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一)——5分5分地认时间
- 格式:ppt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32
认识时间(一)评价方案1.通过游戏、观察、演示等活动,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达到目标1的评价。
2.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知道1时=60分。
达到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游戏,感知关系教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报数”游戏。
报数的规则是先请12名同学1个1个地报数,报到12后,再请这12名同学5个5地数数,看看会数到几?学生报数活动。
教师: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最后会数到几呢?教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发现这12名同学5个5个地数数,最后数到的是60。
(二)情境再现,导人新课教师:就像刚才的报数游戏一样,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一组数字朋友,他们也是12个,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教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认读整时,你能读出下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课件显示例1上课的时间。
)学生尝试认读,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三)活动探究,自主学习1.钟面结构的回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 2个数。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教师用手在教具上比画1小格)是什么意思?2.认识1分、几分师:对。
分针是用来记分的。
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1分,如下图。
)数一数,填一填。
教师: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教师:好,现在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教师(继续拨动钟面,分针1格1格走向刻度2):现在分针指向刻度2,经过了几分?为什么?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认识时间》教案《认识时间》教案1活动目的: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活动内容:活动一:早上和晚上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活动二:我们的一天1、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照片式的图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学习“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
”“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活动三:游戏1、成人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
(白天,晚上,早上,黑夜)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洗澡,准备睡觉----晚上2、成人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活动要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教案2设计理念: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认识时间教案认识时间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时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时间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能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2、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难点:初步学会看半点。
活动准备卡通图片六份、硬纸板时钟面若干个(每位幼儿人手一份)、“小火车”一辆、粗黑水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再过两个月你们要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期待吗?王老师觉得生活当中有一样东西很重要,就是时间,等你们上小学了,“时间”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巩固整点1、钟面数字粘贴指导语:我做了一个钟面,想要更好地了解时间,但是还没有完成,请你观察一下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出示钟面)。
幼儿:钟面上缺少数字。
指导语:我想请你们帮我完成钟面上数字粘贴的工作。
幼儿操作,教师评价小结:小结:这个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这个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
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2、根据图片时间拨钟,巩固整点。
(贴图片)指导语:刚才你们帮我完成了钟面,我要奖励你们小图片,你知道这张卡片在钟面上在哪一个时间段?(出示一张卡通图片,请得到图片奖励的幼儿将卡通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小学生进校8:00,教师简短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点。
)依次奖励卡通图片两张:小学生锻炼10:00、小学生午休12:00,请两名幼儿上来将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
幼儿操作,教师简单小结评价: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是12点。
三、初步学看半点1、根据提示拨钟。
(拨钟面指针)指导语: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小学生8点进校,你们觉得几点起床比较合适?请幼儿拨一拨起床时间。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讲解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根底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第一课时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人教版数学“认识时间”知识点总结归纳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实用又有趣的话题——认识时间!这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小帮手哦。
无论是上学、吃饭、睡觉还是玩游戏,时间都在悄悄流逝。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时间呢?别急,咱们这就来一起总结一下人教版数学中关于“认识时间”的那些知识点,保证让你轻松搞定时间问题!一、认识钟面首先,咱们得从最基本的钟面开始认识。
你瞧,钟面上是不是有很多数字和指针呀?没错,这些数字和指针就是咱们认识时间的关键。
数字与格子: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它们分别是1、2、3……一直到12。
这些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又分成了5个小格。
这样一算,钟面上总共有60个小格。
指针:钟面上有两根主要的指针,一根是时针,一根是分针。
时针比较短粗,走得比较慢;分针比较长细,走得比较快。
时针: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
比如,时针从1走到2,就是1小时过去了。
分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走1大格就是5分钟。
比如,分针从1走到2,就是5分钟过去了;分针走一圈,也就是60分钟,这时时针刚好走1大格,也就是1小时。
特殊时刻:整时:当分针指向12时,就是整时。
比如,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就是3时整。
半时:当分针指向6时,就是半时。
比如,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6,就是9时30分,也可以说成9点半。
一刻:一刻钟就是15分钟。
比如,分针指向3,就是15分钟过去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二、时间的读与写认识了钟面之后,咱们再来学学怎么读写时间吧!时间的读法:比如3时30分,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
8时零5分,应读作8时零5分,也可以写成8:05。
注意哦,分钟数不满10的时候,要在前面加一个0。
时间的写法:可以用数字加冒号来表示,比如2时45分,写成2:45。
也可以用汉字来表示,比如10时7分,写成10时7分。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掌握了时间的读写之后,咱们再来学学怎么计算时间吧!经过时间的计算: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1时=60分。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 慨括认识时间的方法;2.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师:你认识这个时间吗?(课件出示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12,时针指8就是8时。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
师:如果分针继续转动,指向5(课件出示6时5分)这个时间呢?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师:象这样的时间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设计意图: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复习整时,引发新知分针指5是什么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在小组内交流。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你能推测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动态演示验证: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的:第一层次是用读分钟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践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作息时间。
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材在编排上还体现了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认识时间(一)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实际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课件、钟面。
猜谜语: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跑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打一物。
(钟表。
)师:钟表有什么用?师:生活中我们说几点几分,数学语言中我们说几时几分。
今天,让我们在时间的“滴答滴答”声中,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表模型。
师: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板书。
)生:12个数,时针,分针。
师:我们一起数一下这12个数。
师:钟面上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一大格,仔细观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生:12大格。
师:每一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生:每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我们一起5个5个来数一下钟面上的小格。
(课件出示。
)师:好,请你说一下,从12到1是几小格?从12到3是几小格?从12到8呢?2.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
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
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学生一一口答)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一说)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1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1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做操)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9:15)(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学生尝试说)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时间:12月14日课题: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知道钟面上的知识。
知道1时=60分。
(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
引导教学法。
学法指导:游戏、操作法。
引导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用钟面模型、纸制的钟面模型(2—3个)、学生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上课铃响)谈话:刚才上课铃响是什么时间?(8:00)我们学校上第一节课是什么时间?(8:40,出示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8:40)(2)导入新课。
引出8 时多时间概念,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认识时间)【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的情境,做好铺垫,为引入新知做准备】二、直观演示、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认识时间(1)认识时。
多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
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
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多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走动1小格。
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示分钱从12走到1的过程。
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经过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
(3)感受1分钟。
看1分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
在这1分钟里都能做些什么事情?(4)认识时、分的关系。
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几?(又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几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引出:1时=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