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 格式:docx
- 大小:65.35 KB
- 文档页数:6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2008年6月27号,成立化学与环境学院,由原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应用化学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组建而成。
由于学科发展需要,2016年,学校正式批准环境工程专业分出,与空天专业组合新建空间与环境学院,并在2017年3月11日,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名为化学学院。
学院发展目标明确。
化学学院以“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国际一流化学学院”为目标,以“加强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为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从事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学院旨在建立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化学学科,通过瞄准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已有基础,以纳米科学与仿生科学为牵引,搭建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与技术研究平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理工结合,拓展学科研究方向和领域,按照学院科研发展规划,围绕仿生轻质高强复合材料、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仿生能源材料与器件三个方向建设科研团队,取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学院师资队伍雄厚。
拥有以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Alan Heeger教授、知名专家陈征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江雷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郭林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杨世和等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1985年,我国国防科技界、教育界的著名专家,我国可靠性系统工程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杨为民教授顺应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组建了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和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历经30年发展沉淀,学院形成了“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高屋建瓴,开拓创新的学术风范;淡泊名利,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怀;以人为本,集体发展的团队精神”的为民精神,秉承“开拓创新、敢为人先,需求牵引、专业推动,学科龙头、科教统筹,团队优势、集体发展”的工作理念,走过了一条“面向工程服务、开辟科研领域、创建培养体系”的特色创新之路,已成为国内可靠性工程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军单位。
目前,研究所挂靠有多个以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为职能的国家级中心和专家组,建成有可靠性领域唯一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国内实验设备与综合试验研究能力一流的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和评价机构。
这些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平台为院、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在科研领域,院、所现拥有专业齐全的研究方向、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和配套先进的试验设备。
多年来,紧密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对可靠性工程的专业需求,开展管理支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服务。
“九五”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50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各类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人才培养领域,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开创了国内高校第一个“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了大批可靠性与系统工程专业人才。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学⾃动化科学与电⽓⼯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学⾃动化科学与电⽓⼯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学⾃动化科学与电⽓⼯程学院2019 年博⼠研究⽣招⽣实⾏“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学2019年博⼠研究⽣招⽣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计划、论⽂博⼠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
下⾯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学⾃动化科学与电⽓⼯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院系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学⾃动化科学与电⽓⼯程学院(简称⾃动化学院)的前⾝是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备系,始建于1954年8⽉。
在五⼗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动化学院教师秉承了学院奠基者敢为⼈先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求真务实的⼯作作风、钩深驭远的师者风范,在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曾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架轻型旅客机“北京⼀号”、第⼀架⾼空⾼速⽆⼈侦察机、靶机、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和第⼀架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我国第⼀台歼击机飞⾏模拟器和第⼀台民⽤飞机飞⾏模拟器等,创造了多项全国第⼀。
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1项、⼆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等奖1项、⼆等奖1项,省部级⼀等奖13项,其他各种奖励百余项。
学院现有教师161⼈,其中,教授39位,副教授77位,院⼠1⼈,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国家杰出青年基⾦获得者5⼈,国家⾼层次⼈才特殊⽀持计划(万⼈计划)⼊选1⼈,新世纪百千万⼈才⼯程⼈选2⼈,北京市教学名师1⼈,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员4⼈,新(跨)世纪优秀⼈才8⼈, 。
学院承载3个⼀级学科和9个⼆级学科,其中2个国家重点⼀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级学科,拥有7个博⼠点,9个硕⼠点和⼀个⼯程硕⼠专业学位点。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空间与环境学院空间科学是自人造卫星发射以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空间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中重要的前沿科学,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还牵引和带动着国防、航天和相关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应用潜力巨大,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空间科学在国际和国内发展迅猛,新一轮空间探索浪潮正在兴起。
中国航天局2000年在“中国航天“白皮书中,将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与空间应用并列作为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领域。
在2016年5月底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我国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我国正在实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暗物质卫星以及将要实施的空间实验室、火星和小行星探测必将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
二、招生信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3个:学院代码及名称:030 空间与环境学院专业代码及名称:1、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2、085272先进制造3、0825Z4空间科学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三、申请条件空间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两种: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
考生报考时须满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要求。
同时,报考“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如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基础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固体力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固体力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固体力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五。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固体力学是力学中研究固体机械性质的学科,连续介质力学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固体介质在外力,温度和形变的作用下的表现,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分支。
