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粹的疯狂——二战德国P1000巨鼠计划

纳粹的疯狂——二战德国P1000巨鼠计划

纳粹的疯狂——二战德国P1000巨鼠计划
纳粹的疯狂——二战德国P1000巨鼠计划

纳粹的疯狂——二战德国P1000巨鼠计划

历史趣谈二战孩子兵:解密德国那些“婴儿师”的惨烈覆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二战孩子兵:解密德国那些“婴儿师”的惨烈覆灭 导语:“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这 “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这支部队在“二战”以后很少被人提及。一个德国朋友提示我,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述是存在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旧话重提,原因很简单:让未成年人去为一个已经注定失败的战争去送死,这是民族的耻辱。所以,德国人宁愿让这段曾经轰动一时的战争史实逐渐淡出后人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越是这样,我挖掘这段历史的愿望就越强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面的资料收集,这段历史的轮廓在我面前逐渐变得清晰和生动起来。 1944年6月7日,是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第二天。刚刚踏上法国土地的加拿大第27坦克团担任了扩大登陆桥头堡的任务,从诺曼底海岸向卡恩(Caen)地区北部推进,目标是攻击并占领小城查尔堡(Cherbourg)。此刻,已经登陆的美、英部队正陷入与德军的激战,和他们相比,这支加拿大部队的推进异常顺利。卡恩地区的丘陵地带绿草如茵,优雅宁静,由于制空权已经完全掌握在美、英空军手中,这里的天空上已不可能出现一架德国战机。4年前,德国的铁甲军团曾在这里把溃败奔逃的30万英、法联军像赶羊一样地一直驱赶到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迫使他们逃往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而如今,经过长期战争消耗的德国人在东西两线强敌的夹击下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威风。对于第27坦克团的那些从未踏入欧洲大陆的加拿大军人来说,眼下的行军似乎更像是一次和平环境下的出游,他们没有预料死神的到来会 生活常识分享

小鼠肺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设计方案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小鼠肺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先向小鼠腹腔内注射MCMV病毒建立小鼠肺部潜伏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再选取潜伏性MCMV感染小鼠,口服药物强的松诱导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再活化,鉴定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本技术通过口服药物强的松的方法诱导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再激活,小鼠肺部发生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感染,可以构建出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的动物模型,该小鼠模型表现出肺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的典型特征:肺组织出现病毒表达相关蛋白。该模型可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探索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的致病机理奠定实验动物基础。 技术要求 1.一种小鼠肺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向小鼠腹腔内注射MCMV 病毒建立小鼠肺部潜伏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再选取潜伏性MCMV感染小鼠,口服药物强的松诱导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再活化,鉴定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MCMV感染小鼠后,培养16周~24周后再口服药物强的松诱导肺部潜伏性巨细胞病毒再活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MV病毒为MCMV Smith病毒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内注射MCMV病毒的剂量为5×104PF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为6至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潜伏性MCMV感染小鼠是通过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空斑实验和聚焦扩增测定方法以确认存在MCMV潜伏性感染,当肺组织中MCMV RNA和IVPA或FEA均为阴性时,表明成功构建潜伏性MCMV感染小鼠,否则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药物强的松为糖皮质激素,潜伏性MCMV感染小鼠口服剂量为1mg/kg,每周服用一次。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攻略二战名将录介绍 同盟国 麦克阿瑟 - 五星上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着名军事家,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他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但反对这个国家的总统(杜鲁门).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巴顿 - 四星上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血胆将军”巴顿。作为潘兴手下的爱将,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只装甲部队,堪称美军的“装甲兵之父”.巴顿带兵的成就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他被媒体宠爱不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更是由于他时不时的惹是生非和语出惊人。而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暗中较量也为媒体津津乐道。他带领第三集团军在欧洲战场驰骋时的名言是:“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巴顿相信灵魂转世的说法,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甲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着名、善战、勇敢,不同时代的军事角色转世而来。 蒙哥马利 - 元帅: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德意志 古德里安 -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不到一个月就灭了波兰。一个月多就灭了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让进攻,那33万英法联军早就让他给灭了。进攻苏联,6天抓了200万俘虏,最后他都懒得抓了。他是闪电战之父。 从军事角度来看,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隆美尔 - 元帅: 埃尔温·隆美尔,德国元帅。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着名的将领,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同被后人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着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宣传海报

