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分数除法》同步试题 【推荐】
- 格式:doc
- 大小:226.98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过关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3 5÷3=37×2=12÷3= 3÷13=1 3×12=34-12= 10×45=13+16=9 10÷35=415÷45=920÷34=825÷25=二、填空。
1、40的58是()。
2、一个数的58是25,这个数是()。
3、45分=()时 20分=()时 60千克=()吨 32分=()元4、一批货物的23是180吨,这批货物有()吨。
5、已知a×34=45×b=c×56,并且a、b、c都不等于0.那么,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6、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2,乙车每次运12吨。
若单独运完这些货物,甲车需运()次,乙车需运()次。
7、小红走56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过关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3 5÷3=37×2=12÷3= 3÷13=1 3×12=34-12= 10×45=13+16=9 10÷35=415÷45=920÷34=825÷25=二、填空。
1、40的58是()。
2、一个数的58是25,这个数是()。
3、45分=()时 20分=()时 60千克=()吨 32分=()元4、一批货物的23是180吨,这批货物有()吨。
5、已知a×34=45×b=c×56,并且a、b、c都不等于0.那么,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步练习一、填空1.一袋大米有50千克,用去了总数的,还剩下这袋大米的();如果吃了千克,还剩下()千克;如果吃了15千克,吃了这袋大米的()。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答案:;;。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这袋大米看作单位“1”,并且注意题目中的两个“”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第一个表示占总数的分率,第二个表示具体的数量。
最后一题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解决。
2.根据图形列式计算,其中上面两题在图形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结果。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及加减法。
答案:解析:在仔细观察图形的前提下,先根据分数的意义找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写出各个分数,再依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两天共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已修的比剩下的多()。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
解析:把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的分率加上第二天修的分率就是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修的分率减去第二天修的分率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全长的几分之几;用全长“1”减去两天已经修的分率就是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用已修的分率减去剩下的分率就是已修的比剩下的多全长的几分之几。
4.在横线上填一填。
+(+ );(+ )+(+ );-(+ );- - ;(+ )+(+ )。
考查目的:分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答案:;;;;。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中的数据特征,灵活地将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用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
5.一个分母是最小质数的真分数,如果这个分数的分子增加4,分母乘以4得到一个新的分数,那么这两个分数的和是(),这两个分数相差()。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及加减法;质数与合数。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最小的质数是2,这个真分数就是;将的分子增加4,分母乘以4后得到的新分数是,然后分别计算这两个分数的和与差即可。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13)一、填空(20分)1. 23÷45的意义是________.2. 把21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________.3. 60人相当于70人的________.4. 45分=________时;45米=________厘米。
5. (.一个数的35正好是60,这个数是________.6.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________米,每份占全长的________.7. 修一条公路,5天修了全长的56,平均每天修全长的________.8. 50的25相当于80的________.9. 19克盐加81克水溶化成盐水,盐和盐水的重量比是________.10. 在横线上填上“>”“<”或“=”1 5÷115________157 16×716________7167 10÷7________710.11. 0.1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从甲地到乙地,小红用8分钟,小刚用9分钟。
小红和小刚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________.13. 甲、乙两数的比是3:4.乙数是12,甲数是________.二、判断(5分)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
________. (判断对错)如果a 与b 的比是3:1,那么a 就是b 的3倍。
________(判断对错)女生人数的23等于男生的人数,要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数除以15,这个数就缩小了5倍。
________.(判断对错)一堆煤的13与14合起是28吨,那么这堆煤有45吨________.(判断对错) 三、选择(5分)在下列算式中,比值等于35的是( )A.5:325B.0.6:1C.15:115一个数(0除外)除以14,这个数就( )A.缩小4倍B.扩大4倍C.减少一种钢材长45米,重125吨,这种钢材每米重( )吨。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一、我会填.(共25分,每空1分)1. 5÷34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________,其中一个因数是________,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________,求这个数。
2. 34=()32=12÷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3. 12分=________时 7200吨=________千克。
