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穿包漏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5.00 KB
- 文档页数:12
方坯漏钢原因及预防措施1、开浇漏钢开浇漏钢原因:1)浇钢工不掌握起步提速技巧,提速过早过快,坯壳厚度不够。
2)起步钢流量大,被迫加快提速,导致拉漏。
中包烘烤效果不良,被迫引流开浇,水口严重扩径,钢流失控,是此种事故的主要根源。
3)浇铸温度太高,特别是中包钢水温度超过1580℃,起步后易漏钢。
4)起步钢流偏。
钢流太贴近甚至直接冲到铜管壁上,将坯壳冲薄冲穿。
钢流偏有两种原因:引流起步,水口被烧坏;砌包时座砖安装流间距误差大预防措施:1)按正常的开浇温度范围和钢流大小,重新核定冷料布放量和布放方式,杜绝了布料过多或过少,冷料跑边等问题。
2)对钢水温度超过1570℃的钢水,开浇后必须摆动摆槽2~3次,接走部分钢水,延长出钢时间3~5s,以免漏钢或钩头熔化。
3)对出钢流量小或温度低的钢水,必须用摆槽先放走部分钢水,直到流量和温度正常,才能浇进结晶器,以免钩头与冷料不粘结。
4)根据我厂5#机生产实际,统一起步、提速时间标准。
5)改进烧氧引流操作,减轻水口损坏程度。
2、裂纹漏钢裂纹原因分析:结晶器中的坯壳中间部位是一维传热,气隙形成较晚,同时坯壳中心部位在整个结晶器长度内冷却强度始终较高,出结晶器时坯壳较厚(15mm~20mm),而弯月面以下结晶器角部是二维传热,冷却强度较强;角部和中心直接的过度部位,既不是二维传热,也不会因为钢水的静压力作用而靠近结晶器壁,故冷却强度最弱,坯壳最薄,出结晶器后,在钢水的静压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最容易形成裂纹,当裂纹较深时即会造成漏钢。
预防措施:1)开浇前做好结晶器检查,发现结晶器铜管磨损严重的必须更换。
2)浇注过程液面波动频繁,幅度较大(±8~10mm),保护渣起不到较好的润滑和传热作用。
纵裂纹指数明显增加,因此方坯生产过程液面波动必须控制在±5mm,减少纵裂纹发生率。
3)控制中间包过热度。
加强过程保温,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由原来的30~40℃降低到15~25℃),实行低温快注,缩短浇注周期,使浇注温度波动在较小范围,有利于拉速和结晶器液面稳定。
CFHI2009年第3期(总129期)yz.js@设备维护及改造CFHI TECHNOLOGY1.中国一重机械集团公司铸锻钢公司助理工程师,黑龙江富拉尔基161042钢水包滑动系统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阎明全1在铸钢件的浇注过程中,对钢水包钢流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否正常运行及铸坯产品质量。
我国在1970年以前,几乎全部采用塞头芯杆装置控制浇注钢流,工艺性能差,钢水包钢流不易控制(见图1)。
1970年以后塞头芯杆机构逐步被滑动机构取代,滑动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有较大提高,耐火材料也有较大改变。
尽管如此,钢水包滑动系统漏钢事故也时有发生,小则停浇影响生产,重则浇废铸件模型甚至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1滑动机构的工作原理铸钢钢水包在浇注过程中,利用液压系统驱动滑板相互错开,进而带动下水口做开、关的动作,通过液压缸拉动滑板从而起到开、关的作用。
这种方法拉动滑板力量的均衡度及保持上下滑板的平整度要好的多,安全性也比较好(见图2)。
2滑板及上下水口的安装要求装配时将上滑板固定在机构装置的框架上,下滑板砖与下水口砖安装在拖板内,拖板与液压缸控连接前后滑动使上下滑板砖孔对正或错开,完成开浇或关闭的目的。
上下滑板的面接触由弹簧的压力来完成,即在滑板砖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作用,使两砖体紧密配合上下滑动。
滑板机构的装配及配套耐火材料的安装在钢水包预装区内完成。
由于部件一般为整体更换,因此对新旧部件配合效果必须严格履行程序认真检察。
安装前需将上水口砖表面泥料清理干净,并注意不得损坏砖体表面。
用钢刷等工具清理机构框架内的泥料及杂物,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
为避免耐火材料出现裂纹,不得将压缩空气直接吹到上水口表面。
拖板安装完毕后,用手按压四周检查平整度,摘要:阐述钢水包滑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钢水包滑动系统漏钢原因,提出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钢水包;漏钢;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G23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3355(2009)03-0023-02图1塞头芯杆钢流控制简图1—液压设备;2—液压缸;3—钢水包;4—上水口坐砖;5—上水口;6—上滑板;7—下滑板;8—下水口;9—连接液压缸及滑板推、拉杆;10—液压油管。
