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精品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888.11 KB
- 文档页数:33
示例: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2x + 3y = 6 是二元一次方程B. 3x^2 + 2x + 1 = 0 是一元二次方程C. 5x^3 + 2x^2 + 3x = 0 是一元二次方程D. 4x^4 + 3x^3 + 2x^2 = 0 是一元二次方程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a^2 + b^2 = c^2 是勾股定理B. a^2 + b^2 = c^2 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C. a^2 + b^2 = c^2 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D. a^2 + b^2 = c^2 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当 x = 1 时,方程 2x 3 = 1 的解是 x = 1B. 当 x = 1 时,方程 2x 3 = 1 的解是 x = 2C. 当 x = 2 时,方程 2x 3 = 1 的解是 x = 1D. 当 x = 2 时,方程 2x 3 = 1 的解是 x = 2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B. 一个圆的半径是它的直径的两倍C. 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两倍D. 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两倍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B.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90度C.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120度D.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150度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B.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角相等C.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角相等D.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边相等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B. 一个等腰梯形的两个顶角相等C. 一个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角相等D. 一个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相等8.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相等B.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角相等D.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边相等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B.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90度C.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120度D.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150度1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一个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B. 一个圆的半径是它的直径的两倍C. 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两倍D. 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两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点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OP=d点P在⇔d>r点P在⇔d=r点P在⇔d<r。
2.三点圆:不在直线上的三个点一个圆。
3.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考点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这条直线叫做圆的线。
(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这条直线叫做圆的线这个点叫做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
(4)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直线l和⊙O⇔d<r直线l和⊙O⇔d=r直线l和⊙O⇔d>r。
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于过切点的半径。
3.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两条切线的夹角。
4.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限时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全国·同步练习)以点P(1,2)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恰好有三个交点则r应满足( )A. r=2或√ 5B. r=2C. r=√ 5D. 2≤r≤√ 52.(2024·全国·同步练习)如图在△ABC中O是AB边上的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O与AC相切于点D BD平分∠ABC AD=√ 3OD AB=12CD的长是( )A. 2√ 3B. 2C. 3√ 3D. 4√ 33.(2024·江苏省·同步练习)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经过三点可以作一个圆②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③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④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⑤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斜边的中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为了直观地介绍某款牛奶各营养成分的百分比,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C.一个抽奖活动中,中奖概率为,表示抽奖20次必有1次中奖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结果正面朝上”为必然事件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4个红球和5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为()A.B.C.D.3.两年前生产1千克甲种药品的成本为8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千克甲种药品的成本为60元.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80(1﹣x2)=60B.80(1﹣x)2=60C.80(1﹣x)=60D.80(1﹣2x)=604.关于x的方程x2+mx﹣2=0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心圆的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的圆是等圆C.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D.平分弧的弦一定经过圆心6.若点(0,y1),(1,y2),(2,y3)都在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上,则()A.y3>y2>y1B.y2>y1>y3C.y1>y3>y2D.y3>y1>y27.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旋转角为α(0°<α<180°),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若DE⊥AC,∠CAD=24°,则旋转角α的度数为()A.24°B.28°C.48°D.66°8.如图,AB是⊙O的直径,若∠CDB=60°,则∠ABC的度数等于()A.30°B.45°C.60°D.90°9.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为()A.6πB.12πC.15πD.24π10.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侧),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D是以点C(0,4m)为圆心,m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E是线段AD的中点,则线段E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A .B .C .D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1.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 =120°,过点C 的圆的切线交BO 于点P ,则∠P 的度数为 . 1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8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2)x +3=0的一个根为1,则m = .1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1=ax 2+bx +c 与一次函数y 2=kx +m 的图象相交于点A (﹣5,﹣3),B (3,4),则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 +c >kx +m 的解是 .15.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8,则⊙O 的面积等于 .16.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 =1,点B 坐标为(﹣1,0).则下面的四个结论:①2a +b =0;②4a ﹣2b +c <0;③abc >0;④当y <0时,x <﹣1或x >2.其中正确的是 .第II 卷第7题 第8题 第10题第11题 第14题 第15题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345678910题号答案二、填空题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解方程:x2﹣5x+6=0.18.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格点(网格线的交点)A,B,C,D的坐标分别为(7,8),(2,8),(10,4),(5,4).(1)以点D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180°得到△A1B1C1,画出△A1B1C1;(2)直接写出以B,C1,B1,C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3)在所给的网格图中确定一个格点E,使得射线AE平分∠BAC,写出点E 的坐标.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m﹣1=0.(1)求证:无论m取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x2=9,求m的值.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在线段AO上(与端点不重合),线段EB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到EF的位置,点F 恰好落在线段CD上,FH⊥AC,垂足为H.(1)求证:△OBE≌△HEF;(2)设OE=x,求OE2﹣CF的最小值.21.某超市购入一批进价为10元/盒的糖果进行销售,经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不低于进价时,日销售量y(盒)与销售单价x(元)是一次函数关系,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销售单价x/元…1214161820…销售量y/盒…5652484440…(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2)糖果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所获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超市决定每销售一盒糖果向儿童福利院赠送一件价值为m元的礼品,赠送礼品后,为确保该种糖果日销售获得的最大利润为392元,求m的值.22.如图,在Rt△ABC中,∠ACB=90°,O为AC边上一点,连结OB.以OC为半径的半圆与AB边相切于点D,交AC边于点E.(1)求证:BC=BD.(2)若OB=OA,AE=4.①求半圆O的半径.②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3.为落实“双减”工作,推行“五育并举”,某学校计划成立五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小组):A.足球,B.引体向上,C.篮球,D.排球,E.羽毛球.为了解学生对以上兴趣活动的参与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①补全条形统计图(要求在条形图上方注明人数);②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α的度数为;(2)若该校有4800名学生,估计该校参加C组(篮球)的学生人数;(3)该学校从E组中挑选出了表现最好的两名男生和两名女生,计划从这四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人去市内进行比赛,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恰好抽到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的概率.24.如图,抛物线y=﹣x+4与x轴交于点A,点B,与y轴交于点C,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1)求点A,B,C的坐标;(2)当点P在线段OB上运动时,直线l交BD于点M,试探究m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是平行四边形;(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使△BDQ是以B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已知抛物线l1:y=ax2+(2b+1)x+2b,直线l2:y=mx+n(0<m<n).(1)若抛物线l1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1,0),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将抛物线l1图象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向上翻折,得到的新图象记作w,图象w与直线y=t+1恒有四个交点,从左到右四个交点依次记为A,B,C,D,是否存在以BC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M(1,1)?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抛物线l1经过(s,﹣4),当a=1,﹣2<b<2时,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ax2+(2b+1)x+2b≥﹣4恒成立;且当m≤x≤n时,恰好有,求直线l2的解析式.。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说明:1、全卷共4页,五道大题。
2、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B、掷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联播”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3、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7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4个白球,从布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红色的概率是()A、B、C、D、4、在半径为6的⊙O中,60°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A、πB、2πC、4πD、6π5、用配方法解方程x2+10x+9=0,配方后可得()A、(x+5)2=16B、(x+5)1=1C、(x+10)2=91D、(x+10)2=1096、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A、-1B、-2C、-3D、-47、如图,∠O =30°,C 为OB 上的一点,且OC=6,以点C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OA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交C 、相切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8、如图,在⊙O 中直径垂直于弦AB ,若∠C=25°则∠BOD 的度数是( ) A 、25° B 、30° C 、40° D 、50°9、某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180平方米的矩形活动场所,它的长比宽多11米,设场地的宽为x 米,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A 、x (x -11)=180B 、2x+2(x -11)=180C 、x (x+11)=180D 、2x+2(x+11)=180 10、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大致图像见如图, 关于该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函数有最小值 B 、对称轴是直线x=1/2 C 、当x ﹤1/2,y 随x 增大而减小 D 、当-1﹤x ﹤2时,y ﹥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图,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E,则∠BAD= 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ax 2+bx+c=0B .3x 2﹣2x=3(x 2﹣2)C .x 3﹣2x ﹣4=0D .(x ﹣1)2﹣1=0 2.已知⊙O 的直径为5,若PO =5,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点P 在⊙O 内B .点P 在⊙O 上C .点P 在⊙O 外D .无法判断 3.二次函数y=x 2+2的顶点坐标是( )A .(1,﹣2)B .(1,2)C .(0,﹣2)D .(0,2) 4.如图,BD 是⊙O 的直径,点A 、C 在⊙O 上,AB BC =,∠AOB =60°,则∠BDC 的度数是( )A .60°B .45°C .35°D .30° 5.若,则23(2)6(1)(1)x x x --+-的值为( ) A .﹣6 B .6 C .18 D .30 6.正十二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为( )A .120°B .135°C .150°D .108° 7.已知点A (1,a )、点B (b ,2)关于原点对称,则a+b 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18.在直径为200cm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AB=160cm ,则油的最大深度为( )A .40cmB .60cmC .80cmD .100cm 9.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ABC 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则顶点A所经过的路径长为()A.10πB C D.π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B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向A点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B.B.C.D.二、填空题11.一元二次方程x ( x +3)=0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__.12.将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的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13.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以AB为直径的⊙O与边AC,BC分别交于D,E 两点,则劣弧DE的长为_________ .14.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__.15.如图,在⊙O的内接五边形ABCDE中,∠CAD=35°,则∠B+∠E=_________°.三、解答题16.用公式法解方程:x2﹣x﹣2=0.17.如图为桥洞的形状,其正视图是由CD和矩形ABCD构成.O点为CD所在⊙O的圆心,点O又恰好在AB为水面处.若桥洞跨度CD为8米,拱高(OE⊥弦CD于点F)EF为2米.求CD所在⊙O的半径DO.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 (0,2),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1,并写出A1,B1的坐标.19.某校九年级举行毕业典礼,需要从九年级(1)班的2名男生、1名女生(男生用A,B 表示,女生用a表示)和九年级(2)班的1名男生、1名女生(男生用C表示,女生用b 表示)共5人中随机选出2名主持人,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2名主持人来自不同班级的概率.20.已知抛物线y=ax2+bx﹣8(a≠0)的对称轴是直线x=1,(1)求证:2a+b=0;(2)若关于x的方程ax2+bx﹣8=0,有一个根为4,求方程的另一个根.21.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是BE,CD的中点,(1)求证:△AMN是等边三角形.(2)当把△ADE绕A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2.用长度一定的不锈钢材料设计成外观为矩形的框架(如图①②中的一种).