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的变异现象》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掌握变异的原因和分类,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导学内容:一、生物的变异现象是什么?1. 定义:生物的变异是指在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出现的与同种生物个体或群体不同的性状或特征。
2. 举例:比如同一个物种中有些个体身体颜色较深,有些较浅;有些个体体型较大,有些较小等。
二、变异的原因和分类1. 变异的原因:a. 遗传因素:基因的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b. 外界环境: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生物发生变异,比如气候、食物等因素。
2. 变异的分类:a. 有益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能够增加其生存的机缘。
b. 有害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害,可能导致其生存能力减弱。
c. 中性变异:对生物个体既不利也不害。
三、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使得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别,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2. 适者生存:有益变异使得生物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生存的机缘。
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有害变异则会被淘汰。
导学任务: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分类。
2. 思考变异对生物进化的作用,讨论有益变异和有害变异在自然选择中的角色。
3. 完成教室作业,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生物变异现象的理解。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闻名的生物变异案例,如达尔文的雀儿喜案例等。
2. 探讨变异现象与基因突变的干系,思考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通过实验或观察,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变异的影响,如气候、食物等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本次导学案结束,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进修,深入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掌握其原因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祝大家进修愉快!。
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知识:1.理解变异的普遍性;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1.通过调查生物变异方法的学习,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物现象;2.更加关注生物学家利用遗传育种和变异的方法改良生物性状的科研进展及其成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分析:在对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探究中,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训练,所以在此探究活动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取样、测量、统计数据、画图和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分析:引起可遗传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依然以同样的花生种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中结出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再次种到同样的土壤中结出的种子又会恢复原本性状的例子来进行解释。
教学策略:本课需用2课时。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并总结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学生对人类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来育种中书中三个例子没有生活中切实的体会,所以理解有困难,可让学生自己分析其原理后再利用视频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有利变异的低发生率。
课前准备:准备大小不同的两种花生、统计表格、坐标纸(小块),以上均为4人一套。
教学设计:第1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10分一、生物的变异是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生回忆所学,思考并回答问钟普遍存在的一、什么是变异?遗传我们已经通过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释清楚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生物的变异。
提到生物的变异,我们要从龙生九子的传说说起。
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展示菊花和安康羊的图片并讲解。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2、明确生物之间存在差异是变异的结果3、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变异即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情感目标:1、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2、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探究结果的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难点:1、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某同学一家三口的照片找出儿子与父母相同与差别之处。
儿子很像父母但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自学提纲(学生阅读课本40-43上面内容重点圈划记忆和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1、生物之间的变异是存在的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二)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能举出变异的例子2、学生探究课本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让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三)精讲点拨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
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X围内波动。
2、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四)课堂小结1、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2、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例子。
3、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4、说出变异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达标训练与堂清检测(填空题30分,选择题20分,共50分。
40分以上优秀,30分以上及格。
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生物的变异课时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从数据的背后找出生物学原理和规律,并运用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发展科学思维。
3.学生通过分析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育种专家的艰辛工作,渗透科学精神的教育。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课时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各种金鱼的图片,提出问题:你能找出完全相同的两条金鱼吗?说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图片,得出结论: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金鱼;它们的颜色、大小、外形都有区别。
教师展示野生金鲫鱼图片,说明形形色色的金鱼都是由野生金鲫鱼经人工培育而来的。
你想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熟悉的金鱼,意识到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差异,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习欲望。
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
(一)教师展示不同品种的菊花、玉米、鹦鹉和果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差异,以及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说出它们的异同,明确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
(二)它们之间的这些差异是自然界中的变异现象,变异就是同种个体亲代和子代的不同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变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你能说出身边的变异现象吗?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三)及时对学生所举的例子加以肯定或修正,并给出实例检测学生对变异概念的理解。
提出问题:①“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变异吗?为什么?②“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差别大”是变异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①不是。
因为变异是同种个体亲代和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而变色龙变色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差异,不属于变异。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新知探究1.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属于变异,如________等;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变异,如_____________等。
