂化。
被⼦植物是最⾼等的植物,细胞分⼯最精细,物质的吸收、运输,养分的制造、贮藏,植物体的保护、⽀持等各种功能,⼏乎都由专⼀的细胞类型分别承担,因此,细胞的形态特化⾮常明显,细胞类型繁多,使被⼦植物成为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植物类型。
细胞分化是⼀个复杂的问题,同⼀植物的所有细胞均来⾃于受精卵,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它们却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即使同⼀个细胞,在不同的内外条件下也可能分化成不同的类型。
那么,细胞为什么会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如何去控制细胞的分化使其更好地为⼈类所利⽤?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今植物学领域最使⼈感兴趣的问题之⼀。
从20世纪初开始,在这⼀领域开展了⼴泛地探索,逐渐了解分化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细胞的极性、细胞在植物体中的位置、细胞的发育时期、各种激素和某些化学物质,以及光照、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都能影响分化。
实验形态学就是⽤各种实验⼿段,在整体或离体的情况下研究细胞分化和植物形态建成的⼀门植物学分⽀学科,细胞和组织培养是实验形态学的重要研究⼿段之⼀,它的⽅法是把植物体的⼀个器官、⼀种组织或单个细胞从植物体取出后放在玻璃容器⾥,并在供给适当营养物质的条件下,使它们得以继续⽣存或进⼀步有序地分化成组织和器官。
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质量的分裂和分化机制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们需要细胞内涉及到的许多分子和过程来协同工作。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细胞核和质量的分裂和分化机制。
细胞核的分裂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包含了所有细胞所需要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就会开始分裂。
这个过程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在这个阶段,细胞核会缩小,并且细胞内其他的器官也会进行相应的变化。
同时,染色体的数量也会从单倍体变成二倍体。
第二阶段为早期,在这个阶段,已经进行了亚历山大纤维的形成,这些亚历山大纤维可以将染色体准确地分开,并且将它们向细胞的不同端分离。
第三阶段为晚期,在这个阶段,细胞核的膜会分裂,形成两个子核。
而且,还会有一些后期的分子被吸到不同的细胞核中去。
第四个阶段为分裂期,在这个阶段,整个细胞都会分离成两个几乎相同大小的细胞,这两个细胞都包含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量。
质量的分裂与分化除了核的分裂,质的分裂与分化也是植物细胞生长与发育中非常重要的过程之一。
植物细胞量非常大,可达到动物细胞的50倍左右。
在此基础上,质的繁殖与分化就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
质的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化学反应以及生化过程,例如用来运输残余物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而质的分化则依赖于无论是外界还是内部信号的触发点。
最后,质的分裂与分化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激素的输入,光照条件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
它们将通过逐步加深对植物细胞生长与发育理解,从而为植物科学家创造出更为有效的分裂和分化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结论总体来说,植物细胞分化和分裂机制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许多分子和过程来完成。
核的分裂机制以及质的分裂与分化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
这些机制的详细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植物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植物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
植物根尖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植物根尖细胞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胞类型。
它们是由根节段不同化而来的,并在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尖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过程非常复杂,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本文将就植物根尖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进行探讨。
一、植物根尖细胞分化的过程植物根尖细胞的分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来说,植物根尖细胞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区域,即分生组织区、渐长组织区和根毛组织区。
分生组织区是根尖最顶端的一个区域,其内部的细胞不断地分裂,从而不断地向外推进。
渐长组织区则是在分生组织区下面的一个区域,其内部的细胞已经停止了分裂,但是它们会继续向下生长和扩大。
最后,根毛组织区则是位于渐长组织区下面的一个区域,其内部的细胞可以逐渐分化为根毛细胞,从而形成根毛。
二、植物根尖细胞发育的过程植物根尖细胞的发育过程是非常长久的一个过程。
因为植物根尖细胞需要向外不断地扩展和分化,以便能够满足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需要。
其发育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细胞分裂与扩张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植物根尖细胞在分生组织区内会不断地进行分裂,并向外扩展。
