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检查
- 格式:docx
- 大小:15.52 KB
- 文档页数:1
增生性肌炎超声表现肖鹤;宋宴鹏【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9(016)006【总页数】2页(P380-381)【关键词】肌炎;超声检查;诊断显像【作者】肖鹤;宋宴鹏【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宝丰县人民医院功能科,河南平顶山 4674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特检科,山东青岛26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2;R445.1增生性肌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炎症性肌病,以嗜碱性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特征,进展迅速,临床常因被误诊为肌肉恶性占位而予以手术治疗[1]。
本研究探讨增生性肌炎的高频超声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平顶山市宝丰县人民医院及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5例增生性肌炎患者的资料,均以“软组织肿物”就诊,病程分别为3天、6天、5天、7天及2天,经高频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增生性肌炎(图1);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6~59岁,平均(48.0±5.7)岁;2例伴有病变局部轻度疼痛,3例无疼痛;皮肤均无明显红、热表现。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ogiq S8彩色超声诊断仪,L6-15高频探头(频率6~15 MHz)。
选择仪器内置浅表器官MSK或甲状腺预设条件,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对病变区域行纵向、横向切面扫查,病灶较大时采用宽景成像软件辅助。
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大小、内部肌纤维走行及周围回声情况。
2 结果5例均表现为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单发肿块,分别位于胸锁乳突肌、臀大肌、胸大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高频超声纵切面扫查,病灶均表现为沿肌束走行的梭形较高回声肿块,肌纤维完整、无中断,其长轴与肌纤维走行一致,肌纤维间可探及宽窄不一的条状低回声带相间,边界较清晰(图2A);横断面扫查可见特征性“龟裂纹样”表现(图2B)。
甲乙型流感对患儿肌酸激酶不同影响病例报道1例作者:吴亚楠袁红梅焦素敏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12期[摘要]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速度快,流行呈一定的季节性,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虽然流感病毒感染大部分为自限性,但是仍有少数进展为重症。
儿童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本文报道1例患儿4个月内,先后感染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感染后肌酸激酶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肌酸激酶升高近20倍,经积极治疗后肌酸激酶下降至正常,且无后遗症,故诊断为重症流感、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借此病例以提示临床医生对不同流感引起肌酸激酶不同变化的认识,复习重症流感的诊断标准,警惕重症流感及其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肌酸激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中图分类号]R5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2-0194-03流行性感冒是我国每年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亦可造成全球大流行,患者及隐匿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流感病毒感染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少部分病例出现肺炎、心肌损害等并发症,发展为重症流感,极少数进展迅速出现危重症甚至病死。
目前临床工作仍需对流感高危人群给予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危重症病例。
现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1例感染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并出现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诊治情况进行报道。
1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因“发热1天”于2019年4月14日就诊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儿科门诊。
患儿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发热3~4次,体温最高39.0°C,口服退热药物体温可缓慢降至正常,伴少许流涕,无咳嗽、咽痛、吐泻,食纳欠佳。
既往史:先天性眼睑下垂病史。
4月前患儿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对症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后治愈。
复查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均阴性,肌酸激酶58U/L(55~170U/L),肌酸激酶同工酶35U/L(0~16U/L),考虑诊断心肌损害。
皮肌炎的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
皮肌炎是一种炎症性肌肉疾病,其诊断和分级标准是根据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诊断皮肌炎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标准:
1. 临床表现,皮肌炎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肉疼痛、
关节炎、皮疹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
日常生活。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水平(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
的升高是诊断皮肌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核抗体(ANA)和抗Jo-1
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检测也有助于确诊。
3. 肌肉活检,肌肉活检是确诊皮肌炎的“金标准”。
通过肌肉
活检可以观察到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再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
分级标准方面,一般可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来进
行评估:
1. 肌力和功能,评估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行走、
爬楼梯、握力等功能。
2. 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包括肌无力程度、疼痛程度、疲劳程度等。
3. 影响范围,评估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影
响范围。
总的来说,皮肌炎的诊断和分级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进
行判断。
同时,由于皮肌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诊断和分级标准也
可能随着病情的变化而调整。
因此,对于确诊和治疗皮肌炎的患者
来说,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评估非常重要。
ENMC2018肌炎分类标准是一种用于诊断和分类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标准化方法。
以下是该分类标准的详细说明:1. 临床表现:PM和DM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肉疼痛、无力、肌萎缩、肌无力以及皮疹。
此外,关节痛和关节僵硬也是常见的症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以及肌肉活检结果进行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自身抗体和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
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PM和DM的重要指标,包括抗肌萎缩蛋白抗体和抗Jo-1抗体等。
这些抗体有助于区分PM和DM,并确定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3. 皮肤表现:PM和DM的皮肤表现包括皮疹、光敏性皮炎、色素沉着等。
皮疹通常出现在颈部、眼睑和胸背部,表现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或斑块。
皮肤活检是诊断皮肌炎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炎症程度和确定治疗方案。
4. 肌肉活检:肌肉活检是诊断PM和DM的金标准,可以通过观察肌肉组织中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来确诊。
此外,肌肉活检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进展。
5. 分组标准:ENMC2018肌炎分类标准采用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监测措施。
此外,该标准还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ENMC2018肌炎分类标准是一种全面、客观的方法,用于诊断和分类PM和DM。