2.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导致的,没有____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3.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_____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合作与探究1.这些体态优美、颜色艳丽的金鱼是怎样形成的?你还知道身边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形成的?2.狗的这“一家子”毛色不同,你能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吗?3.无籽西瓜是由于什么数目的改变引起的?4.因土壤条件不同,番茄幼苗的长势不同,你能否列举出有类似变化的生物?说出变化的条件。
5.就上面这些变异你认为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你将变异分为几种类型?基础演练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2.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 不利变异B. 有利变异C. 退化D. 由于用药引起的3.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 两个品种杂交B. 基因变化C. 染色体发生变化D. 环境影响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A. 都是有利的B. 都是有害的C. 能遗传给后代D. 不能遗传给后代6.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A. 有利、不遗传的变异B.不利、不遗传的变异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D.不利、可遗传的变异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 人类的血友病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C. 玉米的白化苗D. 高杆水稻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笼中长大的麻雀不如野外的麻雀飞得高B.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长成太空椒C.充足光照下的小麦比树荫下的小麦穗粒大D.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变得发达3.同卵双生的兄弟分别生活在农村和城市。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种变异的原因。
3.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2.难点: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三、导入示标: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生物的变异。
提问:你喜欢吃什么玉米?菊花中,你的最爱是什么?四、目标三导:学做思一: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各题导学: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3、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其次与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
5、生物的变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相对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产生的。
6、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1〕__________;2〕与_________有关系。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假设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根底,就_________。
导做:看图以及联系生活举例证明导思:1.“南橘北枳〞是指的什么?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
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
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五、达标检测:1、同一品种的菊花,有粉红色的花,有白色的花,有黄色的花非常漂亮,这是生物的〔〕A、遗传B、变异C、进化D、适应2、玉米的品种很多,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花色的,有白色的,性状差异较大。
这里的性状是指〔〕A、玉米粒的大小B、玉米粒的形状C、玉米粒的颜色D、玉米粒的重量3、能遗传的变异是以下哪项引起〔〕A、个体生长很快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C、个体发育很好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4、大花生品种和小花生品种的差异主要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A、遗传物质B、光照权威C、水分D、土壤5、兄弟二人,弟弟在学校念书,皮肤较白,哥哥在外打工,整天暴露在太阳光底下,皮肤很黑。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遗传和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一、温故知新二人一组,复述巩固下列内容:1、引起变异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原因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什么原因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二、设问导学阅读教材P43及P46~48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利用遗传和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分析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请你说出科学家能够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的原因。
4、育种学家能够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5、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育培育出太空椒,太空椒比普通甜椒个大肉厚,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6、你还知道哪些因素也能引起生物的遗传基因发生改变?三、自学检测1、某养鸡场拟培育产蛋量高的母鸡,你认为最佳的育种方法是()2、产奶量不同的奶牛,经过选择培育,可以培育出高产奶牛。
这是因为生物具有()A、生殖发育特点B、代谢作用C、遗传和变异的特点D、适应环境的能力3、据《长城在线》2006年1月5日报道:2006年1月4日,在重庆大足荷花山庄太空育种室,我国首批太空育种的太空荷花开出鲜艳的花朵,从此结束了冬季无荷花的历史。
这种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A、直接改变荷花的性状B、改变莲子的营养成分C、淘汰荷花的不良性状D、是莲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4、某种开红花的植物种子搭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种子萌发的植株上开出了白花,这种变异属于()A、不可遗传的变异B、可遗传的变异C、随机变异D、以上都不对四、分层训练题组一:1、人们为了培育新的品种,常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目的是要改变种子里的()A、种皮B、胚乳C、细胞质D、遗传物质2、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新类型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C、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D、利用生物的变异可以培育出生物新品种题组二:3、下列各种现象,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A、由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植物外形变化B、健美运动员发达的肌肉C、玉米的白化苗D、同一品种的绵羊,生长在北方的毛较长,生长在南方的毛较短4、如图所示,把经过杂交产生的高产抗倒伏小麦的种子种下去,后代出现了高产倒伏、低产倒伏、高产抗倒伏、低产抗倒伏四种类型的小麦。
7.2.5生物的变异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
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养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生物圈中的种类繁多,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的,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原因也是。
3.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的不同,其次与也有关系。
4.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教材P44-45,进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小花生种在肥沃土中,大花生种在贫瘠土中,结果怎样?依据是什么?
(2)从大花生中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3)小结请归纳:
①通过探究花生子粒的大小,使我们明白,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的不同,同时也受的影响。
②变异是由于改变或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遗
传给后代。
(后两空填“可以”或“不可以”)
【学习任务二】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阅读教材P46-47,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1)高产奶牛的培育是由于。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是由于
(3)太空椒的选择培育是由于。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2.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 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
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
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
C.小麦产量受到肥水的影响,不属于变异
D.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
A. 两个品种杂交
B. 基因变化
C. 染色体发生变化
D. 环境影响
5.科学家将芹菜等蔬菜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经过多年的培育,可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
A.增加了农作物的某些优良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C.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四、拓展延伸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
我国是1987年开始将蔬菜等搭载上天的。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变异
2.普遍存在多种多样
3.遗传物质环境
4.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抽标检测
1. B
2.C
3.D
4.D
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