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宣传海报
- 格式:doc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51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1940年,日本法西斯怀着“不要错过末班车”的趁火打劫的心情,以为天赐良机已到,正式决定南进。
这里的“天赐良机”指()①英国在进行大不列颠之战②苏德战争爆发③西欧大陆包括法国沦陷④美国积极推行绥靖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一作战行动的示意图,下列各项对此次作战行动解读正确的是()A.使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B.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答案C3.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
这一法案实际上是()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B.使西班牙法西斯化的“绥靖政策”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答案D4.下图是一张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上面有林肯《盖茨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
”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A.慕尼黑协定签字后B.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C.苏德战争爆发后D.日军突袭珍珠港后答案D5.下图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炮筒上分别绘有英、美、中、苏等国的国旗。
通过这幅宣传画,我们可以感知到()A.协约国力图瓜分和称霸世界,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原因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成为时代趋势C.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答案D6.苏德战争开始之初,苏联遭受重大损失,士兵伤亡惨重,国土大片丢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A.德军实力强大并准备充分B.苏联最高领导层错误估计了战争爆发的时间C.战争爆发后苏军的作战态度消极D.苏军的防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答案C7.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答案C8.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
二战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了许多集中营,用来囚禁、折磨和屠杀数百万人。
这些集中营承载了纳粹恐怖统治的血腥历史,其中一些集中营更是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黑暗的角落之一。
在这份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的历史和残酷的真相。
阿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阿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波兰境内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也是二战期间最臭名昭著的屠杀中心之一。
这个集中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阿斯维辛I集中营、阿斯维辛II 灭绝营以及阿斯维辛III劳改营。
阿斯维辛I集中营最初是用来囚禁政治犯的,后来也用来囚禁其他种族和宗教的囚犯。
而阿斯维辛II灭绝营是用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地方,数百万犹太人在这里被送入毒气室,被处决。
阿斯维辛III劳改营则是用来奴役劳工,让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强迫劳动。
从1940年到1945年,阿斯维辛集中营共有约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
由于大规模的屠杀和暴力对待,阿斯维辛成为了纳粹大屠杀中最为悲惨的代名词之一。
直到今天,阿斯维辛集中营的遗址依然屹立在波兰的奥斯威辛市,成为了对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历史见证。
贝尔森集中营(Belsen)贝尔森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德国境内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也是二战期间最为臭名昭著的地方之一。
贝尔森集中营最初是用来关押苏联战俘和战争俘虏的,后来也用来囚禁犹太人和其他被纳粹认定为“不符合纯种德意志人标准”的人。
在这个集中营中,囚犯们遭受了严重的虐待和饥饿,死亡率极高。
到了1944年至1945年,由于纳粹政权的崩溃和迫近的盟军军队,贝尔森集中营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收容所,接收了来自其他集中营的囚犯。
在这个时期,由于极端的拥挤和非人道的条件,大量囚犯死于疾病和饥饿。
1945年4月15日,英国军队解放了贝尔森集中营,他们震惊地发现了大量的死尸和垃圾堆积如山。
解放后,纳粹的罪行和对囚犯的滥杀行为展现出来,成为了二战历史上最为令人悲痛和愤怒的一幕。
德国纳粹的崛起与二战的发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刻二战是世界历史上一段黑暗而残酷的时期,而德国纳粹党的崛起是导致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德国纳粹党的兴起、希特勒的影响力扩大以及二战爆发等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德国纳粹党的崛起1919年,德国的威瑟共和国成立,战后德国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纳粹党于1920年成立。