一、预案背景钢包漏包事故是指在炼钢过程中,由于钢包内壁耐材损坏、透气元件故障等原因,导致钢水泄漏,造成设备损坏、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钢包漏包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钢包漏包事故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
2. 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3.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钢包漏包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警戒隔离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3)设备抢修组:负责事故设备抢修、现场清理等工作。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人员食宿等工作。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钢包内壁耐材的质量管理,确保耐材性能符合要求。
2. 定期对透气元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制定完善的钢包漏包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五、事故应急处置1. 发现钢包漏包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
2. 现场处置组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戒区域。
(2)切断事故钢包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3)通知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 设备抢修组立即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确保生产恢复正常。
4. 信息报送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人员食宿等工作。
六、事故善后处理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4.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炼钢一厂钢包穿包事故通报一、事故经过2015年6月1日炼钢一厂丙班冶炼的15407728 /Q195炉次,钢包包号为11#,在出完钢到达连铸接收位后发生钢包穿包事故,具体生产情况如下:此炉于6:20开吹,6:35出钢,6:38到3#连铸接收位,大包工发现11#钢包底部有钢水流出,立即组织浇铸跨6#天车吊钢,由于钢流比较大,钢包吊到翻盆场地时钢水已经大部分流到轨道中间,调度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清理洒钢,并安排3#机四个流浇注,由于洒钢严重,处理时间长,3#机非计划拉下,洒钢清理完后发现轨道有翘起,又被迫更换铁轨,至14:23抢修完。
此事故造成:4号炉停吹7小时45分、向新区倒运990吨铁水、损失钢水55吨、钢包车电机烧坏、更换铁轨18米。
二、穿包事故原因分析6月1日下午组织召开现场分析会,与会单位:生产部、技术部炼钢一厂、耐材厂家国亮。
经现场共同查看:下线钢包包底和包壁工作层内衬侵蚀均匀,表面较平整,透气砖西侧有面积为40*250mm的月牙状孔洞,因此认定透气砖与钢包接缝穿钢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包使用81次,未达到95次以上的使用要求。
透气砖与钢包接缝穿钢的原因分析如下:1、钢包打制过程搅拌机清理不彻底造成浇注料内有干料或固化块儿混入,导致接缝处振打后不实,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承包厂家对钢包打制过程的操作制度执行不到位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承包厂家操作人员缺乏责任感,没有意识到自身操作失误会给公司带来的巨大损失,人员管理存在漏洞是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1、钢包打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细划责任,明确分工。
厂家使用的搅拌机用完后必须清理干净,以免下次使用时有干料混入,打制过程中一定要振实,避免出现漏振现象。
2、钢包厂家应加强操作人员管理,提高人员责任心。
3、炼钢厂加强对外协单位的监管,对工艺纪律、安全劳动纪律等及时检查、监督。
四、考核根据与唐山国亮耐材有限公司签订的技术协议的相关规定,对唐山国亮耐材有限公司考核如下:1、在钢包正常使用情况下,因耐材及砌筑质量造成漏钢事故对国亮处以2万元罚金。
钢水包坠落、穿包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1.钢包坠落钢水包在吊运过程中,因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钢水包可能从天车吊具上脱落,引发灼烫、火灾、物体打击等事故,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钢包穿包(1)精炼过程中,钢包砌筑不符合要求,砖缝过宽,砖缝没有错开,砖缝泥料没有涂均匀等缺陷,容易造成钢液穿入砖缝使耐火砖脱落造成穿包。
