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程模板首次病程记录时间:2010年7月23日15:00病例特点:1.患者姓名为XXX,女性,74岁,居住在本地区。
2.主诉为右膝痛伴活动困难已有半月之久。
3.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下蹲站起困难,上下楼梯活动不利,行走活动及阴雨天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
病程中无发热,无关节红肿及下肢麻木等症。
间断于院外行针刺治疗,症状无缓解。
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膝骨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后精神、睡眠欠佳,饮食、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改变。
4.既往史:患者既往有“双膝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多于XXX遇冷而发,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药物过敏史不详。
5.体格检查:体温为36.5℃,脉搏为80次/分,呼吸为16次/分,血压为14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形体偏胖,查体合作。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
脊柱无畸形压痛,右膝关节无畸形红肿,肤色、肤温正常,右膝周广泛压痛,以内膝眼为甚,磨髌试验(+),过伸过屈试验(+),可闻及骨摩擦音,浮髌试验(-),半月板挤压试验(-)。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于市XXX行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密度测定示:重度骨量减少。
拟诊讨论: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右膝痛伴活动困难”为主症入院,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老年女患,久病体虚,肝肾精血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劳则气耗伤精,故遇劳更甚。
结合舌苔脉象,与“肝肾亏虚”相符。
治宜补肝肾,强筋骨。
2.中医鉴别诊断:风湿热痹: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与本患者病证不符,可暂不考虑。
3.中医诊断:膝痹病、肝肾亏虚。
4.西医诊断依据:1)右膝骨性关节炎;2)骨质疏松症:①老年女性;②因“右膝痛伴活动困难半月”入院;③既往有“双膝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④查体:右膝周广泛压痛,以内膝眼为甚,磨髌试验(+),过伸过屈试验(+),可闻及骨摩擦音;⑤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密度测定示:重度骨量减少。
住院病历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主诉:反复左膝关节疼痛办活动受限5年,加重7天现病史:自诉5年前开始出现左膝关节反复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向他处放射,疼痛可因体位改变而诱发,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由于病情较轻没特殊治疗。
于1周前再发,并出现左下肢放射痛,伴左下肢乏力、活动受限,晨起出现左膝关节僵硬,时间少于30分钟,活动后改善,近一周出现静息痛,休息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效果欠佳,到本院门诊就诊,行X光提示左膝骨关节炎,门诊拟“左膝骨关节炎”诊断收入本科。
患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午后潮热,无间歇性跛行,无消瘦、无抽搐、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体格良好。
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病史。
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
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有疫水、毒品接触史。
否认有烟酒不良嗜好史,否认有冶游史。
婚育、月经史:已婚,育有1子,体健。
家族史:家人体健。
无家族传染病、遗传病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T 36.7CºP 85次/分R 20次/分BP 114/71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被动卧床,体查合作。
全身皮肤无黄染。
无皮下出血点及异常结节。
皮温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无头颅大小形态异常。
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先天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
口唇红,无紫绀,咽无红肿,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无抵抗感,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廓无先天畸形,无压痛。
呼吸运动自如,双肺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住院病历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感;双肺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5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杂音。
住院病区:针灸科床号:207-1 住院号:13798首次病程记录2010年7月23日 15:00病例特点:1、邹桂英,女,74岁,居民。
2、主诉:右膝痛伴活动困难半月。
3、现病史:患者自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下蹲站起困难,上下楼梯活动不利,行走活动及阴雨天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
病程中无发热,无关节红肿及下肢麻木等症。
间断于院外行针刺治疗,症状无缓解。
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膝骨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后精神、睡眠欠佳,饮食、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改变。
4、既往史:既往有“双膝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多于遇寒遇冷而发,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药物过敏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形体偏胖,扶入病房,慢性病面容,查体合作。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
脊柱无畸形压痛,右膝关节无畸形红肿,肤色、肤温正常,右膝周广泛压痛,以内膝眼为甚,磨髌试验(+),过伸过屈试验(+),可闻及骨摩擦音,浮髌试验(-),半月板挤压试验(-)。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2010.07.21于市汉江医院行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密度测定示:重度骨量减少。
拟诊讨论: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右膝痛伴活动困难”为主症入院,属中医“膝痹病”范1住院病区:针灸科床号:207-1 住院号:13798畴。
老年女患,久病体虚,肝肾精血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劳则气耗伤精,故遇劳更甚。
结合舌苔脉象,与“肝肾亏虚”相符。
治宜补肝肾,强筋骨。
2、中医鉴别诊断:风湿热痹: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与本患者病证不符,可暂不考虑。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华骨科杂志,2018,6,38(12)],《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吕厚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膝关节间断疼痛多年,近期加重伴活动受限。
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出现屈曲挛缩及内翻或者外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过屈过伸时疼痛明显。
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股关节病变,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华骨科杂志,2018,6,38(12)],《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吕厚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无全身或局部的近期感染。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膝关节病变影响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6)X线胸片、心电图;(7)双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髌骨轴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负重位X线片或双下肢全长片;(2)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动态心电图和血压监测;(3)腰椎或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4)术前配血;(5)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合适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 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照1.疾病诊断参照 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拟订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痛苦及压痛、关节僵直、关节肿大、骨摩擦音 ( 感) 、关节无力、活动阻碍。
(2)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骨关节炎的 x 线特色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空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沿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惯例、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 c 反响蛋白 (cRP) 及血沉 (ESR)轻度高升,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详细诊断标准①近 1 个月内频频膝关节痛苦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空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 ( 或 ) 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起码2次)清明、粘稠,WBC<2000个/m1④中老年患者 ( ≥ 40 岁) ⑤晨僵≤ 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 ( 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 线检查,切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 +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疾病分期(1)初期 : 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痛苦,常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显然畸形,关节空隙及四周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活动可。
