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观看
大小在鉴别淋巴结性质中的价值
恶性转移性淋巴结通常比较大 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像恶性淋巴结一样比较大 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判定淋巴结性质的唯 一标准 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 烈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
淋巴结大小与良恶性关系
鉴别值:5-10mm
在level I,level II,level III 和 levelIV 区分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 短径值分别为8 mm, 9 mm, 6 mm, 和7 mm。
❖ 转移性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具有特异性。如果 原发瘤未知,已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 可为我们确定原发瘤提供线索。
❖ 在已知原发瘤的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 有助于鉴别有无转移及帮助肿瘤分期。
❖ 淋巴瘤和结核性的淋巴结肿大也有特定的分 布。
疾病种类
原发于口咽、喉咽、喉的淋巴结转移癌 原发于口腔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癌 原发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癌 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癌 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癌 淋巴瘤 结核
6. level Ⅵ 颈前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新的分区方法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1997年在AAO-HNS分 区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区方法。 AAO-HNS 1998年重新修正了原先的分区方法, 即改良的Robbins分区法。 这两种方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某些区域又细分 两个亚区。AJCC 的分区方法还增加了Level Ⅶ, 即胸骨切迹水平以下的上纵隔淋巴结。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诊断手段、治疗方法的 需要,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其它的分区方法, 但这些分区法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注意:
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不一定都是恶 性的 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治疗后是可以变小的。
由于周边血流不出现在正常淋巴结及反应性淋巴结,则它一旦出现,应高度怀疑为恶性。 1938年解剖学家Rouviere就提出了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方法。 颈后三角区 然而,另一项研究发现RI和PI在良恶性淋巴结中并无显著差异。 恶性肿瘤患者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不一定都是恶性的 level I 颏下淋巴结及下颌下淋巴结 淋巴结周边情况与良恶性关系 正常人可检查淋巴结的部位 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的边界不甚锐利。 结内坏死可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性坏死更为常见。 中颈部淋巴结(在舌骨水平和环软骨水平之间,沿颈内静脉分布) 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混合型 门部血流和周边血流同时存在 淋巴结大小与良恶性关系 淋巴结大小与良恶性关系 彩色增益适度:增加彩色增益达到出现彩色伪像的程度,然后减低增益,到伪像刚刚消失 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