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积液生化分析与临床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40.62 KB
- 文档页数:2
双膝关节积液病历模板与爬山相关的病例双膝关节积液病历模板与爬山相关的病例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双膝关节积液病历模板与爬山活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相关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了解双膝关节积液病历模板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探讨如何在爬山活动中进行预防和保护。
1. 简介双膝关节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特点是关节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
该疾病通常引发了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爬山活动对于体力锻炼和心理放松都非常有益,但对于双膝关节积液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 病历模板以下是双膝关节积液病历模板的基本组成部分:(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尊称、芳龄、性别、通信方式等;(2)主诉:描述患者主要的症状,如疼痛、肿胀等;(3)既往病史:包括双膝关节积液的发病时间、就诊情况、治疗方法等;(4)家族史:是否有家族遗传等相关病史;(5)体格检查:包括双膝关节的外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压痛点等;(6)辅助检查:如X光、MRI等,用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7)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病例分析以下是一个与爬山活动相关的双膝关节积液病例:病例信息:- 患者尊称:张先生- 芳龄:45岁- 性别:男性-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既往病史:- 发病时间:近1个月- 就诊情况:就诊于当地医院,接受了物理治疗和药物缓解疼痛,但效果不佳。
体格检查:- 双膝关节外观正常- 膝关节肿胀明显- 活动度受限- 双膝关节有压痛点辅助检查:- X光检查显示双膝关节无明显骨质疾病- MRI检查显示双膝关节积液明显诊断和治疗计划:- 诊断:双膝关节积液- 治疗计划:结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适当休息,缓解症状和恢复关节功能。
4. 爬山活动中的预防和保护尽管双膝关节积液可能对爬山活动产生一定的限制,但一些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继续享受爬山的乐趣。
(1)适当的准备活动:在进行爬山活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以减少关节受伤的风险。
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和探讨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配合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除1例患者出现玻璃酸钠疑似过敏症状,终止治疗外,其他患者显效14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到1年,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注射玻璃酸钠、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有利于消肿,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治疗病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手段。
标签:玻璃酸钠注射;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病变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老年人常见且多发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关节疼痛明显,严重时可导致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
本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用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膝骨性关节患者均来自我院骨科门诊,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3~68岁;病程在1~10年,≤5年者27例,>5年者23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本组患者年龄、病情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ACR)2002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中膝关节炎诊断标准制定诊断标准[1]:①临床表现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加以下3条之一:?年龄>40岁;?关节僵硬<30 min;?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感。
②关节液清亮、点稠,白细胞<200个/儿。
③放射学改变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骨赘形成。
推拿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综合护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病发膝关节骨关节炎后开展推拿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疾病的影响。
方法:抽选本院骨伤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诊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患参与研究,入科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病患均为30例,对照组单纯开展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及综合护理,对病患分别干预后的临床指标展开观察。
结果:组间均在开展护理干预前,膝关节功能与疼痛分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6);均在开展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有所改变,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分值更高于对照组,疼痛分值更低(P<0.05)。
结论:在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期间,联合推拿与综合护理实施干预,能提升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其疼痛感。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推拿;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综合护理;疼痛前言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是指患者膝部软骨退变、磨损后引起的骨质硬化,从而引起膝关节肥大、变形[1]。
临床表现以膝关节疼痛、关节积液、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
该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中,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
临床治疗普遍采用抗炎类、皮质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2]。
但治疗时间较长,且效果甚微。
故选用中西医疗法结合综合护理实施干预,以降低患者膝关节疼痛感、提高活动功能为目的,抑制病情恶化。