纳粹党的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它也是社会主义,这一制度决定了德国当时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作为咱们中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同样,作为纳粹党,他们在掌权后开足了所有的宣传工具,为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摇旗呐喊。在这些宣传中,宣传海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海报——通过引人眼球的画面外加简短的字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主体内容,让人印象深刻。大凡注重宣传、喜欢帮人洗脑的国度,都对海报这一表现形式青睐有加,原因很简单,价廉物美、影响大、传布范围广泛。

(这张海报大约是1933年出现的,它的意思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兴登堡元帅选择了希特勒担任总理,所以,您也应当投上一票!)

(这是一张33年左右的海报,在海报上把希特勒神圣化:光芒万丈,头顶的鸽子以及身后跟随的群众,希特勒高举着旗帜,一派领袖风范,海报周围用橡树叶环绕,海报上的字句是:德国万岁!)

(这张海报是1933年纳粹党召开纽伦堡大会——社会主义国家都很喜欢开大会,里芬施塔尔为党代会拍摄纪录影片,片名是《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非常震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这就是该纪录片的海报。根据里芬施塔尔的回忆录记述,这部纪录片的很多镜头是事后补拍的,令她惊异的是,赫斯这些人在补拍时面对空无一人的会场,竟然激情依旧,完全看不出是在表演。里芬施塔尔在回忆录里竭力把自己描述为“很不情愿”,实际上,根据其它相关人士的回忆,她面见元首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一战之后,萨尔区被法国占据。这张海报煽动性地提醒大家:萨尔——1935年投票活动!我们在萨尔心向祖国,为了忠诚与祖国!你想念我们吗?这张海报多少告诉我们一些当年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由来。)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 全网发布:2012-08-14 10:58 发表者:黄荣卫10194人已访问 一、CMV感染后机体相关变化 机体受CMV的感染后,可出现多种抗体。乳汁、宫颈分泌物、唾液中尽管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包括中和抗体。但仍能检出CMV,说明抗体并不能阻止病毒扩散。胎儿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阻断经宫内、产道或乳汁传播的感染。研究证明,致死性CMV攻击前,在小鼠腹腔或静脉注入0.2ml高效价抗CMV球蛋白,可完全保护动物免于死亡。1个月后再用CMV等二次攻击,动物仍全部存活,表明抗体有降低CMV的毒力作用。 初次感染后,CMV将在宿主细胞中无限期存在成潜伏状态。可能累及多种组织器官,尸检提示肺、肝、胰、唾液腺、中枢神经系统及肠也可能是病毒潜伏场所。先天性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缺乏产生沉淀抗体的能力和T细胞对CMV的应答有关。儿童和成年人感染CMV后,在外周血中出现具有抑制细胞毒表型的活化T淋巴细胞,如果宿主的T细胞功能受损,潜伏的病毒就可能复活并引起多种症候群。组织移植后发生的慢性刺激,为CMV活化,诱发疾病提供了条件。某些针对T细胞的强烈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临床CMV症候群高发率有关。此外,CMV在功能上可作为辅助因子,使潜伏感染的HIV活化。 CMV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CMV感染对胸腺发育及脾细胞、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及CTL细胞的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实验室急性CMV感染的新生豚鼠,胸腺发育受抑,T细胞数减少,成年鼠感染CMV后,88%胸腺可检出CMV。 CMV感染致脾功能受影响,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下降,脾细胞产生的IL-2显著降低。 (二)、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CM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有关。CMV可以在单核吞噬细胞、T 细胞、B细胞及一些尚未确定的单核细胞中复制,其中单核吞噬细胞最易感染CMV,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和效应功能。CM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受损。 CMV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CMV抗原和HSV抗原增殖反应减弱,诱导干扰素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从1.7±0.7下降为0.2+0.2,T 细胞活性降低.这种变化有的可持续相当长时间,病后10个月,大多数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CMV感染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被病毒感染的大单核细胞和CD8细胞的功能异常所致。单核吞噬细胞在抗CMV免疫中起着枢纽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吞噬、杀伤病毒,更重要的是可以处理、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调控和扩大免疫反应。当CMV感染后,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到影响,CMV感染巨噬细胞引起其吞噬功能降低,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减少,FC 受体、补体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且其抗原提呈功能降低,产生IL-1降低,对IL-1及IL-2的反应亦降低。Moses等用胸腺细胞增殖试验检测,IL-1活性降低,IL-1产生降低可引起TH/TS 细胞比例失衡。 NK细胞有拮抗CMV扩散的作用。NK细胞积极参与了抗CMV感染的全过程,但存在高的NK活力不一定是保护性应答,而是活动性感染的证明。NK细胞虽不能阻止原发性CMV感染的出现,但一旦存在感染后,NK细胞能在CMV感染早期出现,有限制扩散、使感染局限的作用。NK细胞、CTL细胞是抗CMV的重要效应细胞。在CMV复制早期,感染性病毒体产生前,它们能裂解感染细胞,使病毒在细胞间扩散流产。在小鼠模型中,病毒作用了3-5天

