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财税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50.60 KB
- 文档页数:2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处理作者:王涛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4期摘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另一种形式,也需要纳入消费税的计征范围,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处理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一、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界定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对受托方来说,只有加工业务收入,没有应税消费品销售收入;对委托方来说,只有用原材料换回产成品并向受托方支付加工费,也没有取得应税消费品销售收入,因此从形式上看,似乎不应当征税。
但应当明确用原材料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和外购应税消费品,其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取得应税消费品的方式不同。
采取委托加工方式时,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中不含税金,这就使得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同外购的应税消费品税负不平衡,因此为了平衡税负加强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管理,《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做了明确的规定。
所谓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受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纳税人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二、委托加工业务中的纳税义务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委托加工业务是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和主要材料给受托方,受托方加工结束之后将应税消费品交给委托方的过程。
因此委托加工业务当中既有受托方又有委托方,双方承担不同的义务。
作为受托方负有两方面的义务:其一是消费税的代收代缴义务,按照《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受托方是法人的,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之账务处理作者:骆长琴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6期骆长琴摘要: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核算,财务类教材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分为“直接出售”和“继续加工”两种情况核算,但税法规定“高于计税价格”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不属于“直接销售”。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完全对接,“高于计税价格”销售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核算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并且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怎样抵扣的会计处理相关教材也很少涉及,笔者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一、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会计实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税法[2012]8 号的规定:自2012 年9 月1 日,委托方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销售的,为“直接出售”,销售时不再计算缴纳消费税;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销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申报缴纳消费税,但准予扣除加工环节已缴纳的消费税。
即税法对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核算分为三种情况:不高于计税价格销售;高于计税价格销售;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而《企业会计准则》对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核算分为两种情况:“直接销售”和“连续加工”。
由于税法层面和会计准则层面的规定不能完全对接,或者会计准则没有详细规定,在会计实务核算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税法规定的以“高于计税价格销售(不属于直接出售)”已经缴纳消费税如何核算;第二,收回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当收回后再次加工的消费品售价小于加工环节的计税价格,销售时计算的消费税小于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尚未抵扣的消费税该如何处理;第三,收回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当期加工生产领用数量小于当期收回数量时,当期已交的消费税按照领用数量占收回数量的比例抵扣,未领用的委托加工物资负担的消费税不能在本期抵扣,那么尚未抵扣的消费税(即库存委托加工物资负担的消费税)期末时该如何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结合目前教学及实务中的相关操作方法予以剖析并提出可行的个人建议。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及其分析作者:郑毅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6期郑毅摘要:消费税是价内税,不论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原材料,其已纳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中。
以应税消费品为原材料再生产应税消费品时,其已纳的消费税,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的买价乘以消费税税率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消费税,其抵扣方法不同于增值税。
如果以委托加工收回的物资为原材料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不当,必将影响消费品成本,进而影响会计利润、应纳所得税,同时也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
关键词:消费税;成本;会计处理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应税消费品再加征的一个税种。
消费税实行价内税是消费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计入应税消费品成本中,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消费税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个别的改在零售环节征收。
征收消费税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一、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企业由于设备、技术、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常常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加工应税消费品,然后,将加工好的应税消费品收回,直接销售或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这是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另一种形式,已纳入征收消费税的范围。
例如,甲卷烟公司在烟叶种植地收购烟叶,如果将烟叶运回公司再加工成烟丝其成本高于就地委托乙卷烟公司加工成烟丝再运回公司的成本。
则甲卷烟公司委托当地的乙卷烟公司将烟叶加工成烟丝就需要按受托方收取的加工费及辅料费征收增值税,按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征收消费税。
按税法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增值税在应付加工费和辅料费时征收,而消费税在受托方向委托方交付加工好的应税消费品时,由受托方代扣代缴消费税税款。
(一)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认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或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辅助材料加工应税消费品。
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应税消费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账务处理按照消费税的有关规定,如果委托加工的物资属于应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交税款。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的,所纳税款按规定准予抵扣;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对外销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
在会计处理上,也要区分上述不同情况:委托方加工的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方应按对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账户,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账户;委托加工的物资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委托方应将对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人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账户,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账户。
委托加工物资加工完成验收入库后,应按加工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贷记“委托加工物资”账户。
例:A企业委托B企业加工一批甲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成本为100000元,支付加工费为26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汽车轮胎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尚未支付。
