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中的花窗
- 格式:doc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6
蘇州园林|蘇式花窗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造园家以画为境,咫尺之间,搬⼭移⽔,再造乾坤,这些精妙的布局,⼀步⼀景的意境,若没有花窗作衔接,其魅⼒将⼤打折扣。
花窗,园林中的点睛之笔。
作为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元素,不仅是⼀种景观,也是苏州⽂⼈园林⽂化的反映。
⽽把这点睛之笔做到极致的要属『苏式花窗』。
苏式花窗江南园林之窗的典范⾛在苏城的⼤街⼩巷,总能看到⽩⽩长长的粉墙上,印着淡灰淡灰的窗格。
有的是直接漏空的,有的却只是印上花纹,虚实与否,都是⼀道道古雅素净的风景线。
不禁让⼈感叹苏州⼈的别有⽤⼼,就连⼀个⼩⼩的窗⼦都那么重视。
传统的苏式花窗不仅仅是苏州独特的艺术门类,更是和苏州园林、民居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叶圣陶先⽣曾在《苏州园林》中写到:“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艺美术的上品。
”苏州园林闻名遐迩,其花窗更可谓江南园林之窗的典范,个个独特,鲜有重复。
苏州多窗⾃唐起窗棂样式已⾮常丰富在苏州⽣活久的⼈都知道,在苏州⼀个⾬季像过了⼀年。
正是因为苏州特殊的⽓候,所以,⾃古以来苏州建筑外观轻盈疏透,多窗设计,⽓息流畅,空间豁达;开窗则纳凉通风,闭窗即御寒保暖。
苏州曾是全国⼿⼯业最密集的地区,《吴县志》记载:“苏州城中,……,居民⼤半⼯技。
”江南传世的⽊制家具多出⾃苏城⼯匠之⼿,精致的花窗也是如此。
唐代,苏州民居的窗棂样式已⾮常丰富,板棂窗、槛窗、横披三类最多。
明末清初起,苏州⽊雕门窗开始注重⽊材本⾊美,以⽊材的天然纹理和⾊泽配粉墙黛⽡,我们如今见到的传统门窗多是明清两代遗构。
花窗样式各式各样,亦窗亦门亦景精致的雕花镂空,样式⽆穷⽆尽苏式花窗的精致在于它千变万化不拘⼀格⽽⽆处不显的细腻。
空窗⼜称“⽉洞”,即在空⽩墙上做成满⽉形状,外来之景如画⼀般镶嵌“画框”之中,他⼈观镜中之⼈犹如⼀幅动态的肖像画,观赏的⾓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也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洞”也不拘泥于同种形式,也有弦⽉、梅花、桂叶、花瓶、双菱等形状。
苏州园林花窗描写苏州园林花窗,它是古老的文化名胜,也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它代表着中国的特色文化,可以将自然的美和古典的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苏州园林花窗是苏州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
苏州园林花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史上的花窗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苏州园林花窗的建筑一般是由木材铺成的,造型精美,有许多精致的雕刻装饰,外形独特,可以创作出各种抽象的图案,如繁星图,以表现出绚丽多彩的花窗美景,使人们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
苏州园林花窗的传统文化也非常丰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
苏州花窗的文化主要有五种:芭蕾、琵琶、歌舞、品茗和水墨写意。
花窗表演者可以演奏多种音乐和舞蹈,动人心弦,流出美妙的音乐,欣赏者可以使花窗彰显自然和古典之美,这种古老的文化使苏州独具一格,而且苏州园林花窗在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景观。
园林花窗也是一种精致、典雅的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体验。
它的艺术形式是流畅的线条,精美的图案,以及富有情趣的嵌板。
每一件花窗都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它们会将古老传统的文化景观融入到家庭装饰中,这样就可以将文化与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房间既可以凸显独特的文化精髓,又能提升可爱的美感。
室内的苏州园林花窗也有不同的风格设计,有简约的现代风格,也有古典的中式风格,还有欧式的风格,可以满足不同风格的喜好,让人的家庭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苏州园林花窗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古老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精致的艺术雕塑,它是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度赋予我们的礼物。
花窗通过灵动的舞蹈,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它把古老传统和新生代传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它的灿烂本真中收获无限的精神安慰和欢乐之情。
苏州园林花窗7大“花样”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无形的元素组成,其中园林建筑,若无精美且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衔接,其魅力将大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苏州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苏州园林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典范,只要来苏州园林走一回细加品赏,你会发现每一个园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馆。
苏州园林花窗7大“花样”如下:1、空窗又称“月洞”,即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形状。
其特点:外来之景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他人观镜中之人犹如一幅动态的肖像画,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月洞”也不拘泥于同种形式,也有弦月、梅花、桂叶、花瓶、双菱等形状,如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空窗,将墙隅空地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著名园林学者同济大学的教授陈从周先生,还特地将它刻意印在所著《苏州园林》的封面上。
一般空窗既有用水磨清砖作边框的,也有用砖砌成一定形状再用纸筋石灰抹涂。
2、纱窗亦称纱隔,与长窗颇相似,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以纱窗来分隔空间,它避免了砌墙造成的呆板,不仅增加了文化内涵,也显示园主的富有。
纱窗一般不用明瓦作遮挡,而是钉铺绢纱或者布置书画,人们在游园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书画艺术,怡园“梅花厅事”纱窗中夹堂就采用的半透玻璃。
3、和合窗又称支摘窗。
为何称“支摘窗”?即窗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二层做成可支起放下的窗,而下层一扇则做成直立式,拔掉木插销可将窗摘下这种形式的窗,一般为长方形,也有其它式样,此类窗在苏州园林中运用也比较广泛。
优点:临窗平眺视野宽阔,园中远近美景尽收眼底。
4、长窗又称“隔扇”,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
在苏州园林中,长窗是最实用的窗之一,这种窗开之,人可出入、通风、采光,闭之有采光、保温,赏室外美景的作用。