(2)中期 : 痛苦较重,可归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不稳。
(3)后期 : 痛苦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可以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显然,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活动度显然减小,严重不稳。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要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图文目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膝关节结构与功能•骨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变化•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及患者教育0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关节病变。
发病原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年龄、肥胖、关节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有关。
长期关节劳损和创伤可导致关节软骨损伤,进而引发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地域差异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不同地域、种族间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有关。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疼痛多呈钝痛或酸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主要表现为关节轻度疼痛和僵硬,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改变;中度表现为关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重度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严重肿胀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02膝关节结构与功能包括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膝关节的骨性支架。
骨性结构主要有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韧带结构包绕在膝关节周围,为密闭的结缔组织囊,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
关节囊膝关节解剖结构膝关节能够承受人体重量,并在行走、跑跳等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承重功能膝关节具有屈伸运动功能,使小腿能够相对于大腿进行前后运动。
运动功能膝关节内的关节软骨和滑液能够缓冲运动时的冲击,保护骨骼免受损伤。
缓冲功能膝关节生理功能膝关节生物力学特点杠杆作用膝关节在伸膝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发挥杠杆作用,提高运动效率。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肾虚髓亏证:主症:多为中年病人,腰腿酸软,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灵活,不能久立远行,病情反复不愈,遇劳则腰脊、颈项或四肢关节疼痛更剧。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黄30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白芍15g,木瓜10g,鸡血藤30g。
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加减:颈项疼痛加葛根20g,羌活15g;肢体麻木加桑枝10g,黄芪30g;跟骨疼痛加牛膝20g;上肢疼痛加海风藤30g,青风藤20g,伸筋草30g。
2.肝血不足,肾阳亏虚证:主症:关节僵硬冷痛,屈伸不利。
甚则关节变形,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足跟疼痛,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频便溏,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衍,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治法:调补肝肾,和营养血。
方药:壮骨蠲痹汤。
熟地黄15g,肉苁蓉10g,骨碎补15g,淫羊藿15g,当归10g,白芍20g,黄芪15g,甘草6g,牛膝10g,三七粉6g (服服)。
水煎服,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亦可制为水丸,长期服用。
加减:湿重去熟地黄加薏苡仁30g;有热者加黄柏6g,有寒者加鹿角胶10g。
3.气血两虚证:主症:关节酸痛无力,时轻时重,活动后更为明显,肢体麻木,面色少华,心悸气短,自汗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或薄少,脉细弱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30g,黄芪15g,茯苓15g,白术10g,熟地黄2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甘草5g,川断15g,杜仲20g,淮牛膝15g,五加皮15g,独活15g,细辛5g。
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加减:头颈部疼痛加粉葛根15g,羌活10g;上肢疼痛加桑枝15g,桂枝5g,姜黄10g;腰部疼痛加狗脊15g;下肢疼痛重用杜仲、淮牛膝各至20g。
4.肾虚血瘀证:主症:腰脊或颈项四肢关节疼痛如锥刺,痛有定处,而拒按,俯仰转侧不利,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病情反复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一、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愿意保守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治疗(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膝关节间断疼痛多年,近期加重伴活动受限。
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出现屈曲挛缩及内翻或者外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过屈过伸时疼痛明显。
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股关节病变,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1.诊断明确。
2.症状较重,反复发作。
(四)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准备。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血沉、C反应蛋白;(4)胸片、心电图;(5)双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髌骨轴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负重位X线片或双下肢全长片;(2)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3)腰椎或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4)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丹红注射液,鹿瓜多肽,氨基葡萄糖,玻璃酸钠,消炎镇痛药等。
(八)保守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筋伤学》(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 推拿按摩、针灸推拿按摩以轻柔手法,放松膝部肌肉,可收到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的效果。
有揉捏法、滚法、拿法、一指禅推法等。
关节的松解手法,包括髋膝踝的屈伸、旋转等手法,此类手法应适可而止,不可过度,关节活动开了即可,预防粘连。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膝关节间断疼痛多年,近期加重伴活动受限。
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出现屈曲挛缩及内翻或者外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过屈过伸时疼痛明显。
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股关节病变,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无全身或局部的近期感染。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评估。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血沉、C反应蛋白;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6)胸片、心电图;
(7)双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髌骨轴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负重位X线片或双下肢全长片;
(2)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
(3)腰椎或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
(4)术前配血;
(5)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全膝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膝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放松止血带后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双膝正侧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血沉、CRP、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血沉、CRP除外)。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膝关节功能改善。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内科合并症:晚期重度骨关节炎的患者常合并内科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需要详细检查内科情况并请相关科室会诊,术前准备时间需延长;同时使用相关药物,将增加住院费用。
2.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骨质条件、畸形类型、关节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有可能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如骨折、韧带损伤、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
术后需要延长下地和康复时间,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3.人工膝关节假体的选择:目前可供选择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多,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关节病损,可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