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24.00 KB
- 文档页数:8
【金版教程】2017一轮历史人民版复习教案: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案人民版第七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单元宏观概览第17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拓展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考纲明示:(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主干知识 理一理]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古代五大文明区域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文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
(3)社会根源:人们对金钱的渴望。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5)客观条件:生产力和科学知识的进步使这一时期有了远洋航行的能力。
2.过程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①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成倍上升。
②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③市场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④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3)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①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②新航路开辟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
[拨云见日 想一想]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社会兴起的“寻金热”吗? 试 答提示:否。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由此引起社会对黄金、白银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而“寻金热”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非根源。
2.如何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 试 答提示:关于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评价,如果以进步为标准,则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了特殊贡献;如果以正义为标准,则可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如果以进步与正义两个标准进行评价,则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7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2015·惠州一调)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导学号 93040551( )A.唐朝B.南宋C.明朝D.清朝[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知识的迁移能力。
辣椒原产美洲,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把辣椒带回欧洲,继而传播到亚洲,此时是15世纪晚期,是中国的明朝时期,所以只能选择C项。
[答案] C2.(2015·孝感统考)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导学号 93040552(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
西班牙商人从海外获得的财富用来购买地产和贵族头衔,并没有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故A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举动与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无关,故B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财富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因此西班牙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15·广州二模)有学者认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导学号 93040553( )A.新航路开辟B.启蒙运动C.代议制的确立D.工业革命[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
两国正是在专制王权的保障下开始了新航路的探索,从而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契机。
A项正确。
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为核心,工业革命不符合“虽说是专制的契机”的特点,B、C、D三项错误。
[答案] A4.(2015·成都一诊)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导学号 93040554( )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班牙运送亚洲的香料、中国的丝绸、墨西哥银元等形成的是“太平洋丝绸之路”。
西班牙支持的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经过菲律宾等地的环球航行符合题意信息,因此选择D项。
A、B两项的航海家是葡萄牙支持的,与材料信息矛盾;C项的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D5.(2015·长宁、嘉定二模)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
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导学号 93040555( )A.极端的掠夺性B.无限的扩张性C.竞争的有序性D.统治的残暴性[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西方殖民扩张。
依据“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等信息可知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无限的扩张性,B项正确。
[答案] B6.(2015·福州质检)1545年,西班牙勘探者在墨西哥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对此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到17世纪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向不可能的是导学号 93040556 ( )A.国内供养军队,参与世界殖民扩张B.流向亚洲市场,以交换丝绸和瓷器C.投资英国伦敦,分享机器工厂利润D.流向欧洲市场,加速社会阶层分化[解析] 本题考查早期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西班牙在墨西哥掠夺的白银是1545年,其流向一是西班牙,供养国内军队是有可能的;二是有可能流向欧洲的其他国家,引起物价上涨;三是流向中国等,购买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故A、B、D三项均是有可能的。
只有C项错误,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7.(2015·郑州第三次质测)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导学号 93040557(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能力。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综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项正确。
[答案] D8.(2015·菏泽一模)对下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导学号 93040558(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依据材料中“瓜分领土”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 项错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5·遂宁二诊)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导学号 93040559( )A.B.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时间上来看,1475~159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属于新航路开辟所引起的价格革命所带来的后果,而价格革命同时也加速了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因为物价的上升会使新兴资本家所赚取的利润更多,经济实力更强,反而使征收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主们经济实力大受损失,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项。
[答案] B10.(2015·南昌十校二模)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范围的移民潮。
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对美洲人口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93040560( ) 《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A.B.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C.外来移民数量超过土著人口D.形成新兴的美利坚民族[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白种人”移民到美洲,可以判断 A、B两项正确;白种人及黑种人移民到美洲,与当地土著人不断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为美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外来人口在 1700 年时并没有超过土著人口,因此 C项不正确。
[答案] C11.(2015·南京、盐城二模)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93040561(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掠夺与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表格中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等国家进行对外殖民扩张,掠夺金银,造成本国价格革命,故选C项。
A项说法有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
[答案] C12.(2015·南通二调)“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
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
”据此推断科恩是导学号 93040562( )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本题需要研读出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内容,即荷兰在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过程中,与葡萄牙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亚洲抢占殖民地的事实。
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地点与时间信息,并与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相关史实相联系。
B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可以从国籍印尼来排除。
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13.(2015·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9304056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
(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解析] 本题不同于信息说明类题型,要注意通过审题加以区别,题干要求为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以上图片都与哪一知识点有联系,不难看出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于是确定以上图片的主题,其次围绕这一主题,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图1反映当时人类社会处于相对孤立隔绝,图2反映生产力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图3反映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物种交流,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图4反映19世纪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把以上信息表述成文,注意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最后再围绕主题进行总结即可。
[答案] 标准1:能在图1、2、3、4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标准2:能在图1、2、3、4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标准3:只能在部分图片之间展开讨论或罗列史实。
示例1: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
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