设竖档AB=x米,请根据以上图案回答下列问题:(题中的不锈钢材料总长均指各图中所有黑线的长度和,所有横档和竖档分别与AD、AB平行)(1)在图①中,如果不锈钢材料总长度为12米,当x为多少时,矩形框架ABCD的面积为3平方米?(2)在图②中,如果不锈钢材料总长度为12米,当x为多少时,矩形框架ABCD的面积S 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3.如图,在△ABC中,∠C=90°,点O在AC上,以OA为半径的⊙O交AB于点D,B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DE.(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6,BC=8,OA=2,求线段DE的长.24.若两条抛物线的顶点相同,则称它们为“友好抛物线”,抛物线C1:y1=﹣2x2+4x+2与C2:y2=﹣x2+mx+n为“友好抛物线”.(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2)点A是抛物线C2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过A作AQ⊥x轴,Q为垂足,求AQ+OQ的最大值.(3)设抛物线C2的顶点为C,点B的坐标为(﹣1,4),问在C2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线段MB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B′,且点B′恰好落在抛物线C2上?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A、当a=0时,方程ax2+bx+c=0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方程3x2﹣2x=3(x2﹣2)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方程x3﹣2x﹣4=0是一元三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C【分析】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确定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则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详解】解: 2.52d r ==, ∵d =5>2.5,点P 在⊙O 外,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 ,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有:当d >r 时,点在圆外;当d =r 时,点在圆上,当d <r 时,点在圆内.3.D【分析】已知二次函数y=x 2+2为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详解】试题分析::∵y=x 2+2=(x-0)2+2,∴顶点坐标为(0,2).故选D .4.D【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连结OC ,如图,∵AB =BC ,∴∠BDC=12∠BOC=12∠AOB=12×60°=30°. 故选D .考点:圆周角定理.5.B【详解】试题分析:∵,即244x x +=,∴原式=223(44)6(1)x x x -+--=223121266x x x -+-+=231218x x --+=23(4)18x x -++=﹣12+18=6.故选B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整体思想;条件求值.6.C【分析】首先求得每个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为邻补角得出每个内角的度数.【详解】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是:36012︒=30°, 则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80°−30°=150°. 故选项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正确理解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是关键.7.B【分析】由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直接得出a 、b 的值即可.【详解】∵点A (1,a )、点B (b ,2)关于原点对称,∴a =﹣2,b =﹣1,∴a +b =﹣3.故选B.【点睛】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8.A【分析】连接OA ,过点O 作OE ⊥AB ,交AB 于点M ,由垂径定理求出AM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 的长,进而可得出ME 的长.【详解】解:连接OA ,过点O 作OE ⊥AB ,交AB 于点M ,交圆O 于点E ,∵直径为200cm,AB=160cm,∴OA=OE=100cm,AM=80cm,60cmOM∴=,∴ME=OE-OM=100-60=40cm.故选:A.考点:(1)、垂径定理的应用;(2)、勾股定理.9.C【详解】如图所示:在Rt△ACD中,AD=3,DC=1,根据勾股定理得:又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则顶点A所经过的路径长为=.故选C.10.C【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BQ=x.①0≤x≤1时,P点在BC边上,BP=3x,则△BPQ的面积=12BP•BQ,解y=12•3x•x=232x;故A选项错误;②1<x≤2时,P点在CD边上,则△BPQ的面积=12BQ•BC,解y=12•x•3=32x;故B选项错误;③2<x≤3时,P 点在AD 边上,AP=9﹣3x ,则△BPQ 的面积=12AP•BQ ,解y=12•(9﹣3x )•x=29322x x -;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11.12x 0x -3==,【分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x ( x +3)=0,x =0或 x +3=0,12x 0x -3==,;故答案为:12x 0x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0是解题关键.12.244y x x =++.【详解】试题分析:平移后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2(2)44y x x x =+=++,故答案为244y x x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13.【详解】试题分析:考点: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弧长公式.14.(2,10)或(﹣2,0)【详解】∵点D (5,3)在边AB 上,∴BC=5,BD=5﹣3=2,①若顺时针旋转,则点D′在x 轴上,OD′=2,所以,D′(﹣2,0),②若逆时针旋转,则点D′到x 轴的距离为10,到y 轴的距离为2,所以,D′(2,10),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2,10)或(﹣2,0).15.215.【详解】解:连接CE∵五边形ABCDE 为内接五边形∴四边形ABCE 为内接四边形∴∠B+∠AEC=180°又∵∠CAD =35∴∠CED =3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B+∠E=∠B+∠AEC+∠CED=180°+35°=215°故答案为:215.【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和圆.16.122,1x x ==-【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b 2﹣4ac 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试题解析:解:∵a =1,b =-1,c =-2, ∴△=b 2-4ac =(-1)2-4×1×(-2)=9 >0,∴x =132±,解得:12x =,21x =-. 17.5米【详解】试题分析:设半径OD=r ,则由题意易得OF=OE-EF=r-2;由OE ⊥CD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F=12CD=4,这样在Rt △ODF 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就可解得r.试题解析:设⊙O 的半径为r 米,则OF=(r-2)米,∵OE ⊥CD∴ DF=12CD=4在Rt △OF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r-2)2+42=r 2,解得:r=5,∴ CD 所在⊙O 的半径DO 为5米.18.见解析,11(3,2),(0,0)A 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作出A 、B 、C 绕点C 旋转180°后对应的点,连接即可. 试题解析:解:如图:由图可得:A1 (3,2),B1 (0,0).19.见解析,3 5【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列表,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由选出的是2名主持人来自不同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概率公式即可求得.试题解析:解:列表可得: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2名主持人来自不同班级的情况有12种,∴2名主持人来自不同班级的概率为:1220=3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1)见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进行证明即可;(2)根据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可判断抛物线y =ax 2+bx ﹣8(a ≠0)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到抛物线y =ax 2+bx ﹣8(a ≠0)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0),从而得到方程ax 2+bx ﹣8=0另一个根.试题解析: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 2b a=1,∴2a +b =0; (2)∵关于x 的方程ax 2+bx ﹣8=0有一个根为4,∴抛物线y =ax 2+bx ﹣8(a ≠0)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抛物线y =ax 2+bx ﹣8(a ≠0)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0),∴关于x 的方程ax 2+bx ﹣8=0,有一个根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 =a (x ﹣x 1)(x ﹣x 2)(a ,b ,c 是常数,a ≠0)可直接得到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0),(x 2,0).21.(1)证明见解析;(2)CD=BE.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 =AC ,AE =AD , ∠BAC =∠EAD =60°,从而得到BE =CD , 再由中点的定义得到EN =DN , 即有AN =AM , 从而可以得到结论; (2)可以利用SAS 判定△ABE ≌△A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CD =BE .试题解析:解:(1)∵△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AE =AD , ∠BAC =∠EAD =60°,∴AB -AE =AC -AD ,即BE =CD , ∴M ,N 分别是BE ,CD 的中点,∴EM =12BE ,DN =12CD , ∴EN =DN , ∴EM +AE =DN +AD ,即AN =AM , ∵∠BAC =60°, ∴△AMN 是等边三角形; (2)CD =BE .理由如下:∵△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AB =AC ,AE =AD ,∠BAC =∠EAD =60°.∵∠BAE =∠BAC −∠EAC =60°−∠EAC ,∠DAC =∠DAE −∠EAC =60°−∠EAC ,∠BAE =∠DAC ,∴△ABE ≌△ACD ,∴CD =BE .22.(1)1米或3米;(2)32,3平方米. 【解析】试题分析:(1)先用含x 的代数式(12﹣3x )÷3=4﹣x 表示横档AD 的长,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出x 的值.(2)用含x 的代数式(12﹣4x )÷3=4﹣43x 表示横档AD 的长,然后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得到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以及对应的x 的值.解:(1)由题意,BC 的长为(4−x )米,依题意,得:x (4−x )=3,即x ²−4x +3=0,解得 x 1=1,x 2=3.答:当AB 的长度为1米或3米时,矩形框架ABCD 的面积为3平方米.(2)根据题意,由图2得,AD =(12−4x )÷3=4−43x ,∴S =AB•AD =x (4−43x )=−43x ²+4x 配方得S =243()332x --+,∴当x =32时,S 取最大值3. 答:当x =32时,矩形框架ABC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3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应用.(1)根据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出x 的值.(2)根据面积公式得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23.(1)直线DE 与⊙O 相切;(2)4.75.【分析】(1)连接OD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EDB +∠ODA =90°,进而得出OD ⊥DE ,根据切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OE ,作OH ⊥AD 于H .则AH =DH ,由△AOH ∽△ABC ,可得AH OA AC AB=,推出AH =65,AD =125,设DE =BE =x ,CE =8-x ,根据OE 2=DE 2+OD 2=EC 2+OC 2,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连接OD ,∵EF 垂直平分BD ,∴EB =ED ,∴∠B =∠EDB ,∵OA=OD,∴∠ODA=∠A,∵∠C=90°,∴∠A+∠B=90°,∴∠EDB+∠ODA=90°,∴∠ODE=90°,∴OD⊥DE,∴DE是⊙O的切线.(2)连接OE,作OH⊥AD于H.则AH=DH,∵△AOH∽△ABC,∴AH OA AC AB=,∴2 610 AH=,∴AH=65,AD=125,设DE=BE=x,CE=8﹣x,∵OE2=DE2+OD2=EC2+OC2,∴42+(8﹣x)2=22+x2,解得x=4.75,∴DE=4.75.【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y2=﹣x2+2x+3.(2)214;(3)(1,2)或(1,5)【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得y1顶点坐标,然后依据两个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相同可求得m、n的值;(2)设A(a,-a2+2a+3).则OQ=x,AQ=-a2+2a+3,然后得到OQ+AQ与a的函数关系式,最后依据配方法可求得OQ+AQ的最值;(3)连接BC,过点B′作B′D⊥CM,垂足为D.接下来证明△BCM≌△MDB′,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MD,CM=B′D,设点M的坐标为(1,a).则用含a的式子可表示出点B′的坐标,将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得a的值,从而得到点M的坐标.试题解析:(1)∵y 1=﹣2x 2+4x+2=﹣﹣2(x ﹣1)2+4,∴抛物线C 1的顶点坐标为(1,4).∵抛物线C 1:与C 2顶点相同, ∴12m--⨯ =1,﹣1+m+n=4.解得:m=2,n=3.∴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u 2=﹣x 2+2x+3.(2)如图1所示:设点A 的坐标为(a ,﹣a 2+2a+3).∵AQ=﹣a 2+2a+3,OQ=a ,∴AQ+OQ=﹣a 2+2a+3+a=﹣a 2+3a+3=﹣(a ﹣32)2+214 .∴当a=32时,AQ+OQ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14.(3)如图2所示;连接BC ,过点B′作B′D ⊥CM ,垂足为D .∵B (﹣1,4),C (1,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BC ⊥CM ,BC=2.∵∠BMB′=90°,∴∠BMC+∠B′MD=90°.∵B′D ⊥MC ,∴∠MB′D+∠B′MD=90°.∴∠MB′D=∠BMC .在△BCM 和△MDB′中,MB D BMC BCM MDB BM MB ∠'∠⎧⎪∠∠'⎨⎪'⎩=== , ∴△BCM ≌△MDB′∴BC=MD ,CM=B′D .设点M 的坐标为(1,a ).则B′D=CM=4﹣a ,MD=CB=2.∴点B′的坐标为(a ﹣3,a ﹣2).∴﹣(a ﹣3)2+2(a ﹣3)+3=a ﹣2.整理得:a 2﹣7a ﹣10=0.解得a=2,或a=5.当a=2时,M 的坐标为(1,2),当a=5时,M 的坐标为(1,5).综上所述当点M 的坐标为(1,2)或(1,5)时,B′恰好落在抛物线C 2上.【点睛】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用含a 的式子表示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是()A.某射击运动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C.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3.若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经过点A(3,m),则m的值是()A.﹣3B.3C.﹣13D.134.如图,直线y=kx与双曲线y=﹣2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2x1y2﹣8x2y1的值为()A.﹣6B.﹣12C.6D.125.如图,经过原点O的⊙P与、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劣弧上一点,则∠ACB=()A.80°B.90°C.100°D.无法确定6.在直径为200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AB=160cm,则油的最大深度为()A.40cm B.60cm C.80cm D.100cm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E在y轴上,Rt△ABC经过变换得到Rt△ODE,若点C的坐标为(0,1),AC=2,则这种变换可以是()A.△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B.△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C.△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D.△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8.抛物线y=(m﹣1)x2﹣mx﹣m2+1的图象过原点,则m的值为()A.±1B.0C.1D.-19.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中,S与R之间的关系是()A.S是R的正比例函数B.S是R的一次函数C.S是R的二次函数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如图,P是⊙O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于点C,若∠P=20°,则∠A 的度数为()A.40°B.35°C.30°D.25°11.如图,一个大正方形中有2个小正方形,如果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则()A.S2>S1B.S1=S2C.S1>S2D.S1≥S21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4ac<b2;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⑤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3.把方程3x(x﹣2)=4(x+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14.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滚动,并随机地停留在某块方砖上,每一块方砖的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15.一个侧面积为162πcm2的圆锥,其主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_cm.1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ax x++=有实数解,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7.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得到△DEF,若AD=OA,则△ABC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18.如图,在Rt△ABC中,∠C=90°,AC=6,∠A=60°,点F在边AC上,并且CF=2,点E为边BC上的动点,将△CEF沿直线EF翻折,点C落在点P处,则点P到边AB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9.解方程:x2+3x﹣2=0.20.如图为桥洞的形状,其正视图是由 CD和矩形ABCD构成.O点为 CD所在⊙O的圆心,点O又恰好在AB为水面处.若桥洞跨度CD为8米,拱高(OE⊥弦CD于点F)EF为2米.求 CD所在⊙O的半径DO.21.如图所示的网格图中,每小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在建立直角坐标系后,点C的坐标(-1,2)(1)画出△ABC绕点D(0,5)逆时针旋转90°后的△A1B1C1,(2)写出A1,C1的坐标.(3)求点A旋转到A1所经过的路线长.22.如图,抛物线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的y x bx c坐标为()-,,与y轴交于点()10C,,作直线BC.动点P在x轴上运动,过点P作03PM x⊥轴,交抛物线于点M,交直线BC于点N,设点P的横坐标为m.(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的解析式;(Ⅱ)当点P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线段MN的最大值;(Ⅲ)当以C、O、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m的值.23.有红、黄两个盒子,红盒子中装有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红球,黄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黄球.