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 格式:pptx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0
活动一体育游戏《踢瓦片》活动目的:练习单脚跳准备:瓦片一块(或木珠一串)玩法:幼儿一人或二人以上分成两组玩。
幼儿分别站在两边端线外,幼儿甲先将瓦片丢在甲区内,然后单脚跳进,将瓦片踢到乙区,最后单脚跳线外;幼儿乙再将瓦片丢在乙区内,然后单脚跳进,将瓦片踢到甲区,最后单脚跳线外,如果哪一方踢不进区,就算输了。
玩法:请一个幼儿当拍人者,站在小圆圈内,其活动二民间体育游戏《拍人》形式:集体目的:通过教学,使幼儿初步掌握双脚立定跳的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
准备:场地上画两个半径相差40厘米的同心圆圈。
游戏开始:大圈外的幼儿双脚立定跳进小圈,然后转身跑出大圈外(也可以跳进跳出)。
拍人者在小圈内跑来跑去,想法派到跳进小圈内的幼儿,被拍到的幼儿退到场外。
当拍到三四个幼儿时,可更换拍人者。
规则:1.必须双脚立定跳远。
2、只能拍跳进小圈内的幼儿活动三数学游戏《老狼几点了》(一)活动目的:1.练习快跑。
2.培养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老狼头饰一个,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
(三)活动内容1.玩法:幼儿扮小动物,四散地站在起点线后,教师戴上头饰,背对幼儿站在幼儿前面几米的地方。
游戏开始:“小动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动物”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
”然后又问:“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
“小动物”每问一句,就要朋胆地走近“老狼”。
这样转身往回跑,“老狼”转身追捉“小动物”,但不能越过起点线,被捉到的“小动物”站到场外。
2.规则:(1)“小动物”与“老狼”应边问答边往前走,不能停留。
(2)“老狼”回答几点时,不能回头看。
(3)“老狼”回答几点时,可以任意间隔钟点,但不能倒书时间。
活动四社会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形式集体目的:练习双脚立定跳远准备:场地布置。
场地的一端为青蛙家,场地的另一端为稻田(约占场地面积2/3)青蛙家遇稻田之间画两条宽40厘米的平行线为小沟。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踢毽子:踢毽子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需要使用一只脚踢起毽子,使其在空中保持平衡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空中。
2. 打陀螺:打陀螺是一项需要使用鞭子打转陀螺的游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跳房子:跳房子是一项需要使用单脚或双脚跳过一系列地上的方格或圆圈的游戏。
4. 滚铁环:滚铁环是一项需要使用一根铁棒推着铁环在路上滚动的游戏。
5. 民间游戏《扔沙包》:这是一种传统的群体游戏,玩家需要扔出沙包并尽可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总之,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和价值。
同时,在选择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时,还应考虑文化因素和地域因素,确保其与当地文化、民族习惯等相适应。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间体育活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旨在探讨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期为我国校园体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民间体育活动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舞狮、舞龙、抖空竹、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
在校园体育教育中,将民间体育活动融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传承意义1.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
将民间体育活动引入校园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校园体育教育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民间体育活动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如舞狮、舞龙等。
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课程吸引力民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将民间体育活动融入校园体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
三、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策略1. 挖掘和整理民间体育资源学校应积极挖掘和整理本地民间体育资源,如邀请民间体育传承人进校园授课,组织学生参观民间体育展览等。
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民间体育活动。
2. 创新民间体育活动形式在传承民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创新民间体育活动形式。
例如,将民间体育活动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举办校园民间体育运动会等。
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和智慧的体育活动。
这些体育活动因为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分类,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一、武术类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礼仪之美、东方哲学之美、东方美的精神体验”。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
武术不仅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武术运动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二、赛马类赛马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体育活动,被誉为“草原第一大运动”。
赛马历史悠久,风靡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着丰富的赛马文化,各地都有自己的马种和赛马方式。
赛马活动亦成为游客们体验和了解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民间舞蹈类舞蹈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各个少数民族中,有着丰富的传统舞蹈。
这些舞蹈以民族特色、文化内涵、艺术风格独到而著称。
例如:云南的腰鼓舞,藏族的骑马舞等。
四、传统游戏类传统游戏是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和活跃的组成部分。
这些游戏通常是集体或个人参与,兼具娱乐和锻炼身体的作用。
民间传统游戏有陀螺、跳绳、扔沙包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励了人们的生活意愿,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是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传承了文化,也为人们生活增添了乐趣,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第1篇摘要: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民间体育活动的教研,探讨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一、引言民间体育活动是指在民间流传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踩高跷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民间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民间体育活动的特点、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民间体育活动的特点1. 地域性:民间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民间体育活动各有千秋。
2. 民族性:民间体育活动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3. 传承性:民间体育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承方式。