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A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100000(2)支付加工费用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100000+26000)÷(1-10%)=140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40000×10%=14000(元)应纳增值税=26000×17%=4420(元)根据计算结果A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①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借:委托加工物资26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420——应交消费税14000贷:应付账款——B企业44420②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借:委托加工物资40000(26000+14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420贷:应付账款——B企业44420(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原材料甲①若A企业收回加工的材料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借:原材料——甲材料126000贷:委托加工物资126000②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借:原材料——甲材料14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140000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会计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下简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在销售时不再交纳消费税;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按规定准予抵扣。
按上述规定,财政部规范了“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现结合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就此问题作一简介:一、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会计处理委托方在委托加工时因发出的货物不同,其核算的科目是不同的:如发出的是材料,应通过“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核算;如发出的是自制半成品,应在“自制半成品”科目下增设“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明细科目核算;如发出的是在产品,则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增设“委托加工产品”明细科目核算。
因此而交纳的消费税也分别不同情况记入上述相应的科目。
委托方在向受托方提货时,按应支付的加工费和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借记“委托加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委托加工产品”)等科目,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受托方应单独设置“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和有关的材料明细帐,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额。
按其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应交纳的增值税额和应扣消费税额借记“应收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例:某A企业委托B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加工烟丝,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00元,加工费800元(不含税价),B企业同类、同量烟丝的销售收入为8000元。
A企业将烟丝提回后直接销售,已售7900元,烟丝的加工费及B企业代交的消费税均未结算。
根据暂行条例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应按照受托方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1994年5月26日国税发<1994>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哈尔滨、沈阳、西安、武汉、广州、成都、长春、南京市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有关规定实施以来,各地在贯彻执行中陆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要求予以明确。
现根据消费税问题座谈会讨论的意见,就几个具体征税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委托加工征税问题1.对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一律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2.对消费者个人委托加工的金银首饰及珠宝玉石,可暂按加工费征收消费税。
二、关于已税消费品的扣除问题1.根据消费税法的规定,对于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在计征消费税时可以扣除外购已税消费品的买价或委托加工已税消费品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此项按规定可以扣除的买价或消费税,是指当期所实际耗用的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消费品的买价或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对企业用1993年底以前库存的已税消费品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计征消费税时,允许按照已税消费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不含增值税)予以扣除。
3.对企业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汽车轮胎(内胎或外胎)连续生产汽车轮胎;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摩托车连续生产摩托车(如用外购两轮摩托车改装三轮摩托车),在计征消费税时,允许扣除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汽车轮胎和摩托车的买价或已纳消费税税款计征消费税。
本通知从文到之日起执行。
——结束——。
做账实操-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会计处理分录
用于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在销售时,应按照规定,采用从价或从量的方法计算出应交消费税金额,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账户。
随同产品一同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交纳消费税的,所应缴纳的消费税,应作为"其他业务支出"处理,计提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支出"账户,贷记,,应较税金--应交消费税"账户。
企业实际交纳消费税时,应按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分录
(1)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某加工物
(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支付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4)收回人库后
借:原材料—某加工物
贷:委托加工物资
(5)对外销售时除了作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外,同时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某加工物。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有关涉税会计问题浅析作者:李怀森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第8期李怀森摘要:委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如果不是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其支付的代收代缴消费税不能直接计入应交消费税科目;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从当期应纳消费税扣除采用倒扎方法计算,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包含了非生产领用减少金额,导致从当期应纳消费税中扣除的消费税出现错误。
关键词:消费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一、委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支付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对属于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消费税的规定,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方在支付代收代缴消费税时如何进行涉说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委托收回应税消费品的具体情况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收消费品的不征消费税,其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按照税法规定可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中扣除的,一般在涉说会计处理上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处理。
例如:甲卷烟厂当月委托乙烟厂加工烟丝,受托方乙烟厂在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30 万元;月末委托方收回烟丝35 吨,成本70 万,继续生产卷烟,其支付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万贷:银行存款30万假如甲烟厂当月销售卷烟应纳消费税540 万,企业涉税会计处理是: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40万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40万月末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余额 510 万,反映的是当月应交消费税,但是本月应从卷烟应纳消费税中抵扣的消费税为18.6 万,当月应纳消费税521.4 万,与应交消费税账户余额不符。
原因是支付代收代缴消费税不能全部从当期生产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中扣除;因此需要通过设置过渡性科目核算委托方支付的代收代缴消费税,如设置“其他应付款—待抵扣消费税”科目进行核算,支付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时计入该科目的借方,抵扣时,再从该科目贷方转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18·2010.7上旬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财税处理范雅玲(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计算企业应纳消费税额时,委托加工环节已纳的消费税允许扣除。
但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消费税和会计核算得出的应纳消费税结果不同。
税法上:纳税人一律按该纳税期生产领用的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数量,计算当期准予扣除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
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当期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当期准予扣除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当期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初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已纳税款+当期收回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期末库存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
