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 格式:ppt
- 大小:498.00 KB
- 文档页数:43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1. 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荡秋千等。
这些游戏通常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既是娱乐活动,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
2. 武术: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各种拳法、剑法、刀法等。
武术不仅具有健身作用,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3. 舞蹈与体育:许多民族的传统舞蹈都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如藏族的锅庄舞、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
这些舞蹈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能锻炼身体。
4. 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指与民间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体育活动,如赛龙舟、踩高跷、扭秧歌等。
这些活动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举行,既是体育竞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5. 传统体育竞赛: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绊跤等。
这些竞赛项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体育实力,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瑰宝。
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名词解释:1. 民族传统体育: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中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对人体改造的体育活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以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3.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指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中和反映,是一个民族的群体性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5.摔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老文艺,是一项徒手进行较量,并将对方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民族摔跤⑴宋代摔跤称为“相扑”;宋代出现官交,私交⑵1953年正式列为比赛项目⑶1956~1957年颁布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度⑷1958年正式命名中国式摔跤⑸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满族成为“善扑”,蒙古族称为“博克”,彝族称“格”6.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舟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民族浓郁文化色彩群众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⑴人数一般不多于23人⑵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⑶运动员(划手20人、舵手1人、鼓手1人、替补队员2人)7.珍珠球:俗称“海珍珠”“投空手”,是满族流行的一种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⑴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列被列为运动会正式项目⑵第8届民运会,珍珠球比赛设男子珍珠球与女子珍珠球两个项目⑶每队上场7名队员8. 蹴球:又称“蹴鞠”“踏鞠”“踢鞠”“互打”,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健身活动⑴每队不多余8人⑵第六届⑶最早出现于商代9.抢花炮:是流行于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及来源1.引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某一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延续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本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背景,并服务于此社会的特定时期。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从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剖析、探讨与界定,以及对其历史及发展进行研究,以树立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大家共同开发、传承、发展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1概念的本质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本质属性是决定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较为准确的定义出该事物的概念来。
[1]1.1.1民族和民族体育民族体育,结合民族和体育的定义,将民族体育界定为:民族体育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活,与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身体活动文明成果的总和。
[2]“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上位概念,在我国,可能是因为汉族人口比较众多,地域性和民族色彩不够明显,所以“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是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正如我们所称呼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但从理论上讲,“民族体育”是包括汉族体育的。
1.1.2传统和传统体育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某些积极的传统因素会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广的概念。
武术研究2022年5月第7卷 第5期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与阐释郭振华 李翼飞 王 芸 袁安发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繁多的种类,深邃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然而,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国际化进程的开展。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进行了界定: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创造并代代相传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且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活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概念 界定 分类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2)5—0001—04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和特征的总体概括,而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质的解释: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而关于本质属性,《辞海》解释为: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
由此可以推断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
但究竟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自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研讨会、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以来,熊志冲[2]、胡小明[3]、曾于久、刘星亮[4]、张建雄、江月兰[5]、倪依克、[6]张选慧[7]、叶加宝、苏连勇[8]、李少杰、白腾飞[9]、刁振东[10]、赵进[11]、陈威、罗国珍[12]等学者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尤其以涂传飞[13], [14]、陈红新、刘小平[15]、王俊奇[16]等为代表的学者论辩的场面更为激烈异常!写就了体育学界难得一遇的光辉篇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1、运动本能和顺应自然的生活节律的需要2、生存与生产劳动的需要3、原始军事战争的需要4、源于民俗、风俗5、源于宗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状1、古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近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3、现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4、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现状;了解1、民运会的发展历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价值与功能;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第一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古朴。
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同时,它对提高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各民族体质和促进各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体育的概念1、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何谓民族传统体育?我们经常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和网络上看到、听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一类的词语。
感觉到这些词语涵义十分清楚,但仔细一想,则发现它们的涵义很复杂。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进行理论上的界定。
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三个名词组合而成的体育专门术语。
是指特定民族从过去传承到现在的体育文化而言。
民族传统体育一词,1981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决定的,从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迄今在体育界里广为流传。
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指特定民族普遍享有的游戏或身体运动,是体现该民族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身体运动文化。
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项目是从56个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竞技、民俗游戏、民俗艺能、传统游戏、乡土娱乐等构成。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浅见部分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下的概念: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留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
胡小明从文化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沿袭而来的中华民族体育活动,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展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还有学者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文明史上某一个或某一地域的民族开展过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王岗、王铁新等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体育,而在中国除民族体育以外的各少数民族本土体育,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体育”。
张继雄、江月兰提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 56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总称,包括汉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在白晋湘主编的《民族民间体育》一书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保存和延续下来的具有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
以上几个概念有定义相近的,也有相差较大的,各位学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下了不同的定义,虽众说纷纭却各有其道理,所以无有对错之说。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有三个前提:民族、传统、体育这三个概念的界定前提下。
民族这一概念现存争议不是太大,但传统、体育这两个概念均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民族体统体育这一概念也必定会处在争议之中。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双重的下位概念,他是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一部分的同时又是身体的运动、兼具教育功能。
因此说他具有双重的下位概念,既是传统文化活动的一个下位概念,又是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
这一点目前尚无多大争议之处,相关方面研究的学者也大都赞同这一归属分类。
但只要民族、传统、体育这三个概念还存在着争议之处,那么无论用何种方式给民族体统体育下概念都不能有一个全面的确定的概念出现。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传统体育是特定民族或文化遗产中的一种运动形式,它传承了该民族或文化的特有历史、社会和经济背景,是一种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表达形式。
传统体育包括了不同的篮球球童体育文化活动,从跳舞到拳击、摔跤和太极拳等,这些体育活动通常是本土发展的,其源头会显现出与其民族或文化情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传统体育具有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实用性等特点,不同于现代体育竞技,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供可能。
此外,传统体育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增强社会认同感和集体意识,在社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传统体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缘化和重视不足,很多民族和国家正在推动其保护和传承,以避免传统体育文化的失传。