一般包括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部分。
固体力学广泛的应用张量来描述应力,应变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固体力学中,线性材料模型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但是很多材料是具有非线性特性的,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原有材料达到它们应用的极限,非线性模型的应用愈加广泛。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
固体力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弹性问题,又有塑性问题;既有线性问题,又有非线性问题。
在固体力学的早期研究中,一般多假设物体是均匀连续介质,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它们分别研究非均匀连续体和含有裂纹的非连续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080102 固体力学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一般由笔试和面试环节组成。
笔试考察学生的英语和数理基础(满分200分)。
数理基础是在高等数学、矩阵论、数值分析中三选二(在笔试试卷中标注),数理基础的大纲请见附件,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不指定教材。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简称自动化学院)的前身是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备系,始建于1954年8月。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化学院教师秉承了学院奠基者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钩深驭远的师者风范,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曾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第一架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靶机、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和第一架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我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器和第一台民用飞机飞行模拟器等,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其他各种奖励百余项。
学院现有教师161人,其中,教授39位,副教授77位,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8人, 。
学院承载3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其中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拥有7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一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
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机与电器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电机与电器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机与电器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八。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机与电器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电机与电器”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
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
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
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动平衡、电磁成型技术。
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080801电机与电器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
综合考核低于 180 分不予录取。
笔试(100 分)全院统一试卷,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与矩阵论。
面试(200 分)主要考核评价申请者的思政、视野、创新能力、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培养潜力。
面试内容和形式为:(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申请者报考专业所属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100 分)。
(3)综合考察考生英语水平、科研经历、科研道德、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100 分)。
四、申请材料A:基本报名材料:(1)《报名信息表》。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力学(航空航天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一、专业介绍力学(航空航天工程)是一个专门化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掌握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动力学与控制、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工程热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电子系统、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结构与系统设计分析的能力。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力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我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根据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3月份确定复试名单。
2、根据各专业的具体要求采取综合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学术潜力、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外语口语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3、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4月份。
申请人须向复试小组作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时间不少于30分钟;4、面试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对于合格考生,从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公示十个工作日。
四、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个人陈述(含你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其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3、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推荐信,其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4、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包括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的成绩单);5、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工程力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河海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大连理工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力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工程力学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080104 工程力学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一般由笔试和面试环节组成。
笔试考察学生的英语和数理基础(满分200分)。
数理基础是在高等数学、矩阵论、数值分析中三选二(在笔试试卷中标注),数理基础的大纲请见附件,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不指定教材。
面试主要评价学生的视野、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培养潜力。
面试内容和形式(满分:200分):1)外语水平:英语口语与听力(满分:50分)随机的英语提问和回答,考核英语听、说能力。
2)专业知识考核(满分:100分)全面考核考生对所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所学和报考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报考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1)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科研活动能力及在研究生阶段科研业绩;(3)专业知识及能力;(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开设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北工业大学。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系统地介绍航空飞行器(飞机、有翼导弹)的飞行动力学特性,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反映现代飞行动力学的一些新现象、新特点。
分析飞行器质心运动规律,确定飞机的基本飞行性能、机动性能、敏捷性和导弹的轨迹特性。
刚性飞行器的运动特性,讨论飞行器的平衡、静稳定性和静操纵性、动稳定性和动操纵性;飞行器+自动器系统动力学特性;飞机飞行品质和导弹命中准确度分析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专业代码及名称:0825Z1 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考试科目详细内容,请咨询招生学院。
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一般由笔试和面试环节组成。
笔试考察学生的英语和数理基础(满分200分)。
数理基础是在高等数学、矩阵论、数值分析中三选二(在笔试试卷中标注),数理基础的大纲请见附件,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不指定教材。
面试主要评价学生的视野、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培养潜力。