会计处理上: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等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
例:甲企业用委托加工收回的烟丝继续加工卷烟,2010年3月,期初库存委托加工烟丝价值0元,3月5日甲公司发出烟叶200000元,委托乙公司加工成烟丝,3月10日收回乙公司加工的烟丝验收入库,支付加工费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
3月15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烟丝的1/2(价值140000元,消费税60000元),3月20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烟丝的1/4(价值70000元,消费税30000元),月末库存烟丝委托加工烟丝的1/4(价值70000元,消费税30000元),本月生产卷烟对外销售100箱,每箱10000元(不含税)。
按税法计算3月份应纳消费税:一标准条烟的价格= 10000÷250=40(元),所以消费税税率为36%。
销售卷烟应交的消费税=100×150+100×10000×36%= 375000(元)。
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200000+80000)/(1-30%)×30%=120000(元)。
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0+120000-30000=90000(元)。
3月份的应纳消费税=375000-90000=285000(元)。
按会计处理计算3月份应纳消费税:3月5日: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0;贷:原材料200000。
3月10日: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借:委托加工物资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应交消费税120000;贷:银行存款213600。
入库:借:半成品———烟丝28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280000。
销售卷烟:借:银行存款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7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75000。
通过会计处理,3月份应交的消费税等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375000-120000=255000(元)。
从前面的计算我们有两个疑惑:其一,税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是285000元,而会计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是255000元。
主要原因是税法计算本月应交消费税扣除的是生产领用的烟丝包含的消费税,而会计核算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的是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
委托加工的烟丝本期并未全部生产领用。
其二,委托加工烟丝的成本是280000元,消费税应等于成本乘以消费税税率=280000×30%=84000(元),不等于实际的消费税120000元,不符合消费税是价内税的要求。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种方法是:委托加工物资在会计核算时,和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一样,把委托环节的消费税计入成本,生产领用时再转出。
如上例:3月5日: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0;贷:原材料200000。
3月10日: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贷:银行存款213600。
消费税120000元计入了成本。
入库:借:半成品———烟丝40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400000。
3月15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烟丝的1/2,借:生产成本140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60000;贷:半成品———烟丝200000。
3月15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烟丝的1/4,借:生产成本70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000;贷:半成品———烟丝100000。
销售卷烟:借:银行存款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7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75000。
通过会计处理,3月份应交的消费税等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375000-60000-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0.7上旬·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两个重要项目的填列杨桂洁(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本项目主要包括收到“三个会计期间”的现金,即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期预收下期的账款收到的现金,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款项中扣除。
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的经济业务主要涉及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项目以及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的“销项税额”项目等,通过对上述项目进行分析,则能够计算确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若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该项目的确定则比较容易。
我们只需以营业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为计算的起点,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进行余额变动的调整即可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但在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下,上述项目的有些发生额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这些发生额需要调整,我们称其为特殊调整业务。
这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计算公式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特殊调整业务1+(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特殊调整业务2上述公式的基本思路是:先假定当期所销售的商品全部收到了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会增加当期的现金流入,预收账款的增加会增加当期的现金流入;反之,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增加会减少当期的现金流入,预收账款的减少会减少当期的现金流入。
增值税销项税额中不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部分,作为特殊业务进行调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的增减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的部分,作为特殊业务进行调整。
公式中的特殊调整业务1是调整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是指增值税销项税额中不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部分,如视同销售产生的销项税额等。
公式中的特殊调整业务2是调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发生额的,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的增减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坏账准备,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少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贴现等。
这些特殊调整业务若使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或预收账款增加,则作减项,反之作加项。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应收账款”项目运用的是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来自资产负债表。
若运用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则对应的特殊调整业务主要包括:当期核销的坏账,当期收回前期坏账,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少的应收账款等,不再包括当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这是因为计提坏账准备只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30000=285000(元)。
通过上述处理会计上计算的应交消费税285000元和税法上计算的相等,税法上和会计上扣除的消费税均是生产领用的委托加工物资包含的消费税。
通过上述处理也体现消费税是价内税。
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是400000元,消费税120000元恰好等于成本乘以消费税税率。
前面例题可如下表述,甲企业用委托加工收回的烟丝继续加工卷烟,2010年3月,期初库存委托加工烟丝价值0元,3月5日甲公司发出烟叶200000元,委托乙公司加工成烟丝,3月10日收回乙公司加工的烟丝验收入库,支付加工费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
3月15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的烟丝200000元,消费税60000元,3月20日生产卷烟领用委托加工的烟丝100000元,消费税30000元,月末库存烟丝委托加工的烟丝100000元,消费税30000元。
本月生产卷烟对外销售100箱,每箱10000元(不含税)。
这样的表述更清楚、更容易理解。
第二种方法:是会计处理不变,委托加工收回时缴纳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改变税法上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方法,直接用对外销售消费品的消费税减去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
即3月份应纳税额255000元(375000-120000),这样就使税法计算的消费税和会计核算得出的消费税一样。
这种方法在税法计算消费税时,从一个月看扣除的不是本月消耗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不符合配比原则,但从长期来看扣除的仍然是消耗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这和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本期销项税额减本期进项税额一样,本期进项税额也不一定是本期耗用材料的进项税额。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第一种方法更合理,既符合配比原则,又能体现消费税是价内税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