尤其在一些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中,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对于现代人来说,重新认识传统体育便是对文化多样性与人类文明的一种厚爱。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作者:张佳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12期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多样的问题,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投入到基础設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地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与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1概念的梳理与辨析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
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
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
1.1概念的梳理2000年,曾于久等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以汉族文化为本体,融合多种民族形成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周伟良主编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将其概念界定为: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留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
熊志冲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汉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在中华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且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
李少杰等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具有共同种族、共同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人群生活共同体中开展并流传的,具有历史相对稳定形势和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文化活动。
1.2概念的辨析总的来看学者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正由最初的简单认识向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多元方向迈进,相对来说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重点解析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点考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以及重点考点,旨在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由一定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团体或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形式。
它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与民族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紧密相关,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1. 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中国的太极拳、中国象棋等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2. 民族特色明显: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服饰、器械、规则等方面彰显出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
3. 地域性强:民族传统体育通常与特定的地域紧密相关,如中国的龙舟赛、蒙古族的射箭等。
4. 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如舞蹈、竞技、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考点1. 体育文化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体育活动,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增进交流和了解,促进文化多元和谐。
2. 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进行相关活动和宣传,以确保其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承。
3. 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
要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提升传统体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4. 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民族传统体育是体现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之一。
各国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推广,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总结起来,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性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担负着在成为体育学之下二级学科之后重建学科体系的迫切使命。
从学科性质看,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研究方向的学科,来源于长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研究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反映,是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的专业性基本理论。
同时,它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
创建该学科的目的、任务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结构、内容、变革、分类、发展等,总结、挖掘各民族体育项目,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内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展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趋向。
第一节民族传统体育学基本概念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界定范围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要素。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些基本概念作为理论系统的前提和出发点,离开概念就不能形成理论系统。
理解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是认识和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现象的本质与发展的规律,以及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恩格斯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括着这门科学术语的革命。
”在民族传统统体育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对民族的传统体育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民旅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
民族传统体育考研专业课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民族传统体育》①基本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简单说就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像咱们汉族的武术,那就是把强身健体、攻防技巧等融合起来的一套体育运动。
少数民族也有很多,比如蒙古族的摔跤,那可是充满力量和技巧较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②重要程度:在体育学科中那可是相当重要。
它是体育多样性的体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而且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承,要是没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好多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就少了一个重要传承载体。
③前置知识:得有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像对身体机能的基本了解,包括肌肉发力啊、身体协调性这些概念。
再就是对民族文化多少有点了解,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要是一点民族文化都不懂,可能就搞不懂为啥这个民族要开展这个体育活动。
④应用价值:从实际应用场景看,它可以在学校里开展,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旅游景区也可以作为特色体验项目,像一些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景点,游客可以参与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加旅游乐趣,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里,它处于核心地位。
其它像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运营、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创新这些知识点都围绕着它展开。
②关联知识:和民族学、民俗学关系很紧密。
比如民间习俗很多时候都会有传统体育项目相伴,像某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就有特定的体育赛事。
和文化传播学也有联系,因为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媒介。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在于对各民族传统体育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很多传统体育项目表面上只是个体育运动,但实际上蕴含着这个民族的信仰、价值观等深刻内容。
比如傣族的孔雀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表演式的体育活动,还跟他们的图腾崇拜有关。
重点就是准确识别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了解其传统规则,就像了解朝鲜族的秋千比赛规则那种。
④考点分析:在考研专业课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在名词解释里,直接考察某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名称和简单介绍,例如“解释一下角抵是什么”。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历代因循传承下来的、在一定范围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身体活动。
2007年,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和西藏、宁夏、广东、等省、市、区举办了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体育项目分为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
1986年8月10日---17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
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
2003年9月7日---13日,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行。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讲究形体规范,有追求精神传意。
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外: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行体活动。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的功法和技法来体现。
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其形式又称分喀什噶尔式和吐鲁番式。
朝鲜族摔跤一般按年龄分为少年、青年、壮年三级。
每次摔跤比赛都由少年摔跤开场。
龙舟竞渡于1984年5月16日,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从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抢花炮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在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也将抢花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5年11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5届民运会上,由云南人民政府推荐,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9年,第6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仍为正式比赛项目。
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和功能分类: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竞技对抗表演、祭祀文化传统。
健身价值:注重整体全面健身思想;注重直觉体悟的健身思想;注重养练结合的思想;注重时间特征的健身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郭振华;李翼飞;王芸;袁安发
【期刊名称】《武术研究》
【年(卷),期】2022(7)5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繁多的种类,深邃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然而,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国际化进程的开展。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进行了界定: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创造并代代相传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且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活动。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郭振华;李翼飞;王芸;袁安发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
【相关文献】
1.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学相关概念研究
2.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辨正
3.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与辨析
4.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辨析与界定
5.“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社会”:概念阐释及关系界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