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糖怎么办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0.129医护协同“六步法”院前急救在老年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王敬,董凤飞,李敬武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急诊科,广东江门529000[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协同“六步法”院前急救在老年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老年低血糖患者需院前急救者8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实施医护协同“六步法”院前急救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院前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意识恢复时间、低血糖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为(3.2±0.4)mmol/L,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意识恢复时间为(18.6±2.5)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低血糖相关症状(头晕出冷汗、心慌乏力、意识障碍与抽搐)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老年低血糖患者实施医护协同“六步法”院前急救干预,可有效提高血糖水平,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对促进医患和谐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护协同;院前急救;老年;低血糖;意识障碍[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0(b)-0129-04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ollaboration "Six-step Method"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WANG Jing, DONG Fengfei, LI JingwuEmergency Department, Jiangmen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men, Guangdong Province, 529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ollaboration "six-step method"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Methods 8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re⁃quiring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admitted to Jiangmen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ly 2021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0 cases each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six-step"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conventional prehospital intervent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recovery time of consciousness,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related symptom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2±0.4) mmol/L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covery time of consciousnes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18.6±2.5) min,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related symptoms (dizziness and cold sweat, panic and fatigue, impaired consciousness and convuls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s satisfaction with the work of medical personn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x-step"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lood glucose levels,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consciousness,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作者简介]王敬(1982-),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急诊护理。
老年人夜间低血糖密心理教育你说,老年人夜里低血糖这事,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其实低血糖不只是糖尿病人才能得的,谁都有可能被“困”住,尤其是年纪大了。
大家都知道,血糖低了会让人头晕眼花,轻则乏力,重则昏迷。
晚上嘛,天黑了,大家都该休息了,结果血糖低得突然,心跳加速、出冷汗,这下可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所以,咱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才能避免这个麻烦。
别看我这样说,低血糖不是简单的饿肚子那么回事。
它是个悄悄来袭的“小偷”,很容易让你不知不觉中“中招”。
你说,一觉醒来觉得心慌慌、手抖抖,那心里得慌成什么样啊!要是没人看着,自己还不晓得该怎么处理。
所以,关键是要提前知道那些“信号”,别等到症状出来了才乱了阵脚。
先说说,老年人的身体可不年轻了。
早晨精神不足、白天没力气,这也许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表现。
可是有些人晚上也会悄悄低血糖,这个时候可得特别小心了。
很多时候,你没什么感觉,或者说,觉得只是没睡好,休息一下就好了。
结果等到一觉醒来,躺在床上连动都不想动了。
那会儿,你根本不明白,原来自己就是低血糖搞的鬼。
所以,平时你得注意一下,吃饭别让自己饿着,尤其是晚上那顿,不要忽视。
吃得好,血糖才有了保证。
有些人可能说了:“我每天都吃饭,怎么会低血糖?”是啊,大家都知道,饭吃了是保证血糖水平的办法。
但问题来了,不是所有的饭都能帮助咱保持稳定的血糖,尤其是吃了很多简单碳水的东西。
比方说那些白米饭、白面条,吃多了虽然暂时觉得满足,可血糖也升得飞快,之后就可能“掉”得更狠,低血糖的风险就来了。
晚饭过后没啥事,容易忽视,但晚上因为没有食物消化,血糖水平就可能慢慢下降,尤其是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血糖水平可能就降到一个危险的点了。
不过呢,也别太着急,咱有办法解决。
比如说,晚餐吃点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像是全麦面包、红薯这些,能让血糖稳定一些。
别吃得太晚,最好早点吃完,给肠胃留些时间休息。
你知道,老年人有时候晚上也会有点小习惯,看到啥好吃的就忍不住嘴巴,嘴巴一停不下来,可是这个时候,晚餐吃得太晚,晚上吃得太多,真的很容易给血糖带来不必要的波动,结果早上就能“吃亏”了。
一、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也日益频繁。
低血糖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一套针对老年人的低血糖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对老年人低血糖的认识和警惕性。
