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因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6.90 MB
- 文档页数:100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一、解释下列名词1、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限制与修饰)宿主特异性地降解外源遗传物质(DNA)得现象称为限制。
外源遗传物质通过甲基化等作用避免宿主得限制作用称为修饰。
2、 Matched ends(or cohesive end)(匹配末端或粘性末端)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得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得相同得,互补得末端称为匹配粘端,亦即粘性末端3、 Blunt ends平末端。
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DNA得两条链,产生得没有碱基突出得末端称为平末端。
4、Star activity星星活性。
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得序列,这个改变得特殊性称星星活性。
5、 KlenowfragmentKlenow 片段。
KlenowDNA聚合酶就是E、col iDNA polymerase 经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5’——3’ 外切活性得多肽大片段,而聚合活性与3'-—5' 外切活性不受影响.6、Reverse transcriptase反转录酶。
即依赖于RNA 得DNA 聚合酶,它有5’--3'合成DNA 活性,但就是无3’——5'外切活性。
7、Terminaltransferase(末端转移酶)8、Ligase连接酶。
催化DNA 5' 磷酸基与3' 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核酸连接起来得酶。
9、T4polynucleotide kinase(T4多聚核苷酸激酶)催化ATP得γ-磷酸基转移至DNA或RNA 得5' 末端。
10、Alkaline 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催化除去DNA或RNA 5' 磷酸11、S1 nuclease Sl核酸酶.可降解单链DNA 或RNA ,产生带5'磷酸得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对dsDNA,dsRNA ,DNA:RNA杂交体不敏感。
基因工程课程习题选择题001 基因工程操作的三大基本元件是【A】I 供体II 受体III 载体IV 抗体V 配体AI + II + IIIBI + III + IVCII + III + IVDII + IV + VEIII + IV + V002 根据当今生命科学理论,基因工程的用途是【E】I 分离纯化基因 II 大量生产生物分子 III 构建新型物种 IV 提高基因重组效率A I + II + IIIB I + II + IVC I + III + IVD II + III + IVE I + II + III + IV003 根据基因工程的定义,下列各名词中不能替代基因工程的是【A】A基因诱变B分子克隆C DNA重组D遗传工程E基因无性繁殖004 基因工程的单元操作顺序是【B】A增,转,检,切,接B切,接,转,增,检C接,转,增,检,切D检,切,接,增,转E切,接,增,转,检005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A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唯一产物B基因是 DNA 链上具有编码功能的片段C基因也可以是 RNAD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其表达产物改变结构E基因具有方向性00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由细菌产生的,其生理意义是【D】A修复自身的遗传缺陷B促进自身的基因重组C强化自身的核酸代谢D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E补充自身的核苷酸消耗007 天然 PstI 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是【D】A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Escherichia coliCHaemophilus influenzaeDProvidencia stuartiiEStreptomyces lividans008 T 4 -DNA 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 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其底物的关键基团是【D】A 2' -OH 和 5' -PB 2' -OH 和 3' -PC 3' -OH 和 2' -PD 3' -OH 和 5' -PE 5' -OH 和 3' -P009若载体 DNA 用 M 酶切开,则下列五种带有 N 酶粘性末端的外源 DNA 片段中,能直接与载体拼接的是【D】M NA A/AGCTT T/TCGAAB C/CATGG ACATG/TC CCC/GGG G/GGCCCD G/GATCC A/GATCTE GAGCT/C G/AGCTC010下列有关质粒分子生物学的叙述,错误的是【B】A质粒是共价环状的双链 DNA 分子B天然质粒一般不含有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C质粒在宿主细胞内能独立于染色体 DNA 自主复制D松弛复制型的质粒可用氯霉素扩增E质粒并非其宿主细胞生长所必需011带有多个不同种复制起始区的质粒是【A】A穿梭质粒B表达质粒C探针质粒D整合质粒E多拷贝质粒012 下列各常用载体的装载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A Cosmid > λ-DNA > PlasmidBλ-DNA > Cosmid > PlasmidC Plasmid >λ-DNA > CosmidD Cosmid > Plasmid >λ-DNAEλ-DNA > Plasmid > Cosmid013 目前在高等动物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载体是【C】A质粒 DNAB噬菌体 DNAC病毒 DNAD线粒体 DNAE叶绿体 DNA014 若某质粒带有lacZ 标记基因,那么与之相匹配的筛选方法是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D】A半乳糖B葡萄糖C蔗糖D5- 溴-4- 氯-3- 吲哚基- b -D- 半乳糖苷(X-gal )E异丙基巯基- b - 半乳糖苷(IPTG )015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C】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C ①③⑥⑦D ②③⑥⑦016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DNA 序列是基于【A】ADNA 的聚合反应BDNA 的连接反应CDNA 的降解反应D特殊的DNA 连接酶E聚合单体2' 和5' 位的脱氧017 下列三种方法中,能有效区分重组子与非重组子的是【E】I 限制性酶切II PCR 扩增III 抗药性筛选AIBI + IICI + IIIDII + IIIEI + II + III018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的战略适用于【A】A原核细菌B酵母菌C丝状真菌D植物E人类019 cDNA 第一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D】APoly ABPoly CCPoly GDPoly TE发夹结构020 Taq DNA 聚合酶的发现使得PCR 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可能,这是因为【D】ATaq DNA 聚合酶能有效地变性基因扩增产物BTaq DNA 聚合酶催化的聚和反应不需要引物CTaq DNA 聚合酶具有极强的聚和活性DTaq DNA 聚合酶能使多轮扩增反应连续化ETaq DNA 聚合酶能使扩增反应在DNA 变性条件下进行021 为了利用PCR 技术扩增下列染色体DNA 片段上的虚线部分,应选用的引物顺序是【D】AI + IIBI + IIICI + IVDII + IIIEII + IV022 构建基因文库一般使用的载体是【E】I 质粒IIλ-DNA III CosmidAIBIICIIIDII + IIIEI + II + III023 强化基因转录的元件是【C】A密码子B复制子C启动子D内含子E外显子024 启动子的特征之一是【B】AGC 富积区BTATA BoxC转录起始位点D长度平均1 kbE含有某些稀有碱基025 下列基因调控元件中属于反式调控元件的是【A】A阻遏蛋白B启动子C操作子D终止子E增强子026包涵体是一种【E】A受体细胞中难溶于水的蛋白颗粒B大肠杆菌的亚细胞结构C噬菌体或病毒DNA 的体外包装颗粒D用于转化动物细胞的脂质体E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混合物027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的优点是【E】I 融合基因能稳定扩增II 融合蛋白能抗蛋白酶的降解III 表达产物易于亲和层析分离AIIIBI + IICI + IIIDII + IIIEI + II + III028 第二代基因工程是指【C】A途径工程B代谢工程C蛋白质工程DRNA 基因工程E细胞器基因工程029 基因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丢失机制是【C】A重组质粒渗透至细胞外B重组质粒被细胞内核酸酶降解C重组质粒在细胞分裂时不均匀分配D重组质粒杀死受体细胞E重组质粒刺激受体细胞提高其通透性030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将凝胶电泳分离后的DNA片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并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进行分析的技术是【D】AWestern 印迹转移技术BNorthern 印迹转移技术C基因的表现型分析法DSouthern 印迹转移技术031在翻译过程中.mRNA必需首先与核糖体相结合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一、解释下列名词1.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限制与修饰)宿主特异性地降解外源遗传物质(DNA)的现象称为限制。
外源遗传物质通过甲基化等作用避免宿主的限制作用称为修饰。
2. Matched ends(or cohesive end)(匹配末端或粘性末端)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的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相同的,互补的末端称为匹配粘端,亦即粘性末端3. Blunt ends平末端。
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DNA 的两条链,产生的没有碱基突出的末端称为平末端。
4. Star activity星星活性。
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序列,这个改变的特殊性称星星活性。
5. Klenow fragment Klenow 片段。
Klenow DNA 聚合酶是E.coli DNA polymerase 经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5'--3' 外切活性的多肽大片段,而聚合活性和3'--5' 外切活性不受影响。
6.Reverse transcriptase反转录酶。
即依赖于RNA 的DNA 聚合酶,它有5'--3' 合成DNA活性,但是无3'--5' 外切活性。
7.Terminal transferase(末端转移酶)8.Ligase连接酶。
催化DNA 5' 磷酸基与3' 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核酸连接起来的酶。
9.T4 polynucleotide kinase(T4多聚核苷酸激酶)催化ATP 的γ-磷酸基转移至DNA 或RNA 的5' 末端。
10.Alkaline 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催化除去DNA 或RNA 5' 磷酸11.S1 nuclease Sl 核酸酶。
可降解单链DNA 或RNA ,产生带5' 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对dsDNA ,dsRNA ,DNA:RNA 杂交体不敏感。
第二章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DNA 分子的特异切割分子的特异切割DNA 甲基化酶—用于DNA 分子的甲基化分子的甲基化 核酸连接酶—用于DNA 和RNA 的连接的连接核酸聚合酶—用于DNA 和RNA 的合成的合成核酸酶—用于DNA 和RNA 的非特异性切割的非特异性切割核酸末端修饰酶—用于DNA 和RNA 的末端修饰的末端修饰其它酶类--用于生物细胞的破壁、转化、核酸纯化、检测等。
用于生物细胞的破壁、转化、核酸纯化、检测等。
§2-1 核酸内切限制酶定义:核酸内切限制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 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许多种不同的微生物中分离出了2300种以上不同的核酸内切限制酶。
种以上不同的核酸内切限制酶。
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发现及其生物功能(图)一 、限制修饰系统的种类(图)限制修饰系统的种类(图)二、 限制性内切酶的定义、命名1. 定义:广义指上述三个系统中的限制酶;广义指上述三个系统中的限制酶;狭义指II 型限制酶。
型限制酶。
2. 命名:限制酶由三部分构成,即菌种名、菌系编号、分离顺序。
限制酶由三部分构成,即菌种名、菌系编号、分离顺序。
例如:Hin d Ⅲ 前三个字母来自于菌种名称H. influenzae ,“d”表示菌系为d型血清型;“Ⅲ”表示分离到的第三个限制酶。
表示分离到的第三个限制酶。
Eco RI RI——Escherichia coli RI RI Hin d Ⅲ—Haemophilus influensae d ⅢSac I (II)—Streptomyces achromagenes I (Ⅱ)三、Ⅰ型和Ⅲ型核酸内切限制酶的缺点a.Ⅰ型核酸内切限制酶虽然能够识别DNA 分子中的特定序列,但它们的切割作用却是随机的,在距特异性位点至少1000bp 的地方可以随机地切割DNA 分子,因此这类酶在基因克隆中显然是没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