纳粹党的宗旨是恢复德国的荣耀,并提出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
该党的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很快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并开始了党的扩张。
纳粹党主张德国优于其他国家,也主张种族纯洁。
希特勒利用德国人对于战后创伤和苦难的不满,同时通过恶意宣传和鼓动,成功地鼓动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二、希特勒的影响力扩大希特勒通过掌握宣传机构和利用广播、电影以及集会等形式,有效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他利用大规模集会来展示纳粹党的实力,并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
这些集会为德国人提供了一种集体认同感,对于他们来说,纳粹主义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除了宣传手段之外,希特勒还通过利用经济危机来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他承诺解决失业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恢复计划。
这些措施使得德国人民对于纳粹党的支持度大幅提高。
同时,希特勒通过掌控法律体系来削弱政治对手的影响力。
他使用了镇压、恐吓和迫害等手段,使得反对派无法展开有效的抵抗。
这样,希特勒逐渐将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成为了独裁者。
三、二战的爆发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
他们先后重建军队、重新武装,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蚕食邻国的领土。
然而,并未达到希特勒所期望的效果,这使得他决定通过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了波兰,这标志着二战的爆发。
德国的侵略行为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全球性的冲突。
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二战造成了世界各地的巨大破坏和数百万人的伤亡。
纳粹德国在战场上得到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最终被盟军击败。
二战纳粹主义的崛起与盟军的胜利二战期间,纳粹主义的崛起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德国的领导下,纳粹党通过政治手段迅速扩张势力,并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然而,最终纳粹德国被盟军打败,结束了这段黑暗的历史。
本文将探讨二战纳粹主义崛起的原因以及盟军最终的胜利。
一、纳粹主义崛起的原因1.1 德国战后处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历了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时期。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厉惩罚,使得德国陷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国际的孤立。
民众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社会不稳定。
1.2 经济危机与失业问题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触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德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严重,德国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对德国民众进行宣传,将痛苦归咎于《凡尔赛条约》和“外国势力”,并承诺恢复德国的繁荣。
1.3 激化的民族主义德国民众对于国家的民族主义情感被激发,人们渴望找回国家尊严和地位。
纳粹党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宣扬德国的超越性与优越感,并将犹太人和其他少数群体作为替罪羊加以打压。
二、纳粹主义崛起的过程2.1 希特勒的领导阿道夫·希特勒是纳粹党的领袖,他借助演讲和宣传,成功地拥有了广泛的追随者。
他以种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权,迅速扩大纳粹势力,掌控德国政府。
2.2 推行种族政策纳粹党所推行的种族主义政策对犹太人等少数群体进行了歧视与迫害。
《纽伦堡法典》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利,纳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和屠杀。
这一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但并未阻止纳粹主义的崛起。
2.3 邻国侵略与战争爆发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相继侵略并占领了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德国的军事力量和战争机器展现出强大的威力,为纳粹主义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盟军的胜利3.1 联合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反弹。
英国、美国和苏联等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纳粹势力,并发动了对德国的全面战争。