4. 休闲性:民间体育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5. 健身性:民间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有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
三、民间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1. 丰富教学内容:将民间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兴趣: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3. 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民间体育活动,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4. 增强学生体质:民间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5. 培养团队精神:许多民间体育活动需要团队合作,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研活动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素质: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民间体育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 优化课程设置: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针对民间体育活动进行课程设计,优化课程设置。
3. 促进交流与合作: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共同探讨民间体育活动的教学问题。
清明节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不仅会祭扫祖先墓地,还会举行一系列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清明节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探讨。
篇章一:悼念祭扫与插柳活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扫祖先的墓地。
在这一天,人们会踏上前人的墓地,瞻仰墓碑,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除了祭扫活动,清明节还有一个叫做插柳的习俗。
插柳是指人们在墓地前种柳树,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这个活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篇章二:踏青迎春与游山活动在清明这个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往往会踏青迎春,赏花观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踏青迎春既是追溯古人的习俗,也是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此外,清明节还有许多温泉胜地,人们会选择外出赏景游山,涤荡心灵,与家人朋友一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篇章三:荡秋千与踩高跷活动清明节还有一些有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荡秋千和踩高跷。
荡秋千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人们会找到一根横放的长木杆,系上绳索,然后骑坐在上面,用力荡动。
这个活动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而踩高跷则是指将两根竹竿绑在脚上,用双手扶着走路。
这项活动需要玩家丰富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传统体育活动。
篇章四:放风筝与打陀螺活动清明节的传统体育活动还包括放风筝和打陀螺。
放风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会选择开阔的地方,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享受虚空的自由感和对未来的向往。
而打陀螺是一种以玩具陀螺为媒介的传统体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来将陀螺稳定地旋转起来。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人们的身体,又能培养人们的耐心和毅力。
篇章五:参加划龙舟活动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划龙舟。
划龙舟是一项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活动,源自中国古老的龙舟竞渡活动。
体育非遗活动引言:体育非遗活动指的是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活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
这些体育非遗活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遗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其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
一、蹴鞠蹴鞠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球类运动,被誉为“足球之祖”。
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蹴鞠的规则类似于现代足球,但比赛方式更为简单,通常由两支队伍进行对抗,目的是将球踢入对方球门。
蹴鞠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还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
蹴鞠活动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是体育非遗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
二、板球板球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非遗体育活动。
它起源于宋代,流行于福建、广东等地。
板球的比赛场地类似于现代的台球桌面,选手使用木制球棒击打球球,目标是将球击入对方的球洞。
板球的规则比较灵活,选手可以运用各种技巧来击球。
板球具有独特的南方风格,比赛过程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和观赏性。
三、藤球藤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以云南省为代表。
藤球起源于明代,是一种以藤球为工具的球类运动。
选手通过用藤球互相传递和击打,来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藤球的比赛场地宽敞,选手可以自由移动,比赛过程中既有高强度的对抗,又有技巧性和艺术性的表演。
藤球作为一项体育非遗活动,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运动相结合,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
四、竹马竹马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戏,也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非遗体育活动之一。
竹马是由一根竹子制成,顶端有一个马头,选手骑在竹马上进行比赛。
竹马比赛通常分为速度比赛和技巧表演两个环节,选手需要通过灵活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来完成各种动作。
竹马作为一种儿童游戏,是培养孩子们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意志力的好方法。
同时,竹马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结语:体育非遗活动是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小学体育与健康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跳骆驼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积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跳骆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培养学生耐心、毅力等多重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跳骆驼活动,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教学内容- 骆驼跳的起跳动作- 骆驼跳的着地技巧- 骆驼跳的团队合作2. 教学重点- 学习骆驼跳的起跳动作- 学习骆驼跳的着地技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5分钟)- 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准备好音乐- 向学生介绍即将进行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跳骆驼,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学习骆驼跳的起跳动作(15分钟)- 向学生展示起跳动作的正确姿势,并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 分组进行实践,老师进行示范和指导。