2. 确保低血糖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3. 减少低血糖事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应急预案流程1. 识别低血糖症状- 症状:头晕、心慌、出汗、饥饿、手脚颤抖、视力模糊、言语不清、性格改变、神志不清等。
- 方法: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熟悉上述症状,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怀疑为低血糖。
2. 现场急救- 立即将老人置于平躺位,头部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 立即测量血糖,确认低血糖诊断。
- 如神志清醒,给予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
- 如神志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给予以下措施:- 口服葡萄糖片或含糖液体。
- 若条件允许,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
- 保持老人安静,避免移动,防止跌倒。
3. 后续处理- 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向医生详细报告老人的症状、血糖值及急救措施。
- 协助医生对老人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
4.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饥饿感。
-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 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告知家人低血糖症状及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低血糖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加强对老人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建立低血糖应急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救治工作高效有序。
五、总结老年人低血糖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应急救治能力,降低低血糖事件对老年人的危害。
通过加强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低血糖的认识,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害及护理530021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潜在的慢性病症的出现概率不断提高,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其中最为普遍存在且最严重的低血糖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老年病患中难以辨别,临床治疗中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状况,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机会,一旦无法及时治疗,患者交感神经会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会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与低血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或者死亡。
因此尽早落实预防措施与健康宣传教育护理,定期检测血糖,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病症出现概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另外,糖尿病治疗工作不但要注重高血糖自身的影响,也要提高对低血糖潜在影响的认知。
所以,为了合理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与缓解其加剧趋势,本文综述了低血糖危害以及低血糖的护理,意在给低血糖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害护理前言:糖尿病是普遍存在的代谢性病症,并且多发于体质较为低下的中老年人群,其治疗是世界级的难题。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当患者血糖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值,会引起各类临床综合病症,统称为低血糖症,其并发症多达100种,且低血糖是最为常见且最严重的一种。
老年低血糖患者致病因素多样,并且临床多样化呈现,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并发症,同时因为老年人自身体质与自控控制较弱,会出现较高的致残概率与死亡几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所以,尽快诊断低血糖患者,落实针对性治疗与合理的护理能够减少老年低血糖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几率。
提高宣传教育的强度,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认识到低血糖对自身的伤害,认识到引起低血糖的原因,采用预防策略,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从而降低糖尿病低血糖的出现概率,自主参与药品与各类护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病症,提升生存几率。
一、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对老年人的伤害较大,总的来说低血糖有三大危害,分别是:第一,对早期的低血糖情况无法及时察觉而错失最佳的治疗机会,致使身体对中度低血糖调节能力变弱,降低对其病症的警示效果,而构成无症状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的最新资料,并保持对病人的动态观察,从心里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低血糖的概念及症状1.1概念:。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
1.1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的依据是患者自身血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血糖水平控制不好时,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严密地监测,在此基础上才能调整好患者的血糖水平至理想状态。
一般来说,最初用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如果血糖不是很高,开始可用早餐前10u,晚餐前8u,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饥饿感,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并随时调整用药。
一旦夜间发生低血糖症状,清晨测血糖会明显升高,这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因为清晨测血糖高而增加胰岛素用量,相反应减少胰岛素用量。
每次增加或减少的胰岛素量不宜太大,一般以2~4单位为宜,直至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mmol/L,非空腹血糖在4.0~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用药过程中,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1.2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并伴随其他疾病时,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降低;复方降压片﹑心得安,可乐定可增强磺胺类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
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的初期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过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
