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22【素描静物之陶罐】张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3、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二、教学重点重点:复习旧的素描知识,并应用于素描静物临摹中三、导入1、复习旧知识提问:同学们,上一个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素描的基本知识,你们从中掌握了有关素描的那些知识?四、新授1、静物素描基本作画步骤观察——构图——起大形——比例关系——体面结构分析——铺大调子——细部刻画——整体调整(一)观察思考:这是许多同学都忽略的一个步骤。
在落笔之前,首先要想好将怎样画这幅画,用什么手法?重点表现什么?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多长时间等等。
+(二)构图:包括选择角度,画那一部分,横竖比例及大小怎样安排等。
+介绍画面静物与衬布的关系。
(三)起大形: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罐子)的形象。
(四)定大的比例关系、分析体面结构、铺大调子:分出受光和背光,表现出大致的体感。
+(五)深入刻画:是塑造形体最主要的部分。
按照预想尽可能的把物体表现出来。
(六)整体调整:这是收尾工作,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地审视画面,做全面调整。
从表现手法上分,可以分为光影(全因素)素描、结构(分析)素描。
光影(全因素)素描:用明暗调子来表达被画物体,比较接近客观事实,可表现的内容较丰富。
结构(分析)素描:主要采用线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关系,偶尔使用简单的调子来表现体积及空间。
2 临摹静物——单个陶器或瓷器静物①观察范作,说说罐子的作画步骤。
(同学讨论、并发言)②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写生静物基本步骤,学生观察提问③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单个陶瓷器静物的素描作品。
④讲评学生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
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3、课外作业:画一张不同形状的陶器或水果素描作品素描课程(讲师:薛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坚持以“理解”为主的教学理念,反对传统意义上的大班“放羊式”教学,做到学一课懂一课,懂一课下一课。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课题静物素描——如何刻画陶罐(二)授课时间月日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静物素描当中塑造陶罐的基本内容;
2、技能目标:对线条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陶罐明暗素描练习;
3、情感目标:感受素描的美。
教学重点运用明暗素描塑造陶罐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行陶罐明暗素描练习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导入
二,新授1,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2、点评上节课作业:玻璃器皿明暗素描临摹练习
表扬:前三名作业
指正问题:极少数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注意灰调子要用
攃笔将色调擦均匀,黑白灰颜色要分明。
回顾上节课重要内容
一、静物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指的是静止的物体;
2、特点:表现于形体、结构、色调、质地与多样性。
展示:静物明暗素描与结构素描图片
二、陶罐塑造方法
1、形体特征:利用学习过的几何形体概括陶罐各部分结构,
找准结构关系,例如圆柱体或球体;通常罐体都是对称的结
构。
展示:陶罐素描作品
图例:
学生活动
听老师的分析,
自己思考
认真听讲
欣赏图片理解
概念
欣赏图片、理解
静物的特点。
微视频课题名称:素描静物罐子口深入刻画方法
教案
知识点来自高教版魏诗国主编《素描》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适合职高高一、高二素描课程的教学。
重难点:静物罐子口深入刻画步骤环节是知识点重点;教学难点为罐子口凹陷的技能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1、起稿打形:结合范本,表现出罐子口的轮廓线,做到对称,厚度和宽度
比例正确;找出明暗交界线并表现出来。
材料使用由硬碳笔。
2、暗部表现:用软碳笔,结合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的位置,浓淡渐变表现,
注意层次渐变关系。
切勿把亮部画得太黑。
3、暗部表现完成,换硬炭笔表现亮部层次变化,结合短线条表现。
学习任务
1、观看视频思考:作画先后步骤,关注排线浓淡层次的变化;
2、看清楚暗部和投影位置明暗变化的规律;
练习要求
1、仔细观看视频,带着学习任务学习,完成作业;
2、练习要求临摹一张,默写一张;
3、8开大小,碳笔、木炭条、擦笔等。
静物临摹陶罐组合美术点评美篇近日,我在美术馆参观时,被一组静物临摹陶罐的作品所吸引。
这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将对这组作品进行点评,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技艺。
这组作品的静物选择非常巧妙。
陶罐作为静物的选择,既具有实用性,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陶罐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其形态、纹饰和色彩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艺术家通过对陶罐的临摹,不仅能够展现自己对于物品形态的把握能力,还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运用,传递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作品的构图和布局非常得当。
每一个陶罐都被艺术家精心地摆放在画面中,形成了一个和谐而有序的整体。
通过对陶罐的大小、形状、位置和角度的巧妙安排,艺术家在画面中创造了一种稳定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够感受到陶罐的实质特性,还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递出的平静和宁静的氛围。
第三,作品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
艺术家通过对陶罐纹饰和质感的准确描绘,使每一个陶罐都显得栩栩如生。
无论是陶罐的纹理、色彩还是质感,都被艺术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色彩控制表现得非常到位。
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几乎可以感受到陶罐表面的凹凸不平和手感,这种细节处理无疑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作品的色彩运用非常出色。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使每一个陶罐都呈现出独特的色调和氛围。
有的陶罐色彩鲜艳,给人以活力和愉悦的感觉;有的陶罐色彩柔和,给人以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组合,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色彩世界,这种色彩运用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总的来说,这组静物临摹陶罐的作品在构图、细节处理和色彩运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艺术家的才华和技巧。
通过对陶罐的细致观察和精确描绘,艺术家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于物品形态和细节的把握能力,还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组合,传递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教案
素描
任务四:静物陶罐的结构写生
课程类型:素描实训
授课班级: 2015级13班
授课教师:刘润声
授课时间: 360分钟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刘润声课程名称:素描专业:玉雕编号: 04
播放后要学生回答问题:
问:陶罐的不规则形体是由什么形体演变而来?陶罐的形体有什么特点?