第二个阶段是细胞分化阶段。
这个阶段中,植物根尖细胞会逐渐分化形成细胞壁、质膜和内质网。
同时,它们也会不断地向外扩张并逐渐进入到渐长组织区。
第三个阶段是根毛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植物根尖细胞会逐渐分化为根毛细胞,从而形成根毛。
三、植物根尖细胞的研究植物根尖细胞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领域。
通过研究植物根尖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机理,并为植物育种、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近年来,通过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染色体计数、表型分析、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的结合,植物学家们已经对植物根尖细胞的形态、建筑、生理、基因组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四、总结植物根尖细胞是一种生物学上非常重要的细胞类型,其分化和发育过程非常复杂,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发育和分化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需要细胞来进行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
而在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植物和动物又有哪些不同呢?一、植物细胞发育和分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动物有所不同,植物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
植物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不断增加细胞数目,细胞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植物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会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形成植物整体的结构。
1. 细胞分裂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动物细胞有所不同。
在动物细胞中,有丝分裂是最为常见的分裂方式,而在植物细胞中则有独特的有丝分裂和不完全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常见方式,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类似。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会经历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后期。
这个过程中,细胞核会发生变化,染色体会逐渐分离,并移动到细胞两端,最后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
而不完全分裂则是植物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在此种分裂中,细胞核仅发生一次减数分裂,而不再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随后分裂形成一系列相互紧密关联的细胞,形成植物体的生长点组织。
这种分裂方式常见于植物的繁殖器官中。
2.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具体培养条件下,在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改变,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植物中,由于细胞不断地分化形成各个组织和器官,便使植物具有了结构的复杂性和体型的巨大性。
3. 组织器官细胞的分化、不断分裂形成的组织有很多种类,包括表皮组织、营养组织、维管组织、薄壁组织等等。
这些组织相互协调,分工协作,组成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等,不同的器官担负着不同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
二、动物细胞发育和分化动物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与植物有所不同,动物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不会像植物细胞那样通过无限制的细胞分裂来创造新的细胞,而是通过特定的发育过程来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
1. 胚胎发育动物细胞的分化开始于胚胎期,在胚胎期,一个受精卵会被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每个细胞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最终形成动物的体型和器官。
植物细胞分化过程一、植物细胞分化的启动控制和分化过程的阶段性位置效应决定着细胞分化的方向,不同部位位置效应的确切内涵不同。
细胞分化过程由不同阶段组成,其间有一个阶段为临界期,此期前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可脱分化,临界期一过就成为不可逆的了。
无论是细胞的分化过程,还是脱分化过程,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有序通过,中间过程不可愈越。
程序性死亡是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此程序的开启就是临界期的结束。
细胞分化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一种临界状态,在此状态下最容易改变细胞分化的方向。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形态发生的基础。
在种子植物中,由一个受精卵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一个具有根端和茎端的胚胎,进而形成种子。
在种子萌发后,长成新的植株。