·56·《人人健康》Every one is well 临床医学2015年21期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生活运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老年糖尿病通常以二型糖尿病为主,指的是血糖高且年龄高于6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
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降糖药物,而因此产生的最常见并发症即是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较多,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发病原因更应进行重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市某社区的18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
样本纳入标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该社区居住的固定人口,患有糖尿病的190名居民。
经本人同意自愿参加调查者。
排除标准:不愿参加本次调查者不在此次调查范围内。
1.1.2 诊断标准所有选取对象均符合WHO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低血糖诊断标准均符合以下指标:有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经过紧急处理后血糖上升达到或超过3.9mmol/l 。
1.2 研究方法1.2.1 研究类型随访研究1.2.2 资料收集方法利用方便抽样法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自愿参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90人进行随访研究。
统计研究期间发生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次数、低血糖的发生次数、严重程度、发生时间段、紧急处理措施、有无家属陪同等资料。
1.3 统计分析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频数、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共有68%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其中有26%的患者发生过两次以上的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中有过半的患者因不恰当的注射或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出现。
3 讨论3.1 社区老年患者发生糖尿病低血糖的主要原因3.1.1 血糖监测不及时:此次调查显示,社区老年患者因为受到经济或者技术的影响对于血糖的监测不及时。
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尤其是初次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因此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老人经常低血糖是什么原因
一、老人经常低血糖是什么原因二、老年人出现低血糖饮食原则三、老人经常低血糖带来的危害
老人经常低血糖是什么原因1、老人经常低血糖原因:药物性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首先要考虑降血糖药物过量所引起,因老年人激素调节功能低下,在低血糖时,不能及时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并常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胰岛素廊清率低,帮老年患者应用胰岛素时易致低血糖14例中有9例是胰岛素引起的,磺脲类化合物也是引起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而且常常容易反复持久,难以纠正。
2、老人经常低血糖原因:碳水化合物过分限制或摄入不足
药物性低血糖最常见诱因是严格的碳水化合物限制,有3例进食过少,其中2例伴有腹泻,仍继续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以致发生低血糖反应。
3、老人经常低血糖原因:身体机能下降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使得肾脏滤过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和胰岛素的清除减慢。
这样,一旦选药或用药剂量欠合理时,就容易引起药物和胰岛素的蓄积,使得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引起低血糖的风险相应增加。
同时,老年人肝脏糖异生功能减退,肝糖原生成及储存量少,一旦发生低血糖则难以代偿,使低血糖程度加重。
老年人出现低血糖饮食原则低血糖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以喝些糖水来缓解,如果平时有头晕现象,要注意尽量不要饿肚子,因为低血糖的人,肚子一饿就会头晕,严重的还会摔跤。
指导意见:随身带些糖果,巧克力,各种甜点,发病时随时吃下去,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老年人突发疾病急救应急处理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突发疾病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年人突发重大疾病,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应急处理方案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疾病如心脏病、中风、低血糖和呼吸窘迫进行介绍,并探讨在这些情况下的急救应急处理方法。
一、心脏病急救应急处理方案心脏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突发疾病,所以了解心脏病的急救应急处理方案十分重要。
当老年人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时,我们要首先保持镇定,紧急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早期服用一片儿茶酚胺药物,如阿司匹林。
同时,应让老年人舒服地坐下,放松身体,保持正常呼吸。
如果老年人心跳停止,我们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二、中风急救应急处理方案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中风发生时的即刻救援极为关键。
当我们怀疑老年人出现中风症状时,第一步是立即呼叫紧急救护车。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老年人平躺,尽量保持头部在中立位置,并且放松整个身体。
切忌将老年人转移到其他位置,以免加重损伤。
另外,我们应确保老年人的气道通畅,尽量不要给予任何口服药物。
三、低血糖急救应急处理方案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困扰。
当老年人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时,我们需要立即给予其摄入高糖食品,如糖果或果汁。
在患者没有意识或不能吞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的到来。
若老年人有背景知识,了解低血糖的情况,我们也可考虑给予其用胰高血糖素自行注射。
四、呼吸窘迫急救应急处理方案呼吸窘迫是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当老年人出现呼吸困难时,我们可先协助其坐起,让其膝盖微微弯曲以减轻呼吸负担。
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尽量避免刺激物质,如烟雾或有刺激性气味等。
如病情明显加重或老年人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情况,我们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出现,同时开始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术。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应如何处理?