图像史料证史的“作者”与“社会”视角作者:於以传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第05期关键词图像证史,基本路径,研究视角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8)09-0052-04长期以来,图像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半被视作文字的“陪衬”,历史课本中的图像向来被称作“插图”,一个“插”字道尽了它“寄人篱下”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偶尔使用了课本以外的图像,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增添趣味”和“拓展视野”,充其量不过是“图像说史”,鲜有将图像视作历史证据的意识,更遑论对图像证史视角的深入思考了。
近二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图像与文字具有等量齐观的证史地位,倡导基于“我们如何知道(过往)”“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揭示图像本身所固有的历史证据价值。
由此,“图像证史”在中学历史教育界,作为史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达成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受到广大历史教师的关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立足当下,图像甚至也可以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图像证史及其视角被赋予的意义,值得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充分重视。
什么是图像?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认为,图像“不仅包括各种画像(素描、写生、水彩画、油画、版画、广告画、宣传画和漫画等),还包括雕塑、浮雕、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时装玩偶等工艺品、奖章和纪念章上的画像等所有可视艺术品,甚至包括地图和建筑在内”。
①这个说法虽为人普遍接受,但在严格意义上仍没有清晰地界定出图与像的区别。
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无关图与像的差异,因而就暂时借用彼得·伯克关于图像的概念,着重谈谈图像在论证历史方面两个相对容易被忽视的视角。
在最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中,中学历史教师就解剖、分析历史图像本身所承载的直观内容,或是挖掘其象征意义,在史事的论证上已总结出不少经验。
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冲突之一。
起因于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对欧洲国家的侵略行为,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的战争。
本文将探讨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起因与结果。
一、德国的复兴与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陷入了经济危机和政治混乱。
这种状况为极端主义政党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并逐渐将权力集中在他的手中。
纳粹党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宣传,通过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宣传,赢得了德国民众的支持并实施扩张政策。
二、侵略与扩张纳粹党执政的德国开始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这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1936年,德国重新武装并重新占领了“划定无军事区”的莱茵兰和“划定武装禁区”的自由城市但泽,这凸显了德国对于《凡尔赛条约》的蔑视。
随后,希特勒指挥德军成功地吞并了奥地利,并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权签订了同盟协议,形成了所谓的“轴心国”。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战争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深远的影响。
战争持续了六年,并且涵盖了几乎整个世界。
德国在战争中采取了残酷的战略,包括种族灭绝政策和大规模的战争犯罪。
然而,随着苏联、美国和其他盟国的干预,纳粹德国的扩张被遏制,最终在1945年被击败。
战争结束后,德国被分为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个占领区。
战后的历史进程使得东德和西德形成了两个国家,并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力量对峙的象征。
冷战期间,德国经历了分裂和对立,但最终于1990年实现了统一。
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并未完全消失。
二战中的战争罪行令德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并对战争感到极度厌恶。
为了确保这些罪行永不重演,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致力于宣扬人权、民主和和平。
综上所述,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是复杂而深远的。
起因于纳粹德国的侵略政策和希特勒的极端主义思想,战争最终导致了全球的失衡和混乱。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胜出。
……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上台后是怎样应对的?(2)针对材料二中“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4)这次改革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罗斯福经济大危机采取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2)“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或者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3)加强国家干预(4)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进行了“新政”改革。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可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开始稳定下来。