对此,本研究将探讨推拿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综合护理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的护理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本院骨伤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诊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患参与研究,入科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病患均为30例,对照组单纯开展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该组男性及女性病患例数为16例、14例,年龄61-74(66.35±2.64)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及综合护理,该组男性及女性病患例数为17例、13例,年龄61-73(66.03±2.31)岁;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关于小针刀加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关键词】小针刀;玻璃酸钠;膝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引起疼痛流行甚广的一种关节病,据我国初步调查[1]OA发生率为3%,即3 600万患者。
我国正步入世界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因而老年OA的发生率在继续上升。
我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小针刀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9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9例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40~65岁,平均54.6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5.9年;单膝发病34例,双膝5例;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游离体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积液9例。
1.2排除标准:①关节严重畸形,中度以上肿胀;②年龄大于65岁,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③治疗未满1个疗程或未按规定用药或各种原因中断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④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3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临床标准[2]:①1个月内数日膝关节痛;②关节活动时间有响声;③晨僵≤30 min;④年龄≥38岁;⑤膝关节骨性肿胀伴弹响;⑥膝关节骨性肿胀不伴弹响。
最少存在①~④或①~③、⑤或①、⑥即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①关节边缘或韧带附着点骨赘形成;②关节周围小骨刺;③关节间隙狭窄伴软骨下骨硬化;④软骨下骨板内有硬化囊变。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2]:①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③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④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1.4治疗方法:1.4.1患者屈膝仰卧位,患膝髌骨外上缘作为穿刺点,患肢膝部皮肤碘酒酒精常规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用7号无菌针头从髌骨外侧作髌股间隙穿刺,进入关节腔内,缓慢注射1%玻璃酸钠2 ml。
依降钙素结合针推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膝骨性关节病(Osteoarthritis,简称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敖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活动受限,有时伴有关节积液,最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是引起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
为探讨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肌注结合针推治疗膝骨性关节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OA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依降钙素注射液肌注结合针推治疗)30例;对照组:(针推治疗)30例。
以上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男女组成比例等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所有病例符合美国风湿协会(ACR)制定的OA诊断标准。
[1]同时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对依降钙素过敏患者。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肌注结合针推治疗,对照组采用针推治疗。
1.2.1依降钙素注射(商品名:益盖宁;日本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20单位肌注,1周肌肉注射1次。
五次为一个疗程。
1.2.2针推治疗,用传统针刺,按摩手法火罐治疗,重点在于减轻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增强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
同时指导患者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保护关节。
1日一次,7次一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
该量表分为10项。
(1)疼痛(无30分,轻度25分,中度15分,重度0分)(2)关节肿胀积液(无5分,轻度3分,重度0分)(3)肌四头肌萎缩(小于2cm5分,2—3cm3分,3cm以上0分)(4)关节活动度(正常10分,每减少10°少1分)(5)跛行(无5分,单捌3分,双捌0分)(6)支具(不需要5分,单捌3分,双捌0分)(7)步行能力(正常20分,≥1km15分,≥500m5分,<500m0分)(8)上下楼梯(无困难10分,轻度困难5分,困难0分)(9)下蹲(无困难5分,轻度困难3分,困难0分)(10)跑步(无困难5分,轻度困难3分,困难0分)全表满分为100分。
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常见的骨病之一。
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该病患者逐年增加。
在治疗方面,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西医多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提高关节腔润滑程度,中医采用各种特色疗法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主要复习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以供国内同仁借鉴,探求该病治疗的新方向。
标签:中医药疗法;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综述文献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其主要改变是膝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症状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膝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膝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弹响,最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
目前临床多运用各种中医药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
玻璃酸钠作为一种线性粘多糖,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玻璃酸钠注射液,适应症为变形性膝关节病、肩关节周围炎。
有研究[1]证实其可调节患者血清及关节滑液的IL-1β及TNA-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细胞的。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标为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临床治疗多以补肝肾、强筋骨、通血痹为主。
王氏等[2]对近10年来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西药内服均有效,且中药疗效更优,不良反应更少。
