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 格式:pdf
- 大小:134.46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一、 本章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本章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通式和构造异构(1)烃、烷烃和环烷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相连,碳骨架为开链结构称为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相连,碳骨架为环状结构称为环烷烃。
(2)通式: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 。
(3)同系列和同系物: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CH 2及其整倍数的一系列化合烷烃和环烷烃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构造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烷基和环烷基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σ键的形成及其特征环烷烃的结构与环的稳定性 乙烷的构象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自由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丁烷的构象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命名环烷烃的命名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 环己烷的构象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小环环烷烃的加成反应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3)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形成的异构体叫构造异构。
2、命名(1)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分别表示十个以下碳原子的数目,十个以上的碳原子用汉字数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用正、异、等前缀区别同分异构体。
系统命名法:(a)选主链:在分子中选择一条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叫某烷,将主链以外的其他烷基看作是主链上的取代基。
烷基是由烷烃分子除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剩下的部分,通常用R-表示。
(b)编号: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使取代基编号位次最小。
(c)取代基的排列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用汉字(一、二、三……)表示相同取代基个数,写在取代基名称前面,若含有不同的取代基,则优先级别低的写在前面,优先级别高的写在后面。
(2)环烷烃的命名(a)单环环烷烃:在相应的烷烃名称之前加“环”字,称为“环某烷”。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教学目的1. 使学生熟悉简单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较复杂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理解原子序数优先规则,能够准确的写出较复杂烷烃的构造式或名称。
2. 使学生理解“构象”概念,能够认识和书写简单烃类的构象的透视式和纽曼式、能够比较简单构象式的能量差别,掌握环己烷优势构象的画法。
3. 使学生了解饱和碳原子上的游离基取代反应、反应历程的概念和游离基稳定规律。
教学重点1. 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环己烷优势构象。
2. 原子序数优先规则教学难点1. 烷烃的构象(透视式与纽曼式)、环己烷优势构象。
2. 饱和碳原子上的游离基取代历程。
第一节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一、烷烃的同系列二、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第二节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一、普通命名法其基本原则是:(1)含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字分别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后面加烷字。
例如:CH3CH2CH2CH3命名为正丁烷。
(2)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碳原子的数目。
如CH3(CH2)10CH3命名为正十二烷。
(3)对于含有支链的烷烃,则必须在某烷前面加上一个汉字来区别。
在链端第2位碳原子上连有1个甲基时,称为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位碳原子上连有2个甲基时,称为新某烷。
如:CH3CH2CH2CH2CH3正戊烷异戊烷(CH3)2CHCH2CH3CH3新戊烷CH3C CH3CH3二、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是我国根据1892年曰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的系统命名原则。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 法)几次修改补充后的命名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命名方法,又称曰内瓦命名法或国际命名法。
烷基:烷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部分。
其通式为C n H 2n+1-,常用R-表示。
常见的烷基有:甲基 CH 3— (Me ) 乙基 CH 3CH 2— (Et ) 正丙基 CH 3CH 2CH 2— (n-Pr ) 异丙基 (CH 3)2CH — (iso-Pr ) 正丁基 CH 3CH 2CH 2CH 2— (n-Bu ) 异丁基 (CH 3)2CHCH 2— (iso-Bu ) 仲丁基 (sec-Bu )叔丁基 (CH 3)3C — (ter-Bu )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无支链的烷烃,省去正字。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1.写出只有伯氢原子,分子式为C8H18烷烃的结构式。
2.为什么没有季氢原子?
3.命名下列化合物。
4.写出下列烷烃或环烷烃的结构式
⑴不含有仲碳原子的4碳烷烃。
⑵具有12个等性氢原子、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
⑶分子中各类氢原子数之比为:1°H:2°H:3°H = 6:1:1,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
⑷只有1个伯碳原子、分子式为C7H14的环烷烃。
写出所有可能的环烷烃的结构式并加以命名。
5.化合物2,2,4-三甲基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各属于哪一类型(伯、仲、叔、季)碳原子?
6.元素分析得知含碳84.2%、含氢15.8%,相对分子质量为114的烷烃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都是等性的。
写出该烷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7.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
⑴丁烷⑵己烷 3
⑶-甲基戊烷
⑸-二甲基丁烷⑹环己烷
⑷-甲基丁烷 2,3
2
8.按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用Newman投影式表示丁烷以C2—C3键为轴旋转的4种典型构象式。
9.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2,室温下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氢化得2,3-二甲基丁烷,与HBr反应得化合物B(C6H13Br)。
写出化合物A 和B的结构式。
10.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象异构体,并指出较稳定的构象。
(1)异丙基环己烷(2)1-氯环己烷
11.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
12.为什么凡士林在医药上可用作软膏的基质?
13.完成下列反应式
14.写出下列药物的构象。
(1)镇痛药哌替啶(杜冷丁,Dolantin)的主要代谢产物哌替啶酸的结构为:
写出哌替啶酸的构象(—COOH在e键的构象)。
(2)促动力新药西沙必利(Cisapride)的结构为:
写出西沙必利的优势构象。
15.体内的抗坏血酸可使α-生育酚自由基还原再生为α-生育酚,同时抗坏血酸转变为抗坏血酸自由基。
完成上述体内的自由基反应。
16.环己烷与氯在光或热的条件下,可生成一氯环己烷的反应是自由基的链反应。
写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的各步反应式。
17.在C6H14的构造异构体中,哪几种异构体不能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18.试写出下列烷基的名称。
(1)CH3CH2 CH2 CH2― (2)(CH3)2CH―CH2―CH2―
19.试比较(1)丁烷、丙醇和丙胺的沸点;(2)丁烷、甲基乙基醚CH3―O―CH2CH3和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20.试推测(1)辛烷(2)2,2―二甲基己烷(3)新辛烷和(4)2,2,3,3―四甲基丁烷燃烧热的大小。
21.(1)写出的反应机理。
(2)对于上式反应1940年前人们曾设想过下列机理,但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可,试说明可能的原因。
(3)为什么在引发阶段不一定先由乙烷产生CH3·,而是由Cl2产生Cl·?
22.等摩尔的新戊烷和乙烷的混合物进行氯代反应,一氯代反应产生氯代新戊烷[(CH3)3CCH2Cl]和氯乙烷的比例为2.3:1,比较新戊烷和乙烷中1°H的活性。
23.写出均裂(CH3)3CCH2C(CH3)3分子中每个C―C键所形成烷基自由基的结构式并比较它们的相对稳定性。
24.写出下列烷烃和烷基的构造式。
(1) 3-甲基戊烷(2) 2,3,4-三甲基癸烷(3) 异己烷(4) 4-异丙基十一烷
(5) 新戊基(6) 反-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7) 环戊基甲基(8) 二环[3.3.0]辛烷
25.化合物A(C6H12),在室温下不能使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与氢碘酸反应得B(C6H13I)。
A氢化后得3-甲基戊烷,推测A和B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