面试内容和形式(满分:200分):1)外语水平:英语口语与听力(满分:50分)随机的英语提问和回答,考核英语听、说能力。
2)专业知识考核(满分:100分)全面考核考生对所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所学和报考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报考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1)研究生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科研活动能力及在研究生阶段科研业绩;(3)专业知识及能力;(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综合能力测试(满分:50分)(1)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学术诚信等;(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3)事业心和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团队协作性和心理健康;(4)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申请材料A:基本报名材料:(1)完成网上报名后,系统生成的报名信息表,请打印并按表中规定完成“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和考生本人签署承诺;(2)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的推荐书,须有专家亲笔签名;(3)应届生须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往届生须提交由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本科和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若无工作单位,须由档案存放管理部门提供档案内存放的课程成绩单的复印件,并须加盖档案存放管理部门公章。
(4)应届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复印封面、个人信息页和注册章页),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纸);(6)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政审调查表》,请打印并按表中规定完成填写。
材料(1)–(6)使用A4纸张打印,装订成册。
B:业务水平证明材料:(1)外语水平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只邮寄复印件即可,通过复试资格审核后携带原件进行复试);(2)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1份),应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3)己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与论文检索及分区证明;(4)其他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等;(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进行的科学研究计划(不少于3000字)。
考生须确保所填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正确,如果出现信息填写错误,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考博分数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笔试200分、面试200分。
六、导师介绍王立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方向:飞机总体设计、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飞行安全国防科工委“十一五”民机科研规划组专家、空装“十一五”科研规划组专家;飞行力学专业组副组长、《飞行力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航空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委员;航空总体论证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航空歼击机飞行仿真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飞行仿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航空科技问题特邀评论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和南昌航空大学双聘教授等。
长期从事飞机总体设计、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飞行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总装重点创新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航空基金、军民用飞机预研课题几十项,多次参加国内民航飞行事故的原因调查。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译著1本。
近年年均在国内外SCI、EI检索的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荣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航一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
主要研究方向:1、飞机总体设计;2、新概念布局飞机动态特性与先进控制设计;3、民机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研究。
近五年代表性学术论文:飞翼布局飞机开裂式方向舵的作用特性和使用特点,多操纵面飞翼布局作战飞机的控制分配方法。
近五年承担的重要纵向科研项目:XX动态特性与飞行控制新理论研究,XX飞机操稳特性与飞行控制设计研究。
近五年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含国防发明专利):具有持续性过载模拟能力的飞行模拟器系统。
洪冠新教授研究方向:飞机大气扰动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舰载飞机起降动力学与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 年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2 年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专业硕士毕业。
1992年留校从事飞行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3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方向:飞机大气扰动动力学与飞行安全、舰载飞机起降动力学与控制。
曾主持国家***、民机预研、国防预研等多项科研工作。
公开发表重要论文20篇。
曾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Hong Guanxin , female, born in 1967 in Liaoning province,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vehicle operation engineering in School of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Beihang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s :Aircraft flight dynamics and safety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carried-craft launching and landing. More than 20 journal papers were published. Two government award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won。
七、考博经验博士研究生报考院校与专业攻略考博如何选择报考院校以及报考什么样的专业,对于众多考博生来说就如同当年的高考后如何选择大学一样重要。
如何选择考博院校以及报考专业才能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博士研究生考试的成功率呢?考博院校选取与专业选择有着与考博英语很大的差别。
懂得如何选择考博院校以及专业的原则与策略是考博成功的关键。
报考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报考专业和学校首先要能够考上,其次是结合兴趣和爱好,再次是学校的名气和地理位置。
报考方向很重要,往往决定你考博的成败。
如果方向选错了,即使你准备再充分,实力再雄厚,可能也只是"陪考"而已。
好学校不一定难考,一般学校不一定好考。
有时候可能往往是那些在大家眼中以前很难考的,大家都想考的好学校,最后结果出来才发现其实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考,而有时候可能你明明觉得自己选中的学校名气已经很低了,却好像竞争压力特别大,最终有可能导致你的考博失败。
所以启道考博辅导班建议:不要一味的把考博院校的名气当成考博选择院校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根据自己自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筛选考博院校。
首先是报考的专业。
专业不同,直接决定自己将来的事业走向。
一般考生往往会选择和硕士时期相同的专业,也有人为了将来就业需要,可能会考虑转行。
这就要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如果转专业,一定要注意现在要报考的专业和自己的原专业不能太脱节。
不能否认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博导们对跨专业考生的偏爱也与时俱进。
如学数学、统计学的报考经济学、管理学有明显的优势,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报考与公共政策与管理有关的专业也较受欢迎。
成功的专业选择取决于自己的兴趣和对自己实力以及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
考博已经不再只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而是像征着你将为社会高端学术研究做出作贡献的一次人生的升华。
考博不再像高考,考博生的选择与成就直接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联系。
所以启道考博辅导班提醒:当你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方面除了自身的喜好与能力之外,国家当前的政治,经济等外界因素对你的选择影响会越来越重。
其次,确定报考学校或单位。
根据自己目前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
往往该专业名气越大的学校,竞争就越激烈,越能激发潜能。
如果你原来硕士毕业高校较好,报考一般院校博士缺乏挑战性,未必能考出好成绩。
毕竟一般院校的竞争力相对弱些。
所以,启道考博辅导班建议考生同时报考两所甚至三四所高校,并且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有的博导不能保证上线就能录取,也建议考生同时报考其他学校,这能够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这两三各学校的专业最好相同或者相近,时间上和档次上最好拉开。
另外,无论是考博还是高考,都有报考"大年"与"小年"之说。
考博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运气也是一个因素,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往往是今年报考的多了,明年可能就少了。
今年这个专业竞争激烈,不一定明年也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