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18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4.71 KB
- 文档页数:2
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28例老年低血糖症误诊分析目的分析伴有脑功能障碍的低血糖症的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
方法观察28例低血糖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血糖水平。
结果低血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脑卒中极为相似,易导致误诊。
28例均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血糖0.9~2.6 mmol/L。
患者一旦证实为低血糖,及时纠正后所有患者都在治疗之后10 min~4 h中临床表现消失,患者的血糖情况正常,无一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有脑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考虑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应常规测血糖,做到早期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及死亡。
标签:误诊;神经系统损害;糖尿病;低血糖症低血糖可因为众多原因所引起,其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并发症,血糖低于2.8 mmol/L时可以诊断为低血糖。
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症状兴奋的临床表现。
高龄患者出现的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具有典型性,其表现为患者的脑组织受到损伤的表现,此疾病易于被误诊,误诊为脑卒中等疾病。
2005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低血糖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被误诊为脑卒中,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10例患者为女性,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60~85岁,中位为73岁。
所有患者都有此疾病的疾病史,患者的病程为2~21年,均进行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其中注射胰岛素12例,口服格列齐特加二甲双胍8例,格列苯脲3例,格列齐特5例。
就诊前有腹泻者6例,进食不佳者22例。
1.2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其中昏迷6例,嗜睡12例,反应迟钝、表情淡漠3例,烦躁等精神症状者4例,抽搐3例,病理征阳性5例。
1.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CT、心电图、血、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酮体、血糖等相关检查。
所有患者的血糖数值为0.9 mmol/L~2.6 mmol/L。
老年卒中样低血糖脑病18例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老年低血糖脑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以卒中样起病的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误诊为脑卒中10例,精神障碍2例,误诊率66.7%。
均急诊检查血糖后确诊,给予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和持续静滴葡萄糖后症状消失,无一例死亡。
结论出现脑卒中后常规急诊检测血糖,及早诊断和治疗低血糖脑病,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
关键词低血糖脑卒中The Analysis of 18 Hypoglycemia Patients to Be Similar to Acute Cerebral Accident.Qiu Li-ro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First hospital of Liangshan,Sichuan 61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levate cognition and degrade misdiagnosis to hypoglycemia patients be similar to acute cerebral accident.Method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8 hypoglycemia patients to be similar to acute cerebral accident. Result:Ten of the 18 patients were regarded as cerebral apoplexy,and 2 were regarded as mental disorder. They were final diagnosis after detecting blood sugar,and after giving glucose through vein they all improved. No of them died.Conclusion we should detect blood sugar when we meet a patient to be similar to acute cerebral accident so we can diagnose and treatment hypoglycemia patients to be similar to acute cerebral accident.【Key words】Hypoglycemia;Cerebral apoplexy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血糖升高对机体的损害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并且对血糖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以致近年低血糖症发生率增高,临床观察到不仅血糖升高对机体的损害大,同样低血糖对机体的损害极大,尤其是老年人常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等原因,易出现低血糖脑病,而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若诊治不及时,将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
低血糖脑病临床分析低血糖脑病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所引起的一系列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血糖过低会削弱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导致脑细胞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将深入分析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抽搐和晕厥等。
这些表现是由于脑细胞受到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的。
严重的低血糖脑病可以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举例:某患者因不慎注射过量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骤降至0.9mmol/L。