长窗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扇数的多少一般依据建筑开间大小而定。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而著称于世。
其中花窗作为园林中的一种装饰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展现苏州园林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花窗所展现的形神之美,这种美是一种古典的、典雅的、内敛的。
本文将通过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赏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神韵之美。
苏州园林中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意境。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材质展现出当时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向往。
花窗的设计多取其窗形花纹,透出一种韵味,或“哲学之韵”,或“淡泊之韵”,或“唯美之韵”或“诗情画意的美”,都是其内在的美。
“向窗外看看,物我两忘,一片唯美之韵;向窗外看看,人物异趣,一片诗情画意的美。
”这种美,旨在使人情不自禁地静心细细品味。
花窗的形式之美,是指花窗在设计上所体现的美。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花窗,形式多变,有的以木质为材料雕刻成花纹图案,有的以砖石为基座,以栏板、彩瓦等材料构成花窗图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虎丘”大厅突出刻有龙、凤、狮、象等动植物的石窗,花窗呈现出动物突出立体感,给人一种具有神密感的美感。
由此可见,在花窗的形式设计上,古人对于形态的追求,远远超越我们的认知。
这种形式之美,不仅展现了古代园林建筑师在设计上的造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神韵之美,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远的文化内涵。
花窗装饰的图案多取其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意寄托等,这些图案以其神秘而富有哲理的内涵,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
比如在“拙政园”中,有一处名为“澄怀阁”的花窗,窗内镶嵌着“辛丑夜作”四个字,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在这个园林中赋诗时留下的,而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是对这个园林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怀,使得这个花窗在整个园林建筑中显得更加深远和有诗意。
这种神韵之美,超越了形式之美,更是苏州古典园林园林文化的真谛所在。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元素,具有浓郁的缘深意趣,展现出苏州园林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技艺。
花窗,即在园林建筑中设有细小的花形窗户。
它以奇特的造型和精细的细节而著称,常见的形状有莲花、菱形、圆形等。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在夏季,花窗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让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花窗的形式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莲花形花窗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莲花的形态为基础,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莲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拼接而成,每根木条上都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形成了丰富的图案和层次感。
莲花形花窗通常用于园林中的亭子、廊房等建筑物中,为这些建筑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菱形花窗是另一种常见的花窗形式,它以菱形的形状为基础,设计出纷繁复杂的图案。
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组成,木条之间密集排列,每根木条上都刻有精致的纹饰。
菱形花窗常用于园林中的墙壁和门窗上,使整个园林充满了韵味和活力。
花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它展现了园林艺术的高度精细和独特之处。
花窗的设计精巧细腻,图案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窗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
花窗使得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花窗具有独特的形神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文情怀。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而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亮点。
它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为园林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花窗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使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一大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赏析。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珍品,其建筑艺术堪称世界奇迹。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在其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苏州的古典园林有许多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精美的花窗,这些花窗既有实用的功能,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神之美。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建筑,往往是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既可以作为建筑的装饰,又可以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
在建筑的设计中,花窗的位置和形状十分考究,经常与整体景观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美丽和富有灵气。
而在花窗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经常会选用上等的材料,并且进行精细的雕刻和装饰,使得每一扇花窗都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花窗既注重实用性,又注意艺术性。
花窗常常被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方形、圆形、椭圆形等,而在这些形状中又融入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花纹。