(2)熔炼期间,温度不断升高对钢包侵蚀性不断加大,导致包壁发红,如不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易造成穿包(3)耐火材料质量不好,达不到要求,正常钢液条件下也会加速侵蚀造成穿包。
(4)过度使用钢包,在包衬有较大侵蚀情况下使用,造成穿包事故。
1.2 事故发生区域上料跨、浇铸跨等钢包运输作业区域1.3 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1)危害程度:钢水包坠落、穿包,引发引发灼烫、火灾、物体打击等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
(2)发生可能时间:钢水包吊运、浇铸作业时。
(3)影响范围:生产车间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天车有异常现象或响声,尤其是主钩,操作工未停车检查,未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检查。
(2)起吊钢包到一定高度时未把小车打到合理位置,后动大车行走。
(3)吊运钢包的路线未选择,随意性比较大,地面物品和人员聚集。
(4)吊运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作业现场管理混乱。
(5)炉衬腐蚀性严重、包壁发红、变形、钢水温度异常高,钢水表面波动异常。
1.5 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误操作,引发其他事故;飞溅出的高温液体衍生大面积火灾及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 应急工作职责根据现场岗位设置情况,由班长进行指挥,其余人员分工进行应急处置,由四名及以上岗位人员担任应急处置组员,分别负责现场上报联络、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及人员抢救等工作。
3 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人员 职责3.2应急处置措施3.2.1事故报警发生钢包高空坠落、穿包事故后,现场岗位班组长立即向精炼车间主任报告,精炼车间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评估现场情况后,及时向公司应急办、生产经理汇报。
漏钢分析报告1. 引言漏钢是指钢铁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钢材缺陷,其具体表现为钢材表面或内部出现不连续性的裂纹、砂眼、气孔等。
漏钢不仅会影响钢材的外观质量,还会降低钢材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
本报告旨在对漏钢问题进行分析,排查漏钢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漏钢原因分析2.1 材料原因钢材的成分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钢材的使用性能。
如果钢材中存在夹杂物、夹杂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等,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漏钢问题的发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检查钢材的材料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2 设备原因钢材的加工设备也可能是导致漏钢问题的原因之一。
设备因老化、磨损、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可能导致钢材的加工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摩擦或应力集中,进而引起钢材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工艺原因工艺参数的不合理设置也可能是导致漏钢问题的原因之一。
比如,熔炼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或过短等,都可能导致钢材组织的不均匀或含有过多的气体,从而引起漏钢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每一步的参数设定合理。
3. 解决方案3.1 完善原材料检测加强对钢材原材料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对钢材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3.2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及时更换老化和磨损的配件,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3.3 优化工艺流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保每一步的参数设定合理。