二战德军火炮全集)

二战德军火炮全集(2)防空炮2008-05-29 14:16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高: 2.2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高: 1.7 米 射速: 220 发/分 出膛速度: 900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装备了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的德军Flakpanzer 38 (t) "Gepard"自行高炮 20毫米 Gebirgsflak 38 高射炮: 说明:主要装备德军的山地部队的连级单位,用于山地部队的防空作战。口径还是20 mm L/112.5,性能基本和Flak 38 相同。有1个三角支架,比20毫米 Flak 38 的重量减轻了不少,其良好的性能质量深受德军山地部队的好评。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高射炮: 说明: 这是德军二战期间装备的一种高射炮,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高射炮是纳粹在二战期间将飞机的机炮改装成高射炮的产物。二战期间,总共有15000多门20毫米 MG 151/20飞机机关炮被改装成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高射炮,改装任务主要是德国著名的战斗机制造公司梅塞施米特公司来完成。该型高射炮大量装备德军的半履带装甲车辆:Sd. Kfz. 251/21。 30毫米 Flak 103/38 ';Jaboschreck'; 高射炮: 性能参数: 口径: 30 毫米 L/45 重量: 145.0 公斤 长: 1.35 米 出膛速度: 860 米/秒 射高: 2 600 米 说明: 象前面的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高射炮一样,该炮也是德军二战时将 30毫米 MK 103

人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关键词:巨细胞内皮细胞北纳细胞网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可引起感染细胞肿大并出现巨大核内包涵体的病原体,自然界普遍存在,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包括人、马、牛、猪、猫和鼠等CMV。感染人的巨细胞病毒称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也称为人疱疹病毒5型(HHV-5)。 一、临床意义 HCMV在全球普遍流行,各年龄均易感,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无季节性流行规律。感染来自患者的唾液、尿液、乳汁、泪液、粪便、阴道分泌物、血液及精液,包括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和后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指母体HCMV 通过血液经胎盘感染胎儿,围产期感染指母体HCMV通过产道或乳汁感染新生儿,后天性感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感染HCMV。10%~15%HCMV先天性感染胎儿在妊娠期和新生儿期出现宫内生长迟缓、黄疸、肝脾肿大、皮疹、心肌炎、肺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耳聋及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表现。围产期感染者出生3~12周开始分泌或者排泄病毒,通常无临床表现。性接触是HCMV 后天感染的重要途径。 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HCMV后无显著临床表现,少数出现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类似表现,包括持续2~3周的发热、乏力、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和轻症肝炎等。与其他人疱疹病毒一样,原发感染后HCMV会在宿主体内终身潜伏于内皮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多种组织细胞,当受到外界刺激,特别是免疫功能抑制时,潜伏的HCMV被激活开始复制。 二、生物学特性 HCMV病毒颗粒直径为120~200nm,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最外层为病毒的脂质双层包膜,厚约10nm,现已知包膜含有至少10种病毒糖蛋白。包膜内为被膜,厚约50nm,含有至少14种病毒蛋白。被膜内为核衣壳,直径约100nm,由病毒壳体和包裹在内的病毒基因组组成。病毒壳体是由162个壳粒亚单位组成的对称20面体。最里面的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长220~240kb,由长片段L 段和短片段s段连接而成,含约200个开放阅读框,分为立即早期基因IE、早期基因E和晚期基因L。晚期基因UL83编码的磷蛋白65(pp65)是病毒被膜内的最主要成分,占被膜蛋白致密颗粒95%,具有丝氢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且高度保守。pp65表达与病毒复制呈明显的相关性,且在潜伏感染时表达量极低,

