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
- 格式:pdf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72
简述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之间的关系晶体结构是指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结构。
而空间点阵则是描述晶体结构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间距。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晶体结构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晶体结构是指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结构。
在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是非常有序的,各个粒子之间有着固定的位置关系和间距。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如X射线衍射等来确定,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方法来推测。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晶体结构的几何图形表示,另一种是用数学模型表示。
几何图形表示主要通过晶体的晶面、晶胞和晶格来描述晶体的结构。
晶面是晶体表面上的一个平面,晶胞是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元,晶格是由相邻晶胞的重复堆积形成的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网格。
数学模型表示主要是通过空间点阵来描述晶体的结构。
二、空间点阵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空间点阵是一种数学模型,用来描述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间距。
空间点阵是由一系列的基矢量和晶胞参数来表示的。
基矢量是一组线性无关的矢量,它们的线性组合可以表示出空间中的任意矢量。
晶胞参数包括晶胞的长度、角度和对称操作元素等。
空间点阵可以分为离散点阵和连续点阵两种。
离散点阵是指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离散排列的情况,如简单立方晶体、体心立方晶体和面心立方晶体等。
连续点阵是指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中连续排列的情况,如钻石晶体和金属晶体等。
三、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关系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空间点阵来描述和表示。
在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一种具有周期性的结构。
这种周期性的结构可以通过空间点阵的平移操作来表示,即晶体结构是由空间点阵的平移操作所生成的。
1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异同空间点阵晶体结构人为的、抽象的几何图形客观的具有具体的物质内容,其基本的单元是结构单元(原子或离子)组成空间点阵的结点是没有物质内容的几何点结构单元与结点在空间排列的周期是一致的,或者说它们具有同样的T矢量;抽象的空间点阵不能脱离具体的晶体结构而单独存在,所以它不是一个无物质基础的纯粹的几何图形。
这种抽象能更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是一个科学的抽象。
空间点阵只是一个几何图形,它不等于晶体内部具体的格子构造,是从实际晶体内部结构中抽象出来的无限的几何图形.虽然对于实际晶体来说,不论晶体多小,它们所占的空间总是有限的,但在微观上,可以将晶体想象成等同点在三维空间是无限排列的。
2 在同一行列中结点间距是相等的;在平行的行列上结点间距是相等的;不同的行列,其结点间距一般是不等的(某些方向的行列结点分布较密;另一些方向行列结点的分布较疏。
)3 面网密度:面网上单位面积内结点的数目面网间距:任意2个相邻面网的垂直距离相互平行的面网的面网密度和面网间距相等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其面网间距也大4 宏观晶体中对称要素的集合,包含了宏观晶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和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1)对称变换的集合——对称变换群(2)对称要素的集合——对称要素群合称对称群在宏观晶体中所存在的对称要素都必定通过晶体的中心,因此不论对称变换如何,晶体中至少有一个点是不变的,所以将对称型称为点群,该点称为点群中心5 点阵几何元素的表示法☆坐标系的确定任一点阵结点—--—————---—坐标原点单位平行六面体的三个互不平行的棱———坐标轴点阵常数a、b、c所代表的三个方向--—x、y、z轴坐标单位:a、b、c☆结点的位置表示法以它们的坐标值来表示的.6 晶向的表示法晶向—空间点阵中由结点连成的结点线和平行于结点线的方向晶向指数uvw—通过原点作一条直线与晶向平行,将这条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化为没有公约数的整数。
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异同
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是固体物理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虽然它们有联系,但仍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是它们的异同之处简要介绍:
一、异同
1.定义晶体结构指的是一个由周期性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而空间点阵指的是无限连续重复的平移对称性规律,即一组满足某些几何条件的无穷多点在空间中无限延伸的排列方式。
2.特征晶体结构是由一定数量的单元组成的三维连续排列,它们具有明确的界面,并且每个单元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即呈现出高度的重复性。
而空间点阵则没有明确的界面,任何一部分的点都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的代表。
它具有平移对称性,重复性强。
3.分类晶体结构可以分为14种布拉维格子以及其他非周期性结构。
每个晶体结构由一组指定的晶体轴和角度来描述。
而空间点阵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进行分类。
在三维空间内,总共有17种不同的空间对称组,称为空间点群。
4.性质晶体结构具有晶体学的性质,例如各向同性、能带结构等。
而空间点阵则是对于一些物理问题求解的基础,比如电子、光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行为特征。
二、总结
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都是描述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