4. 一个数的45是80,这个数的34是________.5. ________个15是5;15的倒数是________.6. 比20米多14是________米,20米比________米多14.7. 在横线上填上“>”、“<”或“=”.512÷13________51214÷54________141÷1011________101156×67________56÷76.8. 在算式34÷a(a ≠0)中,当a ________时,商大于34;当a ________时,商等于34;当a ________时,商小于34.9. 六(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________,男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10. 用91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34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________千克,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________千克。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共5分)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________.(判断对错)如果34÷A =35÷B(A ,B 均不为0),那么A >B .________.(判断对错)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________ (判断对错)一种商品先涨价元,再降价,现价和原价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哥哥比弟弟高15,则弟弟比哥哥矮15________(判断对错)三、精挑细选.(共10分)一根绳子用去13米以后,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章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7)一、认真填一填:(27分)1. 12里面有________个110; 3吨的23是________.2. 120的23是________;甲数的34是240,甲数是________.3. 甲队比乙队少修了16,单位1是________,甲队修的相当于乙队的________.4. 某工厂去年产量比前年产量增产15,表示单位“1”的量是________,去年产量是前年的________.5. 一件商品,降价了12%,单位“1”是________,现价占原价的________.6. 香蕉100千克,是苹果的15,苹果又是桔子重量的25.苹果有多少千克?列式是________; 桔子有多少千克?列式是________.7. 打一份稿件,单做小明要5天,小江要4天。
小明每天完成这份稿件的________,小江每天完成这份稿件的________,如果两人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份稿件?列式是________.8. 甲乙两队合做一件工作,要6小时,乙队独做要9小时,两队每小时完成这份工作的________,甲队每小时完成这份工作的________.9. 12米是________米的45;________米是12米的45.10. 3425吨=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11. 4÷5=()15=28()=12:________=________[小数].12. 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________千米,行1千米要耗油________千克。
二、判断.(在括号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35÷5=53×5________.(判断对错)4分米的15和5分米的14相等。
________. (判断对错)比的后项不能是0.________. (判断对错)两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节分数除法的应用及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1.李师傅5小时加工3个零件,平均加工每个零件需要的时间是()小时。
A. B. C. D.2.女生人数的与男生人数相等,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列式错误的是().A. 24÷B. 24×C. 24÷3×4D. 24×3.一艘客轮从乙港开往甲港,开到距甲港时,离甲港还有2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A. 8千米B. 25千米C. 50千米D. 40千米4.()A. 83B. 72C. 82D. 735.北京晴莲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40人,其中外地来京打工子弟占,这恰好是全校学生总数的,北京晴莲小学一共有学生()A. 1500人B. 1050人C. 1005人D. 5100人6.永光小学低年级有120人,中年级人数是低年级的,中年级人数是高年级的,这个学校高年级有()A. 96人B. 100人C. 125人D. 150人二、判断题(共5题;共20分)7.a是b的25%,a、b不为0。
则b是a的4倍。
8.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由于< ,所以甲<乙.9.一根绳子长米,用去,还剩米。
10.姐姐比妹妹高,妹妹比姐姐矮11.如果A是B的,那么B是A的倍。
三、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2.甜甜用张纸做了12朵花,每张纸可以做________朵花.照这样的做法,要做24朵花需要________张纸.13.一堆煤的重量等于这堆煤的加上吨,这堆煤重________吨.(结果用小数表示)14.________15.填空。
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奖牌32枚,相当于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获奖牌总数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奖牌________枚。
16.36千克的是________。
48千米的________是24千米。
17.明明家的住房面积是108平方米,客厅的面积约占住房总面积的.客厅的面积大约是________平方米?客厅的面积是厨房面积的,厨房的面积大约是________平方米?四、计算题(共2题;共9分)18.简便运算.(﹣)×15 4×0.8×2.5×12.557×99+57 9.6﹣1.46﹣0.54897÷25÷4 5.8×4.7+4.2×4.7.19.解方程.(1)x=6(2)x+30%x=52(3)x- =2五、解答题(共5题;共23分)20.只列式,不计算。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3.5 分数除法的应用【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各情境中的问题,不能用算式2123÷解决的是()。
A.一条绳长12m,每2m3截一段,一共能截几段?B.甲有12元钱,买笔花去全部的23,买笔花了多少元?C.某人23小时骑行了12km,照这样,他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2.苹果树有100棵,______,梨树有多少棵?横线上要补充下面(),列式才是100÷1 (1)5 -。
A.苹果树是梨树的15B.梨树比苹果树多15C.苹果树比梨树少15D.梨树比苹果树少153.有一批钢材需要运往工地,如果甲车单独运,需要15次。
如果乙车单独运,需要10次。
现在两车合运,需要多少次运完?列式为()。
A.(15+10)÷2 B.1÷(15+10)C.1÷(115+110)4.东东用512小时完成了一幅拼图的34,照这样计算,完成这幅拼图要用多长时间?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35412⨯B.35412÷C.53124÷D.以上三项均不正确5.糖果厂去年生产糖果情况如下图,这个糖果厂下半年生产了多少吨糖果?正确的列式为()。
A.108÷(1+45)B.108÷(1-45)C.108÷(1+45)×45D.108÷45二、填空题6.一辆汽车行512千米耗油130升,平均每千米耗油( )升;平均每耗1升油能行( )千米。
7.100千克增加25后是( )千克,( )吨减少14是5吨。
8.学校食堂有一批大米重49t,每周用去19,能用( )周。
每周用去19t,能用( )周。
9.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2kg,卖出13后,剩下的连筐共重29kg,这筐苹果原来重( )kg。
10.少先大队的小明在统计班级图书本数中发现:把六一班图书本数的19送给六二班后,两班的图书本数就同样多。
已知六一班比六二班多18本,六一班原来有( )本。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章 分数乘法、第3章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 54小时=________分 54千米=________千米=________米。