这些图案和花纹往往都具有特定的寓意,如莲花、牡丹、花鸟等,这些图案的选取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吉祥的寄托。
在花窗的设计中也经常会运用到中国传统的工艺技法,如木雕、砖雕、铁艺等,这些工艺技法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见到了,但它们在古典园林中仍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和展现。
花窗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美化了园林的整体景观,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景色和内部建筑的场所。
花窗的利用也给人们一种多角度观赏整个园林的感受,使得整个园林更加富有层次和立体感。
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花窗所映射的景色也不尽相同,这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还能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除了在园林中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外,花窗还在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花窗常常是园主对自己家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园林中的花窗常常代表了主人对家族和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而在这些花窗中,往往凝聚了主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理解和追求,这些价值观和道德经常通过花窗中的雕刻和图案传达给了后人,使得苏州古典园林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其独特的花窗形式更是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神韵之美。
花窗作为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装饰意义,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对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形态、寓意和制作工艺进行赏析,以揭示其独特的美学魅力。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形态多样,常见的有砖雕花窗、木雕花窗、石雕花窗等。
这些花窗以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表现力。
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砖雕花窗”了。
这种花窗常见于园林的亭台楼阁、长廊走廊等建筑物上,其结构精美,雕刻细腻,线条流畅,给人以优美的视觉享受。
木雕花窗也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亮点之一。
木雕花窗常见于园林的斗拱、扇门、廊柱上,其复杂的几何图案和精美的雕刻工艺展现出中国传统木雕的精髓,散发着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味。
石雕花窗也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
石雕花窗多见于圆形月台、小桥栏杆等地方,其雕工娴熟,造型新颖,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这些花窗形态各异,但都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神韵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不仅在形态上美轮美奂,在寓意上也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园林设计师常以花窗为载体,通过精美的雕刻和布局,表达园主的情感和理想。
在苏州园林中常见的“莲花花窗”寓意悟道成佛,象征着园主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向往。
而“蝙蝠花窗”则是代表吉利和喜庆的象征,寓意着园主对家庭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蟠龙花窗”代表着权力和贵族的象征,寓意着园主的地位和威严。
这些寓意丰富的花窗不仅为古典园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丰富了人们对园林文化内涵的理解。
古典园林花窗的制作工艺也是其独特美学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这些花窗的制作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工艺,经过雕刻、拼接、打磨、上色等多道工序完成。
砖雕花窗通常选用精选的黄砂砖或青砖进行雕刻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方能完成。
苏州园林花窗描写
苏州园林花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江南省份。
它们极富古典典雅魅力,一直被文人墨客赞叹不已。
苏州园林花窗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园林造景,其独特的造景秀气、精雕细琢,它们以小见大、细节构成园林的景观。
苏州园林的花窗大多数以怀旧的风格建造,结构简洁大方,采用精致的石材、盘根错节的木材组成,多以窗洞、窗簋、窗牖、窗台、窗篷等来装饰,其中也夹杂着彩绘的图案和竹篓框,有的花窗会加上木雕图案、铁窗、石柱,形成绘图式层叠,丰富花窗的形式风格。
苏州园林花窗是苏州园林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反映出苏州园林建筑的古典魅力,也能展现出古典园林的宏伟气势。
苏州园林花窗的设计含义深厚,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市民热衷于艺术的象征,有许多人称之为“文人园带”。
苏州园林花窗虽然不大,却能够体现出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意境。
苏州园林花窗的设计处处精巧,处处体现出传统园林建筑技艺的巧妙处理,展示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非凡技艺和层次感。
花窗放置在景观中,视野开阔,可以看见花窗内外的旋律感和宁静的空间,花窗的设计使得园林更加富有灵性和寓意,成为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感。
苏州园林花窗精妙而又灵动,它们把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具活力和最有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在景观中构成了一种形象的和谐,赋予园林建筑一种神秘而又优美的意境,使其在古典园林建筑留下深远的印记。
苏州园林花窗是一种独特而精美的作品,它们不但能够突出园林建筑的别致之处,也能够展现出古典园林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们为苏州园林建筑添上了一层文化的调调,令人痴迷,令人叹为观止,是古典园林建筑的精华之处。
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无形的物质(园素)所组成,其中园林建筑,若无精美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将大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苏州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苏州园林的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典范,只要来苏州园林走一回细加品赏,...