二战德国火炮大全系列1防空炮

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及其防治进展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及其防治进 展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神经系统损 The Advancemen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mpairment Induced by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LI Yan li, XIONG Wan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巨细胞病毒(CMV)为双链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先天性及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病毒病因,主要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先天畸形。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对CMV普遍易感,故胚胎期CMV感染常常导致严重CNS畸形的发生。胎儿在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仅10%~15%有明显症状,其病死率在10%左右,而90%以上的婴儿出生时可能呈隐性感染,完全没有症状,观察数年后,存活者逐步出现耳聋、智力迟钝等迟发性神经系统损伤。致CNS发育畸形机制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目前对HCMV感染的研究常用小鼠巨细胞病毒(murl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模型。通过对鼠巨细胞病毒感染造成小鼠脑损伤模型的观察发现脑室下区和皮质边缘区的神经干细胞、神经祖细胞和未成熟神经胶质细胞对MCMV最具敏感性,并且这种敏感性随着脑组织的发育而逐渐衰退,提示MCMV对发育期脑的损伤更大。在转基因鼠模型中发现只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才存在MCMV早期基因e1启

二战德国高速鱼雷艇部队

惊涛中的短剑-二战德国高速鱼雷艇部队 图片: 兵器2006.08/09 拖雷 德国人称它为S艇,意为快速艇。英国人则把这些难缠的对手称为E艇。E是英文敌人(Enemy)的首字母。这些性能出众的高速鱼雷艇扮演着致命短剑的角色,正是战争年代里英国最刻骨铭心的海上仇敌之一。 ◆豪华游艇的启示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虽将德国建造大型水面舰只和潜艇的路完全堵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它加大了对鱼雷快艇这种非受限武器的研发。魏玛共和国的海军高层要求立即开发一种适用于下次战争的鱼雷艇。第一个成果出现在1926年。A&R船厂设计了一艘名为"K实验艇"的船,不过因它照搬了英国海军V形尖底的设计,而令海军不尽满意。 与此同时,一战中德军使用的高速摩托艇(LM艇)的制造商吕尔森公司推出了"吕尔"艇。该艇坚持了海军欣赏的圆形艇底设计,但其稳定性颇令人怀疑。