甲、乙两人玩摸球游戏,游戏规则为:甲从红盒子中每次摸出一个小球,乙从黄盒子中每次摸出一个小球,若两球编号之和为奇数,则甲胜,否则乙胜.(1)试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甲获胜的概率;(2)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对甲、乙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与直线y=﹣2x+2交于点A(﹣1,a).(1)求a,m的值;(2)求该双曲线与直线y=﹣2x+2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25.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CB为半径作⊙C,交AC于点D,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ED,BE.(1)求证:△ABD∽△AEB;(2)当ABBC=43时,求tanE;(3)在(2)的条件下,作∠BAC的平分线,与BE交于点F,若AF=2,求⊙C的半径.26.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为EB,CD的中点,易证:CD=BE,△AMN是等边三角形:(1)当把△AD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吗?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等于请说明理由;(2)当把△ADE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MN还是等边三角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可用第一问结论).27.已知,如图①,在▱ABCD中,AB=3cm,BC=5cm,AC⊥AB,△ACD沿AC的方向匀速平移得到△PNM,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移动,速度为1cm/s,当△PNM停止平移时,点Q也停止移动,如图②,设移动时间为t(s)(0<t<4),连接PQ,MQ,MC,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Q∥MN;(2)设△QMC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S四边形ABQP=1:4.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QMC请说明理由;(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MQ.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B【解析】A、某射击运动射击一次,命中靶心,随机事件;B、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是必然事件.C、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随机事件;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随机事件;故选B.3.C【解析】试题分析:把点A代入解析式可知:m=﹣1 3.故选C.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4.B【解析】【分析】(解法一)将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A、B点的横坐标,再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点A、B的坐标,将其代入2x1y2-8x2y1中即可得出结论.(解法二)根据正、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找出x1=-x2、y1=-y2,将其代入2x1y2-8x2y1中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法一)将y=kx代入到y=-2x中得:kx=-2x,即kx2=-2,解得:x1,x2∴y1=kx1y2=kx2,∴2x1y2-8x2y1=2×(×()=-12.(解法二)由正、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知:x1=-x2,y1=-y2,∴2x1y2-8x2y1=-2x1y1+8x1y1=6x1y1.∵x1y1=-2,∴2x1y2-8x2y1=6x1y1=-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解法一)求出点A、B的坐标;(解法二)根据对称性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值.5.B【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ACB=∠AOB=90°,故选B.考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6.A【分析】连接OA,过点O作OE⊥AB,交AB于点M,由垂径定理求出AM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的长,进而可得出ME的长.【详解】解:连接OA,过点O作OE⊥AB,交AB于点M,交圆O于点E,∵直径为200cm,AB=160cm,∴OA=OE=100cm,AM=80cm,∴===,60cmOM∴ME=OE-OM=100-60=40cm.故选:A.考点:(1)、垂径定理的应用;(2)、勾股定理.7.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图形可以看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ODE.故选A.考点:1.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2.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8.D【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m2+1=0,解得m1=1,m2=-1,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确定m的值.【详解】把(0,0)代入y=(m-1)x2-mx-m2+1得-m2+1=0,解得m1=1,m2=-1,而m-1≠0,所以m=-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9.C【详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易得S是R的二次函数,故选C.10.B【解析】∵PC与⊙O相切,∴∠OCP=90°.∵∠P=20°,∴∠POC=90°-20°=70°,∴∠A=70°÷2=35°.故选B.11.C【解析】【分析】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C、BC的长,进而可求得S2的边长,由面积的求法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BC ,,∴AC=2CD ,CD=3x ,∴S 2x ,S 2的面积为29x 2,S 1的边长为2x ,S 1的面积为14x 2,∴S 1>S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B【详解】解:∵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 >0,所以①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而点(﹣1,0)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0),∴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是x 1=﹣1,x 2=3,所以②正确;∵x =﹣2b a =1,即b =﹣2a ,而x =﹣1时,y =0,即a ﹣b +c =0,∴a +2a +c =0,所以③错误;∵抛物线与x 轴的两点坐标为(﹣1,0),(3,0),∴当﹣1<x <3时,y >0,所以④错误;∵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所以⑤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位置: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13.3x 2-10x-4=0.【解析】先把一元二次方程3x (x ﹣2)=4(x+1)的各项相乘,再按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的顺序进行排列即可.解:∵一元二次方程3x(x﹣2)=4(x+1)可化为3x2-6x-4x--4=0,∴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3x2-10x-4=0.14.4 9【详解】试题分析:观察这个图形可知:黑色区域(4块)的面积占总面积(9块)的4 9,则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4 9;故答案为4 9.考点:几何概率.15.4【解析】【分析】设底面半径为r,母线为l,由轴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l,代入S侧=πrl,求出r,l,从而求得圆锥的高.【详解】设底面半径为r,母线为l,∵主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积S侧22,解得r=4,,∴圆锥的高h=4cm,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的计算公式.16.10a a≤≠且【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实数根,∴△=4−4a≥0且a≠0,∴a≤1且a≠0.故答案是:10a a且≤≠.17.1:4.【详解】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得到△DEF,AD=OA,∴AB:DE=OA:OD=1:2,∴△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1:4.考点:位似变换.18..【分析】延长FP交AB于M,当FP⊥AB时,点P到AB的距离最小.运用勾股定理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FP交AB于M,当FP⊥AB时,点P到AB的距离最小.∵AC=6,CF=2,∴AF=AC-CF=4,∵∠A=60°,∠AMF=90°,∴∠AFM=30°,∴AM=12AF=2,∴,∵FP=FC=2,∴,∴点P到边AB距离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出点P 的位置.19.∴x 1=2-,x 2=32-【解析】首先找出公式中的a ,b ,c 的值,再代入求根公式求解即可.本题解析:∵a=1,b=3,c=﹣2,∴△=b 2﹣4ac=32﹣4×1×(﹣2)=17,∴x=32-±,∴x 1x 220.5米【详解】试题分析:设半径OD=r ,则由题意易得OF=OE-EF=r-2;由OE ⊥CD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F=12CD=4,这样在Rt △ODF 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就可解得r.试题解析:设⊙O 的半径为r 米,则OF=(r-2)米,∵OE ⊥CD∴DF=12CD=4在Rt △OF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r-2)2+42=r 2,解得:r=5,∴CD 所在⊙O 的半径DO 为5米.21.(1)图形见解析;(2)A 1(3,1);C 1(3,4);(3)点A 旋转到A 1所经过的路线长是52π.【详解】试题分析:(1)题目已给出了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可连接DA 、DB 、DC,然后根据要求旋转得到对应的顶点A 1、B 1、C 1,再顺次连接三点即可.(2)由(1)得到的图形,可根据A 1、C 1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坐标.(3)点A 旋转到A 1所经过的路线长是以D 为圆心、90°为圆心角、DA 为半径的弧长,先求出DA 的长,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2)A 1(3,1);C 1(3,4);(3)点A 旋转到A 1所经过的路线是弧AA 1,∵AD=5,∠ADA 1=90°,∴弧AA 1的长=;∴点A 旋转到A 1所经过的路线长是.考点:1.旋转变换,2.弧长的计算.22.(1)y=﹣x 2+2x+3,y=﹣x+3;(2)当m=32时,MN 有最大值,MN 的最大值为94;(3)32+或32.【解析】(1)由A 、C 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则可求得B 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BC 的解析式;(2)用m 可分别表示出N 、M 的坐标,则可表示出MN 的长,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可求得MN 的最大值;(3)由条件可得出MN=OC ,结合(2)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可求得m 的值本题解析:(1)∵抛物线过A 、C 两点,∴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10{3b c c --+==,解得2{3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2x+3,令y=0可得,﹣x 2+2x+3=0,解x 1=﹣1,x 2=3,∵B 点在A 点右侧,∴B 点坐标为(3,0),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kx+s ,把B 、C 坐标代入可得30{3k s s +==,解得1{3k s =-=,∴直线BC 解析式为y=﹣x+3;(2)∵PM ⊥x 轴,点P 的横坐标为m ,∴M (m ,﹣m 2+2m+3),N (m ,-m+3),∵P 在线段OB 上运动,∴M 点在N 点上方,∴MN=﹣m 2+2m+3﹣(﹣m+3)=﹣m 2+3m=﹣(m ﹣32)2+94,∴当m=32时,MN 有最大值,MN 的最大值为94;(3)∵PM ⊥x 轴,∴MN ∥OC ,当以C 、O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则有OC=MN ,当点P 在线段OB 上时,则有MN=﹣m 2+3m ,∴﹣m 2+3m=3,此方程无实数根,当点P 不在线段OB 上时,则有MN=﹣m+3﹣(﹣m 2+2m+3)=m 2﹣3m ,∴m 2﹣3m=3,解得或,综上可知当以C 、O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m 的值为32或32.23.(1)12;(2)公平,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首先画树状图,然后根据树状图即可求得甲获胜的概率;(2)根据树状图,求得甲、乙获胜的概率,然后比较概率,即可求得这个游戏规则对甲、乙双方是否公平.【详解】(1)画树状图得:∴一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球编号之和为奇数有6种情况,∴P (甲胜)=612=12(2)公平.∵P (乙胜)=612=12,∴P (甲胜)=P (乙胜),∴这个游戏规则对甲、乙双方公平【点睛】本题考查了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判断游戏公平性就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24.(1)a=4,m=﹣4;(2)双曲线与直线y=﹣2x+2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2,﹣2).【解析】试题分析:(1)将A 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得a 的值,将A (﹣1,4)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即可求得m 的值;(2)解方程组=−2+2=−4,即可解答.试题解析:(1)∵点A 的坐标是(﹣1,a ),在直线y=﹣2x+2上,∴a=﹣2×(﹣1)+2=4,∴点A 的坐标是(﹣1,4),代入反比例函数=,∴m=﹣4.(2)解方程组:=−2+2=−4,解得:=−1=4或=2=−2,∴该双曲线与直线y=﹣2x+2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2,﹣2).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5.(1)证明见解析;(2)12;(3【分析】(1)要证明△ABD ∽△AEB ,已经有一组对应角是公共角,只需要再找出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2)由于AB :BC=4:3,可设AB=4,BC=3,求出AC 的值,再利用(1)中结论可得2AB AD AE =⋅,进而求出AE 的值,所以tanE=ED AB BE AE=;(3)设AB=4x ,BC=3x ,由于已知AF 的值,构造直角三角形后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知道半径3x 的值.【详解】(1)证明:∵∠ABC=90°,∴90ABD DBC ∠=︒-∠,由题意知:DE 是直径,∴∠DBE=90°,∴90E BDE ∠=︒-∠,∵BC=CD ,∴∠DBC=∠BDE ,∴∠ABD=∠E ,∵∠A=∠A ,∴△ABD ∽△AEB ;(2)解:∵AB :BC=4:3,∴设AB=4,BC=3,∴AC==5,∵BC=CD=3,∴AD=AC -CD=5-3=2,由(1)可知:△ABD ∽△AEB ,∴ABADBDAE AB BE ==,∴2AB AD AE =⋅,∴242AE =,∴AE=8,在Rt △DBE 中,41tan ==82BD ABE BE AE ==;(3)过点F 作FM ⊥AE 于点M ,∵:4:3AB BC =,∴设AB=4x ,BC=3x ,∴由(2)可知;AE=8x ,AD=2x ,∴DE=AE -AD=6x ,∵AF 平分∠BAC ,∴BFABEF AE =,∴4182BF xEF x ==,∵1tan 2E =,∴cos E =5,sin E =∴BD BE =∴5BE x =,∴23EF =,5BE =,∴sin 5MFE EF ==,∴85MF x =,∵1tan 2E =,∴1625ME MF x ==,∴245AM AE ME x =-=,∵222AF AM MF =+,∴22248455x x ⎛⎫⎛⎫=+ ⎪ ⎪⎝⎭⎝⎭,∴8x =,∴⊙C的半径为:3x =【点睛】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了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值的知识,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性质.26.(1)CD=BE .理由见解析;(2)△AMN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CD=BE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的性质证得△ABE ≌△ACD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求得结论CD=BE ;(2)△AMN 是等边三角形.首先利用全等三角形“△ABE ≌△ACD”的对应角相等、已知条件“M 、N 分别是BE 、CD 的中点”、等边△ABC 的性质证得△ABM ≌△ACN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求得AM=AN 、∠NAM=∠NAC+∠CAM=∠MAB+∠CAM=∠BAC=60°,所以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的正三角形.【详解】(1)CD=BE .理由如下:∵△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AB=AC ,AD=AE ,∠BAC=∠EAD=60°,∵∠BAE=∠BAC ﹣∠EAC=60°﹣∠EAC ,∠DAC=∠DAE ﹣∠EAC=60°﹣∠EAC ,∴∠BAE=∠DAC ,在△ABE 和△ACD 中,=AB AC BAE DAC AE AD =⎧⎪∠∠⎨⎪=⎩,∴△ABE ≌△ACD (SAS )∴CD=BE(2)△AMN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E ≌△ACD ,∴∠ABE=∠ACD .∵M 、N 分别是BE 、CD 的中点,∴BM=CN∵AB=AC ,∠ABE=∠ACD ,在△ABM 和△ACN 中,=BM CN ABE ACD AB AC =⎧⎪∠∠⎨⎪=⎩,∴△ABM ≌△ACN (SAS ).∴AM=AN ,∠MAB=∠NAC .∴∠NAM=∠NAC+∠CAM=∠MAB+∠CAM=∠BAC=60°∴△AMN 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7.(1)t=209;(2)y=-236105t t +;(3)1:4;(4)t=32【分析】(1)当PQ ∥MN 时,可得:CP CQ PA QB =,从而得到:45t t t t -=-,解方程求出t 的值;(2)作PD BC ⊥于点D ,则可以得到CPD CBA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3(4)5PD t =-,CQ t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 与t 的关系式;(3)根据S △QMC :1:4ABQP S =四边形可以得到关于t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 的值;(4)作ME BC ⊥于点E ,PD BC ⊥于点D ,则△CPD ∽△CB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2123()55t -16999()()5555t t =-+,解方程求出t 的值.【详解】解:(1)如图所示,若PQ ∥MN ,则有CP CQ PA QB =,∵CQ PA t ==,4CP t =-,5QB t =-,∴45t t t t-=-,即22209t t t -+=,解得209t =(2)如图所示,作PD BC ⊥于点D ,则△CPD ∽△CBA ,∴CP PDCB BA =,∵3BA =,4CP t =-,5BC =,∴453tPD-=,∴3(4)5PD t =-又∵CQ t =,∴△QMC 的面积为:()21336425105y t t t t=⨯-=-+(3)存在2t =时,使得S △QMC :1:4ABQP S =四边形理由如下:∵PM ∥BC ∴236105PQC QMC S S t t∆∆==-+∵S △QMC :1:4ABQP S =四边形,∴S △PQC :S △ABC =1:5,∵3462ABC S ⨯== .∴236:61:5105t t ⎛⎫-+= ⎪⎝⎭∴2440t t -+=∴122t t ==∴存在当2t =时,S △QMC :1:4ABQP S =四边形;(4)存在某一时刻32t =,使PQ MQ⊥理由如下:如图所示,作ME BC ⊥于点E ,PD BC ⊥于点D ,则△CPD ∽△CBA ,∴CP PDCDCB BA CA==∵3BA =,4CP t =-,5BC =,4CA =,∴4534tPD CD-==,∴3(4)5PD t =-,4(4)5CD t =-∵PQ ⊥MQ ,∴△PDQ ∽△QEM ,∴PD DQQE EM =,即··PD EM QE DQ=∵3123(4)555EM PD t t ==-=-,4169(4)555DQ CD CQ t t t =-=--=-,4995[(4)]555QE DE DQ t t t =-=---=+,∴2123()55t -16999()()5555t t =-+,即2230t t -=,∴32t =,0t =(舍去)∴当32t =时,使PQ ⊥MQ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已知⊙O 的半径为6cm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7cm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离 C. 相切 D. 无法确定2. 线段2cm ,8cm 的比例中项为 cm 。