(1)对于轻度低血糖且神志清醒的老年患者,给予患者15~20g碳水化合物,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
(2)如果经过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或者病人仍然神志不清,则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同时带上病人常服的降糖药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3)对于发生严重低血糖伴意识障碍的患者不要给其喂食物,而应立即送往医院。
送入医院后,立即测血糖,并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毫升,在患者症状缓解、神志清醒后,可在其静脉内滴注葡萄糖,以防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尤其是对一些口服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患者,经治疗苏醒后,仍有可能再次进入昏迷,必须住院观察几天。
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张晋峰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8 文献标识码:C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5.13.043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5A 165602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据2005年的临床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糖尿病发生率已超过11%[1],并呈逐渐增高的趋势㊂由此可见,老年人口已成为糖尿病的重要群体㊂低血糖反应作为老年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危害极大,可加重其内科病症[2],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会导致脑功能损害,造成病人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3]㊂因此,加强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十分重要㊂我科从预防和护理两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2013年1月 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的1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㊂1 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61岁~82岁,平均74.5岁,符合1999世界卫生组织(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病程8个月至27年,平均10.2年㊂其中,初诊糖尿病3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者9例,口服药配合胰岛素治疗4例;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1例,无合并症者4例;7例表现为面色苍白㊁大汗淋漓㊁心悸㊁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4例表现为反应迟钝㊁肢体乏力㊁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异常;5例低血糖症状不明显,于00:00~03:00血糖监测时发现㊂本组16例病人,通过预防意识的建立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避免了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㊂2 护理2.1 加强病人及家属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重视程度 老年人体质差,肝糖原储备不足,摄食少,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多表现为心慌㊁烦躁㊁大汗淋漓㊁反应迟钝㊁四肢无力㊁面色苍白等,多由病人降糖药物未合理应用㊁饮食控制和饮食结构不合理㊁运动过量㊁合并症和合并症治疗药物对糖尿病治疗药物体内分解代谢排泄的影响引起㊂为此,根据病人的理解力水平,采取适宜措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疾病教育,普及相关知识,使病人了解和掌握预防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对策㊂教育病人要正确认识血糖控制,不能一味追求血糖达标,不遵医嘱,而随意加大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帮助病人学会正确的注射胰岛素技术,保证注射药量准确无误;告知病人饮食要保证能量摄入㊁全面合理,不能因为血糖控制而减少摄入或不敢摄入影响血糖的营养素;病人晚餐进食量减少或遗忘延迟作者简介:张晋峰,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30009,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㊂以及肠胃炎或病人肾功能不全时,要遵医嘱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帮助病人学会合理选择运动时间㊁方式和运动量,晚餐后不易运动量过大或过于剧烈,如果过大或过于剧烈,应在临睡前加餐;对于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应选择使用替代药物(不增强降糖药物降糖作用的药物)治疗合并症;向病人说明磺脲类降糖药的副反应是低血糖,在使用时应加强血糖监测,严格遵医嘱用药;嘱病人避免选用长效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降低血糖,避免出现快速血糖下降,引发低血糖反应㊂另外,向病人介绍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危害,告知病人及家属,有资料显示当血糖ɤ1.68mm o l /L ,持续时间>6h ,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害;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另可导致大脑中枢异常,引发昏迷,严重低血糖者可直接进入昏迷,以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合理用药㊁饮食㊁运动㊁加强监管,提高依从性,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㊂2.2 帮助病人建立夜间低血糖反应是可防可控的信念 本组病人平均年龄74.5岁,病程平均10.2年,说明病人年龄普遍较大,病程较长,由于年龄原因,病人的身体机能以及认知㊁理解㊁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加之害怕麻烦家人和长期饱受疾病困扰,病人对夜间低血糖反应缺乏深入认知和重视㊁治疗信心不足㊁信念不坚定㊂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谈聊天,关心病人,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后,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病人和家属由长期患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帮助病人建立和坚定夜间低血糖反应是可防可控的信念,使病人和家属积极参与到夜间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中来㊂2.3 加强护士在重要时间节点的巡查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 王砚等[4]研究结果显示,22:00至次日02:00是夜间低血糖反应高发时间段㊂为此,在这一时间段应加大对病人的巡视力度和次数,密切观察病人夜间熟睡时是否出现大汗淋漓㊁躁动不安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唤醒病人,检测其血糖值,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低血糖反应㊂若血糖值低于3.9mm o l /L ,说明病人发生了低血糖反应㊂若病人症状较轻,给予糖果㊁饼干等食物或50%葡萄糖20m L ~40m L 口服;若病人症状较重或是症状不明显直接进入昏迷状态,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药,密切观察,及时予以对症处理㊂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睡前血糖低于6mm o l /L ,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将达80%,而且大部分无低血糖症状[5]㊂为此,加强对病人的睡前血糖监测,一旦发现其血糖值低于6mm o l /L ,嘱病人睡前加餐㊂2.4 形成护㊁患㊁家属三方共同参与互动的协同机制 夜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医护人员力量薄弱㊁陪床家属容易放松警惕㊁病人熟睡之机,加之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症状不明显,病人又在熟睡,不易察觉,极易被误诊和忽视,造成严重后果㊂鉴于此,积极调动病人和家属的主动参与性,建立以护士为主㊁病㊃6561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M a y,2015V o l .29N o .5A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李小峰,陈 敏关键词: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改良;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R 471 文献标识码:C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5.13.044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5A 165702 随着201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分级“行业标准(W S /T 431 2013)的正式实施,使原有的分级护理制度正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病人在住院期间如何进行分级护理,此标准明确规定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除了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确定护理级别以外,护理人员必须使用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B a r t h e l i n d e x ,B I )进行评分,为医生正确地开具医嘱,为责任护士正确地制定护理计划㊁实施护理措施提供客观依据㊂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常用的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D L )的量表为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1,2],B I 内容包括进食㊁床与轮椅转移㊁个人卫生㊁如厕㊁洗澡㊁步行㊁上下楼梯㊁穿衣㊁大便控制㊁小便控制10项内容,总分100分,评分分值为2个~4个等级(0分,5分;0分,5分,10分;0分,5分,10分,15分),得分0分~40分为重度依赖,对此类病人应结合病情采取一级护理甚至特级护理;41分~60分为中度依赖,需结合病情采取作者简介:李小峰,主任护师,硕士,单位: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陈敏(通讯作者)单位: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㊂二级护理;61分~99分为轻度依赖,需结合病情采取二级护理或三级护理;100分为无需依赖,需结合病情采取三级护理㊂笔者为了全面落实护理分级行业标准,从方便护士动态评估㊁节约成本等角度出发,对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进行了部分改良,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㊂现介绍如下㊂1 方法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在原有10项评定内容的右侧加上了多列评估栏,评估栏的上面有填写 评估日期 处,按照护理记录日期的填写方法填写,如 五月一日 填写成 1/5 ,评估选项时以进食为例,其具体评分标准为:10分为独立进食(病人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包括独立穿脱辅助器具㊁切割食物等),5分为需要部分帮助(如切割食物等上述所提内容需一定帮助),0分为完全依赖别人帮助进食㊂护士每次评估时直接在相应的分值上打 ɿ ,此表至少可以填写5次,10个项目填写完后分值汇总填写在表下方的总分处,然后签名,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评定量表的最下面附上了4个等级的分值,根据等级分值确定病人的依赖程度,实施相应的护理级别㊂此评估表实施动态评估,在病人的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发生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㊂详见表1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㊂人及家属为辅三者互相协同参与的机制,明确各自分工,共同监测和观察病人是否发生低血糖,嘱病人及家属做好应急食物如水果㊁糖果㊁饼干等的准备,使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时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得到及时自救和抢救处理,控制低血糖反应的进展,减少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发生㊂3 小结有调查表明,73.7%的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发生在夜间[6],可见夜间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患病群体中的易发性,且其带给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危害可能要比其他糖尿病人群更大[7,8]㊂本组从预防和护理两方面制定相关措施,调动护㊁患㊁家属三方共同参与,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重视程度和知识水平,坚定了预防和治疗的信念,明确了三方分工,强化和提高了病人依从性,使病人的夜间低血糖反应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㊂同时,对密切护患及家属联系,提高我科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反应护理质量和病人家属满意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意义㊂参考文献:[1] 王克安,李天麟,向红丁,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 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5):282285.[2] 王东杰.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92193.[3] 刘珍颖.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的临床护理干预[J ].全科护理,2014,12(28):26322633.[4] 王砚,关守萍,牛奔,等.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预警及干预[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8):660663.[5] 邓飞,穆爱霞,李静,等.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69.[6] 曾丽华.老年人夜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1):213.[7] 何晓烨,胡予.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10):736738.[8] 王莎.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4,12(10):895896.(收稿日期:20150118;修回日期:20150413)(本文编辑李亚琴)㊃7561㊃护理研究2015年5月第29卷第5期上旬版(总第501期)。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一.低血糖有哪些表现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二.出现低血糖怎么办①方糖或果糖1-2粒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④饭、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三.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注:为了防止突发状况下的昏迷,自己最好要随身携带一张“病人卡”,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还有联系人信息。
四.低血糖怎么预防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④运动量恒定⑤常测血糖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五.急救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