可以借助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减少漏钢问题的发生。
4. 漏钢监控与预警4.1 建立漏钢监控系统建立漏钢监控系统,通过实时检测、分析漏钢相关数据,提前发现潜在的漏钢问题。
可以采用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钢材进行在线监测。
4.2 制定漏钢预警方案针对漏钢问题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在出现漏钢问题之前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连铸漏钢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毛宏观介绍连铸是用来表示铸造过程的一个术语,涉及用液态金属连续大量生产横断面一定的固体金属型材。
铸件质量、等级和形状会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即随后精轧机的轧制。
全世界90.5%的粗钢都要经过连铸,它因可提高炼钢的产量、质量、生产率和经济隋况而获得广泛应用。
依据预期年产量、钢水利用率和预期处理时间,设计连铸机的流数和拉速,以匹配炼钢车间钢液的供给。
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是连铸用钢的基本要求。
钢水出钢后倒入钢包,进行各种处理包括合金化和脱气。
之后,钢包被运送到连铸车间进行吹氩处理,调整到连铸需要的温度后,放置在旋转台上。
打开钢包滑动门,钢水通过耐火砖套流人中间包。
中间包内装有各种控流装置如坝、堰、挡板和冲击垫,这些装置可增强夹杂物分离并确保钢水平稳地流进结晶器。
包内钢水通过用塞棒和计量水口控制的注流孔注入结晶器。
在大方坯连铸机/板坯连铸机的中间包和结晶器之间的浸入式水口有助于避免钢流的再氧化。
为启动连铸机,结晶器底部用一引锭杆密封,引锭杆由拉矫机在喷雾室以液压方式控制,以防止钢液从结晶器底流出。
流入结晶器的钢水部分凝固成硬化坯壳和液芯。
为抑制钢水的湍流和控制液面波动,在现代连铸机上安装带有放射源或浮子装置的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器。
结晶器配有振动器,通过调整频率、行程和模式,改变结晶器振动周期,防止坯壳粘结到结晶器上。
启用负速拉坯行程模式,该周期的下一行程能使结晶器振动的比断面拉速更快,才能提高坯壳强度。
坯壳和结晶器之间的摩擦可通过使用结晶器润滑剂如油或粉状熔剂来减小。
一旦坯壳厚度足够,拉矫机开始启动,通过引锭杆抽出部分凝固铸流,中间包内钢水连续流入结晶器。
拉速视钢的横断面、等级和质量而定。
离开结晶器后,形成坚固坯壳的铸流进入铸辊密封区和二次冷却室。
结晶器下面的支撑辊刚性强,辊隙窄,使钢水静压力造成的鼓肚减至最小,防止产生裂纹和偏析。
因此,要用水或者水一气混合物(气雾)喷射冷却凝固铸流,促进凝固,这样可保持铸形的完整f生和产品质量。
滑板穿钢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泰山不锈钢厂年产量为60万t。
钢包公称容量为75t,在线周转钢包14个,滑动机构为HKF.QH70D型,驱动装置为液压,滑动水口铸口直径为φ55mm,自动开浇率95%左右。
钢包出现滑板穿钢事故,将导致铸机断拉,烧坏连铸机设备等恶性生产事故,严重威胁着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随着炼钢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对加快钢包周转,减少生产事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证滑动水口的安全运行是前提条件。
对于生产节奏越来越快的泰山不锈钢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钢包滑动水口一般由驱动装置、机械部分和耐火材料部分(即上下滑板、下水口)组成。
滑动水口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滑动机构使上下滑板砖滑动,从而带动流钢孔的开闭来调节钢水流量大小的。
一般滑动水口漏钢主要发生在滑动水口耐火砖即上下滑板的接缝处。
2钢包滑动水口漏钢原因分析2.1滑动水口机械部分对漏钢的影响1)上下滑板不平行或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根据公式P=N×μ×ΔX(式中:P表示滑动机构提供给滑板的面压,N表示面压弹簧的个数,μ表示面压弹簧的弹簧系数,ΔX表示工作时弹簧的压缩量)可知,当机构活动模框、固定模框变形或加载面压部分的磨损量超过规定值时,在规定的面压加载行程内,弹簧的压缩量减少,不能产生足够的滑板面压;导致面压不足;钢水的静压力大于滑板面压时,滑板间出现缝隙,导致浇钢过程中滑板间漏钢。
2)操作失误造成一侧弹簧缺失,致使滑板两侧面压不均,缺失弹簧侧翘起穿钢。
3)滑板有微细裂纹,在使用前没有检查到,开浇时,滑板受驱动装置拉力作用和热应力的影响,突然断裂,滑板砖的一侧面压突然消失,在包内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下,滑板砖之间产生缝隙,钢水便会立即从两滑板砖中间穿出。
4)滑板的加工尺寸偏差大,滑板中固定滑板砖的凹槽深度大于滑板砖的尺寸,滑板与滑板砖不能有效配合,导致两滑板砖之间有缝隙,钢水钻入两滑板砖之间,造成滑板夹钢或漏钢,另外,还会影响到下滑板砖与下水口砖之间的面压,造成该部位渗钢或漏钢。