( ) A. 4 B. 4.5 C. ±4 D. ±83. 如图,已知直线a //b//c ,直线m 、n 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C 、E 、B 、D 、F 、AC=3,CE=6,BD=2,DF= ( ) A. 4 B.4.5 C. 3 D. 3.54. 张华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米,与他邻近的一棵树的影长为6米,则这棵树的高为 米. ( ) A. 3.2 B. 4.8 C.5.2 D. 5.6第3题图 第8题图5. 把抛物线y =2x ²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y=2x ²+2 B. y=2(x-2)² C. y=2x ²+2 D. y=2(x+2)²6. 在△ABC 中,若|21sinA -|+(cosB 22-)²=0,则∠C 的度数是 ( ) A. 45° B. 75° C. 105° D. 120°7. 如下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为( )8. 如图,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3,l4,l2,l1上。
若直线l1∥l2∥l3∥l4且间距相等,AB =5,BC =3,则tan α的值为 ( ) A. 103 B. 53C. 126D. 25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 二次函数y=(x-1)²+2的顶点坐标为 。
10.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厘米,则这个扇形的弧长为 厘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得到的抛物线是()A。
y=2(x-1)^2-3B。
y=2(x-1)^2+3C。
y=2(x+1)^2-3D。
y=2(x+1)^2+33.如图,将Rt△ABC(其中∠B=35°,∠C=90°)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A。
55°B。
70°C。
125°D。
145°4.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下左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则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 ) A。
4B。
5C。
6D。
35.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A。
24cm^2B。
63cm^2C。
123cm^2D。
83cm^26.如图,XXX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D=55°,则∠BCD的度数为()A。
35°B。
45°C。
55°D。
75°7.函数y=-2x^2-8x+m的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若x1<x2<-2,则()A。
y1<y2B。
y1>y2C。
y1=y2D。
y1、y2的大小不确定8.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用图中阴影部分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A。
B。
C。
D。
9.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b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A。
B。
C。
D。
10.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正视图是边长为6m的正三角形ABC,粮堆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处,它要沿圆锥侧面到达P处捕捉老鼠,则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m.(结果不取近似值)A。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已知⊙O的半径为6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cm,则点P和⊙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圆内B.点P在圆上C.点P在圆外D.不能确定2.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半径为3的圆中,3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长度为()A.2πB.πC.πD.π4.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是()A.B.C.D.5.如图,△ABC与△DEF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2:3,已知AB=3,则DE的长为()A.B.C.D.6.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两点,且C为的中点,若∠BAD=20°,则∠ACO的度数为()A.30°B.45°C.55°D.60°7.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A.B.C.D.8.直线y=﹣4x+1与抛物线y=x2+2x+k只有一个交点,则k的值为()A.0 B.2 C.6 D.109.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D•AC=AB•BC B.AC2=AD•ABC.BC2=BD•AB D.AC•BC=AB•CD10.顺次连接边长为6cm的正六边形的不相邻的三边的中点,又形成一个新的正三角形,则这个新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cm2B.36cm2C.18cm2D.cm211.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180°),得到△ADE,这时点B,C,D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ED B.EA⊥BCC.∠B=90°﹣D.∠EAC=90°+12.如图,边长都为4的正方形ABCD和正三角形EFG如图放置,AB与EF在一条直线上,点A与点F重合.现将△EFG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F与B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ABCD和△EFG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13.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6”的概率是.14.如图所示,写出一个能判定△ABC∽△DAC的条件.15.如图,在△ABC中,DE∥BC,且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AD=4,则DB 的长为.16.已知:如图,PA,PB,DC分别切⊙O于A,B,E点,若PA=l0cm,则△PCD的周长为.17.二次函数y=x2+bx+c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m的值为.x﹣2 ﹣1 0 1 2 3 4y7 2 ﹣1 ﹣2 m 2 718.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将射线A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360°),得到射线AE,点M是点D关于射线AE的对称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方程:x2﹣7x﹣30=0.20.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利用树形图或列表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次取出的小球的标号相同;(2)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21.在△ABC中,∠C=90°,以边AB上一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B,AC于点E,F.(1)如图①,连接AD,若∠CAD=25°,求∠B的大小;(2)如图②,若点F为的中点,⊙O的半径为2,求AB的长.22.如图①,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点,且=,CE交BD于点F.(Ⅰ)若BF=15,求DF的长;(Ⅱ)如图②,若延长BA和CE交于点P,AB=8,能否求出AP的长?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23.如图,在足够大的空地上有一段长为a米的旧墙MN,某人利用旧墙和木栏围成一个矩形菜园ABCD,其中AD≤AM,已知矩形菜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一共用了100米木栏.(1)若a=20米,所围成的矩形菜园的面积为450平方米,求所利用旧墙AD的长;(2)若a=70米,求矩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24.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1)求证:△ABE∽△DCA;(2)在旋转过程中,试判断等式BD2+CE2=DE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如图所示的抛物线,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OA=1,经过点A的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且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ABD的面积为5.(1)求抛物线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的动点E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下方,求△A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若点P为x轴上任意一点,在(2)的结论下,求PE+PA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已知⊙O的半径为6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cm,则点P和⊙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圆内B.点P在圆上C.点P在圆外D.不能确定【分析】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O的半径为6cm,P到圆心O的距离为6cm,即OP=6,∴点P在⊙O上.故选:B.2.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不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3.半径为3的圆中,3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的长度为()A.2πB.πC.πD.π【分析】根据弧长公式l=,计算即可.【解答】解:弧长==,故选:D.4.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是()A.B.C.D.【分析】利用列表法展示所以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向上一面的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占6种,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列表如下:共有6×6=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向上一面的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占6种,所以向上一面的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故选:D.5.如图,△ABC与△DEF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2:3,已知AB=3,则DE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C与△DEF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2:3,∴△ABC∽△DEF,∴=,即=,解得,DE=,故选:B.6.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两点,且C为的中点,若∠BAD=20°,则∠ACO的度数为()A.30°B.45°C.55°D.60°【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即可求得:OC⊥AD,由∠BAD=20°,即可求得∠AOC的度数,又由OC=OA,即可求得∠ACO的度数【解答】解:∵AB为⊙O的直径,C为的中点,∴OC⊥AD,∵∠BAD=20°,∴∠AOC=90°﹣∠BAD=70°,∵OA=OC,∴∠ACO=∠CAO===55°,故选:C.7.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A.B.C.D.【分析】根据网格中的数据求出AB,AC,BC的长,求出三边之比,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AC=2,BC==,∴BC:AC:AB=1::,A、三边之比为1::,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B、三边之比:2:3,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C、三边之比为1::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D、三边之比为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故选:A.8.直线y=﹣4x+1与抛物线y=x2+2x+k只有一个交点,则k的值为()A.0 B.2 C.6 D.10【分析】直线y=﹣4x+1与抛物线y=x2+2x+k只有一个交点,则把y=﹣4x+1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到的关于x的方程中,判别式△=0,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2x+k=﹣4x+1,即x2+6x+(k﹣1)=0,则△=36﹣4(k﹣1)=0,解得:k=10.故选:D.9.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D•AC=AB•BC B.AC2=AD•ABC.BC2=BD•AB D.AC•BC=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判断A、D,根据射影定理判断B、C.【解答】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CD•AB=AC•BC,A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Rt△ABC中,∠ACB=90°,CD⊥AB,∴AC2=AD•AB,BC2=BD•AB,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顺次连接边长为6cm的正六边形的不相邻的三边的中点,又形成一个新的正三角形,则这个新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cm2B.36cm2C.18cm2D.cm2【分析】作AP⊥GH于P,BQ⊥GH于Q,由正六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H=PG+PQ+QH =9cm,由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P⊥GH于P,BQ⊥GH于Q,如图所示:∵△GHM是等边三角形,∴∠MGH=∠GHM=60°,∵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BAF=∠ABC=120°,正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G、H、M分别为AF、BC、DE的中点,△GHM是等边三角形,∴AG=BH=3cm,∠MGH=∠GHM=60°,∠AGH=∠FGM=60°,∴∠BAF+∠AGH=180°,∴AB∥GH,∵作AP⊥GH于P,BQ⊥GH于Q,∴PQ=AB=6cm,∠PAG=90°﹣60°=30°,∴PG=AG=cm,同理:QH=cm,∴GH=PG+PQ+QH=9cm,∴△GHM的面积=GH2=cm2;故选:A.11.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180°),得到△ADE,这时点B,C,D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ED B.EA⊥BCC.∠B=90°﹣D.∠EAC=9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AD,∠BAD=α,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AB=AD,∠BAD=α,∴∠B==90°﹣,故选:C.12.如图,边长都为4的正方形ABCD和正三角形EFG如图放置,AB与EF在一条直线上,点A与点F重合.现将△EFG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F与B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ABCD和△EFG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写出各段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图象符合题意,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当0≤t≤2时,S==,即S与t是二次函数关系,有最小值(0,0),开口向上,当2<t≤4时,S=﹣=,即S与t是二次函数关系,开口向下,由上可得,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3.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6”的概率是.【分析】让点数为6的扑克牌的张数除以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总张数即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共52张,其中点数为6的扑克牌4张,∴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8的扑克,其概率是,故答案为.14.如图所示,写出一个能判定△ABC∽△DAC的条件AC2=DC•BC(答案不唯一).【分析】已知有公共角∠C,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已知△ABC和△DCA中,∠ACD=∠BAC;如果△ABC∽△DAC,需满足的条件有:①∠DAC=∠B或∠ADC=∠BAC;②AC2=DC•BC;故答案为:AC2=DC•BC(答案不唯一).15.如图,在△ABC中,DE∥BC,且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AD=4,则DB 的长为4.【分析】由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可知△ADE与△ABC相似,且面积比为,则相似比为,的值为,可求出AB的长,则DB的长可求出.【解答】解:∵DE∥BC,∴△ADE∽△ABC,∵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ADE=S四边形DBCE,∴=,∴=,∵AD=4,∴AB=4.∴DB=AB﹣AD=4﹣4.故答案为:4﹣4.16.已知:如图,PA,PB,DC分别切⊙O于A,B,E点,若PA=l0cm,则△PCD的周长为20cm.【分析】根据切线长定理由PA、PB分别切⊙O于A、B得到PB=PA=10cm,由于DC与⊙O相切于E,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CA=CE,DE=DB,然后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得到△PDC 的周长=PD+DC+PC=PD+DB+CA+PC,然后用等线段代换后得到三角形PDC的周长等于PA+PB.【解答】解:∵PA、PB分别切⊙O于A、B,∴PB=PA=10cm,∵CA与CE为⊙的切线,∴CA=CE,同理得到DE=DB,∴△PDC的周长=PD+DC+PC=PD+DB+CA+PC∴△PDC的周长=PA+PB=20cm,故答案为20cm.17.二次函数y=x2+bx+c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m的值为﹣1 .x﹣2 ﹣1 0 1 2 3 4y7 2 ﹣1 ﹣2 m 2 7【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具有对称性,从函数值来看,函数值相等的点就是抛物线的对称点,由此可推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根据对称性求m的值.【解答】解:根据图表可以得到,点(﹣2,7)与(4,7)是对称点,点(﹣1,2)与(3,2)是对称点,∴函数的对称轴是:x=1,∴横坐标是2的点与(0,﹣1)是对称点,∴m=﹣1.18.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将射线A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360°),得到射线AE,点M是点D关于射线AE的对称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小值为﹣1 .【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M=AD,故此点M在以A圆心,以AD为半径的圆上,故此当点A、M、C在一条直线上时,CM有最小值.【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A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点D与点M关于AE对称,∴AM=AD=1.∴点M在以A为圆心,以AD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所示,当点A、M、C在一条直线上时,CM有最小值.∴CM的最小值=AC﹣AM′=﹣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方程:x2﹣7x﹣30=0.【分析】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x2﹣7x﹣30=0,(x﹣10)(x+3)=0,x﹣10=0,x+3=0,x1=10,x2=﹣3.20.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取一个小球.利用树形图或列表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次取出的小球的标号相同;(2)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分析】(1)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相同的占4种,然后根据概率的概念计算即可;(2)由(1)可知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有3种,进而可求出其概率.