(3)根据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式。
(4)根据所学可知,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宣传海报纳粹党的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它也是社会主义,这一制度决定了德国当时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作为咱们中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
同样,作为纳粹党,他们在掌权后开足了所有的宣传工具,为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摇旗呐喊。
在这些宣传中,宣传海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海报——通过引人眼球的画面外加简短的字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主体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大凡注重宣传、喜欢帮人洗脑的国度,都对海报这一表现形式青睐有加,原因很简单,价廉物美、影响大、传布范围广泛。
(这张海报大约是1933年出现的,它的意思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兴登堡元帅选择了希特勒担任总理,所以,您也应当投上一票(这是一张33年左右的海报,在海报上把希特勒神圣化:光芒万丈,头顶的鸽子以及身后跟随的群众,希特勒高举着旗帜,一派领袖风范,海报周围用橡树叶环绕,海报上的字句是:德国万岁!)(这张海报是1933年纳粹党召开纽伦堡大会——社会主义国家都很喜欢开大会,里芬施塔尔为党代会拍摄纪录影片,片名是《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非常震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
这就是该纪录片的海报。
根据里芬施塔尔的回忆录记述,这部纪录片的很多镜头是事后补拍的,令她惊异的是,赫斯这些人在补拍时面对空无一人的会场,竟然激情依旧,完全看不出是在表演。
里芬施塔尔在回忆录里竭力把自己描述为“很不情愿”,实际上,根据其它相关人士的回忆,她面见元首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一战之后,萨尔区被法国占据。
这张海报煽动性地提醒大家:萨尔——1935年投票活动!我们在萨尔心向祖国,为了忠诚与祖国!你想念我们吗?这张海报多少告诉我们一些当年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由来。
)(这是一张拉选票的海报,1936年3月29日即将举行的全民投票。
海报上煽情地指出:没有德国人会挨冻,1150万立方的煤炭解决了过冬问题,这相当于四个金字塔之大。
这就是希特勒的成就,请给他您的选票!)(这还是为1936年3月29日大选拉选票的海报。
海报上用图示很形象地指出:1932年建筑支出10.9亿马克,1935年则为14.5亿马克,这就是希特勒为德国建设所做的努力,请投他一票,为了自由、和平与发展。
和上面的那张海报相同,通过“经济”、“建设”、“发展”、“稳定”、“和平”这些诱人的字眼来骗取群众的信任。
)(这是一张忆苦思甜的海报,图画上用新旧对比的方式表现了新社会的优越。
“昨天:失业、绝望、罢工、倒闭!今天:工作、纪律、欢乐、同志!请给您的未来投上一票!”显然这张海报也是为1936年的公选服务的,换用我们熟悉的字眼就是“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汉斯·魏策尔是第三帝国最富盛名的海报设计师,除了海报,他还为纳粹设计了许多关于艺术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第三帝国的御用设计师。
上面这张海报就是魏策尔本人很喜欢的一幅,海报上一名冲锋队员并列于国防军士兵身边,海报上的文字清晰写明:德国武装力量的保证!这张海报的目的就把冲锋队武装合法化,别有用心的一张海报。
)(这是一张非常著名的海报,频繁见于各本图书中。
海报上一名德国少年,身着类似于军装的制服,海报上写着:青少年服务于元首!所有10岁以上的青少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实际上,从1936年开始,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已经成为一种强制命令,战争后期“希特勒青年团”还改编为正规军队投入战场。
希特勒青年团与纳粹党的关系让你联想到什么?)(这是很搞笑的一张海报,我总想到粉碎四人帮后,类似这样的海报也很不少,您还有印象吗?这张海报出现于1940年,据后来的调查,这张海报对士气提高很有帮助。
一只铁拳砸下,几个阶级敌人狼狈不堪地被打倒,其中一个身上穿着英国国旗,海报上写的德文是:粉碎一切大德意志帝国的敌人!)(这幅海报是在煽动种族仇恨,幕帘拉开,一张被刻意丑化的脸露了出来,这表示犹太人,伴随着犹太人的则是战火纷飞,台下无数愤怒的拳头抗议着。
海报上写着:犹太人,战争的煽动者,战争的延长者!这张图有些类似咱们这儿的“打倒地富反右坏份子!”)(上面是一张很著名的武装党卫军的征兵广告,画得不错,唯一的遗憾是,士兵的左衣领不应该有SS标记,应该在右边衣领上。
这张海报是慕尼黑地区的征兵广告,上面写明欢迎加入武装党卫军,可以签订较长或较短的服役合同。
)(这是一张宣传战时生产重要性的海报,时间大约是1940—1941年的冬季,一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海报上鼓励说:您就在前线!回忆一下咱们这里,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都有过类似的口号。
)(海报上一名国防军军官满脸硝烟,手持武器,写出的语句是:我们就是这样在战斗!所以,你,也应该为了胜利努力工作!其实这就是用前线战士的口气来鼓励身处后方的群众加紧生产劳动。
真可谓“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啊!)(一名德国国防军士兵正从一个老百姓手里接过一束手榴弹······,海报上煽动性地写着:为前线制造武器!)(这张海报是所有的党卫军海报中最令人满意的一张,无疑也是最出名的一张。