【建筑】苏州园林中的花窗2011年01月16日20:53:05
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无形的物质(园素)所组成,其中园林建筑,若无精美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将大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苏州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苏州园林的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典范,只要来苏州园林走一回细加品赏,每一个园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馆。
1、空窗
空窗
又称“月洞”,即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形状。
其特点:外来之景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他人观镜中之人犹如一幅动态的肖像画。
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
如狮子林“立雪堂”南墙面即有数个“月洞”空窗,每个空窗景色多不一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月洞”也不拘泥于满轮圆月这种形式了,也有“弦月”“梅花”“桂叶”“花瓶”“双菱”“六角”等形状。
如站在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空窗将墙隅空地生长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
著名园林学者同济大学的教授陈从周先生还特地将此窗景刻意印在他所著的《苏州园林》的封面上。
一般空窗既有用水磨清砖作边框的,也有用砖砌成一定形状再用纸筋石灰抹涂。
2、半窗
半窗
即将窗安装于半墙之上。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常运用。
如苏州沧浪亭内“翠玲珑”是以
观翠竹为主题的建筑,小巧精雅,南面植竹档前面围墙之外不佳之景,北栽竹形成翠林,遮掩“五百名贤祠”,以缓庄严肃穆之气。
而南北之墙,各布置一排半窗,落座室内,白日满院鲜翠映入眼中使人爽心;月夜凉风微起“墨竹”轻舞,尤如动态的水墨画。
其窗有多种款式,拙政园的“玉壶冰”,其半窗花样是冰裂纹式,这与建筑功能、室内陈设、匾额之名、及主人的喜好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
3、长窗
长窗
又称“隔扇”,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
在苏州园林中,长窗是最实用的窗之一。
这种窗开之,人可出入、通风、采光;闭之有采光、保温,居室内能赏室外美景的作用。
长窗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扇数的多少一般依据建筑开间大小而定,一般多布置于厅、堂、馆、轩。
这种窗上部分的窗格通透明亮便于采光,窗格花纹也有“海棠十字”“菱花”“冰裂”“如意”等十多种形状。
长窗的夹堂与裙板既有素面板,也有经过精雕细刻的花板。
花板内容有花草、山水、人物、动物、诗词等。
耦园一处长窗的裙板也极具特色为雕刻漏空式。
也有从上至下一通均为明窗,如拙政园的“远香堂”。
长窗内外开向也有讲究:一般建筑无外廊者多向外开,它的裙板朝外者多无雕花图案,而雕花则在里面;建筑外有廊的长窗多向内,以避行者不便。
也有不依传统方去做的。
有的房屋一侧的长窗朝内开,另一侧长窗朝外开,如狮子林。
也有的全部向外开,或全部朝内开,如拙政园东部“秫香馆”与怡园的“藕香榭”则全部朝内开。
4、纱窗
纱窗