【解答】解:(1)如图,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相同的有4种,所有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相同的概率为=;(2)因为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有3种,所以其概率为.21.在△ABC中,∠C=90°,以边AB上一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B,AC于点E,F.(1)如图①,连接AD,若∠CAD=25°,求∠B的大小;(2)如图②,若点F为的中点,⊙O的半径为2,求AB的长.【分析】(1)连接OD,由在△ABC中,∠C=90°,BC是切线,易得OD∥AC,即可求得∠CAD=∠BAD,继而求得答案;(2)首先连接OE,OD,由(1)得:OD∥AC,由点F为的中点,易得△AOF是等边三角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连接OD,∵OA为半径的圆与BC相切于点D,∴OD⊥BC,∴∠ODB=90°,∵在△ABC中,∠C=90°,∴∠ODB=∠C,∴OD∥AC,∴∠CAD=∠ADO=25°,∵OA=OD,∴∠OAD=∠ODA=25°,∴∠BOD=2∠OAD=50°,∴∠B=90°﹣∠BOD=40°;(2)连接OF,OD,由(1)得:OD∥AC,∴∠AFO=∠FOD,∵OA=OF,点F为的中点,∴∠A=∠AFO,∠AOF=∠FOD,∴∠A=∠AFO=∠AOF=60°,∴∠B=90°﹣∠A=30°,∵OA=OD=2,∴OB=2OD=4,∴AB=OA+OB=6.22.如图①,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点,且=,CE交BD于点F.(Ⅰ)若BF=15,求DF的长;(Ⅱ)如图②,若延长BA和CE交于点P,AB=8,能否求出AP的长?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分析】(Ⅰ)由DE∥BC,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Ⅱ)由PB∥DC,可得,可得PA的长.【解答】解:(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BF=15,∴,∴;(Ⅱ)解:能.∵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PB∥DC,AB=DC=8,∴,∴,∴PA=.23.如图,在足够大的空地上有一段长为a米的旧墙MN,某人利用旧墙和木栏围成一个矩形菜园ABCD,其中AD≤AM,已知矩形菜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一共用了100米木栏.(1)若a=20米,所围成的矩形菜园的面积为450平方米,求所利用旧墙AD的长;(2)若a=70米,求矩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分析】(1)设AB=xm,则BC=(100﹣2x)m,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AB=xm,由题意得关于x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AB=xm,则BC=(100﹣2x)m,由题意得:x(100﹣2x)=450解得:x1=5,x2=45当x=5时,100﹣2x=90>20,不合题意舍去;当x=45时,100﹣2x=10<20答:AD的长为10m;(2)设AB=xm,则S=x(100﹣x)=﹣(x﹣50)2+1250,(0<x≤70)∴x=50时,S的最大值是1250.答:当x=50时,矩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1250.24.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1)求证:△ABE∽△DCA;(2)在旋转过程中,试判断等式BD2+CE2=DE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图形得∠BAE=∠BAD+45°,由外角定理,得∠CDA=∠BAD+45°,可得∠BAE=∠CDA,根据∠B=∠C=45°,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2)将△AC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H位置,证明△EAD≌△HAD转化DE、EC,使所求线段集中在Rt△BHD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解答】(1)证明:∵∠BAE=∠BAD+45°,∠CDA=∠BAD+45°,∴∠BAE=∠CDA,又∠B=∠C=45°,∴△ABE∽△DCA;(2)解:成立.如图,将△AC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H位置,则CE=BH,AE=AH,∠ABH=∠C=45°,旋转角∠EAH=90°.连接HD,在△EAD和△HAD中,,∴△EAD≌△HAD(SAS).∴DH=DE.又∠HBD=∠ABH+∠ABD=90°,∴BD2+BH2=HD2,即BD2+CE2=DE2.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如图所示的抛物线,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OA=1,经过点A的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且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ABD的面积为5.(1)求抛物线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的动点E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下方,求△A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若点P为x轴上任意一点,在(2)的结论下,求PE+PA的最小值.【分析】(1)先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经过点A(﹣1,0),可求得a的值,由△ABD的面积为5可求出点D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横坐标,由A、D的坐标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作EM∥y轴交AD于M,如图,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由S△ACE=S△AME﹣S△CME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作E关于x轴的对称点F,过点F作FH⊥AE于点H,交x轴于点P,则∠BAE=∠HAP=∠HFE,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EP+AP=FP+HP,此时FH最小,求出最小值即可.【解答】解:(1)将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2,∵OA=1,∴点A的坐标为(﹣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4a﹣2=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即y=.令y=0,解得x1=﹣1,x2=3,∴B(3,0),∴AB=OA+OB=4,∵△ABD的面积为5,∴=5,∴y D=,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解得x1=﹣2,x2=4,∴D(4,),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过点E作EM∥y轴交AD于M,如图,设E(a,),则M(a,),∴=,∴S△ACE=S△AME﹣S△CME===,=,∴当a=时,△ACE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是,此时E点坐标为().(3)作E关于x轴的对称点F,连接EF交x轴于点G,过点F作FH⊥AE于点H,交x 轴于点P,∵E(),OA=1,∴AG=1+=,EG=,∴,∵∠AGE=∠AHP=90°∴sin,∴,∵E、F关于x轴对称,∴PE=PF,∴PE+AP=FP+HP=FH,此时FH最小,∵EF=,∠AEG=∠HEF,∴=,∴.∴PE+PA的最小值是3.。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专题05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春•长沙期末)抛物线y=2x2﹣4x+c经过三点(﹣4,y1),(﹣2,y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2>y3>y1B.y1>y2>y3C.y2>y1>y3D.y1>y3>y22.(2分)(2022春•长沙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x﹣1)2+1,则关于该函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B.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C.当x取0和2时,所得到的y的值相同D.当x=1时,y有最大值是13.(2分)(2022春•岳麓区校级期末)将抛物线y=x2+1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A.y=(x+4)2+4 B.y=(x﹣4)2+4 C.y=(x+4)2﹣2 D.y=(x﹣4)2﹣24.(2分)(2022春•岳麓区校级期末)抛物线y=(x+1)2﹣3的对称轴是()A.直线x=﹣1 B.直线x=1 C.直线x=﹣3 D.直线x=35.(2分)(2021秋•雨花区期末)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b与y=ax+2b(ab≠0)的图象大致如图()A.B.C.D.6.(2分)(2022•长沙模拟)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②;③当0<t≤5时,;④当秒时,△ABE∽△QB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7.(2分)(2021秋•长沙月考)我们定义一种新函数:形如y=|ax²+bx+c|(a≠0,b²﹣4ac>0)的函数叫做“鹊桥”函数.小丽同学画出了“鹊桥”函数y=|x²﹣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并写出下列结论:①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为(﹣1,0),(3,0)和(0,3);②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是直线x=1;③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1或x=3时,函数的最小值是0;⑤当x=1时,函数的最大值是4;⑥若点P(a,b)在该图象上,则当b=2时,可以找到4个不同的点P.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6 B.5 C.4 D.38.(2分)(2020秋•岳麓区校级期末)已知抛物线y=x2+(2m﹣6)x+m2﹣3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x=4交于点B,当x>2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记抛物线在线段AB下方的部分为G(包含A、B两点),M为G上任意一点,设M的纵坐标为t,若t≥﹣3,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3 C.m≥3 D.1≤m≤39.(2分)(2016•长沙校级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c>0 B.b2﹣4ac<0 C.9a+3b+c>0 D.c+8a<0 10.(2分)(2021春•天心区期中)如图,抛物线G:y1=a(x+1)2+2与H:y2=﹣(x﹣2)2﹣1交于点B(1,﹣2),且分别与y轴交于点D、E.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A、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总是负数;②抛物线H可由抛物线G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③当﹣3<x<1时,随着x的增大,y1﹣y2的值先增大后减小;④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2019春•雨花区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2,0).点P在抛物线y=﹣2x2+4x+8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m.当0≤m≤3时,△PAB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12.(2分)(2021•岳麓区开学)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①4a+b=0;②9a+c>3b;③3a+c>0;④当x >﹣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⑤4a+2b≥am2﹣bm(m为任意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13.(2分)(2020•天心区开学)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0),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a﹣2b+4c=0;③2a+b>0;④2c﹣3b<0;⑤a+b≤m(am+b).其中正确的结论为.(注:只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14.(2分)(2019秋•浏阳市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其对称轴x=﹣1,给出下列结果:①b2>4ac;②abc>0;③2a+b=0;④a﹣b+c<0;⑤3a+c>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5.(2分)(2019•雨花区校级开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2﹣2ax+(a>0)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P为抛物线的顶点.若直线OP交直线AM于点B,且M为线段AB的中点,则a的值为.16.(2分)(2021春•雨花区期末)如图,P是抛物线y=x2﹣2x﹣3在第四象限的一点,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17.(2分)(2019秋•天心区校级月考)如图,直线y=x+1与抛物线y=x2﹣4x+5交于A,B两点,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B的周长最小时,S△PAB=.18.(2分)(2019秋•浏阳市期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m(a>0)经过点(﹣4,y1)、(﹣2,y2),(1,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19.(2分)(2017秋•开福区校级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经过点(0,1)有以下结论:①a+b+c<0;②b2﹣4ac>0;③abc>0;④4a﹣2b+c<0;⑤c﹣a>1,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20.(2分)(2015春•长沙校级期中)函数y=x2+bx+c与y=x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b2﹣4c>0;②b+c+1=0;③3b+c+6=0;④当1<x<3时,x2+(b﹣1)x+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个.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21.(6分)(2021春•岳麓区校级期末)已知二次函数如图所示,M为抛物线的顶点,其中A(1,0),B(3,0),C(0,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M的坐标.(2)求直线CM的解析式.22.(8分)(2021春•天心区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C:y=ax2+2x﹣1(a≠0)和直线l:y=kx+b,点A(﹣3,﹣3),B(1,﹣1)均在直线l上.(1)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2)当a=﹣1,二次函数y=ax2+2x﹣1的自变量x满足m≤x≤m+2时,函数y的最大值为﹣4,求m的值;(3)若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23.(8分)(2020秋•长沙月考)已知抛物线y=(2m﹣1)x2+(m+1)x+3(m为常数).(1)若该抛物线经过点(1,m+7),求m的值;(2)若抛物线上始终存在不重合的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m;(3)将该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新抛物线经过P(﹣5,y1),Q(7,y2)(其中y1<y2)两点,当﹣5≤x≤3时,点P是该部分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求m的取值范围.24.(8分)(2020•雨花区二模)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点A(﹣2,0)和C(0,),与x轴交于另一点B,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F分别在线段AB,BD上(E点不与A,B重合),且∠DEF=∠DAB,设AE=x,BF=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问的条件下,△DEF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DF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5.(8分)(2021秋•雨花区期末)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的顶点为A,交x轴于B、D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线段BD的长;(2)求△ABC的面积;(3)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26.(10分)(2021•岳麓区开学)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在一次函数y=kx+t(k≠0)的图象上,则称y=ax2+bx+c(a≠0)为y=kx+t(k≠0)的定顶抛物线,如:y=x2+1是y=x+1的定顶抛物线.(1)若y=x2﹣4是y=﹣x+p的定顶抛物线,求p的值;(2)若二次函数y=﹣x2+4x+7是经过点(1,3)一次函数y=kx+t(k≠0)的定顶抛物线,求直线y=kx+t(k≠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若函数y=mx﹣3(m≠0)的定顶抛物线y=x2+2x+n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m,n的值.27.(12分)(2021春•长沙期末)如图①,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点C,若OA=OC=2OB=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过点B、C的直线的解析式;(2)若P为线段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求△ACP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②过点A作AD⊥BC于点D,过D作DH⊥x轴于H,若G为直线DH上的动点,N为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M、N、G、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专题05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春•长沙期末)抛物线y=2x2﹣4x+c经过三点(﹣4,y1),(﹣2,y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2>y3>y1B.y1>y2>y3C.y2>y1>y3D.y1>y3>y2【思路引导】利用配方法将已知抛物线方程转化为顶点式,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质和增减性比较大小.【完整解答】解:∵y=2x2﹣4x+c=2(x﹣1)2+c﹣2.∴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抛物线y=2x2﹣4x+c经过三点(﹣4,y1),(﹣2,y2),(,y3),﹣4<﹣2<<1,∴y1>y2>y3,故选:B.2.(2分)(2022春•长沙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x﹣1)2+1,则关于该函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B.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C.当x取0和2时,所得到的y的值相同D.当x=1时,y有最大值是1【思路引导】在y=(x﹣1)2+1中,令x=0得y=2,可判定A不符合题意;由1>0,对称轴直线x=1可判断B不符合题意;根据当x=0时,y=2;当x=2时,y=2,可判定C符合题意;由y=(x﹣1)2+1,根据函数性质可判定D不符合题意.【完整解答】解:令x=0,则y=(0﹣1)2+1=2,∴二次函数y=(x﹣1)2+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函数y=(x﹣1)2+1的对称轴为x=1,开口向上,∴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当x=0时,y=2,当x=2时y=(2﹣1)2+1=2,故C符合题意;∵二次函数y=(x﹣1)2+1的对称轴为x=1,开口向上,∴当x=1时,y有最小值,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分)(2022春•岳麓区校级期末)将抛物线y=x2+1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A.y=(x+4)2+4 B.y=(x﹣4)2+4 C.y=(x+4)2﹣2 D.y=(x﹣4)2﹣2【思路引导】直接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即可得出结论.【完整解答】解: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法则可知,将抛物线y=x2+1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x+4)2+1﹣3,即y=(x+4)2﹣2.故选:C.4.(2分)(2022春•岳麓区校级期末)抛物线y=(x+1)2﹣3的对称轴是()A.直线x=﹣1 B.直线x=1 C.直线x=﹣3 D.直线x=3【思路引导】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可以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本题得以解决.【完整解答】解:∵抛物线y=(x+1)2﹣3,∴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故选:A.5.