海报的设计师安东使用了党卫军中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克尔曼·贝赫勒作为海报的模特儿,当时克尔曼只有17岁。
克尔曼无疑是武装党卫军中的佼佼者,他参与了东线多次残酷的战役,战后得以生存,1998年去世。
去世前,克尔曼一直是HIAG的成员,他还出版了一本为武装党卫军辩护的书籍。
2006年8月,德国的一本杂志《斯坦恩》用这张海报作为那一期杂志的封面,这充分表明了该杂志同情武装党卫军的立场。
)(这又是一张奥托玛·安东设计的党卫军海报。
这张海报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加入武装党卫军,尤其是加入第十二武装党卫军师“希特勒青年师”,海报上不无感情地写着——只要你!)(打倒红魔!这是一张在整个战争期间非常引人瞩目的一张宣传海报:一个头上长角脚上生爪的红色怪物,脖子上套着红五星,与五角星并列的还有一个代表犹太人的六角大卫星,被巨大的SS打翻在地,背景中还有一个军人手持手榴弹做投掷状。
这张海报实际上是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一张宣传画。
)(这是一张招募志愿军的海报,比利时的志愿者组成了武装党卫军“瓦隆人旅”,后来这个旅又升级为第28武装党卫军志愿师。
这支主要由比利时志愿者组成的部队在东线战绩非常优异,他们的领袖是比利时人莱昂·迭格勒尔,这支部队多次伴随着另一支外籍党卫军“维京”师打出了一次次的攻防战,例如切尔卡瑟战役等。
战后,莱昂得以逃脱,他跑到了西班牙,1994年去世。
这幅海报上煽动性地写着:来吧,加入我们!海报上战士背后的黑黄红三色盾形标记是这支部队的臂章。
)(这又是一张党卫军招募广告,不过这一次是在俄罗斯。
海报上的图画显示,这次招募的是党卫军助手之类的工作。
实际上,武装党卫军在苏联招募过不少志愿人员,例如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等地。
)(这张海报可能是战争后期推出的,海报上煽情地呼吁着:母亲们,为你们的孩子而战。
动员女性拿起武器投入战斗,看来第三帝国已经是穷途末路,因为这太不符合德国的传统了。
请大家注意,海报上的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这很符合纳粹一贯的宣传,纳粹政府鼓励多生孩子。
)(这张海报针对是国外所做的宣传,德军占领斯摩棱斯克后发现卡廷森林里埋葬的大批波兰军官的尸体,显然这是俄国人干的。
海报上写着:卡廷的死亡森林!画面上,两个面目狰狞的俄军,卑劣地拿着手枪,正在枪杀波兰军官。
)(又是一张非常著名的党卫军海报,经常在各个网站上看见。
这幅海报是党卫军在荷兰的招募广告,海报上写着:为了你的良心和荣誉!抵制布尔什维克!党卫军召唤你!)(一幅血淋淋的海报,一名德军士兵手持步枪,正在结果一名红魔。
海报上呼吁:起来战斗,加入乌克兰师打倒布尔什维克!这幅海报是党卫军乌克兰师的招兵广告。
请大家注意,纳粹入侵苏联后,确实得到了许多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很多人的欢迎,象乌克兰、爱沙尼亚等等,甚至他们比德国人更加兴高采烈,但希特勒没能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一点。
)(战时宣传非常重要,所以纳粹政府对此不遗余力,例如上面这张海报上画着一名军人正与一个工人热烈握手,海报上赫然写着:劳动同志,您与我们一起工作!保持您的力量!这幅海报如果换个中国说法,最直接的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今天大家都知道纳粹党的罪恶,可他们是如何上台的?纳粹党确实是经过合法选举当选的,这不容置疑。
看看这张海报,上面写着:我们妇女投票给国社党!抱歉,这张海报在我们这儿找不到类似的。
)(这又是一张很有趣的海报,一个大腹便便的矮个子手里拎着一袋钱,志得意满地走来,旁边一个骨瘦如柴的高个子扮成守护天使卫护着他,手里拎着一根大棒。
这幅海报我们一眼看去有些不明就里,大家来看看海报上写了些什么: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守护天使!请投票给国家社会主义!呵呵,原来如此,前半句是揭发,后半句是要求。
)(这张图片是1939年纽伦堡党代会的宣传海报,这届党代会打出的名称是“和平的党代会”,但随着二战的爆发,该届党代会取消。
)纳粹的党代会总共开过几次我没有研究,因为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类充满了谎言与欺骗以及争权夺利的“党代会”,全世界没几个国家搞这一套。
(这张海报出现在战争期间,当时由于盟军的封锁,德国的食品生产等受到严重影响,这极大地妨碍了战争的继续。
这张海报上,一个农民驾驶着拖拉机推倒了前面的阻碍物,意思是坚决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海报上宣布:农民们,在生产前线,你们就是战士!)(德国战时的一幅海报,一只雄鹰的背后是一片旗帜,海报上宣布:伴随着我们旗帜的是胜利!注意,Sieg Heil这一句话在战后不许再用,均属于纳粹产物。
)(这幅海报显然是德国遭遇轰炸后推出的战时灯火管制宣传海报,一架英国飞机,上面一个恶魔手执炸弹正在投掷。
海报上用恐怖的文字写着:敌人看见你的灯光了,赶紧关灯!)(这幅图片非常生动,一把纳粹宝剑杀死了一条毒蛇,毒蛇的头上画着代表犹太人的大卫星。
为什么要仇恨犹太人呢?毒蛇身上的红字做了说明:放高利贷、凡尔赛和约、失业、挑起战争、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谎言和背叛、通货膨胀、洛迦诺公约、卖淫、内乱、恐怖、金融丑闻。
一股脑儿地把这些罪名全部推到犹太人头上。
)这种宣传非常容易激起群众的愤怒和不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这里也出现类似的海报,上面写:XXX,买官卖官、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包养情妇、草菅人命、独裁、酷刑、压制······,嘿嘿,你说会怎样?与纳粹不同的仅仅是咱们这儿不许张贴罢了。
(这张海报是1932年出现的,非常生动,图画上一个鬼怪身穿军服,军帽和皮带上都带有镰刀和斧头标记,它是什么一目了然。
冯·巴本作为总理,在1932年曾大力打压过纳粹,所以海报上用冷嘲热讽的语气写着:“干得好,巴本!坚持紧急状态法,削减养老金和工资,这是我们共产主义者最后的机会了!”随即,海报的下端又指出了出路:“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吗?不!只有一个人能把我们从布尔什维克主义中拯救出来:阿道夫·希特勒!”)——以上文字翻译来自和讯好友OL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