在整个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顶端分生组织活跃分裂的结果,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发生过程,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最后开花结实完成其生活史。
所以,事实上,细胞分化在植物形态建成中是一个核心问题,没有细胞的分化就没有形态建成。
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是生物体发生的三个基本现象。
植物发育和三个基本现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必然联系。
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植物的每个生活细胞具有全能性,但任何一个细胞在其整个生活周期中,只能表达其基因库中的极小部分内容,而各个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内外条件下,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因而就出现了机能和形态的差异。
所以,分化也可说是一个基因型的细胞所具有的不同的表现型。
二、极性与分化极性是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个基本现象。
它通常是指在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极性一旦建立,则很难使之逆转。
有人指出,没有极性就没有分化。
极性造成了细胞内生活物质的定向和定位,建立起轴向,并表现出两极的分化。
已有证据说明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分裂面的取向。
而在一个器官的发育中,细胞分裂面的取向对于决定细胞的分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细胞的极性是由细胞的电场方向决定的。
因为电场方向决定着细胞内的物质分配,这些物质包括无机盐类、蛋白质、核糖核酸等一些带电荷物质。
同时,生长素的梯度、pH 梯度、渗透压大小、机械压、光照等都能使细胞形成电场,特别是膜上和Ca2+结合的蛋白质带有净的电荷,它在细胞内电场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电场的形成和细胞中带极性的大分子物质的分布是一致的。
所以,电场决定了极性。
由于极性的存在,细胞分裂形成的二个最初相等的子细胞所处的细胞质环境是不同的。
从而基因表达在各自的环境中进行修饰,造成了细胞的不同分化。
在植物中,受精卵或孢子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不等分裂,这是由于细胞质因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极化的结果,使受精卵或孢子从第一次分裂开始,所形成的子细胞即进入不同的发育途径。
因此,细胞极性的建立,引起了细胞的不等分裂。
子细胞在特定的理化环境中,导致特定的细胞分化过程。
三、生理或机械隔离与分化高等植物体内一个细胞的命运、它的分工与分化程度往往也随它所在的位置而定。
例如:把一段芽嫁接在一块愈伤组织上,芽中维管束就会诱导该组织分化出筛管和导管。
用切割或高渗透液等处理的办法把一段组织与临近组织作适当的生理隔离,往往会使这段组织诱导出新的分化。
在植物细胞间,由于胞间连丝连结,结果使整个植物体形成共质体。
胞间连丝在维持植物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持代谢和生长发育上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斯图尔德(Steward)等人在关于胡萝卜的细胞培养中指出,细胞的生理隔离是胚胎发生的前提条件,即形成胚状体的细胞必须切断其与别的细胞的有机联系,并且要用一个能维持其迅速生长和发育的培养基附加成分来培养它。
他认为这是使植物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两个基本条件。
尽管细胞机械隔离对于一些低等植物细胞全能性表现的明显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据,但在高等植物的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组织或细胞从完整的有机体上分离下来,以脱离整体的影响,对于细胞全能性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四、植物激素与分化植物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无论在整体植物或离体培养中均已有大量研究。
在烟草愈伤组织分化中,增加激动素,促进了细胞的分化,并且与木质素的合成是一致的。
许多实验已证实,激动素或它们的组合能引起细胞、组织质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看作分化的一个方面。
包括以下几点:(1)由IAA和一些细胞分裂素的组合对愈伤组织根和芽的诱导。
(2)由IAA和GA3在维管组织分化中的相互作用。
(3)由IAA对茎中皮层和髓组织内以及愈伤组织内维管束的诱导。
(4)茎组织对IAA的反应有不定根的发生。
(5)由GA3、IAA和乙烯对开花的诱导和性别的控制。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生长素和激动素对细胞中蛋白质和RNA 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基因活化有关。
由于植物激素对于细胞中核酸和蛋白质代谢、酶的诱导过程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已使不少研究者相信激素在分化中的作用可能通过转录或翻译水平上的调节作用而影响基因表达。
植物激素作为外来的分化因子,对于细胞分化的作用,决定于细胞的感应态。
所谓感应态就是分化的靶子细胞对外来分化因子(信号)的感应能力。
不同组织的细胞对同一信号的感应能力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靶子细胞中,对同一种激素的受体是不同的。
受体与激素形成一个复合休,然后去启动细胞的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复合体的启动作用主要是引起基因表达的结果,对分化的方向起决定的作用。
五、核质关系及基因表达调控与分化在真核细胞中,核质关系和基因调控是关键。
遗传信息主要贮存于细胞核中,由于核中不同基因活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RNA进入细胞质,合成各种酶和蛋白质。
因此,不同的特化细胞其基因活性的差异将在细胞质中反映出来。
然而,在核中发生的变化受其所在细胞质环境的深刻影响,从而使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