由上图可以看出罐耳与罐颈的关系,罐耳围绕罐口成环形排列开来,同时也会和灌口一
上图从黑白灰块面着手,归纳了整个陶罐的形体转折关系,同时也是塑造陶罐体积的关键步骤,陶罐的表面光滑,因此暗部反光较强烈,受光面与背光面转折处的明暗交界线调子较重,罐子的暗部从上至下,由深到浅的视觉效果是由于反光的影响。
罐口是刻画的重点,暗示罐口厚度的立面一定要详细描绘;其次,从中间到两边在形状上会由宽变窄直到消失。
二、写生示范
2、反向形体结构联想
根据几何形体联想生活中的物体。
二、写生示范
1、构图与轮廓阶段:构图要饱满,造型透视准确
2、大明暗阶段:正确分析陶罐的形体关系和黑白灰大关系
3、局部深入阶段:一定要注意整体性
4、整体调整阶段:发挥主观意识
结构素描的线条:轮廓线、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等。
表现方法:抓大感觉、找点、线条穿插、线条表现等。
素描入门-单体静物的打形方法及步骤,在素描作画前,要先观察所画对象的特征,用之前介绍的素描概括法分析对象为基本的几何形体,用铅笔测量法定出物体的高宽比例及在画面的位置,要多观察多比较,从大到小,由粗到细,慢慢画出物体的细节,不要开始就局限在局部。
素描入门-单体静物的打形方法及步骤,在素描作画前,要先观察所画对象的特征,用之前介绍的素描概括法分析对象为基本的几何形体,用铅笔测量法定出物体的高宽比例及在画面的位置,要多观察多比较,从大到小,由粗到细,慢慢画出物体的细节,不要开始就局限在局部,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对素描打好形有着重要的帮助。
我们以一个陶罐来为大家示范单个物体在素描作画时如何打形。
作画步骤1:先用铅笔在画面定出物体高、低点的位置,用线条标出中轴线和物体各部分的宽度。
作画步骤2:根据陶罐圆形的特征、结构关系,运用线条造型方法,注意先方后圆,先用长直线画出陶罐的基本形,再用段直线切出曲线。
作画步骤3:注意表现物体的形体特征,按结构部位的前后、主次关系分轻重进行描绘,各部位透视形状,明暗交界线要画准确。
作画步骤4:细部刻画要精细,对背光部位和投影部位可稍加明暗,经过整体比较和深入调整,完善素描的形体,力求准确。
课题《素描静物之陶罐》
时间:2014.2.22 主讲教师:张娇
教学目标:
1、了解陶罐的基本特征。
2、掌握陶罐的基本画法。
3、让学生灵活掌握陶罐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陶罐表面质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
罐口,罐身,罐底的透视变化
教学准备:范画、ppt、罐子若干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知道有关陶器的知识吗?它最早是用来干什么的?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用素描的方
式画一画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陶罐。
2、新授(过程)
一、火眼金睛来观察(2分钟)
抓特征:罐口、罐颈、罐身、罐底、罐耳的透视幅度变化。
二、从圆柱到罐子的透视演变
1、圆面的一点透视是我们最常见的透视之一, 只有当圆面
的中线与视中线重合的情况下, 才称之为圆面的一点透视。
我们常画的陶罐、玻璃杯、盘子、饮料瓶等所有人工制造的
圆面都存在一点透视。
2、实物的圆面透视
在画石膏圆柱体的时候,外面的圆面越往下, 弧度越大,
越往下, 下面的圆面前后直径越来越大, 左右直径越来越
小。
三、步骤
A、定大形
1.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反复测量出物体的各部分比
例.
2.画出罐子的外轮廓,注意它的对称性,这一步不求细节,力
求做到大关系的准确。
3.找出各部分的结构线,特别注意罐子口罐身结构线和罐子
底这三部分的圆的透视关系,从上至下越来越接近于正圆。
B、用流畅的弧线画出陶罐具体的形体结构,找出明暗交界
线。铺出画面中的重颜色,包括暗面、投影和罐身上几块固
有色较重色块。
C、深入刻画,借助明暗交界线表现陶罐的立体感,稍微添加
一点明暗色调。加重暗部并适当区分罐体上部与下部的固有
色,塑造陶罐时注意加强明暗对比。适当表现陶罐与环境的
关系。
D、完善调整,继续加重整体色调,对罐口、把手及表面的肌
理细节进行深入地刻画,着力表现陶罐的质感。深入刻画的
同时,处理好陶罐边沿与环境的虚实对比,反复调整细节与
整体的关系,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四、学生作业
临摹一个陶罐,要求:造型准确、透视合理、质感强
作品评价
1、学生在刻画时,罐口与罐底透视不准确,在遵循曲线透
视时不够精准,在表现陶罐固有色时,刻画表现不够。质感
表现不充分。
2、陶罐最然中部略鼓起,但还是可以用圆柱体的转折来铺
大关系。鼓起部分深入时在多考虑。
3、铺线条要从最暗处一层一层铺过来,画灰部时最好连带
暗部一起铺线条,整体些。
4、明暗交界线一定要明确,否则灰面和暗面容易混在一起。
5、瓶口的明暗对比不要忽略,初学者最容易:要么暗部不
画,要么图得很深,看不见整体。
6、注意罐口的厚度,注意厚度的细微转折以及受光背光之
分。
7、亮部的细微刻画是体现釉表面质感的好方法。
8、小的转折按体块黑白灰变化进行调整。
9、所有部位的亮光只有罐身最亮,前把手稍弱,后把手更
弱,注意控制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