患者出现极度乏力、晕厥和冷汗四肢冰冷等症状。
经立即紧急处理,补充葡萄糖后,患者的症状迅速缓解。
这个例子显示了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和迅速复苏的重要性。
二、病因低血糖脑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糖尿病治疗不当、胰岛瘤和酒精滥用等。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或使用降糖药物时,如果剂量过大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
胰岛瘤是一种肿瘤,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长期酗酒会影响肝葡萄糖原的储存,降低血糖维持平衡的能力。
举例:一名50岁男性患者,多年来有糖尿病,经常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一天,由于误将长效胰岛素注射为短效胰岛素,导致血糖过低。
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口渴、心慌、脸色苍白和昏厥等。
及时将葡萄糖静脉输注给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症状也缓解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糖尿病治疗中剂量和用药方式的重要性。
三、诊断低血糖脑病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症状和血糖水平的测定。
低血糖一般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但此界限因人而异,常规上用的界限是血糖低于2.8mmol/L。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外伤和脑炎等。
举例:一名40岁女性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和手抖等症状。
检查发现患者的血糖浓度为 2.6mmol/L,低于正常范围。
临床怀疑为低血糖脑病,立即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
老年低血糖脑病20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及产生原因,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
方法:老年低血糖脑病患者20例按临床表现分类并完善头颅CT 检查,一经确诊立即给高渗糖静脉注射治疗。
结果:20例经治疗后16例痊愈出院,1例有轻度智能障碍,1例仍有精神症状,2例死亡。
结论:临床上以抽搐、偏瘫及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需注意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的可能。
关键词低血糖症低血糖脑病诊治分析低血糖脑病是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脑部葡萄糖储量耗尽时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可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1]。
2001年3月~2010年8月收治老年低血糖脑病患者20例,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老年低血糖脑病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病程30分钟~48小时。
晚间及凌晨发病12例,上午发病4例,下午发病4例。
有糖尿病史者12例,均为2型糖尿病,有高血压病史7例,病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腹泻史3例,脑梗死3例,胰岛B细胞瘤1例,大量饮酒后发病1例,原发性肝癌1例,口腔疾病手术史1例。
血糖水平:均在就诊的2小时内行血糖检查,发病时血糖均<2.8mmol/L,其中<1mmol/L 5例,1~2mmol/L 14例。
发病诱因: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后进食减少3例;降糖药物使用不当12例,其中口服药物9例,分别为口服消渴丸、优降糖及二甲双胍等药物;皮下注射中性胰岛素3例,当血糖降至≤6.0mmol/L时,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进食明显减少而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用量者。
临床表现:头晕呕吐,精神不集中,视物模糊3例;出现精神症状4例,表现为淡漠,反应迟钝或烦躁、言语增多或语无伦次;突然昏迷4例;阵挛性、张力性痉挛4例;突发偏瘫,失语5例,左侧肢体瘫痪2例,右侧瘫痪2例,双侧肢体瘫痪1例,双侧Barbinski征阳性3例,一侧Barbinski征阳性2例。
低血糖症致脑功能障碍4例临床分析詹鹏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内4科邮编56100 摘要:本文对低血糖症致脑功能行了探讨,提出对此病早识别,及时治疗对预后致关重要。
关键词:低血糖症;脑功能障碍;临床分析例1:女,73岁,因多尿,消瘦半年于2002年5月20日在我科治疗,实验室检查:血糖16.2mmol/L;尿糖++++;拟诊2型糖尿病,予口服消渴丸10粒,一日三次,二甲双胍0.25,一日三次,于3餐前服用,血糖控制在6-8mmol/L,住院10天带药出院。
出院后口服消渴丸10粒,未进食、出现昏迷,急请社区医生诊治,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因年龄大,在家观察2小时仍昏迷,于发病当日下午4点急诊我科留观治疗。
辅助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1.98 mmol/L,尿糖阴性,尿酮体阴性,立即予静滴10%葡萄糖500ml,液体进入300ml时病人由深昏迷渐恢复为浅昏迷。
500ml液体滴完后病人呈嗜睡状,复查血糖4.0mmol/L,留观4小时,意识清楚治愈出院。
出院诊断:低血糖症致脑功能障碍。
例2:女,68岁,5年前患2型糖尿病。
长期口服优降糖等药。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本次因突发昏迷半小时,出诊家庭病房治疗。
予查血糖2 mmol/L,拟诊为低糖病致脑障碍,立即予50%G·S60ml,缓慢静脉注射:并予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经处理后昏迷逐渐变浅,2小时后神志清楚。
例3:男,75岁,因昏迷12小时于2007年7月2日上午9点急诊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因单位同事集会,饮酒较多回家后诉乏力,头昏,大汗淋漓,颜面通红,即上床休息,次日上午发现患者处于深昏迷状。
6年前在某医院诊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经常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尚佳。
入院检查:血压180/110mmHg,呼吸38次/分,各种生理反射征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征。
两肺可闻痰鸣音。
血糖:0.85mmoL/L,肝、肾功能正常。
入院拟诊:1、脑血管意外;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低血糖症。
老年人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临床分析【关键词】低血糖;脑功能障碍;老年人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当其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时易于识而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者易误诊。