晶体结构由周期性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呈现高度的
重复性,通过指定晶体轴和角度来进行分类。
而空间点阵是无穷多点在空间中无限延伸的排列方式,具有平移对称性,通过分类后得到17种不同的空间对称组。
两者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仍有不同之处。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关系一、引言晶体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和周期性的排列。
而晶体结构的基础则是空间点阵,它们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点阵的概念空间点阵是指在三维空间中由一组平移对称操作所得到的离散点集合。
它们是无限延伸的,具有无穷多的点,且点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
在空间点阵中,每个点都具有相同的环境。
三、晶体结构的定义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晶体格点和晶胞两个层次。
晶体格点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所占据的点阵位置,而晶胞则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四、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关系空间点阵是晶体结构的基础,晶体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空间点阵的存在。
具体而言,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将占据空间点阵的各个位置,形成有序的排列。
晶体结构的类型和特性取决于所采用的空间点阵。
5、常见的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类型(1)立方晶系:立方晶系的空间点阵有简单立方格点、面心立方格点和体心立方格点。
这些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分别是简单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体心立方结构。
(2)六方晶系:六方晶系的空间点阵只有一种,即六方最密堆积格点。
该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是六方密堆积结构。
(3)四方晶系:四方晶系的空间点阵有简单四方格点和体心四方格点。
这些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分别是简单四方结构和体心四方结构。
(4)正交晶系:正交晶系的空间点阵有简单正交格点、面心正交格点和体心正交格点。
这些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分别是简单正交结构、面心正交结构和体心正交结构。
(5)单斜晶系:单斜晶系的空间点阵有简单单斜格点和底心单斜格点。
这些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分别是简单单斜结构和底心单斜结构。
(6)菱面晶系:菱面晶系的空间点阵有简单菱面格点和体心菱面格点。
这些格点所形成的晶体结构分别是简单菱面结构和体心菱面结构。
六、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重要性空间点阵为晶体结构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X射线晶体学复习要点(一)晶体和空间点阵¾什么是晶体?¾晶体相关的基本概念:1.单晶:构成固体的原子作周期性有规则排列的固体。
2.多晶:由细微小单晶无规排列的固体。
3.非晶:至少在微米尺度内作周期性排列称为长程有序。
原子作长程无序排列的固体称为非晶态。
¾单晶体的几个概念:1.晶棱2.晶带3.晶面夹角守恒定律(2)点阵和结构基元1912年Lave等首次用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标志现代晶体学的创立。
晶体内部原子、分子结构的基本单元,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可用一种数学抽象——点阵来研究它。
若晶体内部结构的基本单元可抽象为一个,则整个晶体可用一个三维点阵来表示。
点阵是一组无限的点,点阵中每个点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
在平移的对称操作下,(连结点阵中任意两点的矢量,按此矢量平移),所有点都能复原,满足以上条件的一组点称为点阵。
晶系•分子(或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排列就形成晶体。
周期排列的重复单元就是结构基元。
能够填满整个三维空间的排列单元首先必须是一个平行六面体。
•晶胞参数:表示一个平行六面体需要6个参数:三个轴的长度a, b, c 和三个轴的夹角α, β, γ。
•根据晶胞的点群对称性,把晶体分为七大晶系;考虑到晶胞这中平行六面体的微观对称性,得到一共有14种不同的平行六面体,就是14种布拉菲点阵。
能够填满三维空间的平行六面体,按照对称性分成7种晶系。
4种点阵类型按照点阵类型分:1.简单(P)2.底心(C)3.体心(I)4.面心(F)如何表示晶体中的原子?)表示出1个晶胞里面的原子即可,其他原子就是该晶胞在空间重复排列。
)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由晶胞参数a,b, c, α, β, γ确定;)晶胞内部各个原子的坐标位置,由原子坐标参数(x,y,z)规定。
)结构测定就是确定以上的各个参数。
cn b n a n R n r r r r 321++=任意一个阵点位置都可以表示为位矢:任意一个原子位置都可以表示为位矢:c z b y a x R R j j j n j nr r r r r +++=•晶列:布拉菲格点可以看成分布在平行等距的直线系上,这些直线系称为晶列。
第四章晶体结构缺陷晶体缺陷的产生与晶体的生长条件,晶体中原子的热运动以及对晶体的加工工艺等有关。
事实上,任何晶体即使在绝对零度都含有缺陷,自然界中理想晶体是不存在的。
既然存在着对称性的缺陷,平移操作不能复制全部格点,那么空间点阵的概念似乎不能用到含有缺陷的晶体中,亦即晶体理论的基石不再牢固。
但缺陷的存在只是晶体中局部的破坏。
作为一种统计,一种近似,一种几何模型,缺陷存在的比例毕竟只是一个很小的量(这指的是通常的情况),从占有原子百分数来说,晶体中的缺陷在数量上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整体上看,可以认为一般晶体是近乎完整的。
因而对于实际晶体中存在的缺陷可以用确切的几何图形来描述,这一点非常重要。
它是我们今后讨论缺陷形态的基本出发点。
事实上,把晶体看成近乎完整的并不是一种凭空的假设,大量的实验事实(X射线及电子衍射实验提供了足够的实验证据)都支持这种近乎理想的对称性。
当然不能否认,当缺陷比例过高以致于这种“完整性”无论从实验或从理论上都不复存在时,此时的固体便不能用空间点阵来描述,也不能被称之为晶体。
这便是材料中的另一大类别:非晶态固体。
对非晶固体和晶体,无论在原子结构理论上或是材料学家对它们完美性追求的哲学思想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此作进一步的理解。
缺陷是晶体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晶体的生长、性能以及加工等无一不与缺陷紧密相关。
因为正是这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缺陷,对晶体的性能产生了不容小视的作用。