(2分)(2021秋•雨花区期末)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b与y=ax+2b(ab≠0)的图象大致如图()A.B.C.D.【思路引导】根据每一选项中a、b的符号是否相符,逐一判断.【完整解答】解:A、由抛物线可知,a>0,由直线可知,a<0,故本选项错误;B、由抛物线可知,a<0,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正确;C、由抛物线可知a>0,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错误;D、由抛物线可知,a<0,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2分)(2018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已知函数y=ax2+bx+c,当y>0时,.则函数y=cx2﹣bx+a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A.B.C.D.【思路引导】当y>0时,,所以可判断a<0,可知﹣=﹣+=﹣,=﹣×=﹣,所以可知a=6b,a=﹣6c,则b=﹣c,不妨设c=1进而得出解析式,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完整解答】解:因为函数y=ax2+bx+c,当y>0时,所以可判断a<0,可知﹣=﹣+=﹣,=﹣×=﹣所以可知a=6b,a=﹣6c,则b=﹣c,不妨设c=1则函数y=cx2﹣bx+a为函数y=x2+x﹣6即y=(x﹣2)(x+3)则可判断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3,0),故选:A.7.(2分)(2021秋•长沙月考)我们定义一种新函数:形如y=|ax²+bx+c|(a≠0,b²﹣4ac>0)的函数叫做“鹊桥”函数.小丽同学画出了“鹊桥”函数y=|x²﹣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并写出下列结论:①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为(﹣1,0),(3,0)和(0,3);②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是直线x=1;③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1或x=3时,函数的最小值是0;⑤当x=1时,函数的最大值是4;⑥若点P(a,b)在该图象上,则当b=2时,可以找到4个不同的点P.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6 B.5 C.4 D.3【思路引导】由(﹣1,0),(3,0)和(0,3)坐标都满足函数y=|x2﹣2x﹣3|知①是正确的;从图象可以看出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可用对称轴公式求得是直线x=1,②也是正确的;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发现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③也是正确的;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就是与x轴的两个交点,根据y=0,求出相应的x的值为x=﹣1或x=3,因此④也是正确的;从图象上看,当x<﹣1或x>3,函数值要大于当x=1时的y=|x2﹣2x﹣3|=4,因此⑤时不正确的;⑥根据图形判断即可;逐个判断之后,可得出答案.【完整解答】解:①∵(﹣1,0),(3,0)和(0,3)坐标都满足函数y=|x2﹣2x﹣3|,∴①是正确的;②从图象可知图象具有对称性,对称轴可用对称轴公式求得是直线x=1,因此②也是正确的;③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发现当﹣1≤x≤1或x≥3时,函数值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③也是正确的;④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就是与x轴的两个交点,根据y=0,求出相应的x的值为x=﹣1或x=3,因此④也是正确的;⑤从图象上看,当x<﹣1或x>3,存在函数值要大于当x=1时的y=|x2﹣2x﹣3|=4,因此⑤是不正确的;⑥从图象上看,若点P(a,b)在该图象上,则当b=2时,可以找到4个不同的点P,因此⑥也是正确的.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⑥.故选:B.8.(2分)(2020秋•岳麓区校级期末)已知抛物线y=x2+(2m﹣6)x+m2﹣3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x=4交于点B,当x>2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记抛物线在线段AB下方的部分为G(包含A、B两点),M为G上任意一点,设M的纵坐标为t,若t≥﹣3,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3 C.m≥3 D.1≤m≤3【思路引导】根据题意,x=﹣≤2,≥﹣3【完整解答】解:当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时,,解得≤m<3,当对称轴是y轴时,m=3,符合题意,当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时,2m﹣6>0,解得m>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m≥.故选:A.9.(2分)(2016•长沙校级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c>0 B.b2﹣4ac<0 C.9a+3b+c>0 D.c+8a<0【思路引导】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出a<0,c>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出b=﹣2a>0,即可得出abc<0;根据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推出b2﹣4ac>0;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一个交点是(﹣1,0),求出与x轴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把x=3代入二次函数得出y=9a+3b+c=0;把x=4代入得出y=16a﹣8a+c=8a+c,根据图象得出8a+c<0.【完整解答】解:A.∵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图象与y轴交于y轴的正半轴上,∴a<0,c>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1,∴b=﹣2a>0,∴abc<0,故本选项错误;B.∵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故本选项错误;C.∵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一个交点是(﹣1,0),∴与x轴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把x=3代入二次函数y=ax2+bx+c(a≠0)得:y=9a+3b+c=0,故本选项错误;D.∵当x=3时,y=0,∵b=﹣2a,∴y=ax2﹣2ax+c,把x=4代入得:y=16a﹣8a+c=8a+c<0,故选:D.10.(2分)(2021春•天心区期中)如图,抛物线G:y1=a(x+1)2+2与H:y2=﹣(x﹣2)2﹣1交于点B(1,﹣2),且分别与y轴交于点D、E.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A、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总是负数;②抛物线H可由抛物线G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③当﹣3<x<1时,随着x的增大,y1﹣y2的值先增大后减小;④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思路引导】①由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证得y2=﹣(x﹣2)2﹣1≤﹣1<0,即可得无论x取何值,y2总是负数;②由抛物线l1:y1=a(x+1)2+2与l2:y2=﹣(x﹣2)2﹣1交于点B(1,﹣2),可求得a的值,然后由抛物线的平移的性质,即可得l2可由l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③由y1﹣y2=﹣(x+1)2+2﹣[﹣(x﹣2)2﹣1]=﹣6x+6,可得随着x的增大,y1﹣y2的值减小;④首先求得点A,C,D,E的坐标,即可证得AF=CF=DF=EF,又由AC⊥DE,即可证得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完整解答】解:①∵(x﹣2)2≥0,∴﹣(x﹣2)2≤0,∴y2=﹣(x﹣2)2﹣1≤﹣1<0,∴无论x取何值,y2总是负数;故①正确;②∵抛物线G:y1=a(x+1)2+2与抛物线H:y2=﹣(x﹣2)2﹣1交于点B(1,﹣2),∴当x=1时,y=﹣2,即﹣2=a(1+1)2+2,解得:a=﹣1;∴y1=﹣(x+1)2+2,∴H可由G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故②正确;③∵y1﹣y2=﹣(x+1)2+2﹣[﹣(x﹣2)2﹣1]=﹣6x+6,∴随着x的增大,y1﹣y2的值减小;故③错误;④设AC与DE交于点F,∵当y=﹣2时,﹣(x+1)2+2=﹣2,解得:x=﹣3或x=1,∴点A(﹣3,﹣2),当y=﹣2时,﹣(x﹣2)2﹣1=﹣2,解得:x=3或x=1,∴点C(3,﹣2),∴AF=CF=3,AC=6,当x=0时,y1=1,y2=﹣5,∴DE=6,DF=EF=3,∴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AC=DE,∴四边形AECD为矩形,∵AC⊥DE,∴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故④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2019春•雨花区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2,0).点P在抛物线y=﹣2x2+4x+8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m.当0≤m≤3时,△PAB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3≤S≤15 .【思路引导】根据坐标先求AB的长,所以△PAB的面积S的大小取决于P的纵坐标的大小,因此只要讨论当0≤m≤3时,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根据顶点坐标D(1,4),由对称性可知:x=1时,P的纵坐标最大,此时△PAB的面积S最大;当x=3时,P的纵坐标最小,此时△PAB的面积S最小.【完整解答】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2,0),∴AB=3,y=﹣2x2+4x+8=﹣2(x﹣1)2+10,∴顶点D(1,10),由图象得:当0≤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1≤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即m=3,P的纵坐标最小,y=﹣2(3﹣1)2+10=2,此时S△PAB=×2AB=×2×3=3,当x=1时,即m=1,P的纵坐标最大是10,此时S△PAB=×10AB=×10×3=15,∴当0≤m≤3时,△PAB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3≤S≤15;故答案为:3≤S≤15.12.(2分)(2021•岳麓区开学)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①4a+b=0;②9a+c>3b;③3a+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⑤4a+2b≥am2﹣bm(m为任意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⑤.(填序号)【思路引导】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可得a与b的关系,从而判断①,由x=﹣3时y>0可判断②,由抛物线经过(﹣1,0)及a与b的关系可判断③,由抛物线对称轴及开口方向可判断④,由x=2时y取最大值可判断⑤.【完整解答】解:∵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b=﹣4a,即4a+b=0,①正确.由图象可得x=﹣3时,y=9a﹣3b+c<0,∴9a+c<3b,②错误.∵抛物线经过(﹣1,0),∴a﹣b+c=a+4a+c=5a+c=0,∵抛物线开口向下,∴a<0,∴3a+c=5a+c﹣2a>0,③正确.由图象可得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④错误.∵x=2时,函数取最大值,∴4a+2b+c≥am2﹣bm+c,即4a+2b≥am2﹣bm,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⑤.13.(2分)(2020•天心区开学)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0),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a﹣2b+4c=0;③2a+b>0;④2c﹣3b<0;⑤a+b≤m(am+b).其中正确的结论为②⑤.(注:只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思路引导】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完整解答】解:①函数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0,而c<0,故abc>0,故①错误,不符合题意;②将点(﹣,0)代入函数表达式得:a﹣2b+4c=0,故②正确,符合题意;③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即b=﹣2a,故2a+b=0,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④由②③得:a﹣2b+4c=0,b=﹣2a,则c=﹣,故2c﹣3b=>0,故④错误,不符合题意;⑤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即a+b+c≤m(am+b)+c,故⑤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②⑤.14.(2分)(2019秋•浏阳市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其对称轴x=﹣1,给出下列结果:①b2>4ac;②abc>0;③2a+b=0;④a﹣b+c<0;⑤3a+c>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④⑤.【思路引导】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x=﹣1计算2a+b与0的关系;再由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完整解答】解:∵图象和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b2>4ac,∴①正确;∵从图象可知:a>0,c<0,﹣=﹣1,b=2a>0,∴abc<0,∴②错误;∵b=2a>0∴2a+b=4a>0,∴③错误;∵x=﹣1时,y<0,∴a﹣b+c<0,∴④正确;∵x=1时,y>0,∴a+b+c>0,把b=2a代入得:3a+c>0,选项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15.(2分)(2019•雨花区校级开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a>0)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P为抛物线的顶点.若直线OP交直线AM于点B,且M为线段AB的中点,则a的值为 2 .【思路引导】先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A坐标和其对称轴,再根据对称性求出点M坐标,利用点M为线段AB中点,得出点B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点P坐标,写出直线OP 的解析式,再将点B坐标代入即可求解出a的值.【完整解答】解:∵抛物线y=ax2﹣2ax+(a>0)与y轴交于点A,∴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顶点P坐标为(1,﹣a),点M坐标为(2,)∵点M为线段AB的中点,∴点B坐标为(4,)设直线OP解析式为y=kx(k为常数,且k≠0)将点P(1,)代入得=k∴y=()x将点B(4,)代入得=()×4解得a=2故答案为:2.16.(2分)(2021春•雨花区期末)如图,P是抛物线y=x2﹣2x﹣3在第四象限的一点,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思路引导】设P(x,x2﹣2x﹣3)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得到C=﹣2(x﹣)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来求最值即可.【完整解答】解:设P(x,x2﹣2x﹣3),∵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四边形OAPB为矩形,∴四边形OAPB周长=2PA+2OA=﹣2(x2﹣2x﹣3)+2x=﹣2x2+6x+6=﹣2(x2﹣3x)+6,=﹣2+.∴当x=时,四边形OAPB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故答案为.17.(2分)(2019秋•天心区校级月考)如图,直线y=x+1与抛物线y=x2﹣4x+5交于A,B两点,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B的周长最小时,S△PAB=.【思路引导】根据轴对称,可以求得使得△PAB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然后求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和AB的长度,即可求得△PAB的面积,本题得以解决.【完整解答】解:,解得,或,∴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4,5),∴AB==3,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与y轴的交于P,则此时△PAB的周长最小,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4,5),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得,∴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当x=0时,y=,即点P的坐标为(0,),将x=0代入直线y=x+1中,得y=1,∵直线y=x+1与y轴的夹角是45°,∴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1)×sin45°==,∴△PAB的面积是:=,故答案为:.18.(2分)(2019秋•浏阳市期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m(a>0)经过点(﹣4,y1)、(﹣2,y2),(1,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y2<y3<y1.【思路引导】把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可求得y1、y2、y3,再比例其大小即可.【完整解答】解:∵抛物线y=ax2+2ax+m(a>0)经过点(﹣4,y1)、(﹣2,y2),(1,y3),∴y1=16a﹣8a+m=8a+m,y2=4a﹣4a+m=m,y3=a+2a+m=3a+m,∵a>0,∴m<3a+m<8a+m,即y2<y3<y1,故答案为:y2<y3<y1.19.(2分)(2017秋•开福区校级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经过点(0,1)有以下结论:①a+b+c<0;②b2﹣4ac>0;③abc>0;④4a﹣2b+c<0;⑤c﹣a>1,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⑤.【思路引导】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完整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x=1时,y<0,∴y=a+b+c<0,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Δ>0,∴b2﹣4ac>0,故②正确;③由图象可知:<0,∴ab>0,又∵c=1,∴abc>0,故③正确;④由图象可知:(0,0)关于x=﹣1对称点为(﹣2,0)∴令x=﹣2,y>0,∴4a﹣2b+c>0,故④错误;⑤由图象可知:a<0,c=1,∴c﹣a=1﹣a>1,故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⑤20.(2分)(2015春•长沙校级期中)函数y=x2+bx+c与y=x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b2﹣4c>0;②b+c+1=0;③3b+c+6=0;④当1<x<3时,x2+(b﹣1)x+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2 个.【思路引导】由函数y=x2+bx+c与x轴无交点,可得b2﹣4c<0;当x=1时,y=1+b+c=1;当x=3时,y=9+3b+c=3;当1<x<3时,二次函数值小于一次函数值,可得x2+bx+c<x,继而可求得答案.【完整解答】解:∵函数y=x2+bx+c与x轴无交点,∴b2﹣4ac<0;故①错误;由图象知,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x的交点坐标为(1,1)和(3,3),当x=1时,y=1+b+c=1,故②错误;∵当x=3时,y=9+3b+c=3,∴3b+c+6=0;③正确;∵当1<x<3时,二次函数值小于一次函数值,∴x2+bx+c<x,∴x2+(b﹣1)x+c<0.故④正确.故答案是:2.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21.(6分)(2021春•岳麓区校级期末)已知二次函数如图所示,M为抛物线的顶点,其中A(1,0),B(3,0),C(0,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M的坐标.(2)求直线CM的解析式.【思路引导】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完整解答】解:(1)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x﹣3),将C(0,3)代入得:3=a(0﹣1)(0﹣3),∴a=1,∴y=(x﹣1)(x﹣3)=x2﹣4x+3,∴顶点坐标M(2,﹣1),(2)设直线CM的解析式为y=kx+b,将C(0,3)、M(2,﹣1)代入得:,∴.∴y=﹣2x+3.22.(8分)(2021春•天心区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C:y=ax2+2x﹣1(a≠0)和直线l:y=kx+b,点A(﹣3,﹣3),B(1,﹣1)均在直线l上.