该标准综合考虑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皮肤表现和肌肉活检结果,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影响因素,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请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多发性肌炎诊断标准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肌肉炎症。
多发性肌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结果,以下是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多发性肌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尤其是近端肌群的无力。
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损伤、皮疹、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肌肉酶水平升高;2. 抗核抗体(ANA)阳性;3. 抗Jo-1抗体阳性;4. 电泳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异常。
三、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是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金标准,通过肌肉活检可以观察到肌肉纤维的炎症细胞浸润、肌肉纤维的变性坏死和再生、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小血管炎等特征。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三项主要诊断标准外,还可以进行EMG、MRI、CT等辅助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五、诊断标准的综合分析。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结果,没有一项检查可以单独用于诊断。
在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肌肉无力和炎症的疾病,如肌无力、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诊断标准的修订。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不断修订,目前尚无统一的全球诊断标准。
不同的医学组织和学术团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根据最新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总之,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结果,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
诊断标准的修订也需要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完善。
对于患有多发性肌炎的患者,及时确诊并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多发性肌炎诊断标准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疼痛。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进行性肌肉无力和疼痛。
患者通常会感到肌肉无力,特别是上肢和下肢的近端肌群。
肌肉疼痛也是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酸痛、僵硬或疼痛。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肌酶水平的检测。
血清肌酶(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水平升高是多发性肌炎的常见特征。
此外,抗核抗体(ANA)和抗Jo-1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检测也有助于诊断多发性肌炎。
3.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对于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非常重要。
肌电图和神经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肌肉的电活动和神经传导情况,有助于鉴别多发性肌炎和其他肌肉疾病。
4. 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是确诊多发性肌炎的金标准。
通过肌肉活检,医生可以观察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肌纤维的炎症、变性和坏死等,从而确诊多发性肌炎。
5.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肌肉和其他器官的情况也非常重要。
MRI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肌肉的水肿、炎症和变性情况,有助于诊断多发性肌炎。
综上所述,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电生理检查、肌肉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孩子腿疼,为什么?
*导读: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等。
……
许多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常伴有腿疼现象的发生。
腿疼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因疾病引起的。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生长疼。
这是发生在生长发育期儿童身上常见的一种
生理现象。
幼儿生长发育快,腿部负担过重,下肢骨端充血,从而引起疼痛。
其特点是下肢轻微肿胀或酸疼,午后或傍晚较重,一般都是单腿疼痛,无红肿现象。
这类腿疼会随着生长发育自然消失。
二是急性良性肌炎。
有些幼儿患流行感冒后一到三天会出现剧烈的小腿肌肉疼痛,还伴有厌食和头疼等现象。
一般表现为睡眠初醒时双侧小腿部突然疼痛,局部无红肿,足呈跖屈状。
这种腿疼在一到五天内也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三是佝偻病。
佝偻病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下肢畸形。
由于患佝偻病的孩子走路时左右摇摆不定,关节周围的肌肉容易疲劳,因而发生疼痛。
这种腿疼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四是维生素A中毒性关节炎。
若幼儿长期摄入过量的鱼肝油,就会导致慢性中毒症状。
这种病症的外部表现为除足部胀疼和触疼,还常有激怒、烦燥、全身骚痒等症状.。
皮肌炎诊断标准
皮肌炎的诊断标准比较复杂,一般来讲需要有5条标准。
1、出现双侧对称性的四肢肌无力、肌肉疼痛或压痛。
2、肌电图显示有肌源性损害。
3、抽血检测发现患者血清中肌酶升高,比如CK(肌酸激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升高。
4、肌肉活检显示出现肌纤维变性和坏死。
5、出现特征性的皮疹,包括双眼睑紫红色斑和双手背出现Gottron丘疹。
满足第1至4条当中的任何三条,再结合第5条,就可以确诊皮肌炎。
如果满足第1至4条当中的任何两条,再结合第5条,可以拟诊皮肌炎。
如果满足第1至4条中的任意一条,再结合第5条,为可疑皮肌炎。
第1页共1页。
多发性肌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多发性肌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常见的症状包括肌肉无力、乏力、运动困难、吞咽困难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痛、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同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在多发性肌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
肌酶(CK、LDH、AST、ALT等)水平升高,抗核抗体(ANA)阳性,肌原纤维
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查,肌电图异常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三、肌肉活检。
肌肉活检是多发性肌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活检可以观察到肌肉组织的病
理改变,如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再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等。
肌肉活检结果对于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多发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等多
方面的信息。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谨慎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由于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总之,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扎实的医学知识,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检查
*导读: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好发于儿童,是一种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
血CPK是本病实验室检查的唯一阳性特征 ,其值升高可为正常人的数倍~数十倍,CPK与临床表现恢复基本一致,多在两周内恢复正常,个别可持续一段时间。
推测可能为病毒感染后部分患儿肌肉出现高反应性炎症损害有关。
本组除血CPK升高外,血GOT、LDH 也有部分病人升高,故怀疑本病时,除应查血CPK外,应同时测定其他血清酶谱及同工酶,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的肌活检和肌电图是非特异性的,并非诊断的必需手段。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