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4、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
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
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
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
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怎样预防低血糖(补充)1、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
老年人低血糖症,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症状,老年人低血糖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老年低血糖症(senile hypoglycaemia)指各种原因引起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及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
一般认为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出现症状。
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
低血糖分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即反应性低血糖),前者多为病理性,后者多为功能性。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二、发病机制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3.3~5.0mmol/L(60~90mg/dl),混合饮食餐后血糖6.7~7.2mmol/L(120~130mg/dl),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不超过8.9mmol/L(160mg/dl)。
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输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餐后血糖主要来自肠道吸收。
胰岛素分泌增加或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低于正常下限时,低血糖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代偿性提高血糖水平。
如低血糖持续存在,涉及脑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而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不可逆性损害,昏迷,直至死亡。
低血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空腹状态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增多、高胰岛素血症如胰岛B细胞瘤自主分泌胰岛素且不被低血糖所抑制;磺脲类药物服量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及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应用。
2.餐后胰岛B细胞反应性分泌胰岛素过量如胃大部切除后进食富含单糖的流质饮食时,葡萄糖吸收太快,致餐后早期(2~3h)发生低血糖反应;2型糖尿病早期,特别是伴有肥胖者,B细胞反应延迟,胰岛素分泌峰落后于血糖高峰,发生餐后晚期(4~5h)低血糖反应。
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老年人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老年糖尿病人清晨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咱说这老年糖尿病人清晨低血糖啊,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我就见过好些个老人家,那血糖水平啊,忽高忽低的。
就像我们那小区,有个老王,精神头儿十足,早上总是遛弯儿,手里还拎着个小收音机,放着京剧,走路带风。
可一开始啊,他血糖控制真不咋行,早上起来总是头晕眼花的。
我就寻思着,得想个法子预防预防这清晨低血糖。
首先呢,饮食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我就把老王他们都召集起来,说:“咱得吃得讲究啊,就像那养花,想要开得好,还得施施肥不是?”我站在前面,看着他们或疑惑或期待的眼神。
这饮食计划可得丰富,不能光吃那些干巴巴的粗粮。
我就找了那些营养师来分享,讲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搭配饮食的。
我记得有一回,请来的老李,那满脸的皱纹都像是岁月的故事书。
老李站在那儿,操着一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就开始讲:“咱这饮食啊,就跟种地似的,你得细心,每一顿饭都不能马虎。
我刚开始注意饮食的时候,比你们还糊涂呢,啥都不懂,看着那些食谱就像看天书。
”大家听着都笑了起来,这一笑啊,气氛就轻松多了。
除了饮食,监测也重要啊。
我就跟老王说:“咱得定期测测血糖,就像孩子学走路,哪有不摔跤就学会的?”老王一开始还不太乐意,皱着眉头说:“这要是测多了,手指头都扎疼了。
”我就笑着跟他说:“老王啊,你看那下棋的,哪有光看不练就能成高手的?咱得有点长远眼光。
”老王被我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给老人们安排一些简单的血糖监测任务。
这过程中啊,有的老人就犯愁了。
像老张,平时话不多,一遇到难题就更沉默了,低着头,脸憋得通红。
我就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张啊,别怕,这就跟爬山似的,看着高,一步一步来总能到顶的。
”然后我就跟他一起分析问题,给他出主意。
这预防低血糖啊,还得有点激励措施。
光让人家测血糖,没点好处谁乐意啊?我就跟社区那边商量,设了个奖励机制。
每个月要是谁在血糖控制方面有明显进步,就给他发个小奖品。
这奖品虽不多,但是个心意。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
一、老人低血糖怎么办1.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少吃多餐2.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均衡饮食 3.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限制饮食 4.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日常保健 5.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定期检查二、老人低血糖的食疗方法三、老人血糖过低的危害
老人低血糖怎么办
1、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少吃多餐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
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
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
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2、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均衡饮食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3、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限制饮食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
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
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
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4、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日常保健老年人低血糖还可能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可以在医生的推荐下服用谷维素片或六味地黄丸等药物,平时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注意维持血糖的平衡,防止再次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5、老人低血糖怎么办之定期检查要经常做血糖,定期做体检,通过心电图、颅脑ct等检查来排除心血管疾病,同时要注意维持血糖处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