事实上,圆底和尖底是当时世界鱼雷艇设计中的两大流派。尖底设计的优点是航速较快,缺点是吨位较小抗风浪性能差,相反,德国自一战时就采用的圆底设计则具备吨位较大,抗浪性能好的特性.虽然航速不如前者.但以适应远海作战的特点而始终被德国海军青睐。 真正令德国海军心动的设计终于出现在1928年的一艘民用艇-吕尔森为德裔美国银行大亨奥托.赫尔曼.卡思量身打造的豪华游艇"俄亥卡二世"号上。该艇创下了同级别艇型中的最快速度纪录。德国海军当即表示了极大兴趣,并于次年以联络艇的名义向吕尔森下了一份订单,要求建造和"俄亥卡二世"号相同规格的鱼雷快艇。 1930年8月7日,这艘名为UZ(S).16的快艇顺利交付,两年后易名为S-1艇。这是一战后德国海军获得的第一艘鱼雷快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速海岸快艇.从此拉开其后10余年间S艇纵横欧洲海域的战史序幕。 ◆在创新中积累经验 二战爆发前后,德国相继开发了多种型别的S艇。战前建成的有S-1艇。S-2级(4艘).S-6艇。S-7级(7艘)。S-14级(4艘)和S-18级(8艘),共计25艘。 二战期间德国又相继推出S-26级(4艘)、S-30级(16艘)、S-38/S-38b级(91艘)、S-100级(81艘)。S-151级(8艘)、S-700级(9艘)以及LS袖珍级(12艘),共计221艘,其中有少量在战争结束时尚在建。 二战前的各级S艇在技术上均未臻完善,不过其建设经验对于后来主力艇型的出现大有裨益。譬如S-1艇的木质双层结构加坚固轻合金肋骨的做法一直被保留;S-2级则在动力方面有所建树,其特殊的方向舵控制系统一直被后续的S艇采用一在主舵两侧分设一具与其成30°角辅助舵,当快艇高速行驶时可以提高动力输出效率,并减少排浪尾迹,在训练船员和研模战术方面,4艘S-2级亦贡献甚大;S-6艇和S-7级都加大了艇身,并正式引入制式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动力方面则尝试改装MAN出品的柴油机(但不太成功,海军对其速度颇不满意)。 从S-1到S-7.可谓是德国S艇的技术积累阶段.其中圆滑艇底和533毫米鱼雷等都成为后续艇型的技术标准。S-7级以前的这6艘均于1938年售给西班牙海军。有意思的是,建造这些S艇的吕尔森公司还完成了S-7级的一些国外合同,其中一份3艘的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10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 第一轮肖扬PK肖冰 1、在一场正规的斯诺克比赛中,红球一共有多少颗?15颗 2、《福布斯》足球俱乐部价值评估排名,连续八年第一的是哪个英超俱乐部?曼联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纽伦堡审判发生在哪个欧洲国家?德国 4、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是哪位革命先驱?孙中山 5、在庄文强、麦兆辉指导的影片《关云长》中,饰演“关羽”的是哪位香港武打巨星?甄子丹 6、凭借电影《夺命金》获得2012年第49届台湾金马奖影帝的是谁?刘青云 7、韩国围棋界有“二李”,其中“大李”指的是李昌镐,那么“小李”指的是谁?李世石 8、1984年,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美国哪个城市举办的奥运会上实现的?洛杉矶 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昆阳之战是刘秀击败谁的关键一战?王莽 10、公元前27年,哪位罗马帝国的创始人建立了元首制?屋大维 11、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散人彭和尚的名字叫什么?彭莹玉 12、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荆轲觐见秦王时身边带着哪位武士?秦武阳 13、内地著名演员佟大为的老婆叫什么名字?关悦 14、2006年版话剧《暗恋桃花源》中,首位内地版“云之凡”的扮演者是哪位女演员?袁泉 15、横贯中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西端伸入哪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 16、因海盗而闻名的非洲国家索马里的首都是哪里?摩加迪沙 17、游戏《轩辕剑4外传苍之涛》中,月曜使者的名字叫什么?檀越之 18、形容舆论极大影响事实时,我们会说:众口铄金,下一句是什么?积毁销骨 19、二战中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军事行动代号是什么计划?发电机计划 20、西汉时期,为救自己的父亲,感动汉文帝而废除肉刑的人是谁?缇萦 21、被誉为“台湾偶像剧教母”,曾捧红偶像组合“F4”的制作人是?柴智屏 22、“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这首《祝你平安》的原唱是我国内地哪位女歌手?孙悦 23、法网男单的奖杯叫什么杯?火枪手杯 24、2012年伦敦奥运会董栋获得的是哪项运动的金牌?男子蹦床 第二轮李岱雨PK栗璐雅 1、唐朝时期把都城成安迁到了如今河南省的哪个城市?洛阳 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位人物?老子 3、台湾“纵贯线”乐队是由罗大佑、周华健、张震岳和谁组成的?李宗盛 4、歌曲《启程》《黑白配》的原唱是哪位台湾女歌手?范玮琪 5、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中,金手套奖得住是西班牙的哪位球员?卡西利亚斯 6、葡萄牙球星C罗现效力于哪支西甲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 7、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陕西哪里的腰鼓?安塞腰鼓 8、1988年我国哪个省全省成为了经济特区?海南 9、为纪录片《海洋》中文旁白的是哪位内地著名演员、导演?姜文 10、“Bruce Lee”(布鲁斯·李)是哪位香港已故武打巨星的英文名字?李小龙 11、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中,“应怜履齿印苍苔”的下一句是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 1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下一句是什么?江月年年望相似 第三轮庞啸PK包坤 1、世界第二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的大洲是?非洲 2、有“热带海洋”之称的是哪个大洋?印度洋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隋鹏涛,今天的红v大讲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就是《纳粹德国的兴衰》 一提到纳粹,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死亡,恐惧与灾难。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纳粹的历史。 一、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成立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对德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利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暗中加紧恢复国力;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1929年10月末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战争赔款.于是,德国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 极端。 二、法西斯纳粹党兴起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纳粹党”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三.纳粹党统帅 阿道夫·希特勒 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 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 纳粹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之后的 三年里,德国及联盟的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 纳粹三名将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第一人,最强中的最强--曼施泰因元帅与朱可夫元帅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纵论天下武林,臧否人物,有"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之说,不但见解精到,豪气干云,而且提法新颖,因步其韵奉和,来评一评二战天下名将。 第一位是曼施泰因元帅。二次大战中德国名将如云,但我认为他的指挥才能是最全面,最出类拔萃的。曼施泰因出身军人世家,生父和养父都是德军少将,本身是总参谋部军官出身,在德军指挥参谋系统中受过完整的军事理论培养。在战前曾担任陆军总参谋部军需总监。(德军各级参谋部的军需总监 first quartermaster 实际上是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这是德国总参的传统)。 曼施泰因除了战役指挥艺术以外,还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它优秀战场指挥官,而可以与伦斯德(又译龙德施泰特)元帅,博克元帅这一级别的元老相比肩。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 "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 最能体现他战略水平的是法国战役的"曼施泰因计划"。整个法国战役都是按照这个计划为蓝本执行的。我的评论是这个计划具备了优秀计划的一切要素。首先是简单。好的计划从不试图预言一切情况,而是简单明了,击中要害。计划越复杂,执行时容易出的差错越多,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就一再犯这个毛病。其次是有针对性,针对盟军的战略部属。第三是出其不意,把主攻方向从北方的B集团军群转到A集团军群。不要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就要求主攻装甲部队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当时坦克部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这种地形突破。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队的南侧翼完全暴露,这里赌的就是法军主力已经在北方穷于应付,南方则被钉死在马其诺防线,没有实力攻击A集团军群暴露的南翼。这是典型的"有算计的冒险"。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没有作为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在开战前从A集团军群参谋长调任步兵第3军军长。 在战役战术指挥方面,曼施泰因至少创造过两次奇迹。 第一个奇迹是1941-1942年克里米亚战役。1941年底从北方集团军群第56装甲军军长升任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司令的曼施泰因,率军突破比列科普地峡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将苏联"滨海集团军"10万人围困在要塞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苏军兵力与德军不相上下,而且占据大纵深的山岭要塞工事死守。海上苏军黑海舰队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对德军在半岛上任何薄弱部位进行两栖进攻。这样的战役态势类似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处境。曼施泰因的优势是有加强的要塞攻城炮和制空权(负责空中支援的是第八航空军,军长里希特霍芬伯爵是德国空军第一战将,1943年晋升元帅)。经过冬季的准备之后,正当曼施泰因即将发起总攻击,苏军突然在曼施泰因背后的刻赤半岛登陆,而且登陆的是外高加索方面军全军,兵力数倍于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德国方面上镜率最高的当然非“元首”莫属,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评为《时代》风云人物,比盟军方面最多的麦克阿瑟还多一次。当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讯的封面。元首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一个问题本人一直很感兴趣:如果当初维也纳美术学院录取了那个年轻的一心想投身美术的奥地利青年,日后的人类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呐?

