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变异1(1)
- 格式:pdf
- 大小:949.48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1、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
3、(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有利变异:对自身有利。
(4)不利变异:对自身不利。
3、生物变异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培育动、的新品种。
4、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
5、”南橘北枳”是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之后,味道、色泽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是二者的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了改变。
6、变异的应用
(1)太空椒:基因突变。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重组。
(3)高产奶牛:人工选择。
7、把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大吗?
不一定,要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的。
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期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小两种可能(不考虑环境因素)。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预习速填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2.生物的变异(1)概念:同种生物与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性状上存在的。
(2)特点: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的。
(3)类型(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区分)3.人工选择育种: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出的奶牛繁育,不断进行,培育出奶牛。
4.杂交育种:通过将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小麦。
5.诱变育种: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后播种,再经过,培育成太空椒。
自我检测6.白车轴草又名白花三叶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
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A.生殖B.变异C.进化D.遗传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B.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D.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8.某学习小组在测定花生长度大小的实验中取样时,提出下列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B.在大小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0粒C.在大花生中取出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出1粒最小的D.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粒9.有两个品种的玉米,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转基因技术B.杂交育种C.诱变育种D.化学药品处理10.下列实例中利用诱导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是( )A.高产奶牛B.抗虫棉C.太空椒D.超级鼠答案【预习速填】1.品种环境(1)随机 30(2)长轴(3)长度个数(4)大于长短(5)品种2.(1)亲代子代差异(2)普遍多种多样(3)遗传物质环境3.产奶量高选择、繁育高产4.杂交高产抗倒伏5.太空漫游选择【自我检测】6.B7. D8. B9.B10.C。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这节课是我在今年3月28日的三区连片教研活动中开设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内容为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五节。
本节内容中,关注的是变异的普遍性,变异的类型,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在备课中设计了五个不同的活动,通过调查、分类、举例、分析等各种活动,贯穿整节课的教学环节,让课程自然的生成。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生存和进化的意义。
4、举例说出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变异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锻炼发展自身的能力。
2、通过调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树立良好的科学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活动中体悟出“我”是唯一,增强自豪感,更加地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手段及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调查、分类、举例、分析等活动攻克难点。
课前准备:挑选调查员,收集双胞胎照片。
四、教学流程设计:1、激趣导课展示美国的同卵双胞胎宇航员照片,通过视频展示他们参与的一项特别研究,从照片和视频中,我们看到这些双胞胎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生物学上被我们称为什么——变异这种差异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展示班级双胞胎的照片,“圆、月”两个人的照片,难以区分,大家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再来看看她们和妈妈的合影,我们发现她们和自己的妈妈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而这些不同之处,我们称为“变异”。
2、新课学习(一)生物变异的概念你能用生物学的语言描述出“变异”的概念吗学生尝试用填空题的方式说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生物的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是生物变异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可能发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例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的变异有利于小麦的生存,而玉米的白化苗则不利于小麦的生存.在动物中,也有很多例子,如白化病的蛇、老虎、大象等,还有四条腿的鸡、两个头的龟等都是根据环境变化发生的变异。
两栖动物如蛙,更容易变异,特别是受污染严重的地方。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
例如,把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培育成高产抗倒伏小麦。
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例如,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就是不利变异。
人工变异的害处:产生人类还不熟悉的某些性状,盲目利用该性状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关于变异的利与弊,我方答案是:变异还是弊大因为:生物变异可能产生新物种,然而新物种在自然环境没有天敌,可以导致物种泛滥,物种入侵,破坏环境!二是:任何变异物种都会打破原有的自然界生态平衡,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对其它物种产生的影响无法估计。
生物变异的坏处着重在几个方面展开:1,现在的自然环境是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很适应这个环境,而变异是无方向性的,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生物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改变绝大多数都是不利的,会破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造成损害以及造成生物个体的死亡。
任何变异物种都会打破原有的自然界生态平衡,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对其它物种产生的影响无法估计。
生物变异可能产生新物种,然而新物种在自然环境没有天敌,可以导致物种泛滥,物种入侵,破坏环境!2,不利的变异对于人类来说是沉重的而负担,由于变异发生的疾病多种多样,而且都是从基因产生问题,因而治疗非常困难。
这不但是患者本人和家属的痛苦,也是人类无形的负担和压力。
初二生物:生物的变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3、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难点(1)理解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基础。
(2)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三、知识梳理(一)变异的概念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二)变异的类型1、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由于基因的变化导致的性状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2、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比如,同一个品种的小麦,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得健壮,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得瘦弱,这种差异是由环境条件不同造成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三)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1、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可遗传变异是因为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则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仅仅是环境因素导致了表现型的变化。
2、能否遗传给后代可遗传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子代在相同环境下可能表现正常。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提供原材料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发生变异,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促进物种多样性变异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性状和特征,从而促进了物种的多样性。
四、例题解析例 1: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 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B 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C 由于车祸导致的腿部残疾D 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解析:经常锻炼使肌肉发达、长期在室外工作皮肤变黑以及由于车祸导致的腿部残疾,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是由于基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导致性状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7.2.5 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2.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重点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中金鱼与金鲫鱼的外形差异很大,你能说出金鱼身体颜色变化的原因吗?金鱼躯体的颜色、形状等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金鲫鱼体色发生变化是因为控制躯体颜色的基因发生了变异。
人类为了观赏需要,利用杂交的方法,使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集中到金鱼后代身上并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这也属于生物的变异。
观看猪和金鱼的变异视频二、讲授新课(一)变异的原因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提出问题:不同品种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吗?2.作出假设:不同品种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
3.制定并实施:①取样随机挑取两种花生种子各30粒。
②测量用尺子测量花生长轴并记录。
③绘图:各学习小组作好项目分工,完成花生种子的测试,记录数据④数据分析:所有组长将数据汇成一组,生成拆线图4.得出结论5.表达与交流1.思考:不同品种的花生大小不同这种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引起同一品种的花生有大有小这种变异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品种花生大小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同种花生有大有小的变异是环境不同引起的。
2.如果把大花生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变异的类型1.可遗传的变异:像两种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不同所引起的变异,能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称为可遗传变异。
生物的变异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基因突变有以下特点:①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由于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因此,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既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
③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1.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图⑤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1)图①②都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2)图③中的变异会使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变短(3)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4)图中①②④的变异都不会产生新基因(5)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基因a可以突变为基因d(6)a、b、c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7)Ⅰ、Ⅱ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会引起基因突变(8)若基因a上游的起始密码子发生突变可能影响其正常表达(9)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10)当环境改变时,原先对生物生存不利的性状也可能变得有利(11)同一双亲的后代,出现多种不同的性状组合,往往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12)“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导致联会紊乱从而不育(13)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突变的基因才能遗传给下一代(14)基因重组既可以发生在染色单体上,也可以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15)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16)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17)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某基因数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18)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19)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20)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1)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属于不可遗传变异(22)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23)某染色体上的DNA缺失15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24)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若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25)经低温处理的幼苗体内并非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会加倍(26)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可育植株(27)发生在水稻根尖细胞内的基因重组常常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28)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29)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30)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三倍体无子果实(31)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染色体变异[答案](4)(7)(9)(10)(11)(14)(17)(18)(20)(25)(28)[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