钢包穿包专项应急方案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区域颁布日期: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目录1、事故特征 (3)1.1危险性分析 (3)1.2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3)1.3事故提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2.1炼钢一车间应急组织自救形式 (4)2.2炼钢一车间组织机构图 (4)2.3高炉车间组织机构职责 (5)3应急处置 (6)3.1、精炼炉冶炼位、吊运上台等事故处理措施 (6)4注意事项 (8)4.1防护服使用注意事项 (8)4.2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9)4.3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9)4.4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9)4.5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9)附件 (9)附件1应急组织联系方式 (9)钢包穿包事故应急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精炼炉冶炼时期间伴随着钢水温度的不断升高,对钢包耐火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侵蚀加上其他原因,最终导致钢水穿透包壁,钢水外溢,特别是在冶炼完毕吊运至连铸期间如若穿透将损害性非常严重,吊运路线的下方工作人员、生产设备将会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害,给公司带来巨大财产损失。
1.2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1.2.1精炼炉在冶炼期间,温度不断升高,对钢包侵蚀性不断加大,导致包壁发红,如果不及时发现采取降温措施,极易造成穿包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1.2.2钢液的氧化性过强,其从炉内带来的钢渣氧化性也会很高,高氧含量的钢液和高(FeO)的钢渣都会造成耐火材料侵蚀速率加快,同样会造成穿包。
1.2.3耐火材料质量不好,耐火度,荷重软化点等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在正常的钢液条件下也会加速侵蚀造成穿包。
1.2.4钢包砌筑质量不好。
钢包砌筑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特别是砖缝过宽,砖缝没有错开,砖缝泥料没有涂均匀等缺陷,很容易造成钢液穿入砖缝使耐火砖脱落上浮造成穿包。
1.2.5过度使用造成穿包。
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已发现包衬有较大侵蚀,并有穿漏危险而冒险使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包装的泄漏、漏封
包装的泄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由于设计和结构本身的原因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泄漏,这种泄漏要通过改变包装的设计和结构才能解决问题;另一类是由于包装在制造、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造成的泄漏,这种泄漏在不改变设计和结构的条件下,通过调整能得到解决。
确定一个包装中是否存在泄漏,以及判定泄漏的位置,对于包装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包装泄漏测试方法如表①(略)。
从测试方法来看,包装的泄漏一般以定性为主,其检测目的也主要
是检测包装件在包装材料的生产、包装的成型、充填、热封、杀菌以及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缺陷而造成产品的泄漏。
由产品的缺陷造成的泄漏一般有两种:压穿和漏封。
压穿是指包装
材料受外力的挤压而形成一个穿透的孔或裂纹,其产生原因一般有:
①热封压力太大。
在热封过程中,如果热封压力或热封模具不平行,造成局部压力过大,常常会压穿一些较为脆弱的包装材料。
②热封模粗糙、有棱角或异物。
制造不良的热封新模常常会压伤包
装材料,有些热封模碰伤后会产生锋利的棱,也极易压穿包装材料。
③包装材料的厚度选择不对。
有些包装机械对包装材料的厚度有要求,如果厚度太大,包装袋的某些位置可能会压穿。
如枕型包装机,其包装材料的厚度一般不应大于60μM,如果包装材料太厚,在枕型包装的中封部位就极易压断。
④包装材料的结构选择不对。
有些包装材料其抗压穿性能较差,不
能用于包装一些较硬的有棱角的东西,如用纸铝塑复合材料用于包装颗粒冲剂,就很容易造成压穿。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漏钢的类型及预防连铸漏钢事故分为哪几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所谓漏钢是指连铸初期或浇注过程中,铸坯坯壳凝固情况不好或因其他外力作用引起坯壳断裂或破漏使内部钢水流出的现象。