仅次于元首的是他的左帮右臂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位养鸡场场主出身的NZ党徒一生追随希特勒,很得希特勒的信任。29岁时,参与建立党卫队并充任党卫队首脑;34岁时,任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36岁时,总揽法西斯特务组织,权力一度仅次于希特勒。他一手推行的种族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他如此执迷于所谓优秀人种论,以至于在欧洲各国建立所谓的“生育农场”,专门批量生产纯种的“雅利安婴儿”。1945年德国战败后落入英军手中,最后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各位军迷对他手下的SS的兴趣度远远高于他本人。

仅仅做了8天猿首的邓尼茨元帅应为其“狼群”战术而闻名于世。邓尼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德国潜艇部队参加了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作战,曾被英军俘虏。战后继续在海军服役。1935年10月被委派指挥新建的潜艇队。二战爆发后,邓尼茨首创并成功地实施多艇集群近距离攻击的"狼群战术",曾给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威胁。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战争后期,美、英加强护航,发展反潜兵力和兵器,尤其发挥空中优势的作用,使德国潜艇战趋于失败。1945车4月,在NZ德国崩溃前夕,被任命为德军北部最高司令官。同年5月1日,按照希特勒的政治遗嘱,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8天后通告德国投降。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处10年徒刑。1956年刑满释放。