我院近四年收治22例以急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低血糖患者,就诊时曾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癫痫、精神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经血糖等检查确诊为低血糖症,治疗后病情好转,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62—81岁,平均68.2岁。
其中已确诊糖尿病16例。
糖尿病病程3月至22年;非糖尿病6例(慢性乙醇中毒2例,肝硬化1例,肝癌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胰岛素瘤1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5例,脑血管病6例,心血管病5例,高血压12例,高血脂12例。
1.2 用药情况8例服用磺尿类降血糖药物;3例服用双胍类降血糖药物;2例服用中药(具体成分不详);9例胰岛素治疗;其中合并用药3例。
诱因降血糖药物不合理使用12例;饮食差腹泻4例;合并感染3例;活动量大2例;诱因不详1例。
1.3 临床表现15例睡眠中中发病,7例活动后发病。
其中反应迟钝4例,嗜睡7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3例;出现肢体瘫痪10例;合并癫痫发作3例;合并精神异常2例。
诊治情况所有病例头颅CT未见新鲜出血梗死等责任病灶,检测血糖浓度均小于2.8 mmol/L。
确诊后即给50%葡萄糖静脉注射40~80 ml,10%葡萄糖静脉滴注等综合处理,19例5 min~2 h内恢复神志;3例反复出现低血糖昏迷,经反复50%葡萄糖推注及糖皮质激素等应用后控制。
1例出现代谢性脑病,经配合高压氧等治疗十天后好转。
2 讨论脑组织能量代谢几乎完全需要由葡萄糖的分解来完成,而且脑细胞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又极其有限。
根据研究报告1 g脑组织仅存0.5 mg的葡萄糖。
若按正常代谢需要量,该数量的葡萄糖仅能维持正常的中枢系统活动约5~10 min[1]。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致使脑功能障碍治疗分析(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271506)【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病因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9.2-2011.4收治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临床表现分类并做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一经确诊立即给予高渗糖静脉注射治疗。
结果本组48例患者治愈47例,1例胰岛细胞瘤经治疗病状缓解,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结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脑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病人,需注意低血糖导致的可能。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脑功能障碍;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75-02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依赖葡萄糖氧化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正常状态下,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大约是0.1 mmol/l(kg.min)[2mg/(kg.min)],其中大约60%是供中枢神经利用。
当葡萄糖缺乏时会导致大脑功能失调(神经性低血糖症)而时间长的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和死亡[1]。
低血糖所致脑功能障碍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较多发。
有学者研究血浆葡萄糖水平<3.6-3.9mmol/l时,可以发现体内相反调节激素水平有升高。
血糖在<2.8-3.3mmol/l时,即开始伴有临床肾上腺能的症状。
血糖<2.8mmol/l时会出现意识障碍。
实际上低血糖的程度和出现临床症状的轻重个体差异很大,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关注。
因为老年人感知迟钝,肾上腺素等对抗激素的反应减退,特别是伴有神经病变又有肾病者,对口服药及胰岛素降解排泄减慢而产生严重低血糖病。
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9.2-2011.4收治的48例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中男18例,女30例。
年龄60-82岁,均符合低血糖脑病的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史者45例均为2dm,8例合并肾病。
老年人低血糖脑病误诊为脑血管病18例分析低血糖脑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偏瘫、抽搐及意识障碍,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低血糖脑病预后与低血糖原因、程度、时间和发展速度密切相关[1],及早诊治低血糖脑病至关重要,否则会危及生命。
现将我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收治的1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低血糖脑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偏瘫、抽搐及意识障碍,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低血糖脑病预后与低血糖原因、程度、时间和发展速度密切相关[1],及早诊治低血糖脑病至关重要,否则会危及生命。
现将我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收治的1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由我院急诊内科以“脑血管意外”收入神经内科的1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61~82岁,平均68.3岁,其中16例有2型糖尿病,2例无糖尿病,8例发病前服用降糖中药(成分不明),5例患者口服降糖药如消渴丸或优降糖,3例发病前曾皮下注射胰岛素,2例患者服用降糖茶(成分不明)。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意识障碍、胡言乱语、烦躁、精神淡漠为主要表现11例,肢体偏瘫为主要表现3例,以抽搐为主要表现2例,另2例表现为头晕,周身无力,反应迟钝。
1.3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测微量血糖,全部病例均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2],18例患者血糖为1.0~2.6mmol/L,18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相应脑血管病的责任病灶,且3d后复查头颅CT或MRI均排除急性脑血管病。
1.4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80ml静脉注射,继之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监测血糖,同时常规给予吸氧、脑保护、监测生命体征、高压氧等治疗。