- 引导学生自我纠正,互相观摩。
3. 引导学生学习骆驼跳的着地技巧(15分钟)- 向学生展示着地技巧的正确姿势,并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 分组进行实践,老师进行示范和指导。
- 引导学生自我纠正,互相观摩。
4. 引导学生学习骆驼跳的团队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骆驼跳的团队合作练习。
- 强调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
- 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领导意识。
5. 活动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回顾。
- 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 鼓励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探索更多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增进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点拨1. 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动作的准确性、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的协调性。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和点拨,帮助他们提高。
中班民间传统游戏教案30篇2022-01-10《中班民间传统游戏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民间传统游戏教案30篇!(1)中班民间游戏教案《夹粽子》含反思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巧用手劲的能力。
2、培养幼儿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沙包、一双筷子、独木桥、篮筐。
活动过程:1、教师:“你们以前玩过哪些民间游戏,请你们自由玩一下。
”幼儿四散在场地上自由组合玩各种民间游戏,教师个别指导。
2、集中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玩了哪些民间游戏,再示范。
例如:炒黄豆、拉大锯、捉蜻蜓、石头剪刀布、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切西瓜、城门城门几丈高等等。
3、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朋友和你们做游戏,看看是谁啊?;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人手一个沙包,一一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
4、教师教授新的民间游戏“夹粽子”。
用沙包当粽子,筷子夹沙包就是夹粽子,先让幼儿自己练习把沙包夹进筐内,再把沙包夹出。
教师让幼儿夹住沙包在软质地毯上来回走两次,再听教师口令用跑的形式增加难度,让幼儿学会思考:“为什么沙包会掉下来?”总结出经验:要用点力吧筷子夹紧一点那沙包就不会掉了。
5、运沙包回家教师交代要求:夹好粽子,跑着来到小桥,再过小桥,然后跑到小筐那,送它回家,跑回队伍,接力后面的小朋友,中途中如果粽子掉下应立刻夹起来,哪组先送完为胜。
先让幼儿试练习一次,再让他们进行比赛。
6、教师:“沙包都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沙包进行一物多玩,在玩的基础上我新教授了幼儿一个新的民间游戏“夹粽子”,让幼儿学习用筷子夹沙包(把沙包当作是粽子),让幼儿学习如何巧用手劲的能力,能让幼儿学会带着问题去游戏,知道只有筷子夹紧了沙包才不会掉下了。
在设置游戏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游戏高潮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时空手过障碍,到最后看哪组幼儿抢夹到的沙包多为胜。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形式,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间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制定本教研安排。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民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增强对民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2. 深入挖掘民间体育活动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民间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三、教研内容1. 民间体育活动概述- 民间体育活动的定义、特点及价值- 民间体育活动的分类与代表性项目2. 民间体育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 教学评价与反馈3. 民间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场地与器材的布置- 学生分组与角色分配- 活动流程与时间安排- 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4. 民间体育活动传承与创新- 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体育活动与现代体育的结合- 民间体育活动的创新与推广5. 民间体育活动案例分析与研讨- 民间体育活动教学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与推广四、教研形式1. 专家讲座:邀请民间体育活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2.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民间体育活动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 互动研讨:开展教师间的互动研讨,共同探讨民间体育活动的教学问题。
4. 案例分析:组织教师对民间体育活动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5.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民间体育活动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五、教研安排1. 第一阶段:民间体育活动概述(1个月)- 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概述的专题讲座- 组织教师学习民间体育活动的相关资料- 完成民间体育活动概述的调研报告2. 第二阶段:民间体育活动教学设计(2个月)- 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培训- 完成民间体育活动教学设计方案3. 第三阶段:民间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2个月)- 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专题讲座- 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完成民间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4. 第四阶段:民间体育活动传承与创新(1个月)- 开展民间体育活动传承与创新的专题讲座- 组织教师进行创新研讨- 完成民间体育活动传承与创新方案5. 第五阶段:民间体育活动案例分析与研讨(1个月)- 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与研讨- 评选优秀教学案例- 推广优秀教学案例六、总结与反馈1. 定期召开教研总结会议,总结教研成果,反思教研不足。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俗体育的普及与传承,特制定以下活动策划方案。
二、活动目的1.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2.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促进民间体育项目的交流与发展。
三、活动主题传承民俗,健康生活四、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五、活动地点XX市XX区XX广场六、活动对象全市范围内的市民及体育爱好者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 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9:00- 内容:领导致辞、运动员代表宣誓、裁判员宣誓、活动启动仪式。
2. 民俗体育比赛- 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内容:包括以下项目:- 竹竿舞:展示传统竹竿舞的优美舞姿,增进团队协作能力。