二战人物

三巨头 - 二战美苏英三国领导人 三巨头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英国、苏联的领导人,在德黑兰会议时分别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波茨坦会议时为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这三个国家是反法西斯阵营中最重要的三个国家,领导世界人民击败了轴心国。 罗斯福 - 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堂叔。 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罗斯福曾促成了政党重组,他与其妻埃莉诺·罗斯福至今仍是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典范。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二战后期同盟国逐渐扭转形势后,罗斯福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后来,在美国协助下,盟军击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曼斯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 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他们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同时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曼斯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斯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奇迹。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美国人认为:曼斯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由于其快速出奇制胜的战术,被人们尊称为“闪击伯爵”。(引用自百度百科) 曼斯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

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此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的要旨。曼斯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的赞同。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斯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1940年5月9日“曼斯坦因计划”被付诸行动。由于英法等同盟国方面仍死抱德军会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进攻的观念不放,按照“D”字计划进行防御,即同盟军的防御重点仍放在左翼。而在右翼,则只留下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把守“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各路口处和前进道路上的要地。就这样,“曼斯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录了从波兰战役一直到“齐克塞口袋战”。他制订的“镰刀闪击”计划也称“曼斯坦因”计划堪称完美。此书记录了曼斯坦因元帅在二战中自己参与的所有大型战役的指挥经历,站在军事指挥学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对机械化空地协调进攻战术——这种二战中新出现的军事理念通过战例进行了具体阐述,这种军事理念并非是刻意地体现在一个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当中。 曼斯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痛定思痛,可惜历史不会再给他重上战场的机会,古德里安在战后还成为了北约的主要军事战略家,而曼斯坦因的悲剧正是二战德国的缩影。深冬的高加索风寒刺骨,又一个师的苏军在反攻的途中消失,红色的雪地上空依稀还可听到那嘹亮的歌声。前进,前进,看胜利已经来到!

二战德国勋章名称对照表

Ritterkreuz des Eisernes Kreuz (RK d. E.K.) 骑士十字铁十字勋章(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Ritterkreuz des E.K. mit Eichenlaub (RK m. EL) 橡叶骑士十字铁十字勋章(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with Oakleaves)Ritterkreuz des E.K. mit Eichenlaub und Schwertern (RK m. EL u. Schw.) 双剑橡叶骑士十字铁十字勋章(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with Oakleaves and Swords) Ritterkreuz des Eisernes Kreuz mit Eichenlaub, Schwertern, und Brillanten (RK m. EL, Schw., u. Brill.) 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铁十字勋章(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with Oakleaves, Swords, and Diamonds) Ritterkreuz des E.K. mit goldenem Eichenlaub mit Schwertern und Brillanten (RK d. EK m. G.EL, Schw., u. Brill.) 钻石双剑金橡叶骑士十字铁十字勋章(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with Golden Oakleaves, Swords, and Diamonds) Kriegsorden des Deutschen Kreuz in Gold/Silber (DK/Gold; DK/Silber) (可简写为 "Deutsches Kreuz"): 德意志战争十字勋章,分金制和银制(War Order of the German Cross in Gold or Silver) 1939 Spange zum 1914 Eisernes Kreuz I./II. Klasse (1939 Spange zum 1914 EK I/II): 1939年式1914年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 Bar to 1914 Iron Cross First/Second Class) 1939 Eisernes Kreuz I/II Klasse (1939 EK I/II): 1939年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 Iron Cross First/Second Class) Ehrenblattspange des Heeres: 陆军荣誉勋饰(Honor Roll Clasp of the Army,设立于1944年1月30日) Ehrentafelspange der Kriegsmarine: 海军荣誉勋饰(Honor Roll Clasp of the Navy,设立于1944年5月13日) Ehrenblattspange der Luftwaffe: 空军荣誉勋饰(Honor Roll Clasp of the Air Force,设立于1944年8月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