陈氏等[3],发现以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可以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滑液和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同时脂联素的含量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反比[4]。
现将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药汤剂内服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王氏[5]以玻璃酸钠2ml关节腔内注射1次/w,治疗70例。
膝分离性骨软骨炎与关节内游离体一、分离性骨软骨炎【概述】分离性骨软骨炎也称干脆性骨软骨炎或剥脱性骨软骨炎,一般认为外伤造成关节面骨折或因多次重复外伤引起局部血运障碍致软骨下骨损伤坏死后,剥脱的骨软骨或软骨碎片与母骨完全分离,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多有膝关节创伤史。
以膝、肘关节最多。
【诊断】1.临床表现典型表现受累关节疼痛、压痛,上下楼、半蹲位时疼痛加剧,在某一特定位置常有打软腿的现象。
并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关节积液或交锁等症状。
查体:受累关节肿胀、压痛,关节积液征阳性,活动受限。
2.X线表现可见含骨的碎片及母骨缺损处。
晚期可见骨关节炎改变。
【治疗】关节内有游离体时,手术摘除。
母骨缺损处可用克氏针钻数个孔以刺激软骨生长,3个月后负重。
碎片尚未游离时,采用石膏固定及对症治疗。
二、关节内游离体【概述】膝关节内游离体是膝关节内可以移动的骨性或软骨性组织,可引起疼痛、交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游离体的来源包括:滑膜软骨瘤病、关节软骨磨损剥脱的软骨(如分离性骨软骨炎及骨软骨炎)、关节软骨骨折脱落形成、半月板破裂后脱落的半月板组织和脱落的骨赘。
关节内游离体的存在可诱发或加速骨软骨炎的发展。
【诊断】1.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
常在某一特定位置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交锁现象,如合并骨关节炎则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和关节积液。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查体时可发现关节活动时的顿挫感,可于主动屈伸膝关节时出现关节交锁。
2.X线表现不伴随钙化的软骨性游离体在X线片上常不显影,骨性游离体可表现为关节腔内边缘光滑的高密度影,常存在于股骨后方关节间隙内,变换关节姿势后复查X线片发现高密度影位置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有时需与籽骨及滑膜软骨瘤鉴别。
籽骨位于关节腔外,位置不会改变。
滑膜软骨瘤病形成的关节内外高密度影常为多发或体积较大,单纯关节内游离体数量一般不超过l~2个。
【治疗】无症状的关节内游离体、关节活动受限不严重或交锁不频繁的患者可观察随访。
桃仁膝康丸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作者:耿捷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桃仁膝康丸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治疗组给予桃仁膝康丸,每次6 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0.75 g,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桃仁膝康丸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桃仁膝康丸;中药;理疗;功能锻炼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导致膝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
本病临床常见表现为进行性、慢性发展的关节僵硬、肿痛、活动受限,女性患者多见,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除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外,大多保守治疗。
笔者采用桃仁膝康丸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KOA患者6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住院KOA患者120例,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治疗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41~85岁,平均(67.5±7.8)岁;病程0.5~46个月,中位数18个月;单膝发病28例,双膝发病32例。
对照组男19例,女41例;年龄38~83岁,平均(66.5±7.7)岁;病程0.5~44个月,中位数21个月;单膝发病20例,双膝发病4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且Kellgren-Lawrence分级[1]0~Ⅲ级,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肿胀、疼痛,上下楼梯膝关节半屈曲位时更为明显,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
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4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中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关节镜对46例患者进行手术诊治。
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
结论:关节镜治疗对早、中期中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关节镜骨关节炎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23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大致可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炎和继发性骨关节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微创关节镜下手术,包括冲洗炎性关节、清理关节软骨表面和破裂的半月板,或切除部分滑膜及造成软组织症状的敏感骨赘,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0~2012年应用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38~68岁,平均53岁;左膝21例,右膝25例,其中双膝4例。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膝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肿大,同时可伴有关节摩擦音(感)或关节活动受限,出现绞锁等症状。
常规x线检查,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的分级标准分级:①0级:正常;②ⅰ级:关节边缘骨赘;③ⅱ级:可疑的关节间隙变窄及明显骨赘;④ⅲ级:较多的骨赘,关节间隙变窄明确,轻微软骨下骨硬化及可能存在骨外形的畸形改变;⑤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软骨下骨硬化及明确畸形[1]。
本组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19例,ⅳ级2例。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均连续硬膜外麻醉,置止血带,常规取髌韧带旁内、外侧手术入路。
依次行关节腔内探查,一般按髌上囊、髌股间室、外侧沟、内侧沟、内侧间室、髁间窝、外侧间室顺序检查,在明确病变部位和病损性质后,进行膝关节的冲洗、祛除游离体、修剪半月板撕裂瓣,以及慎重的、最小限度的分离或磨削关节软骨的碎片(软骨成形)等操作。
谈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新疆省五家渠市共青团医院普外科苏茂元831300 【摘要】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增生退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在人体关节中,膝关节除要支撑全身重量外,还要作站立、下蹲、跳跃、跑步、行走动作,使膝关节活动十分频繁,最易发生膝关节劳损,所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最为常见.可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退行性骨关节炎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成为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防治已经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炎;膝关节;治疗;软骨;本文结合临床经验,以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为列,简单分析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认识: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继发性一多由于创伤(膝、骨、半月板、膝关节脱位等);关节畸形(膝内翻、外翻);关节病变(炎性关节病变,内分泌紊乱,缺血性坏死)。