漏钢是连铸生产中恶性事故之一,严重的漏钢事故不仅影响连铸机的正常生产,降低作业率,而且还会破坏铸机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漏钢事故因发生的时间不同及发生在铸机上的位置不同分为多种形式,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⑴ 开浇漏钢:开浇起步不好而造成漏钢。
⑵ 悬挂漏钢:结晶器角缝大,角垫板凹陷或铜板划伤,致使在结晶器中拉坯阻力增大,极易发生起步悬挂漏钢。
⑶ 裂纹漏钢:在结晶器坯壳产生严重纵裂、角裂或脱方,出结晶器后造成漏钢。
⑷ 夹渣漏钢:由于结晶器渣块或异物裹入凝固壳局部区域,使坯壳厚度太薄而造成漏钢。
⑸ 切断漏钢:当拉速过快,二次冷却水太弱,使液相穴过长,铸坯切割后,中心液体流出。
⑹ 粘结漏钢:铸坯粘结在结晶器壁而拉断造成的漏钢。
某厂生产 500 万吨板坯的统计表明,各类漏钢所占比例:开浇 9.1%,夹渣2.3%,粘结 54.5%,裂纹 22.7%,鼓肚 4.6%,水口凝钢 2.3%,其他 4.5%。
开浇时发生漏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开浇时发生漏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⑴ 结晶器内冷料放的不好,引锭头没有塞实。
⑵ 起步早,起步拉速快,或拉速增长太快。
为防止开浇漏钢,开浇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检查,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⑴ 检查引锭头密实和冷料堆放情况;⑵ 检查水口与结晶器对中情况;⑶ 检查结晶器铜板有无冷钢,锥度是否合适;⑷ 检查二冷喷嘴是否畅通完好;⑸ 了解钢水的流动性、钢水温度状态,中间包和水口是烘烤状态,保护渣的质量。
⑹ 要根据铸坯断面决定注流大小和钢水在结晶器停留时间。
⑺ 起步拉速一般保持为 0.5m/min ,增速要慢( 0.15 m/min ),防止结晶器液面波动过大。
浇注过程中发生漏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浇注过程中发生漏钢的根本原因在于铸坯出结晶器后局部凝固壳过薄,承受不住钢水静压力而破裂导致漏钢。
钢包穿包应急预案前言钢包是钢铁冶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并且承载了高温高压的熔融钢水,一旦出现钢包穿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对设备和工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本文档旨在为钢厂提供一份完整的钢包穿包应急预案,并尽可能的降低损失和风险。
穿包情况•钢包穿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钢水从钢包熔炉中溢出的事件。
由于钢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穿包后可以迅速喷漏出去,造成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穿包存在的可能因素包括钢水温度超过钢包的承受能力、钢水中含有硫、磷等有害元素、钢包生产周期过长引起的疲劳、钢包表面缺陷、高温引起钢包表面炸裂等。
应急预案第一步,立即停炉一旦发现钢包穿包,工人应当立即停炉,切断燃料气源,排放残余气体。
同时,将阀门关闭,并使用石墨块缓冲,防止钢水流动。
第二步,报警钢厂应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措施,并及时报警,分析研判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风险和爆发。
第三步,启动应急预案1.排除可燃、可爆炸物品应急物资应在收到信息后进行审核并及时排除可燃、可爆炸物品,保护爆炸部位。
2.冷却应采用切断钢水注入口、出钢口、钢包偏移排液口等措施,进行冷却。
”一维两块三通管”技术,将加热时间缩短,并减轻温度冲击。
3.断电对电气装置进行切断电路的操作,以免出现电火花引起的火灾等情况。
4.抵制污染为避免事故的扩散,加强预防污染、抢救事故污染的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保障。
第四步,配合专业救援队伍由于针对钢包穿包和钢水泄漏的救援行动非常复杂,而且对于普通的工人来说,操作难度非常高,所以钢厂应该配备专业的救援团队,以应对突发情况,并避免工人人身伤害的发生。
总结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钢包穿包是一项非常严重的事故,需要采取特别严密的应急措施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产生损失和风险。
钢厂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建设、培训和实施,并严格执行,以保障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字数: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