2.3. 一辆汽车34小时行了135千米,照这样计算,48分钟行________千米。
4. 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完成任务的35要________小时。
5. 一本书,读完它的13后再读30页就剩下它的60%,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6.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是1:4,这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7. 从A 地到B 地,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15小时。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________,按照这样的速度,从B 地到C 地,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________.8. 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3,再截下13米,还剩________米。
9. 一匹布,用去它的34,就剩下15米;若用去它的60%,则用去________米。
10. 男生比女生多15,男生是女生的________,女生比男生少________.二、判断.甲班人数的23一定比乙班人数的12多。
________.(判断对错)14×15÷14×15=1.________.(判断对错)甲数比乙数多13,乙数就比甲数少14.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数(0除外)除110,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
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六(1)班中男生占25,则女生占男生的( )A.35B.23C.32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15,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那么( )A.第一天读的页数多B.第二天读的页数多C.两天读的一样一种商品,先降价110后又提价110,现在商品的价格( ) A.比原价格高B.比原价格低C.与原价格相等将甲堆煤调出15到乙堆后,两堆煤一样多,原来乙堆比甲堆少( )A.20%B.40%C.25%考场内有30名考生,男、女人数的比可能是( )A.3:4B.2:3C.1:3D.4:5 四、计算:解下列方程:x −25%x =35 3x +6x =185计算下列各题。
3.2分数除法重难点真题卷(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A是假分数,B是真分数,那么A÷B()。
A.小于1B.大于1C.不能确定2.5立方米的木料重115吨,1立方米木料重()吨。
A.555B.115C.11253.下面算式的结果大于1的是()A.÷2B.×C.×D.÷4.甲数的19等于乙数的17,甲数是80,乙数是()。
A.100B.5609C.805.单独挖一条240米长的水渠,王伯伯要20天,李叔叔要30天。
两人合作,几天挖完?正确列式是()。
A.1÷(120+130)B.(30+20)÷2C.240÷(30+20)6.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2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25,那么()长。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无法确定7.20÷23与20×32相比,()。
A.意义相同B.结果相同C.意义相同和结果相同8.a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在下面的各算式中,()的得数最大。
A.45a⨯B.1a÷C.45a÷二、填空题9.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甲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三角形乙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2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0.一堆沙子运走4.5吨,正好运走了全部的13,这堆沙子共重( )吨,还剩下( )吨.11.在横线填上“>”、“ <”或“=”号。
7165÷_____7465⨯ 693747-_____6974 5387⨯_____5812.在横线上填适当的分数。
2×(25÷____+35)=413.的( )是;18米的是( ).14.看图列式计算.(1)(2)15.把5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5米的()() ,也是1米的()()。
4.1.3《分数与除法》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题。
(1)把一根4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等份,每份占全长的________(分数),每份长________(分数)米。
(2)7÷9=________(3)3÷________ =(4)7米是8米的________(分数);8米的是________(分数)米,________(分数)米的是8米。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分数。
50cm=________m 45分=________时800mL=________L 125克=________千克二、单选题。
1.下列算式中,结果与不相等的是( )。
A.0.2÷0.5B.20÷500C.4÷10D.16÷402.五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7人,五一班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全年级有()人。
A. 72B. 81C. 1533.把1克盐溶解在1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 B. C. D.4.有21只小猫,其中白猫占总数的,白猫有()只。
A. 2B. 3C. 6三、判断题。
1.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2.小林看一本85页的书,已经看了28页,看了全书的()3.49÷23= ()四、解答题。
1.五二班有女生26人,男生29人,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些铅笔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支?综合能力运用1.修一条长10千米的路,7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2.玩具汽车。
(1)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辆?(2)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辆?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考点】分数及其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份占全长的;每份长:4÷7=(米)。
故答案为:;。
1
《分数除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 )( )( )( )( )
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答案:,,,1,。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1”。该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
整数、小数的倒数,1的倒数,以及用代数式表示互为倒数的关系等知识。
2.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 ),求这个数。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5,;,5。
解析:将除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加深理解、深化知识间
