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人们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二)真理的特性1. 真理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对客观物质的正确反映的真理就具有客观性。
真理客观性的两层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是人们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后者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意义在于表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坚持真理一元论,这由真理的客观性决定反对真理多元论真理没有阶级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真理之中有绝对真理,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真理之中有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真理的客观本质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检验手段的客观性。
具有客观性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手段。
真理的辨证本性是指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真理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的定义
真理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具有确定性和无条件性。
包括:①真理内容的客观性;②真理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具有近似性和有条件性。
包括:①真理内容的近似性;②具体真理的有限性。
二、真理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1、相互依存。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
从是否符合客观对象的角度看,真理是符合客观对象的,具有绝对性;从符合客观对象程度的角度看,
真理只能近似地符合客观对象,具有相对性。
2、相互渗透。
绝对性与相对性在具体真理中相互渗透。
①真理绝对性存在于具有相对性的具体真理之中;②具有相对性的具体真理同时蕴涵着真理绝对性。
3、辩证转化。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
①真理的内容越来越精确;②真理的发展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在教师招聘笔试中,《生活与哲学》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特点等知识,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3.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承认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含义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1,,,,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1),),),),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
【【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1],,,,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2],,,,普遍性普遍性普遍性[3],,,,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4],,,,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5],,,,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6],,,,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7],,,,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8],,,,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1),),),),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于于于于:主体主体主体(((())))集团集团集团集团(((())))人类人类人类人类(((())))圣人圣人圣人圣人、、、、伟人伟人伟人伟人、、、、凡人凡人凡人凡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宣扬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真理;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①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对社会的真理性认识同样也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在本质上也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
对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认识(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
具体来说,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涵义: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这一性质可以使我们对真理产生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可以使我们心有存主,理智上有的所执守,不去随波逐流。
而那些不相信真理绝对性的人会失去思想的坚定性的,他们心无存主,随波逐流,游谈无限,可谓“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主观向客观的接近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人对无限发展的整个世界的完全认识虽然不能在某一天达到,但人对它的接近的努力和方向是无限的。
主观在向客观无限地走近、接近,这是绝对的。
绝对真理存在于无限的时间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某一有限的时间点上。
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二)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使我们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使我们在思想中对真理具有坚定信念,但不能因此而走向独断论。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
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的涵义:1.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
真理不是对整个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认识,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无限世界的认识。
这一点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
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起一个问题,就是前面的第一章不是说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不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么,既然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的局部的正确认识,那么世界观何以成立,哲学何以成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入辩证法。
辩证法认为有限和无限是统一的,人们可以从有限过渡、飞跃到无限,从部分过渡飞跃到整体。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每一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不断发展的真理越来越全面、深刻的反映客观实际,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第一,就认识深度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真理的认识也有待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第二,就认识的广度而言,每一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正确反映。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真理的认识也有待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和对立表现在,它们是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属性。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的;第三,真理是一个从相对向绝转化的过程,每一真理都是人类认识从相对走向绝对的无穷转化过程中的环节。
承认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之所以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这是因为:第一,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以作为人们对物质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第二,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所以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真理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第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以被实践标准检验的真理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三、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科学真理。
#马原笔记#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本身是主观的客观:普遍有效的)经典真理观(看天):反映论、可知论、符合论(一元性)非经典真理观:共识论(集体知觉)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符合论”的区别: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上,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答案不够完整,应从“客观是普遍有效”来解释) 1. 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也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 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77-78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即具有确定不疑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具有可怀疑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 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相互包含。
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性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使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
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Hi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关注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
虽然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仍有客观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具有客观性。
因而真理具有客观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把真理称为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者往往宣扬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一种是马赫主义者把真理看成纯粹的“思想形式”,而且主张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另一种是实用主义者简单地将有用的认识都看成真理,宣扬“有用即真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真理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但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最终应当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具有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即在同一个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正确的只有一个,反对“多元真理观”。
重要考点,注意理解真理观上的唯心主义:往往夸大真理的主观形式,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任何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从真理的内容来看,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二是从人类的认识本性来看,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多样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相对性的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绝对性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
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受人们的喜好或反感所左右,它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事实。
真理具有普遍性,不受时间、空间和个别条件的限制,适用于所有的人、地区和时代。
真理也具有必然性,真理的存在和发展遵循着自然规律和客观机理,是不可逆转和不可选情的。
相对性指的是真理的相对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真理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受到社会、文化、科技、阶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在具体情境中去认识、表达和运用真理,不能简单地将一些真理套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另外,真理具有发展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改进的。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和科技的进步,原来的真理可能被修正、超越或废弃,新的真理不断产生,真理呈现出不断前进的状态。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存在于真理的本质之中,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
首先,真理的绝对性是相对性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没有真理的相对性。
只有真理具有普遍的价值、适用的规律和必然的结论,才能成为相对的、个别的、特定的真理。
其次,真理的绝对性在相对性中得到具体表现和实践。
真理必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化,才能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
通过实践的认识过程,真理得以具体化、发展和完善。
最后,真理的相对性又推动了绝对性的深化和扩展。
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不断追求更加完善的真理,改进和超越过去的真理。
通过科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真理逐渐深化和扩展,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认识真理、改造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片面认识上,而要通过对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思考,更加全面地把握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僵化地套用一些真理,而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和决策。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佳的策略和方向。
思修考点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那么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也就是名侦探柯南常说的真相只有一个。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首先看下绝对性的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比如我们说的地球是圆的。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实他就是从可知论的角度来讲,人类可以认识并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同学们是不是都知道,古时候我们得出过天圆地方的理论?那时候天圆地方是不是就三绝对真理?但是后来经过一个西方姓麦名哲轮的通过环球航海得出地球是圆的,那么,天圆地方变成了相对真理了,对吧?因此,我们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大家小时候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是局限于你的家乡?后来读大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因此对这个城市有了了解,在这过程中你还去其他地方去旅游,这就是我们说的在广度上的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大家知不知道卓兰老师啊,一开是刚认识卓老师的时候,我以为她是高冷的女神,后来相处久了,发现她是猴子派来的逗比,这就是我对卓老师认识的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地、无意义的。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确定性、发展具有无限性以及真理所体现的世界的可知性。
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即真理的客观性;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即世界的可知性;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有限性。
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不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普遍特征,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和方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
对的统一。
就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为,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辩证转化。
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真理,它们也是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它们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即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
中国在三十年前实行改革开放,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中国奇迹”当之无愧,这正是我们党正确把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原理的结果,是我们党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故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做到坚持和发展真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内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
这是对于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的理解,正确的理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