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临床热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本病起病急,冬春季发病高,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其中36例有呼吸道感染,7例有消化道感染。
血清肌酸肌酶(cpk)激增高达数十倍以上。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独特的综合征,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结合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关键词】良性肌炎;急性;儿童【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42-02儿童急性良性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bacm)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而引起的肌肉炎性改变所致,又称儿童病毒性肌炎、急性短暂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冬春季发病较高[1]。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极易误诊、漏诊,现对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3例,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标准[2]。
其中男47例,女16例。
年龄4~11岁,平均8岁。
入院前病程1~3d,住院3~10d,平均住院7d。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季22例,夏季6例,秋季6例,冬季29例。
可见该病发病以春冬为主。
前驱症状持续2~5d,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36例,消化道感染7例,无明显症状6例。
患儿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大多起病前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前驱感染史,均于夜间睡醒或晨起时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腱鞘炎的多种治疗方法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腱疾病,它可以在肩膀、肘部、腕部、膝部和
踝部等关节处引起疼痛,出现麻木、刺痛和瘙痒等症状。
该病常由受伤或
过度疲劳而引起,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腱鞘炎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下:
一、药物治疗
1. 类固醇药物,可缓解炎症,抑制肌腱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常见
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替代类药物(steroidal alternatives)和抗免疫药物等。
2.复合药物,抗炎、止痛、抗过敏等作用与复合药物同时进行治疗,
使腱鞘炎得到全面控制,进而加快恢复。
3.抗生素,对于感染性腱鞘炎,可根据病原体进行抗生素治疗。
二、物理治疗
1.热疗,可以用超声、磁共振或热敷技术等手段,将热量通过皮下软
组织传递至肌腱,帮助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2.冷疗,通过冰袋、冰敷等冷敷技术达到减少炎症和痛觉异常的效果。
3.运动治疗,可以采用拉伸、屈伸、按摩和低强度活动等方式,协助
患者进行运动治疗,恢复肌腱功能,改善腱鞘炎症状。
4.水中治疗,通过游泳和水中拉伸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痛觉异常的发生,消除肌腱症状。
三、手术治疗。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局部外用药物。
NSAIDs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胃肠道和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局部外用药物如消炎止痛膏、贴膏药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镇痛和消炎作用。
其次,物理疗法也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和按摩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炎症;理疗和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恢复功能。
另外,手术治疗适用于一些严重的、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无法缓解的腱鞘炎患者。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腱鞘切开术、腱鞘囊切开术等,通过手术来减轻腱鞘的压力,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最后,日常护理也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部,适当休息和放松手部肌肉;正确使用键盘、鼠标等办公设备,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总之,治疗腱鞘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预防腱鞘炎同样重要,避免过度使用手部,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有助于减少腱鞘炎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治疗腱鞘炎的患者有所帮助。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检查
*导读: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好发于儿童,是一种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
血CPK是本病实验室检查的唯一阳性特征 ,其值升高可为正常人的数倍~数十倍,CPK与临床表现恢复基本一致,多在两周内恢复正常,个别可持续一段时间。
推测可能为病毒感染后部分患儿肌肉出现高反应性炎症损害有关。
本组除血CPK升高外,血GOT、LDH 也有部分病人升高,故怀疑本病时,除应查血CPK外,应同时测定其他血清酶谱及同工酶,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的肌活检和肌电图是非特异性的,并非诊断的必需手段。
第1 页。
儿童良性肌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病因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首先由Lundbeng于(1957年报道)在瑞士儿童中发现,本病可能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柯萨奇病毒、A型或B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3型等,特别是B族流感病毒感染相关。
近年报道与EB病毒、HIV病毒等相关。
症状表现患儿平素均身体健康,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3d~7d,或有腹泻,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双小腿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查体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神经系统病理征均呈阴性。
治疗后肌痛恢复较快,迅速消失,本本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4天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均高,范围在394u/L~2759u/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L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也有轻度升高,但以CK升高明显治疗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
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以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Vit)B1,VitB6,VitC等治疗,并细菌感染者加以青霉素钠治疗;。
或者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5例患儿1d肌痛均有缓解,行走无困难,4d~5d肌痛完全消失。
较重者予以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鉴别诊断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流感过程中所见的肌痛:流感初期出现肌痛为酸痛,乏力且疼痛广泛,部位不固定,CK无显着升高;2、流行性肌痛: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特征性表现在发热头痛前驱期症状后出现突发的胸部两侧或膈肌附着处剧烈难忍的发作性疼痛,深吸气或体位改变后可使疼痛加剧;3、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进展缓慢,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无严重肌痛和触痛;4、急性肌红蛋白尿症:多急性起病,发生于病毒感染的高热期,表现为严重肌痛和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触痛明显,尿呈酱油色,尿隐血试验呈阴性,尿中有肌红蛋白,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肌活检可见肌纤维坏死,有时伴有吞噬现象,一般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预后差。
孩子腿疼,为什么?
