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空白”论

【原文出处】河北学刊

【原刊地名】石家庄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07~110

【分类号】J2

【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303

【英文标题】The "Blankness"Theory in Chinese Classic Poetical Article Conception

FAN Wei-jun

(Chinese Poetry Research Center,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an 241000,China)

【作者】范伟军

【作者简介】范伟军(1975-),男,安徽省来安县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内容提要】意境“空白”是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本质的展现,是对审美意味世界的充分建构,体现出中国诗哲学的精神内核。本文从思想渊源、内在意蕴、创造与鉴赏等几个层面入手,对古典诗歌意境结构中的“空白”进行集中探究。

【摘要题】文论研究

【英文摘要】The "Blankness" in Article Concep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aesthetically interested world. It embodies the spiritual nucleus of the Chinese poetic philosoph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lankness"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from the perceptions of ideological origin,intrinsic essence,and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关键词】空白/有无/气韵/动静/体悟

Blankness/existence and won-existence/essence/motion and motionless/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金元浦.空白与未定性:中国诗学的内在精蕴[J].东方丛刊,1995(4).

[3]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6-0107-04 中国艺术十分讲求“空白”。绘画有“计白当黑”;书法也要求“有无相融”;园林艺术则十分注意空间的设置……同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空白”是意境结构的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空白”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命体验、形上追求。

一、“空白”的思想渊源

“空白”理论建立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是多种思想辐射交汇的结果。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魏晋玄学“以无为本”的思想在完成人格理想本体建构的同时也激发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也影响了艺术思维,从而促使意境“空白”的生成。

(一)“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阴阳结合、虚实统一、有无相生的。老子曾以车轮、盆子、门

窗等物作喻来阐述这个道理。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车轮、盆子、门窗等天地万物之所以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及本质。只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天地万物才能运化流行、生生不息。庄子继承并发挥老子的这一思想,通过“象罔得玄珠”的寓言揭示出只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形象才能体现宇宙的本体。

“有”与“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反映了完整的世界,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同样,在艺术中不仅要描写“实境”,还要注意创造“空白”,虚实统一,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正如苏轼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涵虚亭》)此亭空无一物,但收揽朝晖夕照,吐纳山川灵气,虚实作用,有无相生,聚汇了天地精神。

可以说,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它使“空白”的产生成为一种可能。

(二)对“空白”的自觉追求

魏晋玄学的“贵无”思想,推动了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贵无”派玄学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认为“无”是无形、无名,但又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成。“无”通“道”,是宇宙的本体。玄学家这种“以无为本”思想为理想人格的设计提供了形上依据,从而达到对人格理想本体的建构。魏晋玄学家认为,要想达到对“无”的把握,不可以执著于有形、有名;相反,要超越于一切具体的形、名之上。追求理想的人格也是如此,必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徐复观说:“庄子之所谓‘道’,落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1](P3)的确,魏晋玄学家借老庄之说安顿自己的生命,也促使艺术家自觉追求意境“空白”。因为魏晋玄学建构人格理想本体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所以在言、意、象的关系上主张“得意忘象”、“得意忘言”;在“形”、“神”关系上主张略“形”得“神”。艺术家受到玄学的影响,同样不拘泥于具象,不执著于形名,于言外、象外、意外追求无穷无尽的情、意、理,自觉地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三)意境“空白”的生成

禅宗吸收道家、玄学等思想对外来的佛教进行改造,注重追求心性,主张顿悟成佛。这种以顿悟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促使意境“空白”生成。

禅宗坚持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反对从身外求佛。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而要进入到对佛性的永恒把握,则需采取“顿悟”的思维方式。即在意识的刹那转换中完成心灵的凸显与精神的超越,顿悟成佛。“顿悟”思维无须逻辑判断,而是在对客体感性观照的一瞬间直觉其内在的意蕴,达到对心性的把握。即“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禅宗“顿悟”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有相通之处。“禅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晤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诗人在运思之时,纷纭万物一起涌入诗人的视野。诗人摄物归心,对其作审美观照,瞬间顿悟。此时,艺术心灵与宇宙万象相互摄映、心物契合,从而创造出澄澈空明的艺术境界。

禅宗的“顿悟”思维促进了艺术创作思维的深化,在诗歌审美认识的发展中因禅宗之助,使意境“空白”生成。鉴赏者也在“顿悟”的瞬间获得一种整体的韵外之致、文外之旨。

“空白”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是多种思想对艺术共同影响渗透的结果。其中,道家、玄学、禅宗思想对“空白”理论的孕育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观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形象虚实结合;玄学人格理想的本体建构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家不拘泥于现实,超越境相,而追求形而上的审美理想;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