亦称纱隔,与长窗颇相似,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以纱窗来分隔空间,它避免了砌墙造成的呆板,不仅增加了文化内涵,也显示园主的富有。
纱窗一般不用明瓦(即蚌壳经特殊加工成半透明状约6~8厘米见方的薄片)作遮挡,而是钉铺绢纱或者布置书画。
如留园“金玉满堂”即布置书画,人们在游园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书画艺术,又如在该园的“五峰仙馆”内的纱隔上绘、写书画,藏与露尽在其中。
怡园“梅花厅事”纱窗中夹堂采用半透玻璃替代绢纱,网师园集虚斋纱隔巧妙地将楼梯隐藏在后颇有实用和艺术性。
5、和合窗
和合窗
又称支摘窗。
为何称“支摘窗”?即窗分上、中、下三层(但也有二层式的和合窗),上层、二层做成可支起放下的窗,而下层一扇则做成直立式,拔掉木插销可将窗摘下。
这种形式的窗,一般窗成长方形,也有其它式样。
下层为何不做成和合式?因为此窗高度一般与人体高相近,如果做成和合窗就会妨碍人的行走与采光了。
象此类形式的窗,在苏州园林中运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如今它的做法与结构也有了变化。
如艺圃的“鹤柴”东边之窗和“延光阁”临水南窗、留园“明瑟楼”及“远翠阁”、拙政园的“香洲”和合窗,耦园的和合窗,虽然功能相似但款式还是有区别的。
此类窗与其它窗相比优点在于:临窗平眺视野宽阔,园中远近美景尽收眼底。
6、漏窗
漏窗
又称透花窗,也称花墙洞、洞墙,这是一种在苏州园林中比较常见的也是运用得非常广泛的窗。
它主要布置于园林中的隔墙或游廊等处的墙上)。
由于这种窗形式活泼多样,既能单窗自成一景,又能数窗了形成组景,可为隔而不堵,漏中又续,因此产生了上百种以上的款式造型,其漏窗的题材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植物、人物、文化、等方面。
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漏窗可分搭砌和捏塑两种类型。
搭砌造型:材料多用瓦片、狭薄青砖、木头、毛竹等;常见的图案有鱼鳞、秋叶、破月、套钱、软景海棠、波浪、球门、九子、书条、竹节、定胜、条环、菱花、橄榄、梅花、冰纹、宫式万字、六角穿梅花、宫式万字、冰纹、葵花、灯景、如意等式样,也有采用特制的模子将陶土放入其中做成一定形状,表面刷釉,入炉窑烧制而成,也有在砖状胶泥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入窑烧制后细磨,再行砌叠。
如藕园鹤寿亭两侧墙上。
捏塑造型:内框图案多以铁丝为主要材料,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捏拿成骨架,缚以麻丝等物,再以掺和有水泥成份的纸筋灰浆堆砌,反复多次修改逐渐达到设计结果。
捏塑漏窗因其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目前在苏州各园林中数量虽然并不多,但堪称经典的倒有许多处:沧浪亭“翠玲珑”的一处墙面上巧妙地安放了具有季节象征的柳树、荷花、石榴、蜡梅漏窗一组,形成春、夏、秋、冬四时景观。
狮子林的一处粉墙也塑有“琴”、“棋”、“书”、“画”,四雅漏窗四幅亦颇具文化与艺术欣赏价值。
狮子林是苏州园林中捏塑漏窗颇多的园林。
耦园除了上述几种漏窗类型和材料外,游廊上还有纯木质漏窗不仅奇趣也极具欣赏和艺术价值。
7、横风窗和地坪窗
横风窗和地坪窗
横风窗又称横披窗,安装于长窗之上,即上槛与中槛之间,窗多为扁长方形。
留园的“涵碧山房”,南北两侧长窗之上即为横风窗。
地坪窗与半窗颇相似,但是窗下部并不是用砖头所砌成的半墙,而是采用木头钩栏托顶,为阻挡风雨或通风清洁,钩栏外一般还安装有雨搭板,钩栏与雨搭板均可拆卸。
例如苏州的留园就有“西楼”、“揖峰轩”、“林泉耆实之馆”等数处,它们简朴与精雕不一,各俱特色。
(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