- 踢毽子:传承民间踢毽子技艺,培养平衡能力和节奏感。
- 抖空竹:展示抖空竹技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轮滑:展示轮滑运动的风采,倡导健康生活。
- 传统武术:展示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项目,传承武术文化。
3. 民俗体育表演- 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内容:邀请民间艺人表演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抖空竹等。
4. 民俗体育讲座- 时间:XX年XX月XX日- 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健身价值。
5. 民俗体育展览- 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内容:展示民俗体育器材、服饰、图片等,让观众了解民俗体育的魅力。
八、活动筹备1. 成立活动组委会- 组委会成员:由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区文化体育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2. 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包括:活动背景、目的、主题、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筹备等。
3. 宣传推广-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
4. 场地、器材准备- 场地:选择合适的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小学体育与健康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跳皮筋教案跳皮筋是中国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深受小学生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根据您所给的任务名称,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设计一份跳皮筋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皮筋技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跳皮筋的规则和起跳方式。
2. 学习跳皮筋所需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跳皮筋2. 空旷的操场或室内场地3. 讲解跳皮筋的PPT或实物图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跳皮筋的起源和发展,并展示跳皮筋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规则(10分钟)向学生介绍跳皮筋的基本规则:由三名学生手拉一根松紧适宜的皮筋,其他学生轮流跳过皮筋,跳皮筋的高度逐渐增加。
3. 示范技巧(15分钟)教师示范跳皮筋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起跳、换脚、横跳、单脚跳等。
学生观看示范后,可以进行模仿练习。
4. 学员练习(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练习。
每组学生除了轮流跳皮筋外,还应互相观摩、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技能提升(1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适当增加跳皮筋的难度。
可以引入特殊动作(如穿越皮筋、交叉跳等)或增加连续跳的次数。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为跳得好的学生鼓掌加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6. 游戏与竞赛(15分钟)将跳皮筋与游戏或竞赛结合,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设置比赛项目,如谁跳的次数最多或最长时间不出错等,并给予获胜者一定的奖励。
7. 结束与复盘(10分钟)结束跳皮筋活动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和难点,并总结跳皮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1. 将跳皮筋与其他小学体育课程相结合,如会标、排球、篮球等,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运动技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丰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下仅列举部分项目:
1. 蒙古族摔跤:蒙古族传统的摔跤术,又称“束”(büke),是蒙古族最为流行的传统格斗运动之一。
主要分为持续作战和投技作战两种方式。
2. 土家族板凳舞:土家族传统的板凳舞,是一种结合民间音乐、诗歌、舞蹈的综合性传统文化活动。
3. 彝族牛皮打鼓:彝族传统的牛皮打鼓,是一种非常轻盈、飞快、节奏鲜明的打击乐,并常常配合着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歌声。
4. 傣族赛鸽:傣族赛鸽是傣族的一项传统体育节目。
两只鸽子在指定的赛道上比赛,按照先后到达终点的顺序决定获胜者。
5. 阿昌族射箭:阿昌族传统的射箭运动,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
此项目以精准、技巧高超而著称。
6. 哈尼族抛绸球:哈尼族传统的抛绸球,是一种将自己在空中的空间感觉、平衡感和手眼协调能力结合起来的传统文化娱乐运动。
7. 藏族高山射箭:藏族传统的高山射箭,是一个兼具文化与体育特色的传统项目。
该项目首要考验的是选手的身体素质、反应力和驾驭能力。
8. 布依族踩竹竿:布依族传统的踩竹竿,是一种集体和协作性极强的传统竞技活动。
选手需要通过多人合作,踏踩竹竿完成各种高难度技巧。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开展“四策略”作者: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4年第01期草根争鸣主持团队:江苏省周云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云周宏成员:王义龙赵伟高腊梅孙嘉诚谢婷婷嘉宾主持:胡献钊研讨话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项目进课堂研讨平台:云端课堂:《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话题研讨教室(参加码:qbm35z)一、多方搜集,合理选择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等),是一种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对体育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积极搜集典型项目案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这些项目与体育课紧密结合,探究相融合的方式方法。
同时,可利用家校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配合开展搜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活动。
笔者学校在体育嘉年华准备前期,由学校牵头、体育组策划实施,通过微信、钉钉家长群的推送,发布了亲子共寻身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主题案例活动,根据征集案例评出“十佳”优秀项目,作为体育嘉年华的比赛项目,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
该活动成功搜集到了百余种项目,学校体育组根据其育人价值和可操作性进行合理选择,首先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筛除,层层甄选后,留下10种既适合学校校况和课堂教学,又有育人价值的项目,如,拔河项目历史悠久,兼具健身性、竞技性、趣味性、操作性和安全性,能体现学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二、整合改良,贴近学生实际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通常都是各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项目,也可作为体育课程资源,但是多数项目并没有科学系统地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实施过。
为了贴近学生实际,适合学生发展,较多项目需要根据学情进行整合与改良。
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撞拐子”(也叫“斗雞”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一定的技巧性。
两名学生或多名学生一组,每人双手抓住自己一条腿的脚踝处,另一条腿单独支撑身体,用跳跃的方式进行移动,用膝盖去顶撞“攻击”他人,双脚未同时落地的学生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