(1)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2)当a=﹣1,二次函数y=ax2+2x﹣1的自变量x满足m≤x≤m+2时,函数y的最大值为﹣4,求m的值;(3)若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思路引导】(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的解析式;(2)分x在对称轴右侧和左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分a<0、a>0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完整解答】解:(1)把点A(﹣3,﹣3),B(1,﹣1)代入y=kx+b中,得,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2)根据题意可得,y=﹣x2+2x﹣1,∵a<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x=1,∵m≤x≤m+2时,y有最大值﹣4,∴当y=﹣4时,有﹣x2+2x﹣1=﹣4,∴x=﹣1或x=3,①在x=1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x=m+2=﹣1时,y有最大值﹣4,∴m=﹣3;②在对称轴x=1右侧,y随x最大而减小,∴x=m=3时,y有最大值﹣4;综上所述:m=﹣3或m=3;(3))①a<0时,x=1时,y≤﹣1,即a+1≤﹣1,∴a≤﹣2;②a>0时,x=﹣3时,y≥﹣3,即9a﹣7≥﹣3,∴a≥,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抛物线与直线联立:ax2+2x﹣1=x﹣,∴ax2+x+=0,△=﹣2a>0,∴a<,∴a的取值范围为≤a<或a≤﹣2.23.(8分)(2020秋•长沙月考)已知抛物线y=(2m﹣1)x2+(m+1)x+3(m为常数).(1)若该抛物线经过点(1,m+7),求m的值;(2)若抛物线上始终存在不重合的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m;(3)将该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新抛物线经过P(﹣5,y1),Q(7,y2)(其中y1<y2)两点,当﹣5≤x≤3时,点P是该部分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求m的取值范围.【思路引导】(1)将点(1,m+7)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2)设符合题意的两点分别是(x0,y0),(﹣x0,﹣y0),代入解析式,两式相加即可得到2(2m﹣1)x02+6=0,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3)当﹣5≤x≤3时,点P是该图象的最低点,①当2m﹣1>0时,﹣≤﹣5②当2m﹣1<0时,﹣>1.【完整解答】解:(1)抛物线经过点(1,m+7),∴m+7=2m﹣1+m+1+3,∴m=2;(2)设抛物线上关于原点对称且不重合的两点坐标分别是(x0,y0),(﹣x0,﹣y0),代入解析式可得:,∴两式相加可得:2(2m﹣1)x02+6=0,化简得:x02=﹣,又∵x0≠0,∴﹣>0,∴2m﹣1<0,∴m<,故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m=0;(3)∵新抛物线经过P(﹣5,y1),Q(7,y2)(其中y1<y2)两点,∵当﹣5≤x≤3时,点P是该图象的最低点,①当2m﹣1>0时,﹣≤﹣5,∴<m≤,②当2m﹣1<0时,﹣>1,∴<m<;综上所述:<m≤且m≠;24.(8分)(2017春•雨花区校级期末)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思路引导】(1)直接把A点和C点坐标代入y=﹣x2+mx+n得m、n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m、n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先利用抛物线对称轴方程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则D(,0),则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然后分类讨论:如图1,当CP=CD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得P1(,4);当DP =DC时,易得P2(,),P3(,﹣);(3)先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求出B(4,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E(x,﹣x+2)(0≤x≤4),则F(x,﹣x2+x+2),则FE=﹣x2+2x,由于△BEF和△CEF共底边,高的和为4,则S△BCF =S△BEF+S△CEF=×4×EF=﹣x2+4x,加上S△BCD=,所以S四边形CDBF=S△BCF+S△BCD=﹣x2+4x+(0≤x≤4),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并得到此时E点坐标.【完整解答】解:(1)把A(﹣1,0),C(0,2)代入y=﹣x2+mx+n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2)存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则D(,0),∴CD===,如图1,当CP=CD时,则P1(,4);当DP=DC时,则P2(,),P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4)或(,)或(,﹣);(3)当y=0时,﹣x2+x+2=0,解得x1=﹣1,x2=4,则B(4,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B(4,0),C(0,2)代入得,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设E(x,﹣x+2)(0≤x≤4),则F(x,﹣x2+x+2),∴FE=﹣x2+x+2﹣(﹣x+2)=﹣x2+2x,∵S△BCF=S△BEF+S△CEF=×4×EF=2(﹣x2+2x)=﹣x2+4x,而S△BCD=×2×(4﹣)=,∴S四边形CDBF=S△BCF+S△BCD=﹣x2+4x+(0≤x≤4),=﹣(x﹣2)2+当x=2时,S四边形CDBF有最大值,最大值为,此时E点坐标为(2,1).25.(8分)(2021秋•雨花区期末)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的顶点为A,交x轴于B、D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线段BD的长;(2)求△ABC的面积;(3)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思路引导】(1)分别求出D(﹣1,0),B(3,0),则可求BD;(2)连接AO,求出顶点坐标为(1,﹣4),C(0,﹣3),再由S△CAB=S△OAB+S△OCA﹣S△OCB即可求解;(3)连接BC交对称轴与点P,由题意可知B点与D点关于对称轴x=1对称,则当P、B、C三点共线时,PC+PD的值最小,求出BC=3即为所求.【完整解答】解:(1)当y=0,则0=x2﹣2x﹣3,则(x﹣3)(x+1)=0,解得:x1=﹣1,x2=3,∴D(﹣1,0),B(3,0),∴BD=4;故答案为:4.(2)连接AO,∵y=x2﹣2x﹣3=(x﹣1)2﹣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当x=0时,y=﹣3,∴C(0,﹣3),∴S△CAB=S△OAB+S△OCA﹣S△OCB=×3×4+×3×1﹣×3×3=3;故答案为:3.(3)连接BC交对称轴与点P,∵y=(x﹣1)2﹣4,∴对称轴为直线x=1,∵B点与D点关于对称轴x=1对称,∴DP=PB,∴PC+PD=PC+BP≥BC,∴当P、B、C三点共线时,PC+PD的值最小,∵B(3,0),C(0,﹣3),∴BC=3,∴PC+PD的最小值即BC=.26.(10分)(2021•岳麓区开学)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在一次函数y=kx+t(k≠0)的图象上,则称y=ax2+bx+c(a≠0)为y=kx+t(k≠0)的定顶抛物线,如:y=x2+1是y=x+1的定顶抛物线.(1)若y=x2﹣4是y=﹣x+p的定顶抛物线,求p的值;(2)若二次函数y=﹣x2+4x+7是经过点(1,3)一次函数y=kx+t(k≠0)的定顶抛物线,求直线y=kx+t(k≠0)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若函数y=mx﹣3(m≠0)的定顶抛物线y=x2+2x+n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m,n的值.【思路引导】(1)由抛物线解析式可得顶点坐标,将顶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解.(2)由抛物线解析式可得顶点坐标,由抛物线顶点坐标及(1,3)可得直线解析式,进而求解.(3)由线y=x2+2x+n可得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由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可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进而可得n的值,将抛物线顶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m的值.【完整解答】解:(1)∵抛物线y=x2﹣4的顶点坐标为(0,﹣4),∴(0,﹣4)在直线y=﹣x+p上,∴p=﹣4.(2)∵y=﹣x2+4x+7=﹣(x﹣2)2+1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11),将(2,11),(1,3)代入y=kx+t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8x﹣5.将x=0代入y=8x﹣5得y=﹣5,将y=0代入y=8x﹣5得0=8x﹣5,解得x=,∴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为(0,﹣5),(,0),∴直线y=8x﹣5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y=x2+2x+n,∴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距离为4,﹣1+2=1,﹣1﹣2=﹣3,∴抛物线经过(1,0),(﹣5,0),将(1,0)代入y=x2+2x+n得0=1+2+n,解得n=﹣3.∴y=x2+2x﹣3=(x+1)2﹣4,∴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将(﹣1,﹣4)代入y=mx﹣3得﹣4=﹣m﹣3,解得m=1.27.(12分)(2021春•长沙期末)如图①,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点C,若OA=OC=2OB=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过点B、C的直线的解析式;。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1-5小题每小题2分,6-14小题每小题2分,共3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O的半径为5,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那么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上B.点P在⊙O内C.点P在⊙O外D.无法确定2.下列四幅图的质地大小、背面图案都一样,把它们充分洗匀后翻放在桌面上,则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B.C.D.13.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是随机事件B.“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C.“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表示每抛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D.“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是6”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附近5.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a=0的有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4 C.a≤1 D.a≥16.如图,△ABC中,AB=AC,∠ABC=70°,点O是△ABC的外心,则∠BOC的度数为()A.40°B.60°C.70°D.80°7.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4=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x﹣6)2=﹣4+36 B.(x﹣6)2=4+36 C.(x﹣3)2=﹣4+9 D.(x﹣3)2=4+9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EC与⊙O相切于点C,∠ECB=35°,则∠D 的度数是()A.145°B.125°C.90°D.80°9.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B′O′,则点A′的坐标为()A.(3,1)B.(3,2)C.(2,3)D.(1,3)10.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根为()A.x=1 B.x1=1,x2=﹣1 C.x1=1,x2=﹣2 D.x1=1,x2=﹣31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函数有最小值B.当﹣1<x<2时,y>0C.a+b+c<0 D.当x<,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E,且E为OB的中点,∠CDB=30°,C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B.4πC.πD.π13.学校要组织足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赛一场).计划安排21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赛?设邀请x个球队参赛.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2=21 B.x(x﹣1)=21 C.x2=21 D.x(x﹣1)=2114.设计师以y=2x2﹣4x+8的图形为灵感设计杯子如图所示,若AB=4,DE=3,则杯子的高CE=()A.17 B.11 C.8 D.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5.已知△ABC的三边长a=3,b=4,c=5,则它的内切圆半径是.16.如图,正五边形ABCD内接于⊙O,连接对角线AC,AD,则下列结论:①BC∥AD;②∠BAE=3∠CAD;③△BAC≌△EAD;④AC=2CD.其中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则m+n= .18.如图是一个圆环形黄花梨木摆件的残片,为求其外圆半径,小林在外圆上任取一点A,然后过点A作AB与残片的内圆相切于点D,作CD⊥AB交外圆于点C,测得CD=15cm,AB=60cm,则这个摆件的外圆半径是cm.19.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4,4),抛物线y=a(x﹣m)2+n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的左侧),点C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解方程:(1)x2﹣6x﹣6=0(2)2x2﹣7x+6=0.21.如图,△ABC中,AB=AC=2,∠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BDF为菱形时,求CD的长.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是(2,2),将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点B的对应点是点B.(1)①求点B绕点O旋转到点B1所经过的路程长;②在图中画出,并直接写出点B1的坐标是;(2)有7个球除了编号不同外,其他均相同,李南和王易设计了如下的一个规则:→装入不透明的甲袋→装入不透明的乙袋,李南从甲袋中,王易从乙袋中,各自随机地摸出一个球(不放回),把李南摸出的球的编号作为横坐标x,把王易摸出的球的编号作为纵坐标y,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表示出(x,y)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3)李南和王易各取一次小球所确定的点(x,y)落在上的概率是.23.关于x的方程kx2+(3k+1)x+3=0.(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2)当二次函数y=kx2+(3k+1)x+3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k为负整数时,求出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并画出函数图象;(3)若P(a,y1),Q(2,y2)是(2)中抛物线上的两点,且y1>y2,请你结合函数图象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O⊥BC,垂足为点O,⊙O与AC相切于点D,BE⊥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E,与⊙O相交于G,F两点.(1)求证:AB与⊙O相切;(2)若AB=4,求线段GF的长.25.一个批发商销售成本为20元/千克的某产品,根据物价部门规定: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不得超过9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售量y(千克)与售价x(元/千克)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售价x(元/千克)…50 60 70 80 …销售量y(千克)…100 90 80 70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多少元?(3)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为多少元时,批发商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此时的最大利润为多少元?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放置,若AO=2,OC=1,∠ACB=90°.(1)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是;(2)如果抛物线l:y=ax2﹣ax﹣2经过点B,试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3)把△ABC绕着点C逆时针旋转90°后,顶点A的对应点A1是否在抛物线l上?为什么?(4)在x轴上方,抛物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由点A,C,B,P构成的四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1-5小题每小题2分,6-14小题每小题2分,共3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O的半径为5,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那么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上B.点P在⊙O内C.点P在⊙O外D.无法确定【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直接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解答】解:∵⊙O的半径为5,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6,∴点P到圆心O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点P在⊙O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2.下列四幅图的质地大小、背面图案都一样,把它们充分洗匀后翻放在桌面上,则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B.C.D.1【考点】概率公式;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先判断出几个图形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形可得出:第1,2,3,个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3.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已知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求顶点坐标,从而得出对称轴.【解答】解:y=(x﹣2)2+3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方程,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熟记: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对称轴是x=h.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是随机事件B.“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C.“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表示每抛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D.“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是6”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附近【考点】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分析】直接利用随机事件的定义结合概率的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是随机事件,正确,不合题意;B.“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正确,不合题意;C.“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附近,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抛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是6”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附近,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意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a=0的有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4 C.a≤1 D.a≥1【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a=0的有实数解,则根的判别式△≥0,据此可以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所以△=b2﹣4ac=4﹣4a≥0,解之得a≤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根的判别式.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6.