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用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要磨1千
克面粉需要小麦
( )千克。
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
解析:用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用小麦的质量除以
面粉的质量就是磨1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的质量。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
个量去除以哪个量。
4.在算式中,当( )1时,商大于;当( )1时,
商等于;当( )1时,商小于。(填>、<或=)
2
考查目的: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0除外),商分别小于、
等于、大于它本身。
答案:<;=;>。
解析: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小于、等于、大于被除数的例子,然后归纳得出规律。
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说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5.算一算,想一想
(1)( )( )( );
(2)( )( )(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
答案:,,;,,。
解析:较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第二组得数中分母没有发生改变,
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仔细观察后发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第一个数相等,
对于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原因。
二、选择
1.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
果都不同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B
解析:该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的理解。再根据分数乘法、
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2.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C
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得出结论后,可
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
3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答案:B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已知全长的
是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和米对应的分率。
4.如果,且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D,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较未知数的大小。可先将
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所以
。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及解答思路的理解。
答案:A
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是具体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4
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设单位“1”的量为千克。
答:单位“1”的量为980千克。
(2)解:设水稻吨。
答:水稻有75吨。
解析:可先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之处:第(1)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第(2)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量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比
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单位“1”的量。具体解
答中,也可要求学生先列出数量关系。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
(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答: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2)(天);答: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4天。
(3)(天);答: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5
解析:因单位“1”是抽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该题在设计上由易到难,强
调对分析过程的要求,使学生避免形成“套路化”的解决方式。对于第(3)小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产
生疑惑,需通过教师的指导加以明确。
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
方法解答)
考查目的: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且已知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
量。
答案:(1)解:设乙桶油重千克。 (2)(千克)
(千克)
(千克)
答: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
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确定单位“1”的量。再
根据条件“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
确方程和算术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
根据上面两人对话中所提供的信息,请你算一算,谁看的书页数多?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强强的科技书有,琳琳的故事书有,180页
>90页。答:强强的书页数多。
解析:根据琳琳说的“我看了的页数和你剩下的页数一样多”,可以知道琳琳看了60页,再
分别找出两个60页各自对应的分率进行计算。练习中,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或者列数量关系的方式,使
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正确解答。
6
5.一家服装店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售价都是240元,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赚了,另一
件亏了,售出衣服后,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差额是多少?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两件衣服的成本分别是(元),(元),
(元)。
答:商店亏了,差额是20元。
解析:解决该题,先要让学生理解成本价和售价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赚了”是指“售价比
成本价高”,“亏了”是指“售价比成本价低”。确定以成本价为单位“1”的量之后,就能利用所学
知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