而造成膝关节过早的发生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基本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行走不方便,伸屈膝关节受限,下蹲困难,上下楼梯疼痛明显,或突然活动发生刺痛,并常伴有软腿欲跌现象。
膝关节伸直到一定程度引起疼痛,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往往发出捻发响声。
严重的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还可出现关节积液,并发滑膜炎。
一般治疗方法: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基础,适用于早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轻微患者,可达到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1.1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教育,改变患者生活习惯,改善症状,预防病情加重。
常见的健康教育包括:减少不合理运动,避免长时间跑跳,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轻体重,关节功能训练,肌力锻炼等。
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方式治疗,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和控制休息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方法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方法。
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的膝关节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结论:可以根据其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诊治。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诊治方法【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31-0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 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临床上因严重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而备受关注。
患者多分布在老年人群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的疼痛、畸形以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症状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的膝关节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其中男性80名,女性40名,年龄在47岁至88岁,平均年龄67.85岁。
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和韧带挛缩或松弛等,临床表现为正常负重所致膝关节面塌陷变形,同时出现以关节肿痛、僵硬、活动障碍为主。
关节肿胀多见于急性期或活动量较大,由关节积液所引起。
”浮骸试验”可呈阳性。
所有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符合KOA的诊断标准。
骨性关节炎病情根据K/L 评分标准分为0-Ⅳ级,定义Ⅰ-Ⅳ级骨性关节炎分别为0-4分。
1.2方法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无亲缘关系,所有影像学资料由两名不清楚患者病情的研究者进行讨论确定分级。
科普论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骨科疾病,是指关节及周边组织出现炎性,高发于中老年群体[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最初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随着患者病情加重,逐渐向软骨下骨板、滑膜等周边组织蔓延,从而导致软骨变性及增生新骨出现[2-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以创伤、自身免疫系统、遗传、外界等因素相关[4]。
患者易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行动障碍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是长期持续性过程,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可采取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式[6-7]。
在本次研究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方式,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伦理委员会等部门的批准,在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病例收治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
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入至对照组(n=43例)、观察组(n=43例)。
在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5~67(56.19±3.16)岁,病程1~9(4.63±1.49)年。
在对照组中,男性为24例,女性为19例,年龄47~70(68.52±3.29)岁,病程2~11(6.02±1.85)年。
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诊断;(2)未采用其它治疗方法;(3)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
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者;(2)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5)膝关节感染或炎症者;(6)患者资料不全。
1.2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方式,具体如下。
422019 年第 6 卷第 27 期2019 Vol.6 No.27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蒋 剑,王朝红(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苗山中心卫生院,山东 莱芜 271111)【摘要】目的 研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方法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玻璃酸钠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提高治疗效果,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7.42.01膝骨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后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1]。
临床主要症状为骨关节疼痛僵硬,关节肿胀、压痛,使患者活动受限,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病情随时间延长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过去常采用镇痛药物、局部“封闭”、针灸理疗等进行治疗。
但是疗效较慢,且容易复发。
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并不断优化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以50例我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方法治疗,以研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51±3)岁, 病程半年至3年,无高危因素。
对照组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52±2.7)岁,病程半年至4年,无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