一般来说,细胞核在发育中起主导地位,而在一定的情况下,细胞质的调控也十分重要。
有人在烟草研究中,已发现一些主要植物类型中存在有约2.5万——3万个不同种的RNA(包括叶片、茎、根、花瓣、子房、花药等)。
在所有类型组织中,约有8000种mRNA是共同的。
其余的mRNA均是各个组织所特有的。
即每一组织都有一套特殊的mRNA,它包含了数千个不同的结构基因转录体。
每个分化细胞的核不仅包含了所有基因,通常也包括那些生物体中没有表达的基因,同时也包括一些基因的转录体。
基因表达调节决定于已形成的并运输到细胞质的mRNA前体的贮存量。
基因表达控制是转录后的阶段进行的。
所有种类的RNA,包括mRNA,对于去核后细胞的形态发生都是必须的,而这些物质可以在去核前由细胞核所合成。
已经证实细胞质对核基因调节有重要作用,细胞质对核基因的控制有活化作用。
所以,细胞核是通过向细胞质释放特定的信息来影响细胞的分化。
而发育进程的改变,细胞中代谢的变化, 又反过来影响细胞核的活性。
综上所述,细胞分化是细胞对化学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细胞内外化学物质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物质基础。
细胞内极性建立是细胞分化开始的第一步。
在分化的控制上,激素的调节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但调控因子是十分复杂的,象外界环境因子(光、温度等)、物理因子(表面张力、氧的扩散梯度等)及细胞和组织内本身的启动和操纵,都能影响到细胞分化。
至今,从实验形态学、细胞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角度对细胞分化的研究,使人们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这必将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出现真正的形态和功能的分化之前,细胞将分化成什么类型,具有什么功能就已经被“定向”(commitment)。
“定向”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特化(specification)和决定(determination)。
所谓“特化”,是指细胞或组织在一个中性环境中,例如,在一个周围没有其他细胞或组织影响的体外培养环境中,仍按原先被指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
所谓“决定”,则是指细胞或组织即使处在胚胎的另一区域中,仍不受周围其他细胞或组织的影响,按原先指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
决定意味着原先定向的发育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细胞命运通常是通过下列3种途径被定向的:(1)自主特化(autonomous specification) 这是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合子卵裂产生的子细胞获得了合子细胞质的不同部分,从而使不同的子细胞有不同的发育命运,这是由该细胞的细胞质成分决定的,而与其四周的细胞无关。
如在胚胎发育早期去除自主特化的某个卵裂球,则胚胎就会丧失这种类型的细胞,产生镶嵌发育(mosaic development)。
(2)条件特化(conditional specification) 这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这是通过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来决定分化的命运。
细胞原先具有朝多种方向分化的能力,在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后限定了其分化途径。
这种特化途径取决于细胞在胚胎中所处的位置。
如从早期胚胎中去除条件特化的细胞,其他细胞将会发挥被去除细胞的作用。
这是胚胎发生中的调节发育(regulatory developnlent)模式。
(3)合胞特化(syncytial specification) 这是大部分昆虫纲的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在合胞体胚层(syncytial blastoderm)生成细胞膜分隔细胞核之前,由母体细胞质相互作用所决定,即细胞的命运是在形成细胞之前就已被定向了。
在形成细胞后,最常见到的是条件特化。
植物体的个体发育,是植物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植物在受精卵发育成成年植株的过程中,最初,受精卵重复分裂,产生一团比较一致的分生细胞,以后,细胞分裂逐渐局限于植物幼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而大部分的细胞停止分裂,进行生长和分化。
在种子植物的胚胎中,细胞在形态上已显出了初步的分化,在光学显微镜中可看到细胞的大小、形状、原生质的稀稠及细胞的排列方式等随细胞所处部位而不同。
进而,在胚胎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分化更为明显,行使不同功能的细胞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特有的形态,即在植物体中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群,从而使植物体的成熟部分具有了复杂的内部结构。
在系统发育上,植物越进化,细胞分工越细致,细胞的分化就越剧烈,植物体的内部结构也就越复杂。
单细胞和群体类型的植物,细胞一般没有不分化或分化不明显,植物体只由一种类型的细胞组成。
多细胞植物,细胞或多或少分化,细胞类型增加,植物体的结构趋向复杂化。
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细胞分工最精细,物质的吸收、运输,养分的制造、贮藏,植物体的保护、支持等各种功能,几乎都由专一的细胞类型分别承担,因此,细胞的形态特化非常明显,细胞类型繁多,使被子植物成为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植物类型。
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同一植物的所有细胞均来自于受精卵,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它们却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即使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内外条件下也可能分化成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