这种影响无论在微观或宏观上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4.1热力学平衡态点缺陷4.1.1 热缺陷的基本类型点缺陷形成的热力学平衡当晶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晶格内原子吸收能量,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温度越高,热振动幅度加大,原子的平均动能随之增加。
热振动的原子在某一瞬间可以获得较大的能量,挣脱周围质点的作用,离开平衡位置,进入到晶格内的其它位置,而在原来的平衡格点位置上留下空位。
这种由于晶体内部质点热运动而形成的缺陷称为热缺陷。
第一章晶体几何基础1-1 解释概念:等同点:晶体结构中,在同一取向上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
空间点阵:概括地表示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结点:空间点阵中的点称为结点。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的集合为对称型,也称点群。
晶类:将对称型相同的晶体归为一类,称为晶类。
晶体定向:为了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在晶体中引入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空间群:是指一个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要素的集合。
布拉菲格子:是指法国学者A.布拉菲根据晶体结构的最高点群和平移群对称及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原则,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划分成14种类型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应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晶胞参数: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的6个参数(a、b、c、α、β、γ).1-2 晶体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哪种几何图形可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解答:⑴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①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②晶体的内部质点呈对称分布,即晶体具有对称性。
⑵14种布拉菲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单位格子可以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1-3 晶体中有哪些对称要素,用国际符号表示。
解答:对称面—m,对称中心—1,n次对称轴—n,n次旋转反伸轴—n螺旋轴—ns ,滑移面—a、b、c、d1-5 一个四方晶系的晶面,其上的截距分别为3a、4a、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解答:在X、Y、Z轴上的截距系数:3、4、6。
截距系数的倒数比为:1/3:1/4:1/6=4:3:2晶面指数为:(432)补充:晶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与其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解答:①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形态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反映。
②均一性和异向性:均一性是由于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中的任何一部分在结构上是相同的。
异向性是由于同一晶体中的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同的,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关系一、引言空间点阵是研究晶体结构的基础,对于理解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出发,探讨晶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二、空间点阵的概念与分类空间点阵是指一种由无限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点构成的几何结构。
根据点的排列方式和对称性,空间点阵可以分为17种不同的点阵类型,其中最简单的是立方点阵、四方点阵和六方点阵。
三、晶体结构的基本原理晶体是由空间点阵所构成的周期性结构,具有长程有序性。
晶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 原胞: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原胞,它是由空间点阵中的一个点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最小重复单元。
不同的晶体结构有不同的原胞形状和尺寸。
2. 基元:基元是原胞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结构单位,它决定了晶体的化学组成。
在晶体结构中,基元可以是原子、离子或分子。
3. 晶格:晶格是由原胞所组成的空间点阵,它描述了晶体结构中原胞的排列方式和对称性。
晶格可以用晶胞参数来描述,包括晶格常数、晶胞角度等。
四、晶体结构的分类根据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构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离子晶体的结构由离子的大小、电荷以及电荷比例等因素决定。
2. 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由共价键相连的原子构成,共用电子形成共价键。
共价晶体的结构由原子的键长、键角以及键的定向性等因素决定。
3.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结合。
金属晶体的结构由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方式和电子云的扩散性质决定。
4.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结合。
分子晶体的结构由分子的形状、大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因素决定。
五、晶体结构与物性的关系晶体结构对于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导致晶体具有不同的导电性、磁性、光学性质等。
例如,金属晶体由于金属键的存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离子晶体由于离子的排列有序,具有高熔点和脆性;共价晶体由于共价键的存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