低血糖脑病30例临床分析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与血糖下降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及机体反应性有关;预后则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机体状况。
严重的低血糖(男<2.78mmol/L,女<2.5mmol/L,婴儿和儿童<2.22mmol/L)可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常,出现意识障碍、异常、癫痫及局部体征,称为脑病。
收治低血糖脑病患者3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发病年龄63~76岁,平均68岁。
已经确诊糖尿病28例,有服用降糖药物以及皮下应用胰岛素史;非糖尿病2例,饮酒后1例,上呼吸道感染后1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心脑血管病病史10例;糖尿病肾病5例。
临床表现:昏迷10例;谵妄2例;抽搐3例;嗜睡5例;失语或肢体瘫痪8例,病理征阳性12例,1例伴有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小便失禁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全部患者初步诊断均为急性脑血管病。
辅助检查:化验即刻血糖在1.2~2.6mmol/L,平均2.1mmol/L,行头颅CT 扫描,未提示出血和新脑梗死灶。
治疗:确诊后立即给予5%葡萄糖40~100m1静推,继而以1%葡萄糖500ml 静滴,直至意识转清或血糖恢复正常,且每隔1~3小时监测治疗后患者血糖1次。
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脱水降颅压、脑保护、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均于3天内血糖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其中1例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胰岛素瘤。
讨论脑组织代谢所消耗的能量几乎全部由糖的有氧分解提供,而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元极少,故当血糖60岁,起病突然,均有服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史,这类患者易发生低血糖脑病原因为:①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易导致降糖药物在体内积蓄,易发生低血糖;②老年人的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释放减少使机体采取措施克服低血糖的自卫反应减弱;③老年人对低血糖的症状的知觉性下降,精神运动性反应受损而妨碍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低血糖;④老年人常伴有脑动脉硬化,当发生低血糖时,脑细胞的葡萄糖供应不足,氧供应降低,更加重了大脑动脉供血区组织的供血不足。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2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发病诱因、治疗和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诱因、治疗和转归。
结果:降糖药物使用不当、进食不及时、过量饮酒、腹泻、肝肾功能不全等是引起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主要诱因。
经抢救处理后,29例很快清醒;2例在应用葡萄糖后24 h内清醒,其中1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1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自动放弃,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预防是重点,而早发现、早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标签: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危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且大多存在多种慢性疾病,相对于年轻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且症状不典型。
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不可修复的脑损害,甚至死亡。
因此,老年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合理的控制血糖之外,预防低血糖也尤为重要。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9~85岁(平均68.5);病程8~34年(平均18.5);合并高血压l7例,冠心病8例,陈旧脑梗死5例,肾脏病变5例,肝脏病变3例。
发病前用药情况:口服降糖药物19例,其中格列苯脲片加二甲双胍7例,格列齐特加二甲双胍5例,格列齐特加二甲双胍加阿卡波糖4例,消渴丸2例,降糖“保健品”1例;单用胰岛素注射10例;胰岛素注射加二甲双胍3例。
1.2 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
2 结果2.1 发病诱因15例患者发病前正常用药但进食少或用药后未进食,3例口服降糖药物剂量增大,2例注射胰岛素剂量增大,4例发病前曾大量饮酒,5例腹泻,另有3例诱因不明显。
老年人低血糖脑病60例误诊分析(一)低血糖脑病是常见临床急症,其中以精神障碍,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低血糖脑病易误诊为癔病、脑梗死,其发病机制与脑梗死截然不同,因此及早识别低血糖脑病,抓住抢救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对我科1990-2008年收治的老年人低血糖脑病6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4-69岁,平均63±7岁。
此60例病人均符合Whipple 三项标准:(1)发病多在禁食或用力的情况下。
(2)注射葡萄糖或口服糖水症状可缓解。
(3)发作时,血糖低于2.24-2.8mmol/L。
患有2型糖尿病者40例,均予降糖治疗。
服用优降糖12例,二甲双胍16例,达美康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6例。
无糖尿病史者20例,为手术前禁食患者。
1.2临床表现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30例,表现为幻觉、躁动、打人骂人、不配合治疗。
20例表现为偏侧肢体无力,其中10例伴偏侧感觉障碍。
10例表现为双下肢无力,一过性意识恍惚。
1.3辅助检查发作时血糖1.7-2.8mmol/L。
头部CT示:陈旧性梗塞灶30例,脑软化灶18例,,全脑弥漫性水肿12例,其中伴点状出血3例。
脑电图示:弥漫性慢波10例,痫样波3例。
1.4诊治经过40例曾被诊为脑梗死,分别定位于基底节区、胼胝体、脑干,20例被诊为癔病。
后急查血糖,均低于2.8mmol/L,给予50%葡萄糖100ml缓慢静注,继之以10%葡萄糖静点,症状约于1小时内恢复。
诊为低血糖脑病,经治疗好转出院。
2讨论低血糖脑病系指用氧化酶法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而出现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症侯群。
绝大多数人有饥饿、心慌、出汗等症状,其中脑部症状则可因发病时间长短及血糖降低的程度不同而表现为意识改变、癫痫、精神症状、偏瘫等。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糖下降的速度、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机体的反应情况与脑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