*导读: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又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等。
……
许多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常伴有腿疼现象的发生。
腿疼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因疾病引起的。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生长疼。
这是发生在生长发育期儿童身上常见的一种
生理现象。
幼儿生长发育快,腿部负担过重,下肢骨端充血,从而引起疼痛。
其特点是下肢轻微肿胀或酸疼,午后或傍晚较重,一般都是单腿疼痛,无红肿现象。
这类腿疼会随着生长发育自然消失。
二是急性良性肌炎。
有些幼儿患流行感冒后一到三天会出现剧烈的小腿肌肉疼痛,还伴有厌食和头疼等现象。
一般表现为睡眠初醒时双侧小腿部突然疼痛,局部无红肿,足呈跖屈状。
这种腿疼在一到五天内也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三是佝偻病。
佝偻病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下肢畸形。
由于患佝偻病的孩子走路时左右摇摆不定,关节周围的肌肉容易疲劳,因而发生疼痛。
这种腿疼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四是维生素A中毒性关节炎。
若幼儿长期摄入过量的鱼肝油,就会导致慢性中毒症状。
这种病症的外部表现为除足部胀疼和触疼,还常有激怒、烦燥、全身骚痒等症状.。
肱二头肌肌腱炎最佳治疗方法肱二头肌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通常发生在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和劳动者中。
它的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
如果不及时治疗,肱二头肌肌腱炎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肱二头肌肌腱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休息和避免使肌肉过度劳累。
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应该暂停他们的训练,劳动者也应该尽量避免重复性的动作。
休息可以减轻肌肉的压力,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其次,物理治疗是肱二头肌肌腱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按摩、热敷、冷敷和超声波等手段来缓解肌肉疼痛,减轻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除了休息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也是肱二头肌肌腱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患者使用局部止痛药膏或贴剂来缓解疼痛。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肱二头肌肌腱炎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肌腱组织,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然而,手术通常是最后的选择,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总的来说,肱二头肌肌腱炎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预防肱二头肌肌腱炎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正确的运动姿势、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及避免过度使用肌肉等。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到患有肱二头肌肌腱炎的患者,早日康复。
肌腱炎最佳治疗方法
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并预防复发。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肌腱炎治疗方法:
1. 休息与保护:在发生肌腱炎时,首先要休息受伤区域,避免刺激和进一步损伤。
使用支撑物如石膏、绷带或护具来保护肌腱,并减轻关节的压力。
2. 冷热疗法:冷敷可以缓解炎症和减轻疼痛,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贴敷在受伤区域20分钟,每2-3小时重复一次。
热敷则
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
3. 药物治疗: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
或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
但需注意不能长期滥用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和牵引可以帮助恢复受伤区域的功能和强度,促进康复。
理疗师会制定一套专门的锻炼计划来加强肌肉和关节。
5. 康复运动:一旦疼痛缓解,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康复运动,以逐渐增强肌肉和肌腱的功能。
这些运动应逐渐增加强度和范围,以避免再次受伤。
如屈伸运动、耐力训练、伸展等。
6.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腱,清除炎症或骨刺等。
重要的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坚持治疗计划。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差异。
及早治疗和预防也是关键,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肌腱,注意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装备,保持肌力和柔韧性。
健肌炎怎么治疗方法
健肌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组织的炎症。
治疗健肌炎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 休息:及时休息可以减轻肌肉疼痛和炎症。
避免使用受伤的肌肉,以免加重症状。
2. 冷敷: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患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能够减轻疼痛和肿胀。
3. 按摩:轻柔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4. 热敷:在疼痛减轻后,可以使用热敷来缓解肌肉僵硬和提高肌肉的弹性。
5.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可以服用消炎药或镇痛药来缓解症状。
6. 物理治疗:如理疗、电疗等物理疗法,有助于加速康复。
7. 避免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弯腰、抬高重物等。
在治疗健肌炎的过程中,需要遵医嘱,根据症状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一、良性肌炎治疗方法二、良性肌炎如何预防三、良性肌炎的危害良性肌炎治疗方法1、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及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
肌痛明显或肌酶显着增高者短期服用强的松1mg/(kg日),2-3天,肌痛消失,行走正常。
抗病毒治疗方案: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B1、B6,维生素C等治疗,若还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加青霉素钠综合治疗治疗。
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情况较重者给予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
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2、良性肌炎临床表现
患儿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腹泻,病程3~7天。
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
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严重者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
3、良性肌炎怎么检查
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也有轻度升高,但以血清肌酸磷酸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