如图,△ABC中,AB=AC,∠ABC=70°,点O是△ABC的外心,则∠BOC的度数为()A.40°B.60°C.70°D.80°【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分析】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的度数,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O=2∠A,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AB=AC,∴∠ABC=∠ACB=70°,∴∠A=180°﹣70°×2=40°,∵点O是△ABC的外心,∴∠BOC=40°×2=8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7.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4=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x﹣6)2=﹣4+36 B.(x﹣6)2=4+36 C.(x﹣3)2=﹣4+9 D.(x﹣3)2=4+9【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根据配方法,可得方程的解.【解答】解:x2﹣6x﹣4=0,移项,得x2﹣6x=4,配方,得(x﹣3)2=4+9.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配方,开方.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EC与⊙O相切于点C,∠ECB=35°,则∠D 的度数是()A.145°B.125°C.90°D.80°【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连接BD,由AB是⊙O的直径,得∠ADB=90°,再由EC与⊙O相切于点C,∠ECB=35°,知∠BDC=35°,从而得出∠D的度数.【解答】解:连接BD,∵AB是⊙O的直径,∴∠ADB=90°,∵EC与⊙O相切,∠ECB=35°,∴∠BDC=35°,∴∠D=∠ADB+∠BDC=90°+35°=1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弦切角定理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合理进行等价转化.9.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B′O′,则点A′的坐标为()A.(3,1)B.(3,2)C.(2,3)D.(1,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旋转后的对应点A′、B′的位置,然后与点O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的坐标.【解答】解:如图,点A′的坐标为(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熟练掌握网格结构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简便.10.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根为()A.x=1 B.x1=1,x2=﹣1 C.x1=1,x2=﹣2 D.x1=1,x2=﹣3【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直接观察图象,抛物线与x轴交于1,对称轴是x=﹣1,所以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求得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从而求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解.【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对称轴为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3,0),∴一元二次方程2x2﹣4x+m=0的解为x1=1,x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函数观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解实质上是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1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函数有最小值B.当﹣1<x<2时,y>0C.a+b+c<0 D.当x<,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A、观察可判断函数有最小值;B、由抛物线可知当﹣1<x<2时,可判断函数值的符号;C、观察当x=1时,函数值的符号,可判断a+b+c的符号;D、由抛物线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可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判断结论.【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函数有最小值,故正确;B、由抛物线可知当﹣1<x<2时,y<0,故错误;C、当x=1时,y<0,即a+b+c<0,故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与解析式的系数的关系.关键是熟悉各项系数与抛物线的各性质的联系.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E,且E为OB的中点,∠CDB=30°,C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B.4πC.πD.π【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首先证明OE=OC=OB,则可以证得△OEC≌△BED,则S阴影=半圆﹣S扇形OCB,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COB=2∠CDB=60°,又∵CD⊥AB,∴∠OCE=30°,CE=DE,∴OE=OC=OB=2,OC=4.S阴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证明△OEC≌△BED,得到S阴影=半圆﹣S扇形OCB是本题的关键.13.学校要组织足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赛一场).计划安排21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赛?设邀请x个球队参赛.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2=21 B.x(x﹣1)=21 C.x2=21 D.x(x﹣1)=21【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x个球队比赛总场数=.即可列方程.【解答】解:设有x个队,每个队都要赛(x﹣1)场,但两队之间只有一场比赛,由题意得:x(x﹣1)=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到总场数的等量关系.14.设计师以y=2x2﹣4x+8的图形为灵感设计杯子如图所示,若AB=4,DE=3,则杯子的高CE=()A.17 B.11 C.8 D.7【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首先由y=2x2﹣4x+8求出D点的坐标为(1,6),然后根据AB=4,可知B点的横坐标为x=3,代入y=2x2﹣4x+8,得到y=14,所以CD=14﹣6=8,又DE=3,所以可知杯子高度.【解答】解:∵y=2x2﹣4x+8=2(x﹣1)2+6,∴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为(1,6),∵AB=4,∴B点的横坐标为x=3,把x=3代入y=2x2﹣4x+8,得到y=14,∴CD=14﹣6=8,∴CE=CD+DE=8+3=1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形结合求点的坐标,求出顶点D和点B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5.已知△ABC的三边长a=3,b=4,c=5,则它的内切圆半径是 1 .【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是直角三角形,设△ABC的内切圆切AC于E,切AB于F,切BC于D,连接OE、OF、OD、OA、OC、OB,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OE=OF=OD=R,根据S△=S△AOC+S△AOB+S△BOC代入即可求出答案.ACB【解答】解:∵a=3,b=4,c=5,∴a2+b2=c2,∴∠ACB=90°,设△ABC的内切圆切AC于E,切AB于F,切BC于D,连接OE、OF、OD、OA、OC、OB,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OE=OF=OD=R,∵S△ACB=S△AOC+S△AOB+S△BOC,∴×AC×BC=×AC×0E+×AB×OF+×BC×OD,∴3×4=4R+5R+3R,解得:R=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内切圆等知识点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得出关于R的方程,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16.如图,正五边形ABCD内接于⊙O,连接对角线AC,AD,则下列结论:①BC∥AD;②∠BAE=3∠CAD;③△BAC≌△EAD;④AC=2CD.其中判断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①分别求出∠BCD和∠ADC的度数,得到∠BCD+∠ADC=180°,判断出BC∥AD;②计算出∠BAE的度数和∠CAD的度数,判断出∠BAE=3∠CAD;③根据AB=CB,AE=DE,AC=AD,判断出③△BAC≌△EAD;④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正五边形的各边相等”解答.【解答】解:①∵∠BCD=180°﹣72°=108°,∠E=108°,∴∠ADE=×(180°﹣108°)=36°,∴∠ADC=108°﹣36°=72°,∴∠BCD+∠ADC=108°+72°=180°,∴BC∥AD,故本选项正确;②∵∠BAE=108°,∠CAD=×=36°,∴∠BAE=3∠CAD,故本选项正确;③在△BAC和△EAD中,,∴△BAC≌△EAD(SSS),故本选项正确;④∵AB+BC>AC,∴2CD>AC,故本选项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熟悉正多边形的性质和正五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则m+n= ﹣10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2+4=﹣m,﹣2×4=n,求出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2+4=﹣m,﹣2×4=n,解得:m=﹣2,n=﹣8,∴m+n=﹣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能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2+4=﹣m,﹣2×4=n是解此题的关键.18.如图是一个圆环形黄花梨木摆件的残片,为求其外圆半径,小林在外圆上任取一点A,然后过点A作AB与残片的内圆相切于点D,作CD⊥AB交外圆于点C,测得CD=15cm,AB=60cm,则这个摆件的外圆半径是37.5 cm.【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得AD=30cm,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半径.【解答】解:如图,设点O为外圆的圆心,连接OA和OC,∵CD=15cm,AB=60cm,∵CD⊥AB,∴OC⊥AB,∴AD=AB=30cm,∴设半径为rcm,则OD=(r﹣15)cm,根据题意得:r2=(r﹣15)2+302,解得:r=37.5.∴这个摆件的外圆半径长为37.5cm;故答案为:37.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作出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19.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4,4),抛物线y=a(x﹣m)2+n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的左侧),点C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8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当C点横坐标最小时,抛物线顶点必为A(1,4),根据此时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判断出CD 间的距离;当D点横坐标最大时,抛物线顶点为B(4,4),再根据此时抛物线的对称轴及CD的长,可判断出D点横坐标最大值.【解答】解:当点C横坐标为﹣3时,抛物线顶点为A(1,4),对称轴为x=1,此时D点横坐标为5,则CD=8;当抛物线顶点为B(4,4)时,抛物线对称轴为x=4,且CD=8,故C(0,0),D(8,0);由于此时D点横坐标最大,故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理解题意并根据已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题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解方程:(1)x2﹣6x﹣6=0(2)2x2﹣7x+6=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1)求出b2﹣4ac的值,代入公式求出即可;(2)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1)x2﹣6x﹣6=0,b2﹣4ac=(﹣6)2﹣4×1×(﹣6)=60,x=,x1=3+,x2=3﹣;(2)2x2﹣7x+6=0,(2x﹣3)(x﹣2)=0,2x﹣3=0,x﹣2=0,x1=,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度适中.21.如图,△ABC中,AB=AC=2,∠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BDF为菱形时,求CD的长.【考点】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E=AF=AB=AC=2,∠EAF=∠BAC=45°,然后根据“SAS”证明△ABE≌△ACF,于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菱形的性质得DF=AF=2,DF∥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1=∠BAC=45°,则可判断△AC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F=AF=2,然后计算CF﹣DF即可.【解答】(1)证明:∵△AEF是由△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AE=AF=AB=AC=2,∠EAF=∠BAC=45°,∴∠BAC+∠3=∠EAF+∠3,即∠BAE=∠CAF,在△ABE和△ACF中,∴△ABE≌△ACF,∴BE=CF;(2)解:∵四边形ABDF为菱形,∴DF=AF=2,DF∥AB,∴∠1=∠BAC=45°,∴△A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F=AF=2,∴CD=CF﹣DF=2﹣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是(2,2),将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点B的对应点是点B.(1)①求点B绕点O旋转到点B1所经过的路程长;②在图中画出,并直接写出点B1的坐标是(0,﹣4);(2)有7个球除了编号不同外,其他均相同,李南和王易设计了如下的一个规则:→装入不透明的甲袋→装入不透明的乙袋,李南从甲袋中,王易从乙袋中,各自随机地摸出一个球(不放回),把李南摸出的球的编号作为横坐标x,把王易摸出的球的编号作为纵坐标y,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表示出(x,y)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3)李南和王易各取一次小球所确定的点(x,y)落在上的概率是.【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①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B,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点B绕点O旋转到点B1所经过的路程长;②由①得∠BOH=30°,则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点B的对应点是点B1在y轴的负半轴上,于是可得到,再写出点B1的坐标;(2)利用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3)计算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判断点(x,y)落在上的结果数为2,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1)①作BH⊥x轴于点H,∵点B的坐标是(2,2),∴BH=2,OH=2,∴OB==4,∴B绕点O旋转到点B1所经过的路程长==;②如图,为所作,点B1的坐标是(0,﹣4);(2)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3)点(x,y)落在上的结果数为2,所以点(x,y)落在上的概率==.故答案为(0,﹣4),.【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弧长公式和树状图法.23.关于x的方程kx2+(3k+1)x+3=0.(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2)当二次函数y=kx2+(3k+1)x+3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k为负整数时,求出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并画出函数图象;(3)若P(a,y1),Q(2,y2)是(2)中抛物线上的两点,且y1>y2,请你结合函数图象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1)分类讨论:当k=0时,方程变形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k≠0时,计算判别式得到△=(3k﹣1)2,由此得到△≥0,由此判断当k≠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先由因式分解得到kx2+(3k+1)x+3=0(k≠0)的解为x1=﹣,x2=﹣3,则二次函数y=kx2+(3k+1)x+3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和﹣3,然后根据整数的整除性可确定整数k的值;(3)代入点Q(2,y2)得出y2,进一步求得点Q的对称性得出对称点,结合(2)中的图象得出答案即可.【解答】(1)证明:当k=0时,方程变形为x+3=0,解得x=﹣3;当k≠0时,△=(3k+1)2﹣4•k•3=(3k﹣1)2,∵(3k﹣1)2≥0,∴△≥0,∴当k≠0时,方程有实数根,∴无论k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kx2+(3k+1)x+3=0(k≠0)(kx+1)(x+3)=0,解得:x1=﹣,x2=﹣3,所以二次函数y=kx2+(3k+1)x+3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和﹣3,根据题意得﹣为整数,且k为负整数所以整数k=﹣1;二次函数为y=﹣x2﹣2x+3;函数图象如下:(3)解:把点Q(2,y2)代入y=﹣x2﹣2x+3得y2=﹣5,则点Q的对称点为(﹣4,﹣5),由图象可知:当﹣4<a<2时,y1>y2.【点评】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O⊥BC,垂足为点O,⊙O与AC相切于点D,BE⊥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E,与⊙O相交于G,F两点.(1)求证:AB与⊙O相切;(2)若AB=4,求线段GF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过点O作OM⊥AB,垂足是M,证明OM等于圆的半径OD即可;(2)过点O作ON⊥BE,垂足是N,连接OF,由垂径定理得出NG=NF=GF,证出四边形OMBN是矩形,在直角△OBM利用三角函数求得OM和BM的长,则BN和ON即可求得,在直角△ON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NF,即可得出GF的长.【解答】(1)证明:过点O作OM⊥AB,垂足是M.如图1所示:∵⊙O与AC相切于点D.∴OD⊥AC,∴∠ADO=∠AMO=90°.∵△ABC是等边三角形,∴∠DAO=∠NAO,∴OM=OD.∴AB与⊙O相切;(2)解:过点O作ON⊥BE,垂足是N,连接OF.如图:2所示:则NG=NF=GF,∵O是BC的中点,∴OB=2.在直角△OBM中,∠MBO=60°,∴OM=OB•sin60°=,BM=OB•cos60°=1.∵BE⊥AB,∴四边形OMBN是矩形.∴ON=BM=1,BN=OM=.∵OF=OM=,由勾股定理得:NF==,∴GF=2NF=2.【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矩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5.一个批发商销售成本为20元/千克的某产品,根据物价部门规定: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不得超过9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售量y(千克)与售价x(元/千克)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售价x(元/千克)…50 60 70 80 …销售量y(千克)…100 90 80 70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多少元?(3)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为多少元时,批发商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此时的最大利润为多少元?【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图表中的各数可得出y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从而结合图表的数可得出y与x的关系式.(2)根据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批发商获得的总利润w(元)=售量×每件利润可表示出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可得出利润最大值.【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根据题意得,解得.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150;(2)根据题意得(﹣x+150)(x﹣20)=4000,解得x1=70,x2=100>90(不合题意,舍去).故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70元;(3)w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w=(﹣x+150)(x﹣20)=﹣x2+170x﹣3000=﹣(x﹣85)2+4225,。